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3 14:19:57

20年后再看《孽债》

孽债当年给我的印象就很深刻,主题曲对我是耳熟能详,不晓得为什么我对这种知青题材的从小就感兴趣
但是当年没有看完整,只是断断续续看过开头和结尾几集
印象中最深刻的小和尚最后变残疾了,还有一个跟他的异母姐姐乱搞最后两个都被抓起来了

前几天又完整的看了一遍,作为上海人眼中的外地硬盘,忽然觉得这个电视剧讲述的就是90年代初几个外地硬盘闯荡上海的故事,只不过这几个孩子对上海人来说是特殊的乡下人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3 18:06:26

第1集  
很有意思的是在下车出站后短暂领略了上海的高楼大厦后,
镜头迅速转向了卢晓峰的爷爷家
一路走过去两边的街景让我不自禁的笑了,
房子问题什么时候都是牵动民生的大问题啊

ssun1cn 发表于 2012-7-23 20:06:08

孽债后来还拍了续集,不过就成言情剧了,这类知情片很难说,其实人只要发生环境变迁,总会有很多故事的。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3 20:17:11

ssun1cn 发表于 2012-7-23 2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孽债后来还拍了续集,不过就成言情剧了,这类知情片很难说,其实人只要发生环境变迁,总会有很多故事的。

我在别的论坛上接触过一些老上海人说,
这部是对90年代初的老上海生活还原度最高的一部电视剧,
而且演员当初就是用沪语表演的

我看的是土豆上的普通话版本,顺便求哪位大大能提供该剧的沪语版本?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3 20:19:21

孽债2我也在网上搜过,1里的五个小演员全都换了,
演那个小女孩的换成了新红楼梦里演凤姐的那位
据说风评不好,我没看
不过还是在网上看了剧情简介

ssun1cn 发表于 2012-7-23 20:40:52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3 2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在别的论坛上接触过一些老上海人说,
这部是对90年代初的老上海生活还原度最高的一部电视剧,
而且演 ...

老上海主要特征就是房子小,家家都有知青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7 23:41:51

ssun1cn 发表于 2012-7-23 20: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上海主要特征就是房子小,家家都有知青

老兄是老上海人?
据说当年上海房子一直很紧张,70年代起就有新婚夫妻为了解决夫妻生活到公园里去搭帐篷,
成为当时一景。是这样吗?

ssun1cn 发表于 2012-7-28 14:17:59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7 23: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兄是老上海人?
据说当年上海房子一直很紧张,70年代起就有新婚夫妻为了解决夫妻生活到公园里去搭帐篷 ...

上海房子是很紧张,可以说开发浦东之前,几十年没怎么建设过,但是人口一直在增长啊,结果就是越来越小。

朗朗天 发表于 2012-7-30 02:18:21

本帖最后由 朗朗天 于 2012-7-30 02:20 编辑

最近,叶辛又到贵州来了,差点和他握手了。
叶辛的开场白还是那样—— 半个上海人,半个贵州人(18年,成名、结婚、生子)。开始是海味普通话,两分钟以后是海味贵州话,直到两小时的演讲结束。
当初,《孽债》在贵州播出最早的是遵义电视台,而且是沪语版,遵义的说上海话人口比例在贵州最高,当时大约有10万人;然后是贵州电视台(当时已经上星)播出普通话版。
叶辛调回上海之前,开过一个家庭会,讨论、统一意见。叶田小朋友是唯一反对的,理由是舍不得贵阳那些一起玩的小朋友。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8-2 14:27:49

ssun1cn 发表于 2012-7-23 2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孽债后来还拍了续集,不过就成言情剧了,这类知情片很难说,其实人只要发生环境变迁,总会有很多故事的。

我是属于“乡下人进城”的那种,对土著市民的生活不了解和感到好奇
上海人的那种市民生活在中国来说还是比较成熟和典型的吧,所谓海派文化
这就是我感兴趣的原因,尤其是我们正身处一个城市化进程在加速的中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年后再看《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