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1 01:17:48

中国历史上的疑案解析(第二辑)

1、 为什么丝绸之路在宋代后衰落?答:首先丝绸之路只是张骞通西域的副产品。中西方的商道存在并且有多条,由于汉朝政府对西域的开拓而使现存的丝路最为通畅。但张骞通西域的初衷是从战略上减轻匈奴对关中的压力,这是定都长安的历代政权面对游牧民族威胁时的必然之举,丝路的开通只是意外收获。宋代后中原王朝不再定都关中,经营西域不再成为必要,因为有更通畅的海路可以取代。同时河西走廊沙漠化,导致西夏的兴起和肆虐有宋西北边境并且难以彻底征服,也由此造成了西域地区的最终伊斯兰化(此前该地区主要信仰佛教),标志是黑汗王朝的建立。与此同时,宋朝的海外贸易达到极为繁盛的地步。可以说又开辟了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建立后也延续了放弃西域的这一政策。同时,丝绸并非日用品,而是奢侈品,主要用作罗马贵族妇女的情趣用品。中土收益不大,大部分利润为转口的阿拉伯人所赚取。因此丝绸之路对中国的经济意义和社会影响并不是很大。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1 20:14:33

2、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昙花一现?
首先是由于宋以后的海路畅通,郑和走的是既有航路,而不是像哥伦布等一样去开辟新航路。由于中亚西域一带常年战火,传统的丝绸之路已经断绝,像马可波罗等护送元朝公主去伊尔汗国成亲时就是走的海路。
其次中国经济欣欣向荣,并不需要额外的货币金属输入。朝廷派郑和下西洋的动机不是从经济出发,而是从政治军事出发。与西洋各国的朝贡贸易开支大于支出,从经济角度注定不能持久,这也是刘大夏等官员极力反对背后的动机。
一旦支持郑和航海的皇帝个人去世后,文官的意见就成为决策主流。官府出资的航海活动也就相应的终止了。但是民间的航海活动还是存在的,只是中国人对海外殖民(南洋地区)不感兴趣。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2 15:35:46

3、        为什么中国古代历朝均推行重农抑商?
答:因为只有农业属于生产活动,商业属于分配领域(这里取广义)不涉及价值的创造。古代农业产出的剩余有限,可供商业分配的余地有限,那么商业的繁荣会削弱农业生产,同时商业本身必然存在波动,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统治者为社会稳定的缘故必然要打击商人。
其实汉代的商人是很富裕的。历朝历代的商业在整个古代世界都是比较繁荣的。但是商人的政治地位与其自身财富并不相称。这恰恰是因为不受限制的话,商人的地位和势力会极度膨胀。
古代商品经济的繁荣与上层腐败走的是同一个趋势,因此商业的极度繁荣往往是亡国之兆。为此有识的统治者均以商业为末,农业为本。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2 15:36:56

4、        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答:大一统的国家政权的财政供养体制需要依靠全国各地的粮食运输,隋朝以后尤其依赖江南的稻米供给。而在古代(其实现代在铁路出现前也是同样如此),水运是成本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内河航运成本风险又低于海运,因此大运河的开凿就成为经济上的必然。
大运河先后存在过几条,首先是隋朝的大运河,终点是长安、洛阳。由于黄河夺淮以及宋金对峙的影响,隋朝大运河的一大段河段被废弃。宋末元初的时候也一度试用海运取代过漕运,因为有风沙、暗礁、海盗的风险存在,最终还是回到了漕运上来。现存的京杭大运河是元朝时由郭守敬主持开凿后定型的,终点是北京。
大运河诞生了一个专有名词——漕运,清朝时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漕运总督的职位,与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啥的级别相同,可见大清朝对漕运的高度重视。直到铁路的出现才彻底取代了运河运输,运河边的城市临清等才从此衰败下去。

不能忽左忽右了 发表于 2012-7-23 11:12:54

顶一下。有关商业部分还是赞同的,过分重商与华尔街无异。

sammoy 发表于 2012-7-23 16:59:43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可能较为复杂,从政治军事出发下西洋的好处在哪里?这一点还请楼主再展开说说:)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3 17:25:13

sammoy 发表于 2012-7-23 16: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可能较为复杂,从政治军事出发下西洋的好处在哪里?这一点还请楼主再展开说说:)

关键字:帖木儿汗国

帖木儿自称成吉思汗的后人,1405年亲点大军东进,不幸于途中病逝于军中
这是一场最终没有打起来的远古版“苏德战争”
永乐年间,残元系蒙古势力也并未消停,明成祖为此率大军亲征蒙古草原五次扫北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3 17:28:23

事实上,中国史上最著名的几位远行人背后都有政治军事背景
张骞班超背后是两汉与匈奴的战争
玄奘背后是唐与突厥汗国的战争
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完全就是一份关于西域的超级详细的情报

雨落田园 发表于 2012-7-23 18:56:00

好贴!

楼主威武!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8-3 15:35:28

不能忽左忽右了 发表于 2012-7-23 11: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顶一下。有关商业部分还是赞同的,过分重商与华尔街无异。

我就觉得现在的“工业党”与“金融党”之争与历史上的本末之争很相似
无农不富,工业化才能创造财富
无商不活,金融是调解分配财富资源的大杀器

jade 发表于 2012-8-3 16:32:04

听课听课

jade 发表于 2012-8-3 16:33:26

话说中国的文化没多少扩张性,基督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是极具扩张性啊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10-8 15:49:43

5、        明末的白银帝国是怎么回事?
答:明末的白银流入源自美洲新大陆被发现后的金银矿开采,由于当时中国在技术和生产中的巨大优势,拳头产品就是丝绸和茶叶,很多金银在世界贸易中最后流入了中国,造成了晚明的极度繁荣。
问题是大量贵金属货币的流入也引发了通货膨胀,造成了民间的两极分化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明末崇祯年间西北大旱饥民人相食的同时,可以出口丝绸茶叶的江南却是一派盛世繁荣景象。
泛滥的流动性找不到投资渠道,只好投入买田置地和第三产业,出现了秦淮八艳的典故。
同时明朝的财政制度极度落后,对工商业的税收几乎没有,导致了明朝的民富国穷,国库空虚。最后清军入关后江南面对清军的铁蹄则屈膝投降,反映了这些商人在政治上的弱势以及明朝在政治上的无能。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10-8 15:50:28

6、        如何评价清朝的锁国政策?
答:400年来我们可以说一直在重复同样的故事,就是如何治理输入性通胀引发的流动性泛滥的局面。
清朝采取的政策是打压江南的商人阶层,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安抚小农阶层,宣布永不加赋,对外则推行锁国政策,控制贵金属流入。康熙、乾隆先后六次下江南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锁国不是完全封闭,而是保留了广州一地。实际是用官商取代了私商,从而使朝廷垄断了外贸,十三行成为中国最早的官商。依靠以上政策,从而使泛滥的流动性被吸收入了清朝国库。
对外中国在外贸中的优势依旧被保持着,直到鸦片的出现才扭转了中西贸易形势。1820年间清朝中国占世界GDP总量三分之一的数据就是这样来的。
注:古代经济发展的成果不体现在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是人口数量的增加。从这点上看,清朝的经济政策是成功的。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10-8 15:57:14

7、如何评价清末两次鸦片战争的经济影响?
答:英国人走私贩卖鸦片是为了扭转英国在两国贸易中的不利局势。但是与一般人所想象的不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胜利并没有帮助英国商人打开中国市场。江南依靠充沛的劳动力所生产出来的土布的成本优势居然能够抵消英国用机器生产出来的洋布的倾销。因此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内地根本没有造成冲击。
英法只能再次发动战争,在扩大通商港口的开放和传教到内地的同时,把中国的关税和外贸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依靠经济手段以外的力量使中国的土布最终不敌洋布的倾销。
太平天国战争在江南地区长达十多年的战乱也极大的破坏了江南的市场生产稳定性。
至此,清朝开始贸易失衡。但是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清朝如果能够采取正确的策略应对,中国可以重新夺回失去的国内外市场。此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制成品——纺织品是中国的传统强项,双方的技术差距并不大,迎头赶上很有希望。
很遗憾的是历史没有往这个方向走。随后在19世纪70年代西欧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西方的技术差距就此被拉开。而且这次技术创新的主力是科学家依靠实验室做出。而中国并没有科学传统,才智之士都在科举的路上奋斗,传统的工匠已经跟不上技术创新的步伐,科举又无助于中国科学传统的建立和保持。于是,中西方的差距正式被定型。由于惯性,清朝还被西方人认为是一个世界大国,直到甲午战争将这层画皮彻底揭开。

龙战 发表于 2012-10-8 19:16:26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3 17: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键字:帖木儿汗国

帖木儿自称成吉思汗的后人,1405年亲点大军东进,不幸于途中病逝于军中


不幸于途中病逝于军中.
此处应该是很幸运才对!瘸狼幸好中途挂了,不然战火一起又要有多少生灵涂炭了。帖木儿死的真是太好了。{:4_279:}{:4_279:}{:4_279:}

伊贺双刀流 发表于 2012-10-18 16:29:47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7-23 17: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键字:帖木儿汗国

帖木儿自称成吉思汗的后人,1405年亲点大军东进,不幸于途中病逝于军中


小白发问:蒙古人和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关系,难道找退路?

愚者乐言 发表于 2012-10-18 21:43:01

伊贺双刀流 发表于 2012-10-18 16: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白发问:蒙古人和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关系,难道找退路?

联合西域(主要是穆斯林)腹背夹击在欧亚大陆的蒙古残余势力啦

土匪王 发表于 2012-10-20 03:59:53

看了一下,觉得不错,讲清了一些基本道理,顶。

PbD 发表于 2012-10-20 06:59:55

谢谢楼主

古塔 发表于 2012-10-20 10:44:47

好贴。学习。

jade 发表于 2012-10-21 11:01:57

之后丝绸之路衰落可能是奥斯曼帝国兴起,然后阻断了这条路,另外丝绸之路的利润看来也不多,没到中国要死命维护的地步,正好天涯鄙视抢沙发的神贴在讲新疆,看看他怎么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历史上的疑案解析(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