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汽车限购:或许是一场“严肃”的闹剧
本帖最后由 把酒临风长歌行 于 2012-7-16 20:36 编辑“忽如一夜‘限购’来,千家万家锅炸开”,6月30 日晚,广州市政府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颁布汽车限购政策,规定7月1日零时起,对全市中小客车试行总量适度调控管理,一个月内广州全市暂停办理中小客车的注册及转移登记,后续各个月度平均分配增量配额。消息一经传开,好似飞机轰炸了公厕,激起公愤(粪)一片,各种人士纷纷跳起来对该政策出台之迅速、时机之微妙、发布之方式表示种种错愕、不解、愤怒、扯蛋,好事者更将其贬之为汽车业的“半夜鸡叫”,大有刨根问底越刨越烂之势。
不怪有关人员“蛋疼”,因为限购政策的确出台的够突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称,就在广州颁布“限购令”前不久,他本人还赶赴广州参加一个汽车项目的奠基仪式。“在仪式上,该市主要领导的兴奋之态溢于言表,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位领导在祝贺与鼓掌的同时心里盘算着限购!这太‘雷人’了吧?太夸张了吧?”话里话外,这位北汽前总经理的怨妇之态表露的可谓一览无余。
然而在本人看来,该政策出台的时机更是让人难以捉摸。众所周知,楼市和车市是刺激消费提振内需的两大法宝利器,正如买了房子就少不了要装修一番,购置家具、家电,入住用水用电一样,买了车你也不会甘心让它停在车库生虫发霉,免不了要购置各种配件车饰,按期保养精心伺候,节日周末的还会载着家人出游购物什么的,中间可都是要花钱的,那就是消费,也即是内需,在外需引擎近乎熄火、政府巨额投资难以为济,且“稳增长调结构促内需”日益成为各级政府一哥解不开的眉心疙瘩的情况下,广州市却突然出台这样一个对本地车市影响巨大的限购政策,不能不让吾等小民惊诧不已。
正如很少有人能预料到它的出台一样,恐怕也极少有人能精准预测下一步的走向,按照常理而论,作为一方封疆大吏是绝不会打自己脸的,即便各方大山一齐压来,也不会轻易改口说变就变,因此,本次事件更可能的结果是,随着GDP增长乏力、财政吃紧,稳增长拉内需压力的进一步加大,限购政策会越限越宽,直至在一个没人注意的时间段悄悄的推出政治舞台。
当然,“一哥们”怎么想的咱也猜不透揣摩不准,那就接着骑驴打算盘吧!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方式宣布,一是保密工作相当到位,一是视政令如家长之私事,不好说怎么回事。
哪怕央级政策在内,都一通乱舞,没有章法,也就不以为奇了。
上海车牌超过6万后,当权者急了。路上车也没见少嘛。
有些事情,只能走着看,看着走。 主要想看广州怎么限制外地车进城,但似乎一直没看到具体政策。 这是当下的现状。
政府的权威是怎么没的?广州市委给大家上了很生动的一课嘛~!为了一己之私可以无下限,可以不要脸!
这和当前的地产调控政策有一点关系。可能是调控厉害了,广州市委缺钱花了。现在能宰的是什么人?房产税是不能收的,因为官人们不是两套房三套房,而是二十套三十套房,收房产税官人们要亏死;遗产税就更不能收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剩下能宰的,就是还没有买车的小老百姓了。因为官人们早就买了车,说不定车牌都拥有好几个,可以拿出来卖钱呢!
yinhaitao 发表于 2012-7-16 21: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方式宣布,一是保密工作相当到位,一是视政令如家长之私事,不好说怎么回事。
哪怕央级 ...
当权者急什么?!水煮鱼也就这个水平啊!
上海的房地产行啊,房价还涨呗!全世界就一个上海,上海房价涨到一个亿一平方那是顺其自然天经地义!
要用车牌来宰小老百姓,这他妈的是谁想出来的缺德带冒烟的一肚子坏水的主意。八代祖坟给人刨了吧! 呵呵,这个迟早的事情啊 家庭小汽车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
如果是奢侈品,多交税不是应该的么? 牛得很 发表于 2012-7-17 1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家庭小汽车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
如果是奢侈品,多交税不是应该的么?
拜托,您仔细瞅瞅是交税的问题么? 牛得很 发表于 2012-7-17 1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家庭小汽车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
如果是奢侈品,多交税不是应该的么?
问题是现在的城市规划已经把汽车搞成必需品了!上个班跑个几十公里在省会以上城市已不算少数人了,不要说什么可以靠公共交通之类,几十公里! 牛得很 发表于 2012-7-17 1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家庭小汽车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
如果是奢侈品,多交税不是应该的么?
其实在省会城市 以及北上广,家庭小汽车越来越成为一种必须品了。。 一辆汽车需要5-10平方米的道路面积,车不断的买,但是道路不可能一扩再扩的。
当然,涉及到的每个人都会反对的,这是城市规划中的NIMBY问题,但是最后还是需要这么干。所以国外有些做法是把小车当作周末的旅游工具,但不是上班工具;英国伦敦是另一种做法,开车到市中心区的要另外收钱;要么广州持续上牌,但是每天堵在路上2-3个小时。
如果觉得买车上班比挤公交好的多,那就多花几万块去上牌咯,没有说禁止上牌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