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a 发表于 2012-7-8 08:46:31

也话“贵州” - 贴一篇老文

本帖最后由 gwa 于 2012-7-8 08:52 编辑








看到那篇谈“贵阳”的帖子,不禁让自己回忆起过去在网上看到过的另一篇短文,剪贴如下:

一件难忘的往事

   詹健伦先生是贵州著名学者、教育家,他的人品、学识均为人们所敬仰。我不识詹先生,也从未交往过,但因他曾经教过我孩子的语文,有一件往事至今令人难忘,即便现在忆起,仍让人十分感动。


今年正值詹先生百年诞辰,现在把这件旧事写出来,权作对先生的一点纪念吧。 ?T蹬?
   詹健伦先生在遵义四中长期担任校长,文革中被“打倒”后,在复课闹革命中,学校安排他担任初中一个班的语文课。 ?T蹬?
   在“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特殊年代,复课还要加上闹革命,一般的学生娃娃哪还有心思学习?哪还能静坐教室听“反动学术权威”讲课。 ?T蹬?
   我的孩子XXX当时在四中上初中,而语文老师,恰巧就是詹健伦老师。 ?T蹬?
   孩子放学回家后,经常提到上语文课时,全班只有他一个人在上课,班上同学都没有来。孩子常常讲到他上语文课的情景,渐渐地,孩子上课的情景也在我脑海里出现了: ?T蹬?
   上课钟声响过,一位老先生走进教室,站到了三尺讲台之上。 ?T蹬?
   他慈祥地看着讲台下惟一的学生。 ?T蹬?
   学生站起来:“老师好。” ?T蹬?
   先生点点头:“请坐。” ?T蹬?
   学生坐下后,先生转身,面对黑板,写下《沁园春·雪》。 ?T蹬?
   先生又转身,面对这惟一的学生:“今天,我们学习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我先为你朗诵一遍吧。” ?T蹬?
   教室里响起先生时而高昂时而低沉的声音,这声音在这空空的教室里回荡,从门缝中窗户间飞了出去,传出很远。 ?T蹬?
   先生朗诵完,看看学生,说:“XX同学,你朗读一遍吧,好吗?” ?T蹬?
   XXX站起身,声音不大不小读了起来。 ?T蹬?
   XXX读完后,先生纠正了几处读音,然后说:“我们现在就来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这首词吧。” ?T蹬?
   先生在讲台上认真讲着,学生在下面认真听着、记着。 ?T蹬?
   不知不觉中,几十分钟过去了。 ?T蹬?
   下课钟声响起,先生:“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回家后,要尽快能背诵。”之后,先生下了讲台,向教室门走去。 ?T蹬?
   学生站起身,目送老师离去。 ?T蹬?
   我脑海中出现的这幕情景,其实是当年当时当地当堂真实的情景,没有半点虚构的成分,不仅如此,像这样的“一个老师认真讲课,一个学生认真听课”还出现过多次。 ?T蹬?
   时间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但詹先生文革中身处逆境仍旧一丝不苟为一个学生上课的这一幕,与先生的大度与高洁的人品,以及人性中闪着光辉的良知,早已定格在我的心中。 ?T蹬?



  
   
   
   
  
  
   今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2-7-8 11:49:14

不禁让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这位先生是在时代的洪流里没办法;朱老是讲课缺乏技巧没人听。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听一听类似朱老那样先生的课。我现在特别不喜欢口若悬河的先生。

燕庐敕 发表于 2012-7-8 17:19:30

这篇我读过,当时还在西西河,我给他去了短信,问是不是他的作家老爸写的,他说是的。

你知我知。

朗朗天 发表于 2012-7-8 18:37:27

1966年前,贵州省教育厅文件规定的省属重点中学有3所:贵阳一中、贵阳六中、遵义四中。
这里面,贵阳一中是作为全省的样板来建设的,规模最大,到恢复高考前后,每个年级有十几个班。贵阳人说“贵阳姓贵,一中第一”,是一种全城性的教育记忆。这个学校差一点就增加了两名校友:胡海峰、胡海清。
贵阳六中,在50-60年代,曾经接纳了超过200名海外主动归来或被动(被所在国驱赶)的华侨子弟,他们在这个校园的苏式教学楼,度过了难忘的中学时光。
遵义四中,得益于遵义的人文底子,很早就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留苏预备教育学校”,论办学规模,小于贵阳一中,大于贵阳六中。
但是他们的毕业生,至今在清华北大有若干个系主任,可惜好像还没有一个院士(如果熊毅毕业于贵阳一中的话,我就说错了)。
老一辈的贵州学者,有院士资格的乐森璕、丁道衡不是毕业于上述学校。之后的肖序常,是安顺的中学毕业考入贵州大学转学到北京大学的;近几年的年轻院士,涂永强(兰州大学)毕业于遵义县团溪中学,梅宏(北京大学)毕业于遵义市余庆县余庆中学,刘丛强(中科院)毕业于遵义县茅坡中学,这几所学校,都是农村中学。

ssun1cn 发表于 2012-7-9 00:04:09

朗朗天 发表于 2012-7-8 18: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966年前,贵州省教育厅文件规定的省属重点中学有3所:贵阳一中、贵阳六中、遵义四中。
这里面,贵阳一中是 ...

现在也还是省重点吧,这也算时代机遇

龙战 发表于 2012-8-4 22:19:26

学习了。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真是这些学生的幸运。
俺读书以来怎么就没遇到过这么优秀的老师呢?特别是高中——大学阶段!!!{:soso__3298838142908993277_4:}
老师们都把教育工作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只要教了算完事(尤其在大学阶段),敬业一点的盯著学习优异的学生,让他们考上清华、北大,其余的就选择性的放任吧,乃们就各安天命,看自己造化。只要班上能有几个重点高校的,老师们的收入、名师的荣誉都跑不了。{:soso__12663323604401630216_1:}

翱翔黑海之巅 发表于 2012-8-5 21:14:42

百度能搜到这篇文章!

lbxyzd2 发表于 2012-8-29 09:02:13

没想到近现代贵州出这么多的奇人

lbxyzd2 发表于 2012-8-29 09:02:46

我还一直以为贵州从古到今就是个蛮荒之地

hans 发表于 2012-10-2 03:39:42

哈哈,这个是好文章,几年前搜出来的第一篇文章,黔北三君子之一写出来的我们敬爱的X总小时候的故事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话“贵州” - 贴一篇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