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一篇华尔街日报的文章
本帖最后由 琵琶湖 于 2012-7-4 12:44 编辑【中国高增长神话即将破灭?】
经过30年平均每年10%的增长之后,中国高铁速度一般的经济增长正在大幅放缓。长期作为中国经济奇迹首要引擎的出口增长因欧洲和美国的问题而受阻。工业产值的增长同样连续数月减速。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可能会降至8%,之后可能还会进一步大幅下降。虽然最近公布的降息措施和已经十分庞大、又进一步加码的政府基建支出有可能推迟审判日的到来,但在我们看来,中国高增长概念或许正在瓦解。
野村国际经济研究部(Nomura Global Economics)去年年底发布了一份综合性报告,题为“中国风险”(China Risks)。根据这份报告的描绘,至少在一种可能情境之下,中国的增长率将下降一半,至不足4%的水平。
Barron's Graphics貌似坚若磐石的中国高增长概念正在显现越来越明显的裂痕,很有可能使中国无法在不远的将来赶超美国,甚至是永远也不能赶超美国。这不由让人想起25年前,当时日本经济正繁花似锦,然而却即将进入长达20年的低迷期。
最直言不讳的中国怀疑论者要数华尔街做空大师查诺斯(Jim Chanos)了。过去几年他做空重要中资银行、房地产开发商,以及作为中国固定资产盛宴主要供应商的澳大利亚力拓(Rio Tinto)、巴西淡水河谷(Vale)等矿商。说话从不拐弯抹角的查诺斯认为,由于银行系统不稳、作为整个经济体支柱的房地产市场即将崩溃,中国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硬着陆。他对《巴伦周刊》说,如果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即将到来的崩溃将达到迪拜泡沫崩溃的1,000倍,那还只是保守估计。
当然查诺斯这个调子已经唱了多年,而且事实证明,这类末日预言迄今为止无一成真。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资产管理公司GMO的全球策略师钱塞勒(Edward Chancellor)在中国的未来这个话题上持有与查诺斯相似的看法。他说,唱多中国的人总是说,过去20年出现了八次经济放缓,每一次中国都实现强力反弹。但钱塞勒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无法准确告诉你低迷期什么时候到来,没有谁可以准确预言;我所知道的是,中国拥有典型躁狂症的所有特征,这类躁狂症最后都将以悲剧收场──它就是一个让人不由不信的增长概念,诱使投资者参与注定将以不幸收场的投机,盲目相信中国政府能够安然度过任何周期,并过度投资回报不足、靠信贷扩张支持的固定资产。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甚至一些长期看多的人也在开始担心中国的未来,受人尊敬的亚洲学者奥弗霍尔特(William Overholt)就是其中之一。奥弗霍尔特曾在亚洲投行、智库(包括兰德公司(Rand Corp.))和学术机构任职,现在是哈佛大学(Harvard)肯尼迪学院(Kennedy School)的高级研究员。
高铁是一个技术上的奇迹,但其运营收益却还不能抵消成本。奥弗霍尔特认为,江泽民/朱镕基时代(1993年至2002年)的经济和政治改革运动已在过去10年严重废弛,因此大型国有企业在寡头垄断、政府隐性担保、低成本信贷、税收减免和廉价原材料补贴的帮助下,在经济体中占据了过大的支配地位,如能源巨头中国石化(Sinopec)、电信巨头中国移动(China Mobile)、多元化企业集团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和一体化钢铁生产商宝钢集团(Baosteel)等。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全国冠军企业不断挤压面向出口市场、创新能力更强的民营中小企业。
日本进入经济死亡带的时候已经实现普遍富裕,人均年收入大约为中国的八倍(中国为5,000美元),而且在技术上也达到了更为先进的水平。
奥弗霍尔特继续说,我在各种学术文章和出版物上力挺中国经济增长已有30年,其中包括我在1993年撰写的《中国崛起》(The Rise of China)一书;当我们不知一股伟大的历史趋势是否可能改变时,我不想成为一个永远看多中国的人。
那么中国是否可能正在接近一个特殊时点──很多曾经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在这一时点突然出现经济减速甚至收缩的情况。1994年,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写了一篇带有预言性质的文章,名叫《亚洲奇迹的迷思》(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这篇文章近距离考察了当时处于衰退之中的日本以及高速发展的中国。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从他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评论专栏文章来看,这位经济学家的观点时而不免偏激),克鲁格曼认为,中国等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超常规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大力动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生产力高得多的制造业岗位,同时在资本设备和基础设施上投入巨资(克鲁格曼用的是“要素的扩张”(expansion of inputs)这一说法),并不是因为这些国家注重效率、创新和最终的经济回报(也即每单位要素投入导致产出的增加)。
这种国家或政党主导的“人海战术”在一段时间内会产生效果并导致产出的大量增加。只要想一想上世纪50年代的苏联或五六十年代的日本你就会明白。但这些经济体最终都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也从未真正赶超过发达经济体。发达经济体更多地遵从自由市场原则,较少为自私的特殊利益集团所主导。
中国一直在大量增加对工业产能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支出。此前和亚洲任何一个经济体相比,中国飞得更高,跑得更快,经济高速增长所持续的时间更长。野村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中国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超过40%,过去两年甚至超过50%。相比之下,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在经济快速起飞阶段的上述比例均低于中国。七到八年之后这些国家的投资增速就开始停滞。
当然,投资支出迅速增长的同时消费支出却没有跟上。在这一点上,中国消费者吃了不少苦头,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占比大约仅有35%。而在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接近70%。在中国,多种因素导致了消费的萎靡不振。比如中国人很爱储蓄,因为大部分医疗成本和退休金要靠居民个人筹集。与此同时,银行存款利率被政府人为压低,远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
尽管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口头上承诺要通过向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转型来重新平衡经济,但势力强大的特殊利益集团却在阻挠此类变革。国有企业和其它国资占主导地位的股份制公司在非农经济的就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比超过一半。这两类企业在中国共产党内有很大的影响力。
这些企业对其资源的利用也不是特别有效。按经济学界所谓“全要素生产率”(除劳动力和资本投入以外,管理技能和技术创新也被考虑在内)衡量,国有企业的效率远远低于民营企业。更何况国有企业还享有诸多特殊优势,如低税率、政府设定的低资金成本,水、能源和土地等资源可低价获得,以及环保和劳动安全法规执行宽松等。总之,国有企业对劳动力和设备的使用效率是越来越低下。
基础设施是中国投资浪潮波及的另一重要领域,这一领域或许同样在陷入回报越来越低的境地。GMO的钱塞勒谈及了高速公路系统车流稀少、机场容量一半闲置、以及国有高速铁路系统快速扩张(这是技术上的奇迹,但其票价不足以弥补成本)等现象。他把中国称作一个建设在不牢靠基础上的“梦幻之地”。
另一些迹象也表明近期基础设施建设浪潮当中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政治学学者、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指出,很大一部分投资资金流入地方政府或地方投资平台,地方政府或地方投资平台又把这些资金花在各种各样的建设项目上,从豪华政府大楼、道路桥梁,到特别开发区和高端购物中心,不一而足。不存在整体上的区域规划,所以很多设施被闲置。李侃如说,更严重的是,这些建筑大多是靠银行的三年期项目贷款建造的,而项目却产生不了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利息、更不用说偿还本金了。他断言说,这种错配意味着这些贷款将不得不展期多年。
没有哪个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比城镇房地产市场更加突出。全国各地的空置高楼堆积如山。查诺斯的说法是,其他泡沫与中国房地产泡沫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他和另一些怀疑派喜欢谈论“鬼城”,比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在那里,街道和购物中心几乎空无一人,可住100多万人的楼房空置着。其他城市的卫星影像也显示出大量新建空置楼盘。上海和北京开发商经常把新建豪华高楼里的窗帘拉起来,像皇帝新装一样掩盖他们的悲哀现状。
这一切引起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经济学家拉迪(Nicholas Lardy)等中国问题专家的担忧。拉迪指出,去年住房建设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为9.2%。相比之下美国在2006年房地产繁荣时期的这一比例也只有6%。在主要经济体中,只有西班牙曾经达到过这个水平,而那正是在西班牙楼市崩盘前夕。
拉迪等人担心,如果居住类房地产的销量和价格大幅下降,中国经济将有可能严重受损。(截至5月份的八个月里,中国约70个主要城市的平均新房价格每个月都在下降。)钢铁、水泥和铜需求下降将使大量劳动者丢掉工作。拉迪认为中国25%左右的钢铁都用在了建造住房方面。
据拉迪计算,接近20%的北京居民都在本市拥有两套或更多套住房。因此如果楼市陡然下降,将对需要鼓励而非遏制消费支出的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负财富效应。
当然,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可能会使金融系统遭殃,虽然中国大多数按揭贷款购房项目的首付比率都比较高。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年收入的30%到40%从土地出售中获得,而从技术上讲,所有的土地都归政府所有。
土地还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抵押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国有银行借款,然后用这些钱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事实上,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的银行体系都被卷入到房地产投机活动中。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估计,中国的全部银行贷款中,大约有35%将承受中国房地产市场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这个统计还不包括以企业经营名义举借但却被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商业贷款。
如果像一些社会学家断言的那样,人口数据决定一切,那么中国有理由感到忧虑。由于实施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口正在迅速老龄化。据预计,从2015年开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将长期处于下降趋势,而15-24岁年龄段这一最重要的初入职场群体的人数下降速度最快。城市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一直以两位数的速率上升(2010年就增长了13.3%),毫无疑问,这表明廉价劳动力从穷乡僻壤流向城市的速度正在放缓。
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增大也是一个问题。中国2011年的男女出生比例为120:100。因此,野村的报告显示,在未来5到10年里,中国不仅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经济增速急剧放缓的前景,而且因为越来越多的男性无法找到伴侣,中国的犯罪率可能会上升。
唯一能增加人们对中国未来信心的,恐怕就是中国金融系统的实力了。中国的银行体系控制着90%的金融资产。银行系统很大程度上归国家所有,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公司在中国银行系统有少量投资。从账面上看,中资银行的不良贷款微不足道。
即使中资银行陷入麻烦,别忘了中国央行还坐拥着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多数来自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这些外汇储备可以应对任何银行挤兑或其他金融危机的发生。根据官方的数据,2011年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大约为50%。2011年中国的GDP为7.3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的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了80%。
但是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政治学专家史宗瀚(Victor Shih)说,表象很可能具有欺骗性。史宗瀚在中国政府内部和外部拥有大量消息来源,他对政府报告、企业财务报表、银行备案文件和发债筹资说明书的分析比其他西方观察人士更加深入。
史宗瀚得出了几个结论。首先,如果把中国政府的直接和或然债务,以及国有银行系统、铁道部等各类政府实体、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负债,以及国有企业交叉持有的大量债券这三者加在一起,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将再增加两倍,达到150%左右,而且这个比例仍然在快速上升。
其次,金融系统中的不良贷款数量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因为听命于政府的中国银行系统会拼命通过将不良贷款不断展期来掩盖坏账总额。举例来说,有关部门为帮助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这四大国有银行上市而剥离的5,000亿美元坏账如今依旧待在各类资产管理公司的账上,但大多数不良贷款的账面价值并没有降低,贷款也没有多少被追回。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巨大风险在于流动性危机,这可能会让很多坏账像散发恶臭的搁浅鲸鱼一样被最终暴露出来。中国经济增长神话的任何闪失都可能导致境内外公司和投资者减少其手中所持有的人民币。这些公司和投资者只要通过余额转账以及巧妙地开具发票将资金转移至海外的方式就能实现这一目的。目前可以得到的最新数据4月份月度数据表明存在此类资金外流现象,当月中国的资金流出量超过流入量约110亿美元。流入中国的资金来自经常项目盈余和外商直接投资。
事实上很多人说,如果GDP增速达不到7%可能产生社会动乱,因为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有可能无法为每年数百万迁移到城市和工业区的移民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
或许今年晚些时候上台的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能够推行很多结构性改革,以遏制势力强大的特殊利益集团,同时为中国社会引入更多公平。
综合上述所有因素,中国通过解决自身各种问题而实现成功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本文译自《巴伦周刊》
---------------------------------------------
(略有删节)
另外,文章的观点令人开阔思路,留意,并不意味着本人赞成。
http://www.sychagu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2
今年可能是最后一个好年景 纪念中国经济崩溃论30年 这篇还是不错的。在经历了黄金十年的建设期(我认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欧美都歇菜的情况下,土鳖经济下滑到7以下也是有可能的。套用PIMCO的头的一句话,土鳖还是“最干净的脏T恤”{:soso_e113:}
大经济环境下,中国的萧条是不可避免的。但这并非不是坏事,因为其他国家做得远比TG差,更不要说美国。方向吧,中国倒之前,你们肯定已经倒了! 中国经济什么时候崩溃啊。很期待。最好是再来个大萧条,10年以上最好。 很期盼房市崩盘。 很期盼房市崩盘。 中国如果不出现衰退,那就不会打别的地方。如果是台湾地区或者阿三、越南和菲佣,最好还是希望中国经济一直好下去 模板好烂啊。。。 消费不振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国人爱储蓄,而是房地产透支了大部分中国人未来30年的现金流,地产党万岁! 一壶明月 发表于 2012-7-4 14: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消费不振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国人爱储蓄,而是房地产透支了大部分中国人未来30年的现金流,地产党万岁!
消费不振?
虽然房地产给算在了投资这一项,导致很多人的消费被大幅低估,但就是这样的统计,中国的消费增速依然明显高于投资和出口。
能不能换点新鲜的。。。 只把黄色标的部分看了看。感想就是:最近的路透和华尔街的报道,真乱。按捺不住似的,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不成熟不稳重。相应的,缺乏具备深度的药方。
阶级固化和精英淘汰才是最可怕的。一旦社会失去活力,再好的家底也是满满等死。
俗话说:年轻没有失败,就怕老 私货好多。这样的文章也好意思登出来,追求销量-_- 【转贴】今天纽约时报中文版的文章:美国制造业初现复兴
俄亥俄州东利物浦——不久以前,俄亥俄河边的这个小镇还能把自己称为美国陶瓷之都。正如当地人总喜欢自夸说,坐落在这里的40多个陶器工厂“为美国人布置了餐桌”,这些工厂大量制造了从精美瓷器到夜壶等各种产品,并为此雇佣了当地绝大多数劳动力。
但这已成为过去。全球竞争和经济崩溃就像一场玩砸了的抽桌布游戏,"打碎了"当地的陶瓷产业,东利物浦也因此成为美国的窘迫一角。这里的收入中位数大约比全美平均水平低三分之一,并且约有10%的工作年龄人口处于失业状态。
现在只有两家陶瓷制造商仍然存在,其中的一家,美国杯皿公司(AmericanMug and Stein)在去年秋天濒临倒闭。后来该公司接到了乌里奇·赫尼希豪森(Ulrich Honighausen)的电话。
赫尼希豪森在加利福尼亚州拥有一家名为豪森器皿(Hausenware)的餐具公司,该公司把从世界各地的生产商那里购得的产品供应给诸如Crate& Barrel和Pottery Barn这样的零售商。豪森餐具计划重振美国杯皿公司,为几乎全军覆没的陶瓷产业创造工作机会。如果这家公司能为星巴克(Starbucks)生产马克杯会怎么样?
美国杯皿公司的所有者克莱德·M·麦克莱伦(Clyde M. McClellan)说:“我差点儿没接电话,想着有可能是恶作剧电话什么的。”
但这个月,美国杯皿公司生产的马克杯开始在全美各个星巴克店面销售,它是“不可分割”(Indivisible)品牌新产品线的一部分,这些产品都在美国生产。
美国杯皿的产品使四个人保住了饭碗,并创造了其他八个就业机会。销售马克杯和其他“不可分割”产品的收入将用于支持星巴克发起的帮助小企业的美国创造就业基金(Create Jobs for USA Fund)。赫尼希豪森说:“你总要找个行动的起点。”
微型企业美国杯皿和拥有20万员工的星巴克之间的合作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始于一场公众辩论。这场辩论的议题是美国企业的业务外包,以及企业面临美国就业市场的衰落是否应该肩负责任、及肩负着何等责任。
一些公司已经采取了一些小措施把制造业工作岗位转回到美国本土,这样做有时是因为美国劳动力成本有所下降,有时则是因为对进口产品质量不满意。
例如,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在纽约和肯塔基建立了工厂,生产精密电池。这家工厂创造了近800个就业机会,在此之前,其中的一些生产工作外包给了中国。NCR也正在乔治亚州生产原来需要进口的自动柜员机。
上个月,星巴克宣布将在乔治亚州设立一座工厂,并雇佣140个员工,生产该公司的Via牌速溶咖啡,并为畅销的星冰乐(Frappuccino)饮品生产原料。星巴克雇佣的所有新员工当中,约有一半来自美国本土,其余的来自美国国外。
星巴克首席执行官霍华德·D·舒尔茨(Howard D. Schultz)说:“我们正在为旗下销售的其他产品和经营的各种业务在国内搜寻机遇。在行动上,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因为从现在开始直到大选前,我们不可能从华盛顿那里得到什么帮助。现在是公司和企业站出来的时候,我们应该寻求一个利润和责任的平衡点。”
这种努力也并不完全大公无私。中国的劳动力已变得更加昂贵,星巴克和其他公司正在更为全面的考察他们的供应链。美国杯皿公司可以在四天内把产品送到星巴克,而中国的供应商则可能需要花上三个月。
中国的供应商也很可能要求订单的订货量一次达到数十万件,这增加了星巴克因库存太多而面临的风险。另外,运输成本也存在差距。舒尔茨说:“毫无疑问,我们在东利物浦各项工作的初期开销会更为高昂,不过,我们做出现在的投资,是出于公司的良心,也是因为意识到成功需要分享 。”
迄今为止,最乐观的看法也只能说,企业将工作岗位迁回美国的迹象并不明显。尽管如此,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教授加里·L·皮萨诺(Gary P. Pisano) 说:“我不确定目前的一切代表着趋势的转变,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制造业能为我们创造过去不具备的新能力,并不断发展这种能力。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况。”
诚然,当皮萨诺思考如何重振美国的竞争力时,他并未将陶瓷制造业纳入他所展望的那一类高新产业。美国杯皿公司使用的大部分工艺和90年前没有什么不同,还是依靠手工进行模具铸造、涂饰和上釉。
陶瓷工厂的温度维持在32度,以保证产品能充分干燥,感觉宛如出自狄更斯笔下的描写。陶瓷碎片和陶土堆放在地板上,员工沿着单轨通道拖曳产品。
赫尼希豪森说:“我很惊讶进入镇子的时候不需要护照,这里看上去就像是个第三世界国家。”
自1987年创立公司以来,赫尼希豪森就把大多数制造业务放在海外,先是欧洲,最近更多在中国,那里的陶瓷制造流程高度自动化。
例如,在位于日本岐阜的一个小工厂,只需要8个员工每天就能生产7000个杯子,其中的两名员工负责把其他供应商提供的杯把安装到杯子上。在员工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产量是美国杯皿公司的10倍。
去年秋天,赫尼希豪森听到对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舒尔茨的采访后找到了美国杯皿公司。在那次采访中,舒尔茨对于华盛顿就提高债务上限而陷入政治僵局厌恶不已,他号召商界领袖不要再向政客捐款,而是自己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个国家的困境。
赫尼希豪森说:“这个采访适时唤醒了我,我想,‘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今天纽约时报上还有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开曼群岛的,另一篇是克鲁格曼关于EU的。
不好意思贴了,感兴趣的茶友可以去看一看。
http://cn.nytimes.com/
现在信息渠道丰富,独听一家之言是不可能的,
了解别人怎么说之后,整合诸多信息后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比较重要。
我比较奇怪的是,最近积极评价中国经济的新闻少了。
中美经济关系密切,
美国媒体的报道也要顾及那些和中国密切往来的投资人,经营者等。
本应该有一个均衡的。
缺乏客观可靠的数据,仅凭感觉。 中国的产业只要不外逃,没有可担心的。经济就和海浪一样,总是一波一波的。要说ZF做的有什么不足的,我认识就是09年鸡血打的太多,现在后手少了。其他的没什么可说的。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区别是中国政府的目的不是要赚钱,而是要攒财富。然后是中国政府有能力攒财富,其实德国,日本政府也想攒财富,但是没能力。
所以只要科技树有的爬,中国永远不会崩溃。 weakleilei 发表于 2012-7-4 15: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消费不振?
虽然房地产给算在了投资这一项,导致很多人的消费被大幅低估,但就是这样的统计,中国的消费 ...
我们这里不知算是5线还是6线小乡镇,这几年路上的高档车指数增长,普通车爆炸增长,赤裸裸的消费啊。 明雪积 发表于 2012-7-5 16: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这里不知算是5线还是6线小乡镇,这几年路上的高档车指数增长,普通车爆炸增长,赤裸裸的消费啊。
是呢,从每千人均有的汽车辆来说,中国的汽车发展余地还很大呢。
bobo0928 发表于 2012-7-5 1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的产业只要不外逃,没有可担心的。经济就和海浪一样,总是一波一波的。要说ZF做的有什么不足的,我认识 ...
可是当时不投入的话,今天的情形可能更困难呢。 曾自洲 发表于 2012-7-5 12: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区别是中国政府的目的不是要赚钱,而是要攒财富。然后是中国政府有能力攒财富,其实德国, ...
听您的解说,松口气。
日本也要往基建上投资了,主要是新干线。
有一条从东京直接到北海道的札幌,
好像是商榷了好几十年,这次决定下来。
本帖最后由 bobo0928 于 2012-7-5 17:51 编辑
琵琶湖 发表于 2012-7-5 16:41 http://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是当时不投入的话,今天的情形可能更困难呢。
投入问题,也是应该的。关键是没控制住。
水下子加多了,面又有点不够,总体就有点稀,口感不好。
就拿工程机械行业来说,一下子需求暴涨,你产能刚上去需求又萎缩了,谁受得了。
琵琶湖 发表于 2012-7-5 16: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听您的解说,松口气。
日本也要往基建上投资了,主要是新干线。
加固吧 明雪积 发表于 2012-7-5 16: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这里不知算是5线还是6线小乡镇,这几年路上的高档车指数增长,普通车爆炸增长,赤裸裸的消费啊。
如果住房算入消费而不是投资的话,中国的消费就更可怕了。 weakleilei 发表于 2012-7-5 18: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住房算入消费而不是投资的话,中国的消费就更可怕了。
中国的消费一点不低,教育医疗住房之外的增长都很快 多看看这个也不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