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2-7-2 23:16:04

联合国军战俘们的故事

1.总所周知共军的第一运动是篮球,看管战俘的志愿军也忘不了这一爱好,屡屡和联合国军的战俘们,主要是美军战俘较量。可惜是屡败屡战,场均输球二三十分。
2.主要原因是身高差距太大。国内给战俘们送过来鞋子,43号已经是最大。无奈战俘们两米、一米九个子的大大地有,这43号的鞋子无论如何也穿不进去,只能剪开当拖鞋穿。
3.因为联合国军的狂轰滥炸,给养运不到战俘营。联合国军的战俘们抱怨“你们要是没有吃的就不要抓我们当俘虏好不好?”
4.根据观察,美军战俘很邋遢,衣服脏了就反过来穿,都穿脏了才洗;英军战俘比较讲究风纪,每天都刮胡子。一斤白糖美军战俘可以在一天之内吃光,英军战俘分成小包慢慢享用。英军战俘留下的印象分很高。
5.碧潼战俘营里有个美军军医。被俘的美军军医表示,虽然这些美国兵个子大,体质却多数比不上志愿军。
6.美军战俘颇多人有生意经。有战俘病了,给他做了病号饭,这位的第一反应是拿去换钱。因为志愿军不搜战俘财物,战俘的财物可以自由流通,最后有的美军战俘居然在战俘营里挣了数千美元。
7.根据那个劳什子日内瓦公约,战俘不得再武装。不过美军战俘里最高级别的迪安少将可是正儿八经被再武装了,后来还给了他一个退役仪式。
8.迪安少将还很有军人气节的,被俘的时候他知道仁川登陆计划,但是没有告诉人民军。要是人民军知道了,那就热闹了。不过很可能人民军根本就没往那里问。
9.每当联合国军的飞机飞到战俘营上空,都会遭到联合国军战俘们的咒骂。无他,美军对自己的战俘下手非常准。二战美军潜艇的第一个战果就是把日军运送美军战俘的船给送海里喂鲨鱼去了;沈阳战俘营最大的一次战俘伤亡事件也是被美军B-29炸的,高空轰炸精确命中了厕所和医务室。
10.共军给战俘讲人是由猿进化来的,结果战俘们起哄是不敢的,摇头晃脑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一问,好家伙,80%以上的基督徒,里面还有随军牧师。
11.给美军战俘放《白毛女》,这帮大兵们第一反应是黄世仁应该去法院起诉,而不是抢人家女儿;殴打喜儿是侵犯人权,杨白劳也应该去法院。
12.联合国军的战俘们多才多艺的不少,不仅有跑得快的,篮球打得好的,还有摔跤的,踢足球的,甚至还有一个管弦乐队。乐队的器材都是冒着飞机轰炸从国内运过去的。
13.联合国军战俘里面后来最大牌的就是那个英国上尉了。
再加几个。
14.志愿军对战俘们是平等对待的,但是战俘们之间的歧视还是有的。有个黑人战俘曾经掐死了一个和他同住的白人战俘,因为后者骂他黑鬼。要知道掐死一个成年男人需要的力量是很大的,何况还是个军人。
15.天下无处不有基友,甚至TMD在战俘营里都有。志愿军看守们对此是知道的,但是不管。
16.志愿军发现居然有美军战俘曾经当过两次俘虏。一次是被日本人俘虏,一次是被中国人俘虏,居然还是个老士官。
17.美军战俘还出现过把病重的战俘在夜里拖出屋外,任其冻死的奇葩事情。幸亏志愿军看守发现的早。英军战俘互助精神就好得多,要是发现有人厌食,立刻拖倒往嘴里灌。
18.土耳其战俘的生存能力最强。志愿军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一点也不挑食,还会做烤面饼生意。
19.土耳其战俘一开始几乎是放羊式管理。这两百多个家伙没人听得懂他们说话,志愿军只能将就着管。直到几个月之后又抓了个土耳其部队的英语翻译,这才解决了语言问题。
20.菲律宾战俘最好管。听话,还懂英语,又能吃苦。
21.最让人看不惯的是三个日本战俘,他们说他们是在美军中做技术工作的。日本战俘最有礼貌,但是怎么看怎么觉得一肚子坏水。
22.共军走到哪里,扫盲就进行到哪里,战俘营也不例外。经过战俘们的互相帮助学习,走出战俘营的已经几乎没有文盲了。不过很难想象英军军官是怎么向那些土耳其战俘们讲莎士比亚的。
23.战俘们的家信是他们的希望。为了他们的希望,27岁战俘营干事王玉瑞牺牲在美军飞机的轰炸下,当时他押送从板门店送往战俘营的信件返回战俘营的路上,汽车被联合国军飞机投下的炸弹击中,王玉瑞和司机罹难,当时距离他回国还只有两个月,距离这些战俘们被释放也不到一年。
24.志愿军管理战俘的干部战士们,就和联合国军的战俘们比邻而居,中间没有高墙、铁丝网什么的。这在战俘营历史上是空前的。
25.联合国军的战俘们不是没有逃跑的,有个美军战俘趁着夜色翻山头逃跑了,看到前面有间屋子亮着灯就想进去休息一下喝口水。一进去,发现里面的人好像面熟,原来是战俘营的最高首长等几个人住的房子,恰好炊事员出去解手没关门,这位就自投罗网了。
26.有个土耳其战俘逃出去强奸朝鲜妇女未遂,被人民军抓住送了回来,管理处居然只关了他三个月的紧闭。太轻了。同样的情况要是志愿军都够枪毙的了,当中国人的战俘比当中国的领导干部都性福。
27.这个就轻了?还有更轻的呢。有个在英租界干过的英军战俘,对志愿军看守非常轻慢,还大喊大闹,一副上等人的样子。关他的禁闭,禁闭期间他在禁闭室大闹,结果一位志愿军用枪托砸门让他遵守纪律的时候,枪突然走火,这位志愿军当场牺牲。后来这位英军战俘也只是多关了一段时间禁闭。

summer 发表于 2012-7-2 23:33:41

如果把你这些描述的事情向相反的方向想,来个180度大转弯,估计就是中国战俘在米国的战俘营的生活了。
看一些资料好像很悲惨。

ssun1cn 发表于 2012-7-3 00:02:00

这些要是发到别的网站,估计就有人说,对老外如何xx,对自己人如何xx了。

龙战 发表于 2012-7-3 00:39:46

这个太八卦啦!
15.天下无处不有基友,甚至TMD在战俘营里都有。志愿军看守们对此是知道的,但是不管。
这么看来,菲律宾人身上结合了东亚和美帝的一些特性。
20.菲律宾战俘最好管。听话,还懂英语,又能吃苦。

思炎 发表于 2012-7-3 08:34:14

这些都是真的事哟~~~

战争虽然是残酷的,但当时战俘营发生的一些事,现在看来也的确很乌龙搞笑。共军也很有创意。。。

1.总所周知共军的第一运动是篮球,看管战俘的志愿军也忘不了这一爱好,屡屡和联合国军的战俘们,主要是美军战俘较量。可惜是屡败屡战,场均输球二三十分。

共军差点就要把八一队请来和美军战俘比赛,以出一口恶气,重新扬眉吐气

思炎 发表于 2012-7-3 08:56:20

22.共军走到哪里,扫盲就进行到哪里,战俘营也不例外。经过战俘们的互相帮助学习,走出战俘营的已经几乎没有文盲了。不过很难想象英军军官是怎么向那些土耳其战俘们讲莎士比亚的。

真是一所好学校呀 {:4_280:}

好像是在战俘营奥运会时用小话剧的形式表演的
土耳其人听不懂,反正闲得无聊一个对牛弹琴,一个当故事听,鸡同鸭讲。

英国战俘是模范战俘,并且被成功得“洗脑了”。。。共军给予高度评价 {:4_263:}

回复贴搬家:

1953年5月,英国战俘回家后被采访的报道,挺有意思的 [ 思炎 ] 于:2010-05-04 08:19:25 复:2871863 总阅:48997

1953年5月2日报纸的截图,再结合郭维敬写的有关朝鲜战争中的英国战俘的文章(在后面),觉得当时英美不光是政府间对战争政策存有分歧,两国的人也有个性文化等差异

http://img13.poco.cn/mypoco/myphoto/20120703/08/6477275920120703080532066.jpg


大致翻译

遣返的英国士兵称朝鲜战争'愚蠢'

22名英国遣返的战俘今天从韩国回国。

有的指责朝鲜战争为“愚蠢”和“无用”。第八胡萨尔骠(轻)骑兵的Arthug Surridge说,他相信共产党说的,这场战争是因为美国为了谋利而引起的。

所有的都说共产党给他们上了“时事讲座”。

“这不是宣传”,来自皇家阿尔斯特来福枪的N. McNally说 “他们只是对发生的事情给我们做了报告(谈话)。

他们被在英国空军基地这里的记者提问。

虽然一些人被Reds(中国人)归类为“伤病员”,但他们大部分看起来(肤色)古铜色,健康,营养充足。 22个人里有6名是用担架的。

Surridge,说他唯一得的病是痢疾,他形容共产主义的医疗服务“非常好”。“我们得到了中国人略微的宣传,但我个人认为,战争是为了谋利”,他告诉记者,“朝鲜战争是毫无意义的。这是浪费时间,而且这根本与英国无关”。

当被问及他和其他英国战俘对美国人感受,Surridge耸耸肩,说:“我从来就不是美国人的爱人”。他说,美国轰炸北朝鲜“杀害了很多妇女和孩子,我不喜欢这样。” 被问及关于中国指控美国飞行员曾发动细菌战,他说:“是的,我相信它,并且其他大多数我认识的伙计们也都相信”。

联合国曾多次否认使用细菌战。


------------------------------------
----------------------------------

朝鲜战争中的英国战俘

郭维敬著


英国在朝鲜战争中,出兵两个旅,被俘约千名,仅次于美国,最高军阶的战俘为格罗斯特团团长弗雷德·卡恩上校(colonel Fred Carne)。

英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特点与心理素质和美国有显著差异。英军战俘总的说来,深沉、冷静,自律性比较强。再加英军战俘平均年龄比较大,其中一些人还经受过二战时期的严酷考验,所以在被俘后的早期艰苦环境中,绝大部分英军战俘都能挺得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身心俱健。

我多次到过英军战俘所在的住处,在志愿军战俘营早期艰苦时期,也很少见英军战俘平时有萎靡不振,低沉、抑郁的表现。他们一般都衣着整洁,内务有条理,经常在户外活动,几乎看不到有在室内躺卧者。有不少人上唇尚留两撇短髭,被俘后仍有一副皇家军人的仪态。虽然这样,他们却都很讲究礼貌,常常一句一声“长官”(Sir)。对战俘营的各项规章制度英军战俘都能服从,居住环境也能保持清洁整齐,违纪现象并不多见。

英、美战俘没有语言障碍,不少人还属于同种族,但平时国别界限泾渭分明,彼此间尽管同属于一个中队又毗邻而居,但频繁交往串门现象很少发现。早点名、出操或其他集体活动英军战俘队伍都很严整。英军战俘喜欢学习,工作认真,如常在图书馆借书阅读,自己的图书馆也管理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分配在伙房工作的英军战俘,一般也能认真干活完成任务。

英军战俘吃苦精神堪称模范,早期战俘营生活艰苦,粗粮他们也能吃得下去,此外能适应环境,生活自理能力强。彼此互助团结精神也较好。英俘中很少出现病号,一旦有人生病,他人都能主动关心照料,因此,英俘中基本未听说有死亡现象发生。

在运动方面,英俘逊于美俘,但比较喜欢足球。文娱活动演出中,英俘比较活跃,常演出杂剧或喜剧、滑稽表演等一类节目,颇受战俘普遍欢迎。

从多方面都可以看出,英军战俘民族意识比较强。平时生活态度严谨,言谈举止都显露出英国的传统,一般感情不易外露。黑斯廷斯在其所著《朝鲜战争》一书中说:“英国人就是不愿意向美国人吐露自己的计划和意向,因为信不过他们。英国人自来感情不外露,对美国人动不动就哭出来,简直感到茫然费解。”紧接着他还举出一位叫做比尔·库珀的英国中尉曾因看到两个美国军官暴露感情失态的事而感到迷惑吃惊。

英军战俘也非常尊重事实,服从真理。他们对朝鲜战争一般有清醒的认识。有的在战俘营积极参与拥护和平、反对战争的活动,有的对其家属在国内参与和平运动要求停战的活动,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与自豪。许多英军战俘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前线掩护他们到后方战俘营途中冒着美国飞机狂轰滥炸,也照样不对战俘泄愤以及到战俘营后受到的人道主义待遇表示由衷感激,或写文章,或向国内写信加以赞誉。英国陆军大臣赫德对此曾公开承认,他说:“从我们所知道的他们(指战俘)给亲戚的6000多封信里,几乎众口一词地说他们待遇是相当好的。”英军战俘在遣返过程中及回到国内,都没有像美军战俘一样受到当局压制监控。因此,他们在当年遣返过程中及返回国内后,曾在各种不同场合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示由衷的赞扬。

英国朋友们包括原北约北欧军总司令安东尼·法勒·霍克利将军的这种实事求是精神与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敬佩之情,确实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

(摘自《第一等战俘营》)

思炎 发表于 2012-7-3 08:58:47

龙战 发表于 2012-7-3 00: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太八卦啦!

这么看来,菲律宾人身上结合了东亚和美帝的一些特性。

呵呵,听话,还懂英语,又能吃苦, 看来做菲佣也是有传统滴 {:4_261:}

嘿,发现当时就是你回我贴说英国战俘做战俘很有经验,是模范战俘的

广州仁者 发表于 2012-7-3 14:19:45

思炎 发表于 2012-7-3 0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听话,还懂英语,又能吃苦, 看来做菲佣也是有传统滴

嘿,发现当时就是你回我贴说英国 ...

有部《桂河大桥》电影,讲英国战俘的{:4_268:}

onlyforus 发表于 2012-7-3 16:12:58

"沈阳战俘营最大的一次战俘伤亡事件也是被美军B-29炸的,高空轰炸精确命中了厕所和医务室。"

这个怎么回事?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2-7-3 17:00:51

onlyforus 发表于 2012-7-3 16: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沈阳战俘营最大的一次战俘伤亡事件也是被美军B-29炸的,高空轰炸精确命中了厕所和医务室。"

这个怎么回 ...

二战期间,美军对伪满洲国的战略轰炸。

沈阳战俘营从天上看下去很容易看出来。所以这个肯定是炸别的目标落到了战俘营那里。只是也太准了,精确制导武器都很难说这么准。一颗命中厕所,当即奋发图强;一颗落在楼门口(房间门口?),靠近门口的医务室伤亡惨重。

小咕咚 发表于 2012-7-3 17:20:08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2-7-3 17: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战期间,美军对伪满洲国的战略轰炸。

沈阳战俘营从天上看下去很容易看出来。所以这个肯定是炸别的目 ...

奇怪,如果美军是白天轰炸,按点数推算,这个时候战俘们都应该上工了,并且以日军魔鬼式的管理方式,厕所和医务室这个时候只会有极少极少的战俘,死伤的应该以日本人或者什么奸居多。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2-7-3 17:37:27

小咕咚 发表于 2012-7-3 17: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奇怪,如果美军是白天轰炸,按点数推算,这个时候战俘们都应该上工了,并且以日军魔鬼式的管理方式,厕所 ...

没有那么严重啦,死十几个人而已。

在沈阳的的西方各国战俘们算得上是最幸运的了。

小曲线 发表于 2012-7-3 17:58:59

说起英国战俘,有部片子叫 桂河大桥  我觉得很能解释英国人为什么这样

AndSoOn 发表于 2012-7-3 20:39:30

广州仁者 发表于 2012-7-3 14: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部《桂河大桥》电影,讲英国战俘的

是这个吗?
http://share.vrs.sohu.com/15204/v.swf&autoplay=false&xuid=

龙战 发表于 2012-7-3 21:46:48

AndSoOn 发表于 2012-7-3 20: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这个吗?

确实是。
你看到英军战俘排着队,吹着口哨过来就没错啦。

AndSoOn 发表于 2012-7-3 21:56:00

龙战 发表于 2012-7-3 2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是。
你看到英军战俘排着队,吹着口哨过来就没错啦。

关闭浏览器后视频又是从头播放,
不像pps一样可以延续播放进度……

onlyforus 发表于 2012-7-3 22:12:16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2-7-3 17: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战期间,美军对伪满洲国的战略轰炸。

沈阳战俘营从天上看下去很容易看出来。所以这个肯定是炸别的目 ...

大概是误炸

60年代共军万米高空轰炸200米误差是优秀

龙战 发表于 2012-7-3 23:50:54

思炎 发表于 2012-7-3 0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听话,还懂英语,又能吃苦, 看来做菲佣也是有传统滴

嘿,发现当时就是你回我贴说英国 ...

守规矩、听指挥,可不就是模范战俘咯!{:4_268:}
记得王外马甲当时在《蒲公英》中说:老何在南京受降的时候手忙脚乱是因为没有经验,下一次肯定会从容镇定。
这些英国大兵做战俘这么规矩,是不是以前有过被俘的经验啊?还是专门受过培训——怎么在战俘营中有效的保护自己?{:4_256:}{:4_279:}
存疑!

tdyxssrs 发表于 2012-7-4 00:05:22

龙战 发表于 2012-7-3 23: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守规矩、听指挥,可不就是模范战俘咯!
记得王外马甲当时在《蒲公英》中说:老何在南京受降的时 ...

瞎猜下,从容镇定,估计和日不落帝国有关。强大的国运给了每个普通人自信。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2-7-4 12:06:17

tdyxssrs 发表于 2012-7-4 0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瞎猜下,从容镇定,估计和日不落帝国有关。强大的国运给了每个普通人自信。
应该是有过培训或者是相关教育,或者是传统。

思炎 发表于 2012-7-5 10:37:42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2-7-5 10:52 编辑

龙战 发表于 2012-7-3 23:50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守规矩、听指挥,可不就是模范战俘咯!
记得王外马甲当时在《蒲公英》中说:老何在南京受降的时 ...

老何在南京受降的时候手忙脚乱是因为没有经验,下一次肯定会从容镇定。

这理由令人哭笑不得。。。。胜仗打得太少了 {:4_267:}

可共军在签署朝鲜战争停战协议时倒是很从容镇定,有气势。 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时,不卑不亢,气度不凡呀



关于英国俘虏,其中(特别是军官)很可能在二战中有被俘虏经验,但是也和民族性格有关。
就如上面的回忆录中说的,英国人比较尊重规则的



还记得,上次被伊朗俘虏的英国海军,拿了伊朗送的礼物,穿伊朗给做的西装回国(当然到了英国,下飞机在机场被理解换掉),民众有的骂,有的理解,甚至有报纸批评皇家海军软弱无能,使国家“蒙羞”,但军队出来替他们说话(见下面引用)


我觉得这个事件比电影《桂河大桥》更现实,更接近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解释。觉得英国人在看待俘虏和对其具体要求与中国区别不少


    海军司令:他们尊严勇气可嘉

    但是乔纳森-班德否定了这些批评,称,“他们(被俘士兵)的所作所为都是按照规则办事。他们的举措,既没有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也没有给他人带来危险。他们看起来没有丧失任何东西。“而且,乔纳森-班德还褒扬了这些士兵,”我认为他们表现出了相当可贵的尊严和勇气。”

    被俘士兵将讲述被俘经历

    今天晚些时候,几位被俘士兵的代表将出席一个新闻发布会,讲述被俘经历。乔纳森-班德称,“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一群非常勇敢的年轻人。”乔纳森-班德还称,这些士兵当时并非在执行战斗任务,人们不能向对待海湾战争时的飞行员一样苛求他们。乔纳森-班德还认为,海军士兵没有做出还击是正确的。


包括这篇文章中也提到: 约翰·尼科尔:没有必要让自己的情况变得更糟。他们又不是透露了什么秘密,也没有说任何有损国家安全的话。他们仅仅放低了姿态,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这是一个非常私人的战斗。



来源:被扣英军做的对吗?——专访海湾战争俘虏



龙战 发表于 2012-7-5 23:04:44

本帖最后由 龙战 于 2012-7-6 00:41 编辑

思炎 发表于 2012-7-5 10:37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理由令人哭笑不得。。。。胜仗打得太少了

可共军在签署朝鲜战争停战协议时倒是很从 ...

补图,贴资料!
关于南京受降。具体参看王外马甲《战场上的蒲公英.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5b41101000d0j.html
       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捧着日本政府和大本营的授权投降文书,走到受降席前面、准备呈交给何应钦审阅。

    可是,就在这个动作上出了点问题。当时,何应钦的面前摆着一个中央广播电台的麦克风,小林浅三郎正好杵在跟前,如果他的腰弯得太深、就会碰倒那个玩意,所以只能半欠着身体。日本人的手太短、受降席的桌子又太宽,搞来搞去够不到何应钦,何总司令一着急就伸手去接文件,结果就出现了那个“俩人互相鞠躬”的场面。
http://img170.poco.cn/mypoco/myphoto/20120705/22/65899770201207052256002401979741636_000.jpg
    就是这副模样,怪寒碜的——但这事也确实不能太责怪何应钦,人家也是头一回受降,缺乏经验,相信咱们中国下次再受降的时候就不会发生这种遗憾了。
朝鲜战争停战协定
1953年7月27日,侵朝美军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双方是泾渭分明啊。
http://img13.poco.cn/mypoco/myphoto/20120705/22/65899770201207052240252691888480376_000.jpg


看看近景。
http://img170.poco.cn/mypoco/myphoto/20120705/22/65899770201207052236384198766948565_000.jpg

这是克拉克1953年7月27日在汶山在朝鲜停战协定和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
http://img170.poco.cn/mypoco/myphoto/20120705/22/65899770201207052236384198766948565_002.jpg

第二天,彭老总在开城签字。右一为李克农。
http://img170.poco.cn/mypoco/myphoto/20120705/22/65899770201207052236384198766948565_003.jpg

战斗在外交战线上的总理。
http://img170.poco.cn/mypoco/myphoto/20120705/22/65899770201207052236384198766948565_001.jpg

思炎 发表于 2012-7-6 08:26:04

龙战 发表于 2012-7-5 2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补图,贴资料!
关于南京受降。具体参看王外马甲《战场上的蒲公英.16》
http://blog.sina.com.cn/s/b ...

赞,补图,贴资料 {:4_279:}

南京受降的图上,何应钦那样的确怪寒碜的,不过这解释有点牵强,因为这张桌子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宽,如果何应钦当时不着急接,小日本手短,就必须把腰弯成60度或90度递过来的呀。。。

唉唉,照片上搞得看起来像小日本给何颁发委任状。。。{:4_269:}{:4_265:}



总理这张照片经典,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照片给力呀!
克拉克边上那位的表情看起来很无可奈何



tdyxssrs 发表于 2012-7-6 10:23:54

龙战 发表于 2012-7-5 23: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补图,贴资料!
关于南京受降。具体参看王外马甲《战场上的蒲公英.16》
http://blog.sina.com.cn/s/b ...

麦克风应该不是问题--拿掉,位置也不是问题--换下就可以了。这样的场面出这样的问题,很有意思了。无意和有意就值得思考了。
日本人估计不觉得自己是真败在了中国人手里。可能是觉得是直接败在了他美国粑粑和毛子手里。
桌子对面递投降书,本来就像造成一种甘心认罪的效果,这张图的效果,猛然一看,谁也不会觉得是在教投降书。仔细一看,心理很不是滋味。
板门店,是停战协议,对等的,在一条直线上。

yitongjh 发表于 2012-7-6 16:35:36

思炎 发表于 2012-7-5 1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理由令人哭笑不得。。。。胜仗打得太少了

可共军在签署朝鲜战争停战协议时倒是很从 ...

当时是李克农在第一线指导的谈判,当然从容淡定: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联合国军战俘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