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后--- 大清海军的扬威外交
甲午海战惨败后,在张之洞、刘坤一等有识之士的努力下,大清重建海军,虽然路程是缓慢而艰难的。清政府先后从英德等国买回43艘军舰,可泱泱大国却囊中羞涩,所以买来的军舰中也只有从英国订造的“海圻”号巡洋舰还算先进(军舰上有两门8英寸炮,主炮口径203毫),成为了大清海军的“镇海之宝”,是清末最大的战舰,被称为:“天字一号艨艟”。
舰首上被改装了飞龙纹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05/18/xin_46205061816317811416713.jpg
http://upfile.cat898.com/UploadFile/2009-5/2009518153220499.jpg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里的达官显贵们就开始得瑟露富了,迫不及待地拿海军作为外交使节,发挥“移动国土”的作用。
1910 年英王爱德华七世逝世,乔治五世继承王位,定于1911年6月22日举行加冕庆典,并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18国200余艘军舰参加庆祝仪式。这个乔治五世就是后来搞了“史上最壮观的海上阅兵”的那位,最近也在被茶友津津乐道。。。阅兵式的2周后,英国和德国正式在海上PK,最后英国以损失惨重获得胜利。
Ok,回到主题,清政府接到邀请帖后,就派专使亲王载振为领队前往祝贺,海军部“加派巡洋舰队统领程璧光率领海圻巡洋舰前往。1911年4月21日,“海圻”号载着300多名大清海军精英,从上海起航,经台湾海峡、南中国海驶出国门,穿过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还访问访问了USA,古巴等国。规格之高,兴办之隆,在闭关自守的大清260多年的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可惜没有真正的实力,秀完了 ,也谢幕了 {:soso_e150:}
图为给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General Grant)将军墓献花圈的清朝水兵
曾看到相关文章中提到,当时美国华人华侨看到唐山来人很是激动。。。
http://upfile.cat898.com/UploadFile/2009-5/2009518153346887.jpg
穿海军大礼服的程璧光。清末民初的海军名将,广东香山人,福州船政学堂后堂的驾驶班毕业生
http://upfile.cat898.com/UploadFile/2009-5/2009518153938103.jpg
在这次航线中,程璧光做出惊人举动:他在后甲板集合全舰水兵,发表训令:“长发污衣藏垢,既不卫生,又有碍动作,尤以误害海军军人为甚,故实无保留之价值。”他下令本舰士兵一律剪掉拖在脑后的发辫,以符合世界潮流,此举获得士兵的一致拥护,但也有一些老兵舍不得长长的发辫,便用红布包裹,寄回家乡。
程璧光陪同纽约市长盖诺尔和格兰特的儿子小格兰特将军检阅中国海军仪仗队(注意图片:水兵们率先剪了辫子)
这也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在美国进行阅兵
http://upfile.cat898.com/UploadFile/2009-5/2009518154315540.jpg
清朝海军方队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9-05/18/xin_47205061816315932644519.jpg
http://upfile.cat898.com/UploadFile/2009-5/2009518155032295.jpg
可惜无补于事 谢科普 看照片日期,是武昌起义前仨礼拜 清国的甲午外战失败是国民分离的必然结果。军威虽盛,兵源于民。国民分离,愚民日久。国虽大,亦必亡。 姐姐,是新帖吗?如果是老帖那你太强了,经常搬都总搬不完呐。 晚清也有可圈可点的表现嘛,呵呵!
每个时代最欢迎舰队来访的,肯定是当地华侨!希望TG多些军舰外交,为工作生活中海外的华人打造更多的荣耀
登临快哉 发表于 2012-6-12 10: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清国的甲午外战失败是国民分离的必然结果。军威虽盛,兵源于民。国民分离,愚民日久。国虽大,亦必亡。
内忧外患 不容易啊。可惜那些老底子最后都败坏光了 看照片,兵都太瘦。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2-6-17 10:20 编辑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2-6-12 11:30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姐姐,是新帖吗?如果是老帖那你太强了,经常搬都总搬不完呐。
这个是新滴,算是应景贴,不过我的确还有很多老帖没搬完呢 {:4_263:}
其实别管新旧啦,只要是没看过的就是新贴
广州仁者 发表于 2012-6-12 17: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晚清也有可圈可点的表现嘛,呵呵!
每个时代最欢迎舰队来访的,肯定是当地华侨!希望TG多些军舰外交,为工 ...
嗯,当地华侨最欢迎祖国舰队来访是一定的,包括国际运动比赛,歌舞团表演等等。。。
不过,我个人还是更支持务实作风,而不是单纯为了搞形象外交。。。。
当然,这次晚清的外交远航,倒的确给当时的海外华侨涨了点“底气”
在海圻”号停泊纽约期间,恰逢拉美一些国家发生排华暴乱,“海圻”号奉命顺访古巴、墨西哥,以宣慰侨胞。8月中旬,“海圻”号驶抵古巴首都哈瓦那,立刻受到古巴华侨的热烈欢迎。更令官兵们感动的是,每当离舰登岸,一遇侨胞,无论男女老少,都竞相请至家中,盛情招待,临别还赠送各种纪念品。舰队的到访也让古巴政府对华侨的态度产生了变化,古巴总统接见程璧光时特意表示:“古巴军民决不会歧视华侨。”
“海圻”号在古巴停泊10天后,原计划继续访问墨西哥,但因墨西哥政府已就排华事件正式向清政府赔礼道歉,偿付受害侨民生命财产损失,“海圻”号于是取消了访问计划。 psax 发表于 2012-6-12 09:35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照片日期,是武昌起义前仨礼拜
可怜的大清。
1911年9月初,“海圻”号到达英国巴罗港时,全舰官兵得知国内辛亥革命爆发了,顿时群情激昂,全体宣布回国就参加革命。
1912年5月,海圻号终于回到上海时,舰上升起的是中华民国国旗 {:4_261:}
思炎 发表于 2012-6-17 1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怜的大清。
1911年9月初,“海圻”号到达英国巴罗港时,全舰官兵得知辛亥革命爆发了,顿时群情激昂, ...
不知此舰最后的归宿如何? 思炎 发表于 2012-6-17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当地华侨最欢迎祖国舰队来访是一定的,包括国际运动比赛,歌舞团表演等等。。。
不过,我个人还是更 ...
务实作风,思炎能否举几例子具体说说比如哪些?{:4_268:}{:4_279:}{:4_279:} 思炎 发表于 2012-6-16 1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怜的大清。
1911年9月初,“海圻”号到达英国巴罗港时,全舰官兵得知国内辛亥革命爆发了,顿时群情激 ...
有点商榷,记得舰上剪辫子是得知国内爆发辛亥革命后的事. 登临快哉 发表于 2012-6-12 10: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清国的甲午外战失败是国民分离的必然结果。军威虽盛,兵源于民。国民分离,愚民日久。国虽大,亦必亡。
今日,管理层忧虑社会矛盾尖锐,国家不稳定。有献计曰:愚民之,分化之,好逸恶劳之,声色犬马之,则易治之。
某曰:亡国之道也,内不制于强民,外则受制于强寇也;不欲为国民公仆,自然为洋鬼走狗。
古今中外,未见流沙之上起高塔,未见愚民之上成强国霸业。实可知,今日为管理层献愚民计者,其心叵测,表面为领导分忧,本来面目实在需要仔细看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天下本非一团乱麻。 psax 发表于 2012-6-12 09: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照片日期,是武昌起义前仨礼拜
哪张照片上的日期哈,没看出来。。。 西行漫记 发表于 2012-6-18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点商榷,记得舰上剪辫子是得知国内爆发辛亥革命后的事.
也许你是对的。 熊猫彩照 发表于 2012-6-17 02: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照片,兵都太瘦。
看格兰特检阅海军仪仗队的那张照片和最后一张,兵看起来都很瘦。
而在中间(第2张)海军方队图片中的,兵的大腿看起来倒还是蛮健康有肉的。。。
更主要,我个人的感觉是:兵的看起来,少了些气势,霸气 思炎 发表于 2012-6-21 09: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格兰特检阅海军仪仗队的那张照片和最后一张,兵看起来都很瘦。
而在中间(第2张)海军方队图片中的, ...
俺总结思炎的观点:要有霸气,至少大腿要粗!{:4_268:} 思炎 发表于 2012-6-17 1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当地华侨最欢迎祖国舰队来访是一定的,包括国际运动比赛,歌舞团表演等等。。。
不过,我个人还是更 ...
墨西哥政府跟中方正式达成托雷翁屠杀的善后协议是1912年11月,不可能在之前就去道歉。
In November of 191 2, Mexico and China resolved their differences,
when the former agreed to pay an indemnity for all the Chinese
killed in Mexico between November 20, 191 o, and December 16, 191 1.
On the latter date both countries signed a protocol which granted an
indemnity of 3,100,000 pesos to China.
赔款最后也以革命的名义赖掉了。
Despite these initiatives,
the Mexican government neither authorized the payment through
bonds, nor ever paid the indemnity to China
海x号对古巴的访问是炮舰外交失败的结果,因为爸爸已经告诉大清美利坚不会支持大清用军舰震慑墨西哥。
Yuan Kwai of the Chinese Legation posed two questions
to the State Department. Would the United States approve this
act? Or would it dispatch a gunboat to intervene? Both questions received
a definite no 广州仁者 发表于 2012-6-21 12:45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总结思炎的观点:要有霸气,至少大腿要粗!
大腿不单是粗,肉不能是肥的,而是肌肉的那种
{:4_268:} 龙之力量 发表于 2012-6-22 1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墨西哥政府跟中方正式达成托雷翁屠杀的善后协议是1912年11月,不可能在之前就去道歉。
In November of ...
很高兴能引发出讨论,也是对于我有关“务实”的回复的解释之一。
你的引用资料很不错,能给个链接吗?
penny1003 发表于 2012-6-17 1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此舰最后的归宿如何?
此舰得知中华民国成立后,在1912年1月1日,在巴罗港举行了隆重的易帜仪式,降下黄色青龙旗,升起红黄蓝白黑五色旗。
同年5月底,海圻舰终于回国,抵达上海杨树浦码头。
此舰最后的归宿是: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长谷川清率领旗舰“出云”号开进上海黄浦江,其下属第十战队、第五水雷战队相继开赴长江口和中国华南沿海伺机而动。
当年8月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召开国防会议。蒋介石批准了海军部提出的“构筑江阴水下封锁线计划”,决定用沉船来堵塞长江江阴段航道,阻止日军沿长江西进,歼灭已进入长江中游的日舰。
由于海圻舰属于大型巡洋舰,吃水过深且舰龄过长,装甲老化又缺乏防空火力。抗日战争爆发后不适宜长江作战,遂于1937年9月间被国民政府海军部自沉于江阴阻塞线。一代名舰就此含恨长眠。 思炎 发表于 2012-6-23 09: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高兴能引发出讨论,也是对于我有关“务实”的回复的解释之一。
你的引用资料很不错,能给个链接吗?
...
The Chinese Massacre in Torreon (Coahuila) in 1911
Author(s): Leo M. Dambourges Jacques
Source: Arizona and the West, Vol. 16, No. 3 (Autumn, 1974), pp. 233-246Published
JSTOR上有下,估计基本的外文资料都在注释里全了。 楼主没说的是:当年舰上传令,哪怕只是擦个甲板,全部都是用英文传达滴(不知道JY们听了会不会High)
也就是说,在19世纪那个时候,如果不幸要补充个最基层的水兵,也得让他把E文学了再说
没有自己普通国民能理解的体系,单靠两艘坚船利炮是没办法纵横天下滴 guineapig 发表于 2012-6-21 08: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哪张照片上的日期哈,没看出来。。。
就是这个阅兵的,上面写着:9/18/11
程璧光陪同纽约市长盖诺尔和格兰特的儿子小格兰特将军检阅中国海军仪仗队(注意图片:水兵们率先剪了辫子)
这也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在美国进行阅兵
思炎 发表于 2012-6-23 10:01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舰得知中华民国成立后,在1912年1月1日,在巴罗港举行了隆重的易帜仪式,降下黄色青龙旗,升起红 ...
谢谢思炎姐姐,你写的历史故事我都爱看。 登临快哉 发表于 2012-6-12 10: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清国的甲午外战失败是国民分离的必然结果。军威虽盛,兵源于民。国民分离,愚民日久。国虽大,亦必亡。
我认为再具体地说是“满汉矛盾”的结果,这个历史结论现在无人敢提。李鸿章等实际上并无实权,清贵族一直在制肘,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愿意捅破窗户纸。直到打了这个大败仗,汉人袁世凯等才有了一些实权。同理,镇压太平后也是才有机会冒出汉人曾国藩和李鸿章等来,当年岳中奇也是因为恰逢雍正皇帝与贝勒亲王们的满人内部矛盾爆发,否则怎么有机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