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yorker 发表于 2012-6-7 23:36:47

温应星:一位葬在美国西点军校的中国将军

本帖最后由 newyorker 于 2012-6-7 23:49 编辑

在美国纽约市北郊“西点军校”的军人公墓里,有一块用中英文双语书写的墓碑,上书“显考陆军中将温公应星府君之墓”字样。如今,这里已成为到西点造访的中国人必来瞻仰的一景。

温应星(1887年-1968年5月28日,英语:Ying-Hsing Wen),字鹤孙,广东台山人。1887年,广东台山县罗洞乡一个官宦家庭里,出生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孩子就是温应星。他的父亲为清朝进士,任七品知事。

    1901年,温应星入南洋公学(即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学习,后来,他又考上了唐山北洋工学院,曾任粤汉铁路学生实习工程师。有一天,他和同学到北京,正好看到墙上张贴的清廷公费留美招考布告,布告中许诺,凡留洋归来,可优先考举。温应星不禁眼睛一亮,于是就欣然报名参加了考试,不想幸运地一举考中,成为清华学校的留美学生之一。1904年秋,温应星坐船来到了陌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成为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中国留学生。

    七个月后,温应星接到清廷的指令,让他立即转入西点军校。此一转折,让他有幸与曾经留级、后来成为名将的巴顿先生成了同班同学。

    一进入西点,温应星就抓住时机,刻苦攻读,他的“军事工程”成绩很快成为全班第二名。然而,1909年从西点毕业时,由于一定的语言障碍的影响,在该期一百零三位学生中,温应星的综合成绩只名列全班第八十二名,而闻名中外的二战英雄巴顿将军则是第四十五名。根据史料显示,这一班同学中,光将军就产生了二十八位。在中国学生留学史上,温应星是第一个从西点军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

温应星从西点毕业的时候,正是清廷快要灭亡的时期,出国前清廷对那些留学生许下的诺言已经难以兑现了。所以,温应星回国以后并未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只好先在广东军校担任数学教师。后来,辛亥革命爆发,他便追随孙中山。孙中山看他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又能说流利的英语,就把他留在大元帅府做自己的英文秘书,后来又调任第三科科长。然而,这一切对他来说似乎依然不是很适应,他一个西点军校的“军事工程”高才生,在派系复杂、军阀割据的旧中国,尤其是在官场,失去了发挥能力的空间。

    1921年年初,为了摆脱日本人对奉系的要挟,张作霖决定向美国政府求助,打算聘请一位资深的美国军人来担任自己的军事顾问。在美方派来的顾问当中,有一位名叫费霖的陆军少校,恰好是温应星的同班同学,就对张作霖说:“你们中国就有西点毕业的专业人才,为什么还要花大笔钱找我们美国人来?”他就把温应星推荐给了张作霖。此时,南方的国民政府正有意在旧军阀中安插势力,也就很爽快地把温应星安插到奉军任职。

    1928年皇姑屯事件以后,温应星偕全家星夜兼程逃到了北京。当时,北京是新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清华大学也是学潮风波不断,先后就有两任校长因此被迫离职。温应星本来就是从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校出国留洋的,在此风雨飘摇的关头,校董会决定聘请他为清华大学第五任校长。因此,在清华校志上,温应星是直至目前为止,唯一担任过中国国立大学校长的职业军人。这是温应星生平最得意的一份差事。

在新中国成立前,温应星不愿跟随蒋介石溃逃台湾,而是以中将军衔退伍,由香港辗转到美国定居。

        1951年,在华盛顿威斯康辛大道2328号开了一家机器洗衣店,他一生清廉自守,晚年甘于寂寞。一位西点军校的高材生、功迹显赫的将领,流落异乡,出卖劳力,以求温饱的故事,曾被华盛顿邮报于1954年9月2日报导过,文情并茂,且附有温应星在洗衣店中的工作照片,引起美国社会的震惊。  

        温夫人于1968年5月19日去世,9天之后,即5月28日,温应星也随夫人驾鹤西返。温应星的儿子鉴于大陆形势,无法归葬广东故乡,写信给西点军校校长柯斯特少将(第四十八任校长,任期1968.6.26-1970.3.22),获准葬在西点军校墓园内。
  
        6月5日,温将军夫妇的追思礼拜在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举行。荣誉护扈官是由温将军在西点军校的同班同学戴维斯上将等人担任。戴氏与温将军曾在1958年9月4日共同担任同班同学李中将葬礼的荣誉护扈官。10年之后,戴氏又担任温将军的荣誉护扈官,一定不胜唏嘘。  

        他也是第一位有此殊荣得安葬于西点的“外国人”,更是西点墓园里惟一有中英文对照的墓碑而成为校园一景。

越山 发表于 2012-6-8 00:11:54

好像是个文职将军啊,没有战功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2-6-8 00:43:44

好久没看故纸堆了,温应星应该是在抓共谍的记载上出现过,不是主角,也没刻意去记。

顺手搜了一下,当过上海公安局长和宪兵司令,应该没记错。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6-8 00:47:35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2-6-8 0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久没看故纸堆了,温应星应该是在抓共谍的记载上出现过,不是主角,也没刻意去记。

顺手搜了一下,当过 ...

是,还当过国父的秘书。回来后水土不服,战功基本没有。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6-8 00:49:40

越山 发表于 2012-6-8 00: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像是个文职将军啊,没有战功

他最荣耀的是当过清华校长,4个月。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6-17 11:38:03

他的墓对到西点参观的中国人,确实是一景。

站台123 发表于 2012-12-25 18:45:16

温应星,是新一军前身的代表人物,呵呵,本来可以说蒋介石的敌手。后来孙立人不是差不多的结局

伯威 发表于 2012-12-26 00:31:39

打过仗没?资格老。{:soso_e113:}

伊贺双刀流 发表于 2012-12-26 08:37:18

“军事工程”是什么专业?

wisele 发表于 2012-12-26 09:39:54

((( 在该期一百零三位学生中,温应星的综合成绩只名列全班第八十二名,而闻名中外的二战英雄巴顿将军则是第四十五名。)))


不知道该期的武状元是谁? :o   

木木3 发表于 2012-12-27 08:19:39

功迹显赫 没看出来{:2_25:}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12-27 08:21:39

木木3 发表于 2012-12-27 08: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功迹显赫 没看出来

此人水土不服,基本没打过仗。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12-30 23:50:01

温回国后先后担任过广东讲武堂教官、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第三课课长,广州大元帅府第二科科长,铁路工程师,中东铁路警务处长,东三省税务处长,保定军警执法处长;1928年曾被奉系派往北京任第五任清华校长,两月后因奉系撤离而离职。1931年后,历任国民政府宪兵副司令,上海保安处处长,上海公安局局长,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12-30 23:52:57

温应星的同班同学将星云集,据西点同学录记载,该班出了四位上将、三位中将、八位少将、十三位准将,共二十八位将领。温应星在国民党军当中以中将退役。上将当中除了以蛮干出名的小乔治·巴顿之外,还有后来官居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的雅各布·德弗斯。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12-30 23:57:23

王赓,出身上海商人家庭,在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工程学学位,1915年又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之后才转入西点军校。这位绝对的高材生,原本打算再到哈佛读研究生,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投笔从戎。既然想从军,当然去最好的学校了。1918年,他从西点毕业的时候,在全年级二百二十七名同学中,名列第十二,而且拿了双学士。
王成志,南洋公学1916年毕业生,在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转了一圈之后,转入西点。毕业时,他在1922级学生当中,名列第十四。
张道宏,在转入西点之前,先在克拉克大学获得了历史学学位,并辅修了政治学和社会学,只用两年。他在西点的毕业成绩较其他前辈稍差,1924年毕业时,在全年级二百九十八人当中排行一百七十九。
曹霖生,上海人,1918年毕业于西点军校,随后回国,在清华大学任体育系主任。
王之,1926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管理学和历史学学位,1928年又在诺维奇大学取得历史学学位。王之是唯一一位在美国的两所军校都取得学位的中国留学生。王之1932年从西点毕业,成绩优异,在二百六十六个同学中排行第十二。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12-30 23:58:46

上述早期西点毕业的中国学生,数目不是很大,归国后,命运较为相似:投身军界的,大都处于边缘状态。

kar98 发表于 2012-12-31 15:03:19

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军事来说,他们太超前了。

shanhai 发表于 2012-12-31 19:52:41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6-17 11: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的墓对到西点参观的中国人,确实是一景。

也就是一景了吧

shanhai 发表于 2012-12-31 19:59:20

kar98 发表于 2012-12-31 15: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军事来说,他们太超前了。

是不是可以另类的思考一下:他们的理论知识没能和中国实践相结合,所以只能很”边缘“

newyorker 发表于 2013-1-1 00:14:08

shanhai 发表于 2012-12-31 19: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不是可以另类的思考一下:他们的理论知识没能和中国实践相结合,所以只能很”边缘“

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你看看黄埔军校毕业多少人,最后成为名将的又有几人?

shanhai 发表于 2013-1-3 14:02:57

newyorker 发表于 2013-1-1 0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你看看黄埔军校毕业多少人,最后成为名将的又有几人?

能否成为名将天赋和机会占非常大的比重,有正规院校学习的经历只是减少了从头学习的时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应星:一位葬在美国西点军校的中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