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隔壁的工地。
办公室对面就是一个工地。看着他起楼。不过现在的工地真是不得了。工人很少,没有人扛东西,需要运的东西全部都是设备搞定。就是扎钢筋都是在平地上扎好,焊好,然后吊车一步到位的。挖土就是挖土机,十几米长的臂,2,3立方的挖斗。如果坑很深,就用吊车先吊一个挖土机下去,俩个挖土机接力。
现在工地上主要就是电焊工,扫地的,开设备的。完全不是人海战术。和十年前的工地完全不一样。如果过以后可以能弄出来电焊机器人,那这工地上基本可以看不到人了。
美国工地设备也很好,但是工人不如中国人效率高。而且有很多怪异现象,比如工地每天施工结束,都要把施工垃圾打扫干净,灰尘也要清洗,哪怕花4个小时也是如此;工作不超时,周末不加班,到点全撤。
-->推论:必定有一些工地有效工作时间每天不过4-5小时而已。
还有一个现象是每个路边的工地至少有一个活人(通常是一个傻大黑粗的黑哥们)举着警告牌,警示来往车辆小心慢行。其实电子警告牌足够了。估计纽约州法律要求如此。 美国这样施工可以保证PM2.5。 我家附近也有工地,感觉年轻人好少! 什么时候工程行业朝九晚五,或者有加班工资就好了。 现在人工费用飞涨,我家这里,一个农民工人,技术稍微差不多的,日均可挣300,工钱当日清。而且所住工棚的条件太好了: 卫星电视,空调,如果夫妻两口一起在工地干得话,还可以住单间。不过就是太辛苦,很多年轻人都干不来 fish197 发表于 2012-5-4 13: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家附近也有工地,感觉年轻人好少!
有个新闻报道说目前重体力活主力是第一代打工还在撑主力,还是60后70后居多 聚藏 发表于 2012-5-4 15: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人工费用飞涨,我家这里,一个农民工人,技术稍微差不多的,日均可挣300,工钱当日清。而且所住工棚的条 ...
是啊,广州好一些装修的泥水师傅早在2年前就月薪过万了,现在人工很贵的。 还没到堆人的时候呢。
等框架就绪,砌块、抹灰、粉刷、各种安装进场之后,人就多了。 嗯,等着外骨骼出现,这玩意用在建设上面,也是一款神器! 以后应该是工厂生产标准件,工地直接机械化组装吧。这个模式以前好像讨论过,万科似乎已经搞成了。 产业升级,机器代替人是所有企业的首选 本帖最后由 脚踏单车 于 2012-5-5 11:22 编辑
武当七瞎 发表于 2012-5-5 0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后应该是工厂生产标准件,工地直接机械化组装吧。这个模式以前好像讨论过,万科似乎已经搞成了。
远大已有实践
强国人6天就能盖出一座宾馆(youtube)
强国人6天就能盖出一座宾馆(优酷)
地上都好说,在一些前沿先锋建筑上,完全数字化施工已经实现。数字自动化施工,主要是成本,技术路径已经不是问题。
地下工作费钱危险又不起眼。记得几年前国内挖桩主要还是靠人,便宜。现在估计不行了吧。 什么事情都是要考虑成本的,
机械之所以大规模使用,是因为效率;
电焊机器人早就在其他行业大规模使用了,
建筑业没用,是因为对于建筑业而言,其成本还是高。 武当七瞎 发表于 2012-5-5 0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后应该是工厂生产标准件,工地直接机械化组装吧。这个模式以前好像讨论过,万科似乎已经搞成了。
万科的装配式建筑已经玩砸了
裂缝渗漏太严重了 chmjiong 发表于 2012-5-8 09: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万科的装配式建筑已经玩砸了
裂缝渗漏太严重了
这个消息来源是否可靠?什么原因造成的裂缝渗漏?
装配式建筑也算是一个探索方向,希望能吸取教训,改进技术。 装配式建筑只能用于框架建设,除了技术改进之外,另外一块也至关重要,工程材料的保证(工程行业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供应商、乙方、甲方,监理整个链条无处不存在潜规则)。目前发达城市钢结构框架在盛行(主要用于讲究造型的房屋及一定层数的建筑),这也能减少很多人力成本。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建筑单位已采取工地工人打卡上班制,目的主要用于辅助解决欠薪,拖薪。由建设局,公务局等单位领头,强制执行。 武当七瞎 发表于 2012-5-8 09: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消息来源是否可靠?什么原因造成的裂缝渗漏?
装配式建筑也算是一个探索方向,希望能吸取教训,改进 ...
装配式的天生缺陷,整体性差,连接部位施工要求高
70-80年代玩过一阵子
前几年以为技术进步了,继续玩,继续玩砸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已不愿意去工地了,不上机械设备能行吗?况且,这也是生产力进步的标志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