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研究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不是当代艺术)的转变,毕加索或许可提供一个最全面的标本。他一生风格多变,成就斐然,不断占据潮头却从未被任何羁绊制约。他幼年的古典作品即已有大师格局,到暮年却返璞归真,如儿童般作画。我相信这样的做法恐怕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因为他有着深厚的自信,敢于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仔细思来,这种大胆到近乎张狂的自信简直有乱世独裁者的风范,真令人神往。
http://www.booksplendour.com.au/gallery/classics/Picasso/picasso01-1896-first%20communion.JPG
原画比上面显示的要精致得多。不要怀疑,这幅确实是毕加索的作品,作画时大约只有十四五岁。在这幅画里面可以看到,毕加索作为一个古典画家的技巧已经基本成熟。跪着的女人和餐台颜色明亮细节复杂,而作为背景的其他二人、吊灯及壁饰都用深色描绘,被隐在了背后。少女所披的半透明纱巾描绘得很精彩,既有透明度又有质感。
http://pablo-picasso.paintings.name/biography/images/1280/portrait-father-1896-watercolor.jpg
如果说上面一张表现了他优秀的油画技巧,那这张则表现了他对人物精神世界的塑造能力。两幅画是同年画的。画中的人是他的父亲,而十四岁的毕加索在画中表现出了一种相当冷静甚至批判的态度,塑造了他父亲深邃坚毅的性格。一般来说大师级别的草图也就是这个层次了。顺便说一声,他父亲是艺术教授和美术馆馆长,艺二代伤不起啊。
http://www.clevelandart.org/exhibcef/barcelona/illusmag/4-17_Picasso_La%20Vie.jpg
http://www.artchive.com/artchive/p/picasso/girlgoat.jpg
毕加索十九岁离开西班牙到达巴黎,正式开始了他作为艺术家的生涯。评论家把他在巴黎最初的几年分为两个时期:蓝色时期和玫瑰时期。以上两幅画分别属于这两个时期。这样的差异原因看上去很简单:在前一个时期,年轻毕加索离开家乡寻找机会,带着屌丝的心态抒发着人世的凄凉;在后一个时期,他则恋爱了:) 但我始终觉得这两个时期的作品中都有迷茫与痛苦的味道,哪怕在玫瑰时期也是。毕竟在那时,他还一文不名。受到现代艺术风潮的影响,他开始较少地遵守古典绘画规则,而探索更自由的方法来同样表现情感。
http://blogcache.artron.net/201001/8/272799_1262911006fsB5.jpg
来看下这个时期影响他的艺术家。格列柯是一个风格相当强烈的西班牙古典画家,他的作品明暗对比特别夸张,致力于通过肌肉线条的夸张强调,来表现精神世界的张力。痛苦和挣扎是他留给观者最直观的印象。
http://www.michaelarnoldart.com/Lautrec_the_clownesse_cha-u-kao_at_the_moulin_rouge_1895.jpg
据说毕加索在巴黎最初的画作是献给劳特累克的:这个侏儒贵族,一生被迫在欢场中寻找爱情的影子。他画妓女欢笑背后的痛苦,不免多有自伤之意。顺便说一句,巴黎最著名的那张红磨坊海报也是他画的。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5/53/Munch-scream.jpg
蒙克是之前已经提到过的画家,他的画也以痛苦和追问为主题。上面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大家肯定看到过。血红色的天空和扭曲的头颅形成一种诡异的张力,仿佛在叩问每个人的内心。 收获良多。 俺在波士顿见过El Greco那幅 psax 发表于 2012-7-8 1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俺在波士顿见过El Greco那幅
哇羡慕下~El Greco的画在西班牙看到过一些,美国以后有机会也一定要去看 fleurrriste 发表于 2012-7-9 0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哇羡慕下~El Greco的画在西班牙看到过一些,美国以后有机会也一定要去看
是从西班牙弄了一批16-17世纪的到美国巡展.....要说欧洲艺术品,美国除了大都会还真没有拿得出手的博物馆了 fleurrriste 发表于 2012-7-8 0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毕加索讲去(上)
如果要研究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不是当代艺术)的转变,毕加索或许可提供一个最全 ...
写得好,似乎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艺二代,很少见一代就自学成才的,我考虑是不是第一代往往容易陷入技艺的漩涡,使得过于匠气?或者就是由于从小缺乏良好的训练使得无法丰满的表现内心的情感?这其实也是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好的艺术作品的构成应该怎么看,对应的技能和天赋又是什么。 本帖最后由 fleurrriste 于 2012-7-22 01:34 编辑
从毕加索讲去(中)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en/thumb/4/4c/Les_Demoiselles_d%27Avignon.jpg/579px-Les_Demoiselles_d%27Avignon.jpg
1906年末起,毕加索开始尝试使用颠覆性的手法来绘画。这时期最有名的画莫过于《亚维浓的少女》,这幅画用近乎粗野的方法描绘了五个少女,无视任何通常意义上认可的美感,而借鉴了原始艺术的手法,用夸张的几何形概况了人人体,并且用类似非洲面具的方式涂抹了其中几人的脸。这幅画毕加索尝试了立体主义的可能性,并且在画面上创造了一种节奏,让整个场景串联了起来。在现在的语境下大概很难理解这幅作品的冲击性了,我们只能尝试想象下在躁动不安的颠覆时代艺术家进行各种奇形怪状的探索,而毕加索提出了一种明确而富有可能性的形式。
http://i1.cvimage.cn/c/2008/02/29/47693_254380.jpg
以上是我随手找的一张当代广告作品。这样的作品对我们来说应该比较好理解,人们通常会觉得它“很有味道”,描绘了精致的小资生活。但是,其中的拼贴手法焉说与立体主义的多角度描绘毫无渊源?美感是一种在特定角度下可以定义与培养的东西,而可能性只能去探索。专门培养美感的人可以是设计师或品味人士,探索美学可能性的则是艺术大师。
http://www.proprofs.com/flashcards/upload/q7619721.jpg
在这之后,毕加索有一个典型的分析立体主义时期,通过一系列几何形光影的碎片来表现形体,以分析性的态度来结构物体和画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时期中,他的风格和另一位立体主义代表人乔治布拉克极为接近,应该主要是他受到了布拉克的影响,而非相反。毕加索是一个情感充沛热爱用色彩来表达的人,而在这一时期他不寻常地运用了冷静单调的灰棕色调,这更接近于布拉克的性格。一位公认创造力惊人的大师在他人生的成熟阶段大肆模仿另一位艺术家,这意味这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结构化的绘画方式影响了他日后整个艺术生涯,这应该是一个对他个人而言具有转折性质的阶段。
http://www.shafe.co.uk/crystal/images/lshafe/Braque_Violin_and_Palette_1909.jpg
这是布拉克的作品。我们很难在风格上面把它与毕加索的上图区分开来,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毕加索对人物更敏感,即使在这个时期他也喜欢画面目模糊不清的人物,而布拉克更喜欢静物。毕加索的画在节奏上更流动一些,对绘画对象更有感情。他依然更喜欢凭感觉像传统素描方式一样突出头部,乳房,弦琴等“重点内容”,而波拉克的态度则显得严谨超然很多,他更喜欢把所有绘画对象当做客观存在,一视同仁地分析重构。波拉克止步于此,毕加索继续前进。
http://www.artchive.com/artchive/p/picasso/bowl.jpg
继续之前的立体主义主题。这个阶段毕加索明智地抛弃了先前对于用二维绘画描绘多侧面的体量来表达的幻想,而开始使用平面化的块面,以及通过拼贴来展现实物材质。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按照上一种分析法,对结构的拆分将是无限的,结果必然使整个图画陷入毫无重点的碎片中而无法进行有效表达。把图形都简化成平面的几何形状则克服了这个问题。直接使用现成材质拼贴到图画中也是一个创举,但是这种方法的首倡者依然应该归于波拉克。这幅画有一种诙谐感,通过错杂的块面组合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不平衡。曲线优雅而确定,提琴的琴头则让我想起了一个翘胡子大笑的人脸。
http://art.zw78.com/user/art/%BE%AB%C6%B7%BB%AD%C0%C8/B%BE%AB%C6%B7%BB%AD%C0%C8/%BA%E0%C0%FB%A1%A4%C2%ED%B5%D9%CB%B9%D7%F7%C6%B7/e.jpg
这个时期与毕加索并驾画坛的是另一位大师——马蒂斯。立体派的成立本身是对马蒂斯的“野兽派”绘画的反叛。事实上,他们两人虽然使用了近乎对立的表达手法,但是他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却令人惊奇地近乎一致,这一点和塞尚、布拉克是有本质性不同的。这一类艺术家对于人生有着强烈的热情,喜爱享乐,热爱肉体与曲线,用纯真的眼光对抗深沉,从希腊文化的角度讲是“酒神”类型的人。上面这幅画很简单,但我却觉得很动人。他使用的曲线相当饱满,把人物勾勒得很健壮,形成一种律动的气场。立体派用直线的体块来分析,马蒂斯则使用曲线来组织。立体派的色彩很少带有抒情性质,马蒂斯的颜色则充满煽动力。如上图,浓郁的土红色和藏蓝色让人想到生机勃勃的原始生命,衬托了舞蹈这个主题。
http://www.artnet.com/artwork_images_149852_584981_-arman.jpg
立体派在二维做不到的事情,阿曼在三维做到了。注意,这位艺术家同样运用了提琴的主题,应该是有像立体派致敬之意,因为这是立体派常用的主题之一。这个雕塑中,琴被切割并组合形成新的结构,通过琴的扭动形成了一个向上的律动感。当然个人觉得这个艺术家有点偷懒取巧了啊~
思炎,我明白你的意思的,终于,终于看不懂了哈哈~ 营养帖,有空的话,请继续! 本帖最后由 fleurrriste 于 2012-9-17 02:11 编辑
从毕加索讲去(下)
http://www.caribousmom.com/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guernicamural.jpg
《格尔尼卡》是一件重要的官方作品。格尔尼卡是一座西班牙城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遭受地毯式轰炸的城市。毕加索应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区绘一幅装饰性画,最后他创作了这幅。作品描绘了经受炸弹蹂躏之后的格尔尼卡城。画面选用了黑白两色,表达一种冷酷而抽离的态度。画面上那么多人和动物都在叫喊,却彷如黑白默片一般,什么都听不见,观者只能在内心中于无声处听惊雷。光线应该给人带来明亮和温暖,但是在这张图中,三角形的放射光线却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有点阴森怯懦。扭曲破碎的形体使用了立体派的手法,让人仿佛看到不断在晃动的镜头。
http://uploads8.wikipaintings.org/images/max-beckmann/bird-s-hell-1938.jpg!Blog.jpg
我们来看看别的画家如何表达战争。贝克曼用鸟形怪兽的地狱来形容纳粹摧残下的社会。和毕加索一样,画中都用到了不少尖叫和尖锥形,这或许是对战争的最直观感受。不同的是他用了很放肆的颜色来描述鲜活的场景,笔触也刻意地尖锐粗糙,刻画出躁动丑恶的氛围。
http://artchive.com/artchive/p/picasso/picasso_running.jpg
《格尔尼卡》是一张煽动性的绘画,重点在于控诉战争的罪恶。而毕加索本人的态度却有不同的表达。战争期间,他一改立体派式的冷眼批判分析态度,表现出了对生命的强烈热爱。丰满壮实的人体,自由奔放的跑步姿态,对于正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来说不啻天堂般的向往。这幅画中的颜色毫不标新立异,天是蓝的,肉体是肉色的,头发是棕色的,大地是褐色的,衣服是白色的。这表明毕加索开始浮现朴素的人本情怀,他越来越少关心技巧和姿态,而逐步深入内在的人性。
http://www.abcgallery.com/P/picasso/picasso42.JPG
同时他这时候有了儿子和女儿,这也许也是他洗面革新,拥抱人性的重要原因。上面这幅肖像画显出一种不同于以前的温和情绪。在这之后儿女变成了毕加索的一个重要主题,并且在这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种兼有温柔,天真和明快的独特表达,成就了他晚年最著名的那些作品。但是多多少少,这些画中我总觉得有那么一点阴翳的味道,如第二幅的纯粹再也不见。
http://www.clayamies.com/Events/mcpg/Picasso_theDream.jpg
这幅《梦》是毕加索晚年的著名作品,也是体现他晚年风格的代表作。他依然使用了立体派的分析方法重构绘画对象,但不再抱有分析的态度,而专注于表达。柔和的线条,明快妩媚的颜色,都刻画了女性睡梦的甜美。这种脸的表现形式毕加索晚年经常使用,可以同时看到人物的侧面和正面。整幅画的风格甜而不腻,柔中带韧,也折射出画家本人大爱的心境。他为联合国画的和平鸽和这幅画所用的笔法是一致的。
http://www.abcgallery.com/P/picasso/picasso64.JPG
到后期毕加索发展出明显的个人特征,包括明确而曲折的勾勒,柔韧而略稚拙的线条,多角度表达事物,复杂的分析结构,装饰性的表达手法,非装饰性的构图组织。这在这幅画中表达得很明显,如类似于两人口部鼻部的曲折,这在毕加索的画中反复出现。我一直觉得,画到这份上,和中国画和书法的意境已经很有相通了。
http://i.huffpost.com/gadgets/slideshows/12264/slide_12264_163691_huge.jpg
毕加索这种繁复而从容不迫的曲线风格可能和西班牙传统文化有渊源。上面这幅画是另一位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他更有名的作品是流淌的钟。在这幅表现无法克服的长夜的作品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类有张力的曲线,它们往往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拉伸人的神经。这种情感对中国人来说大概比较陌生,或许类比成一个气若游丝但是将断未断的曲调比较容易理解。
http://www.artchive.com/artchive/p/picasso/self8.jpg
毕加索一生画了很多自画像,这大概是最晚期的一副。画中人有一副原始人的面貌,仿佛经历磨砺。沧桑而惶惑的眼神,似乎在诉说对宇宙的未知。在这幅画中大概形态已经完全不重要了,有的只是一生的积淀和追求。
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0/508/000508419.jpg
这是罗中立画的《父亲》,描绘的同样是一位饱经沧桑深含智慧的老人,尽管用了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幅画的基调却有赞颂和感慨的味道。这可以从哪点看出来呢?与一般的画法不同,这幅画前景主体(父亲)暗,而背景却异常地响亮,散发着农作物秋收的金黄,反衬了主体。毕加索通过抽象来表现精神的追求,而罗中立通过极度刻画脸部皱纹细节来表达现实的历练。
fleurrriste 发表于 2012-9-17 02:09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毕加索讲去(下)
《格尔尼卡》是一件重要的官方作品。格尔尼卡是一座西班牙城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 ...
终于看到更新了 {:4_279:}
据说毕加索到了晚年很粉丝中国传统,齐白石的艺术,还临摹了很多中国画
不知兄台对欧洲古堡建筑感兴趣有研究的吗?或许可预定为下一个系列主题题目
一直对西方绘画有兴趣了解,太感谢了 学东西! 学习了,请继续,准备再去一趟大都会。 谢谢各位支持 fleurrriste 发表于 2012-9-17 0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毕加索讲去(下)
《格尔尼卡》是一件重要的官方作品。格尔尼卡是一座西班牙城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 ...
太感谢了。{:1_1:} fleurrriste 发表于 2012-7-8 02: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毕加索讲去(上)
如果要研究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不是当代艺术)的转变,毕加索或许可提供一个最全 ...
记得高中的时候,美术课老师花了两节课时间给我们放了个电影《毕加索的奇异旅程》,看的时候一路笑过去,透过夸张搞笑的表演展现出毕加索的个性十足,现在想想那部片子真是不错,也许能透过他的性格更有利于去理解他的作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