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天 发表于 2012-5-3 03:51:05

贵阳姓“贵”

贵阳姓“贵”

叶小文

贵阳,算不上一个发达富裕的城市,充其量只是国内不发达省份——贵州的省城。但,人穷志不穷,希望在后来;地僻文脉重,自古人才多。

贵阳姓“贵”。

贵在她的秀美,如甲秀楼;贵在她的灵气,如黔灵山;更贵在她的志向、她的文化。城市不大不富不显赫,同样地灵人杰,同样抚育、培养过兴黔报国的各种人才,同样能如《易经》所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小学毕业报考中学时,父母就激励我,能否考上全省最好的中学——贵阳一中?因为“贵阳姓贵,一中第一”。于是,我发愤努力,填写的三个报考志愿是“一中、一中、一中”,以优异成绩如愿以偿。

进了一中,老师又激励我,六年后能否考上全国最好的大学——北大、清华?当时的一中,集中了一批优秀教师,“段几何”、“唐代数”、“杨三角”、“胡音乐”、“潘文学”……,这些名师的音容笑貌,至今还历历在目。我在一中发愤学习,立志要考进北大、清华。可是来了“文革”,大学停办,不可能去念书了。记得老师把我送上红卫兵北上“串联”的火车,拉着我的手说,“去北大、清华看看吧……”。我去了,那个年代,什么都看不到了,就抄回满满两大本“大字报”。进北大念书不成,但我是贵阳人,没有忘记“贵阳姓贵”,通过不断学习,终于学有所成,我连续三次被聘为北大的兼职教授了(三年一期,期满续聘)。不是挂虚名,真的给本科生开过一学期课,去年还为北大的一千名博士开办了讲座。学生当不成,却当了教授,那是后话。

毕竟“贵阳姓贵,一中第一”,当时的一中,竟然有个中学生管弦乐团,排练演奏西方的古典音乐,要与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高雅文化对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从初一开始就被选中,担任这个乐队的大提琴手。大提琴是比较稀罕的西洋乐器。但这个并不富裕的西南山城里的并不富裕的中学,有“姓贵”的文化传统,有“第一”的远大志向,竟然就有这样的乐器,竟然就培养过我这样一位业余的大提琴手。

回顾中国的文化传统,其实一直注意以音乐做手段,把高尚的情操和持续的教化注入到音乐中。《礼记》认为,“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意思是“礼”用以诱导人的意志,“乐”用以调和人的声音,“政”用来统一人的行动,“刑”用来防止奸乱。礼乐刑政,其终极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齐同民心而出现天下大治的世道。“广乐以成其教”,阐发音乐的义理来完成道德教化。“乐行则民乡方”,有好的音乐,群众就会归化于仁义道德。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九个字,大体就可以显现出中华民族数千年孜孜不倦的精神跋涉之足迹。

放眼世界的文化传承,高雅文化的普及、高素质文化的涵养,往往是一个民族不断涌现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文化氛围。今天,中华民族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师级的人才,有必要大力提倡高雅文化,深入发掘和弘扬人类古典文化的精髓。

这两点,当然是我今天才感悟到的。但“贵阳姓贵,一中第一”,或许当年贵阳就感悟到了,一中就感悟到了。

人过六十,多了些乡思乡愁。“几回回梦里回贵阳,双手搂定黔灵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花溪的水。”好几回梦见,在“胡音乐”(当年贵阳一中的音乐老师胡启文,已故)严厉、亲切的目光中,我坐在一中学生管弦乐团里拉大提琴,为找不准一个音着急,为演奏出动听的音乐自豪。今天,适逢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又找回了少年时代的大提琴。工作太忙,当然只能是“业余”练一把。几十年没碰过琴,水平就更“业余”了。

老领导李岚清同志对古典音乐的造诣极深,他说,“中华民族的振兴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师级的人才,因此,有必要大力提倡高雅文化,加强美育教育,其中包括培养和提高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音乐素养。”知道我业余拉大提琴,就特别加以鼓励。在他的鼓励下,我竟然斗胆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交响乐晚会上,演出了两首大提琴独奏曲,还特别请中国一流、亚洲著名、世界前列的爱乐乐团为我伴奏,受到大家欢迎。此后,又与北京的几位部长级干部,组成了“爱乐之友五重奏”小乐队,上北京音乐厅演出了一回,中央电视台特作新闻加以报道。岚清同志说,“小文,如果领导干部、高级知识分子、解放军将领组织一个管弦乐团,你可以担任第一大提琴。”

朋友惊奇地问,你胆子怎么如此之大,竟敢玩如此“稀罕”的西洋乐器,进如此顶级的大雅之堂?
我说,在贵阳长大,随贵阳姓“贵”!
(作者系国家宗教局原局长)

履虎 发表于 2012-5-3 04:18:34

前面看着挺好,后面说不出来的别扭。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5-3 06:18:30

不错。但后头确实画蛇添足了。

skyendx 发表于 2012-5-3 19:01:48

本帖最后由 skyendx 于 2012-5-3 19:03 编辑

全文一股陈腐之气,官本位,骨子里无处不在的等级思想,加上根儿里带的文化不自信,无论思想还是文字都乏善可称,很难设想这人居然曾经掌管全国的宗教,丢人!

履虎 发表于 2012-5-3 23:57:30

skyendx 发表于 2012-5-3 19: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全文一股陈腐之气,官本位,骨子里无处不在的等级思想,加上根儿里带的文化不自信,无论思想还是文字都乏善可称 ...

跟那个小菜板的"伦敦街头的硬币",有异曲同工之妙。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5-4 13:20:54

RE: 贵阳姓“贵”

前半截作为校史回忆非常好,就是还不够大气

我是猪头 发表于 2012-5-11 22:35:56

一中啊

     小时候 参加数学 物理竞赛老去。

一中的学生也就那样,哥并不仰视他们。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2-5-19 13:07:16

这都能拍上马屁,也算是人才了。

lbxyzd2 发表于 2012-5-19 17:22:43

lbxyzd2 发表于 2012-5-19 17:23:44

不过有点恶心

朗朗天 发表于 2012-6-25 01:14:09

本帖最后由 朗朗天 于 2012-7-8 18:52 编辑

当年叶小文学琴是免费的哦,所以他对这个学校的感情很深。还有就是有感于故宫文物抗战时候迁徙到贵州保存6年的事情,居然在一些“纪念网站”上一字不提,……

龙战 发表于 2012-7-6 19:45:15

看到最后一句才恍然大悟啊,原来是转帖。还以为楼主是个老蜀藜呢!呵呵,莫怪。{:soso__8961432591078930798_3:}

龙战 发表于 2012-7-6 19:46:55

煜熠 发表于 2012-5-3 2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跟那个小菜板的"伦敦街头的硬币",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每次看到忙总笔下的小菜板都是爆笑啊。
那东西真是比郭德纲的相声还抖啊。{:4_280:}

龙牙侯 发表于 2012-7-8 05:47:51

剔除老领导那段要好得多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7-9 15:28:14

朗朗天 发表于 2012-6-25 0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年叶小文学琴是免费的哦,所以他对这个学校的感情很深。还有就是有感于故宫文物抗战时候迁徙到贵州保存6年 ...

家乡有一所师范学校,在建国初期——1970年代,一直是自力更生开展艺术教育。
要求每个毕业生写一手好字,会两样乐器。
没有乐器怎么办?自己攒材料,动手制作。

扩招之后就不行了,现在改成实验高中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阳姓“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