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梵净山旅游攻略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7:10 编辑1、铜仁火车站-》江口(约50公里,专线班车18元)-》太平乡云舍村(约12公里,公交车2元/人,午饭人均15元左右,土家族老奶奶炒的竹笋腊肉一流棒)-》太平老街-黑湾河度假村(原计划沿太平河右侧青石板路,徒步约20公里到梵净山,但因为修高速公路把青石板路挖断了,只好返回太平河左侧坐车至梵净山山门)-》梵净山山门住宿(标间60元,吃饭贵且一般)-》进山(门票110元)-》黒湾河高山峡谷,步行10公里,风景不错,可看见珙桐,就是有名的鸽子花,不过我看到的是花骨朵,没开花(坐观光车10元/人)-》鱼坳景区-》万步云梯(万步云梯全长5.2公里,从鱼坳-金顶-蘑菇石-老金顶一共11000余级台阶,有观光缆车,价钱好像是单程100,往返180),我们住宿在4500级台阶处茴香坪招待所,海拔1700米,每人30元,一个房间4~5人;6500级台阶处的万宝岩也有住宿,100元/人。总结:从这一侧爬山比较自虐,很陡,没有风比较闷,路两边很多杂草和灌木,视野不开阔,看不见什么风景,就埋头走路,比较好的是沿途1000级,1100级,1800级,2400级,3200级,3600级台阶有当地百姓修建的木楼食宿点,可补充水,食物。
2、经老金顶下观景台走西线下山-》沿山脊至棉絮岭(此段全长7公里,较平坦,好走,中间只有一个点和以补充水和食物,所以水要带够)-》棉絮岭停车场坐景区观光车至护国寺(10元/人,6.5公里,这里路窄车多,最好不要步行)-》从护国寺下山(12公里,视野开阔,风景很好,处处鸟语花香,15度小斜坡,建议徒步,但是下山舒服,爬山可就累了;如果坐车要么私家车,要么8座位小面包车,120元/辆)-》山脚张家坝住宿(标间50元,很不错,开窗就是青山叠叠,流水潺潺),早上7:30-下午4点前有班车去印江-》印江县城(印江到铜仁有班车大概46-50元)-》铜仁火车站。
梵净山详细介绍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168.htm
无图无真相,下面上图片...
太平乡云舍村-土家族风雨桥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7:56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79/6984902334_7e547af82c_z.jpg
2010年江口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耗资300多万元修建的风雨桥。
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 - 中国土家第一村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7:58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32/7130990543_8b8d9b8b44_z.jpg
正宗土家菜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7:59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78/7130990947_4e3a180d44_z.jpg
土家族老奶奶炒的竹笋腊肉一流棒,而且很神奇的是腊肉只有几片,可是一盘菜都有腊肉香,物美价廉,回味悠长~
太平河两岸风景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8:02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00/6984907940_40a9793fd7_z.jpg
这美丽的十里画廊,不知以后是否还能保留...
错落有致的山寨,可惜路被挖断了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21:29 编辑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149/6985058082_ce4295823f_z.jpg
为什么一定要在太平河旁边修高速呢,当地的村民满怀期待,我有点担忧...
拆...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6:48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22/6984948512_fa81381623_z.jpg
新任贵州老大要求大力发展工业,各县都有具体指标
道路险阻,无奈过江坐车去了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6:47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63/6985046170_a85d07b885_z.jpg
黒湾河高山峡谷风光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7:26 编辑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018/7131178537_08902dd1ba_z.jpg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柢山OR亶爰之山?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2 10:50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53/7131179107_6d19350e9f_z.jpg
我所见的梵净山:山峦叠叠,溪流纵横,山腰以下风小,杂草密,山顶只有石头,土壤少,基本无草木。
《山海经》
又东(扭阳之山)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鱼去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鲑,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
梵净山是 柢山OR亶爰之山? 地理小白仅能提供照片供各位老大自行PK,详情请见边寒剑的帖子:
看了忙总对自己家乡很喜欢,不知道忙总看过《山海经》吗?
爬到海拔1700米,开始有风景了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21:24 编辑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153/6985096496_eb8c769909_z.jpg
前一晚下过雨,层峦叠嶂的山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Abao眼中的梵净山(∩_∩)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3 10:00 编辑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001/6984905684_159bd8d02d_z.jpg
吃货眼中的风景~
正宗“寒山寺”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21:48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29/7130986727_77022af91c_z.jpg
无法想象古代苦行僧怎么住在山顶的山洞里修行,又冷又潮湿...
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7:43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48/6985163154_f9c8db3c38_z.jpg
依依惜别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7:41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37/7131259325_d7c1077513_z.jpg
走过路过别过,能留下的只是记忆
西线下山,视野开阔,群峰高耸,坡陡谷深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8:09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234/7131266021_b31b65627d_z.jpg
步行从护国寺下山,处处山花烂漫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18:23 编辑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167/7131328001_aa6bd56c00_z.jpg
鄙视乱敲诈人的黑车...
行至半路,得山寨阿伯指点,抄了一条近路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2 12:09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79/7131338683_5c1441c22f_z.jpg
这是山上小盆友们上学的小道,曲径通幽,鸟语花香,很美...
看到这么有灵气的梵净山,我不禁想问古代贵州为什么没有出名的画家?后来怕引起地域歧视,就删掉这一句,没想忙总很快就答复了贵州有诗、书、画皆擅长的大家杨龙友,看来是我见识少,闹笑话了(∩_∩)
夕阳夕下时,总算爬到山脚张家坝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20:08 编辑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145/6985255770_c3fae4f1d5_z.jpg
肚子好饿,找到第一家饭馆,大厨出去喝酒了,留守小妹只会做米粉;找到第二家饭馆,米饭没了,不想再煮,仅提供面条;
内牛满面中~
水景房,开窗就是青山叠叠,流水潺潺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20:04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087/7131430455_af5d214a9b_z.jpg
土家族特色的门面是政府提供补助要求统一装修的,现在张家坝要修水库,几年后这些房子基本要被淹没。
张家坝-永义-印江,路上风景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20:14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92/6985346546_95ffa94671_z.jpg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黔道也难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20:16 编辑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162/7131452859_e6222afc5c_z.jpg
over~
一路的梨花
本帖最后由 罗阿宝 于 2012-5-1 20:48 编辑http://farm8.staticflickr.com/7135/6985564720_1c76b86e43_z.jpg
贴给懒虫MM看看
罗阿宝 发表于 2012-5-1 1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10年江口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耗资300多万元修建的风雨桥。
这个没见过,我去的时候还没有。 罗阿宝 发表于 2012-5-1 1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有点吹牛,就是江口的怒溪土家族乡也有比这个厉害得多的村子,只是这个交通方便而已。 罗阿宝 发表于 2012-5-1 1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土家族老奶奶炒的竹笋腊肉一流棒,而且很神奇的是腊肉只有几片,可是一盘菜都有腊肉香,物美价廉,回味 ...
这个菜不过瘾,太少,糊弄游客的。 罗阿宝 发表于 2012-5-1 17: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山上小盆友们上学的小道,曲径通幽,鸟语花香,很美...
杨龙友就是贵州人。
《明史》记载:
龙友生于万历中岁,其时明朝社会政治经济已沉疴积重。二十八岁时移居南京,正当才华横溢、豪情满怀之年。
龙友诗、书、画皆擅,堪称三绝。他说:“余生长万山中,而家大人又癖嗜山水,故名山大川,往往性情相习,亦往往机缘相凑,所谓得之习惯。亦根之胎骨也。”自然的灵性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主要诗文有《洵美堂集》、《山水移》、《台宕日记》等。其诗与董其昌、陈继儒、王思任等共入选时人夏云鼎编选的《崇祯八大家诗选》。清人莫友芝赞其诗“骨挺劲岸异,已有不可一世之概”,认为“先生值遗明残局,犹螳臂搘撑,妄思恢复,膏斧钺而不回。其志节至今侹侹有生气!”。杨龙友的书画风格主要受同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影响,并上追黄公望、倪瓒之意趣,彰显明代士人之艺术境界。与董其昌、王时敏等大家齐名,合称“金陵九子”。董其昌认为其画风“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韵去其佻”。清代诗人吴梅村作《画中九友歌》,将杨龙友与董其昌、王时敏等名家同列。有诗赞龙友曰:“阿龙北固持戈矛,披图赤壁思曹刘。酒酣酒墨横江楼,蒜山落月空悠悠。” 俨然一位文武双全的勇士。近人俞剑华认为“明代画家二千余人,而能写景,知于临摹以外尚有造化者”,仅杨龙友等数十人 。足显龙友卓著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江南历来盛于文墨宴曲,龙友来此,正适其性、致其韵。崇祯二年(1629),杨龙友三十三岁时,“奉其父霞标参政为天台、雁宕之游,裒其诗文图画以归,谓之《山水移》,既而该游集,附以前后一二年作,遂仍其名。”在《山水移》中,为龙友作序(叙、赞、跋、辞)者竟多达三十七人,其中不乏如董其昌、马士英、陈继儒、倪元璐、夏允彝、李日华等当代名流。由此亦可见他诗文之优与交游之广。
杨龙友善画兰,亦有多首题赞兰花之诗。“怒生老石底,有时若骂风。咄咄随清吹,有时若书空。朱颜卖桃李,而我固守穷。人各有情性,夫岂无迎逢!” 兰为花中君子,气清韵雅而不入俗流。以之拟人,体性察情,暗表心迹,其诗其性,堪为后世之范。
罗阿宝 发表于 2012-5-1 17: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山上小盆友们上学的小道,曲径通幽,鸟语花香,很美...
杨龙友就是贵州人。
《明史》记载:
龙友生于万历中岁,其时明朝社会政治经济已沉疴积重。二十八岁时移居南京,正当才华横溢、豪情满怀之年。
龙友诗、书、画皆擅,堪称三绝。他说:“余生长万山中,而家大人又癖嗜山水,故名山大川,往往性情相习,亦往往机缘相凑,所谓得之习惯。亦根之胎骨也。”自然的灵性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主要诗文有《洵美堂集》、《山水移》、《台宕日记》等。其诗与董其昌、陈继儒、王思任等共入选时人夏云鼎编选的《崇祯八大家诗选》。清人莫友芝赞其诗“骨挺劲岸异,已有不可一世之概”,认为“先生值遗明残局,犹螳臂搘撑,妄思恢复,膏斧钺而不回。其志节至今侹侹有生气!”。杨龙友的书画风格主要受同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影响,并上追黄公望、倪瓒之意趣,彰显明代士人之艺术境界。与董其昌、王时敏等大家齐名,合称“金陵九子”。董其昌认为其画风“有宋人之骨力去其结,有元人之风韵去其佻”。清代诗人吴梅村作《画中九友歌》,将杨龙友与董其昌、王时敏等名家同列。有诗赞龙友曰:“阿龙北固持戈矛,披图赤壁思曹刘。酒酣酒墨横江楼,蒜山落月空悠悠。” 俨然一位文武双全的勇士。近人俞剑华认为“明代画家二千余人,而能写景,知于临摹以外尚有造化者”,仅杨龙友等数十人 。足显龙友卓著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江南历来盛于文墨宴曲,龙友来此,正适其性、致其韵。崇祯二年(1629),杨龙友三十三岁时,“奉其父霞标参政为天台、雁宕之游,裒其诗文图画以归,谓之《山水移》,既而该游集,附以前后一二年作,遂仍其名。”在《山水移》中,为龙友作序(叙、赞、跋、辞)者竟多达三十七人,其中不乏如董其昌、马士英、陈继儒、倪元璐、夏允彝、李日华等当代名流。由此亦可见他诗文之优与交游之广。
杨龙友善画兰,亦有多首题赞兰花之诗。“怒生老石底,有时若骂风。咄咄随清吹,有时若书空。朱颜卖桃李,而我固守穷。人各有情性,夫岂无迎逢!” 兰为花中君子,气清韵雅而不入俗流。以之拟人,体性察情,暗表心迹,其诗其性,堪为后世之范。
先标记,再读。 本帖最后由 武当七瞎 于 2012-5-2 01:27 编辑
这个千层的沉积岩曾经出现在小学自然的教科书封页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