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败的债务重组
本帖最后由 大黑蚊子 于 2012-4-27 13:55 编辑在茶馆里呆久了,受益良多,不能老潜水不吭声。讲一个债务重组过程吧,随意讨论,请勿转载。
================
缘起:
A公司,年营业额3亿元人民币以上,老板(下称B)长于产品研发和工厂管理,把所有身价均投入公司,一直以来上下游客户均较为稳定,属于在当地比较知名的老牌企业,也是多家银行的优质客户。
B技术出身,行业内浸润近30年,对行业内某项新技术非常看好,但与银行沟通固定资产贷款时恰逢信贷紧缩无法落实。当时刚好有地方招商,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出让地皮,B认为机不可失,不仅自掏腰包购地更从A公司里调动运营资金,最终拿地建厂。
由于资金实力有所欠缺,以及相关关系处理不到位,新厂房建设出现问题,整体竣工较原计划推迟了差不多一年,投资计划也超支70%以上,并因抽调A公司运营资金导致A公司运营出现问题,最终出现贷款逾期,债权人开始介入,商讨重组方案。
分析:
A公司虽然运营出现困难,部分供应商因压款过多出现拒绝供货的情况,但上下游供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自身资产实力仍然较为雄厚,只要进行债务重组并适当补充部分流动资金即可走出困境。鉴于此,债权人开始与B商讨重组方案。
思路:
1、处置资产。将A公司所持有的一块地皮转让,所得资金用于偿还贷款、应付账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可一劳永逸的解决A公司目前困境。但B认为当前情况下转让土地价格不合适(按市面价折让20%左右),完全不考虑此方案。
2、B出让部分股份,并以名下土地所有权作为反担保,引入外部资金解决目前困境。先后接洽多个投资人,但均对B的价格无法接受。
恶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商断供情况恶化,A公司营运难度越来越大,开始出现停产、工人走路等现象。债权人开始失去耐心,最终B在压力下同意出让70%股份,并承诺未来五年继续负责管理A公司,引入新投资人实施全面重组。
步骤:
1、工作组进场,立即调整采购、财务、销售的相关负责人,并与所有相关岗位人员签订保密协议。
2、对A公司的财务账目进行全面封查,确认对供应商的所有应付款项,A公司销售回款账户全部冻结,只进不出。在此期间单笔资金大于500元的支出均需债权团代表确认。
3、对A公司的存货库进行全面封查,库管全部更换,仅保留原来负责原材料QC的人员。
4、与当地村及派出所勾兑,打好招呼,避免突发事件。
5、分阶段(前后五次)召开供应商大会,要求延长账期或消减债务,对于持续供货的供应商承诺付款模式,签署债务重组协议和相关保密协议。
6、核定全部家当后,投资人准备进场,先偿还银行债务并释放对应抵押物,再寻求新的信贷资金进入。
失控:
1、1-5进行的都算顺利,6个月内的应付账款总体消减了70%,但B被进程冲昏头脑,认为此前姿态太低,付出成本太高。在他人怂恿下,在周边工厂散布破产谣言,未经债权团同意便召集全体供应商宣布无限期暂停支付所有款项。
2、供应商得知A公司重组计划,撕毁债务重组协议,开始起诉A公司;A公司员工更加不稳定,开始向当地劳务部门投诉工资问题。
3、看到B的反复无常,投资人决定暂停进场。
结果:债权团起诉,A公司彻底垮掉,破产清算。
大概过程就是这样子,具体的一些细节不方便讲。
债务重组是个极度考验人素质的工作,至少我是深有体会~
这应该是个资金链断裂的例子。
B很像忙总说的那些被改制的人,当还有一丝希望都不会希望外人插进来。
投资过程感觉是被地方关门拔毛,而且B新投入这块背后似乎没有梯子。
1-5的过程看到的是资金链断裂真是非常严重,但是采购、财务、销售这块、仓储、供应商这块的权力被剥夺,那么B原来的一群人肯定会被拿下,B也会感到被架空,这估计是任何一个长时间的掌控者无法接受的。 第一个方案不接受还是太贪了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27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应该是个资金链断裂的例子。
B很像忙总说的那些被改制的人,当还有一丝希望都不会希望外人插进来。
投资 ...
其实在前面的发酵过程中,都有环节可以防止,不会走到债务重组~
如果在没有落实资金的情况下谨慎投资,如果可以切实控制工程进度,如果...
一个个的如果都没有发生,A企业迅速的滑向深渊~
即使是到了债务重组,他仍然可以活过来,但B自身的欲求和短视断送了他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12-4-27 16: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在前面的发酵过程中,都有环节可以防止,不会走到债务重组~
如果在没有落实资金的情况下谨慎投资,如 ...
是啊,有时要看到能连错那么多步真是奇迹,但是B走了这一步,肯定又是下一步,有时候真只能说是命数了。
最后那下狠的,我估计还是被他原来身边的老人撺掇着了,会不会有时这样的人物,在考虑的时候必须按照利益团体来针对,因为有时感觉这并不是他自己的意志,作为一个团体的领头人这么久,他自身到底还能显示的是他个人的思考还是团体的思维,我觉得可能是个很需要区分的地方。 企业债务重组我做得比较多,但是没做过民营企业的,都是大国企。所以这方面经验不算多。可以类比的就是郑州亚细亚破产过程,也是贪婪导致的。当年我与他们三个股东在北京西苑饭店和海口寰岛泰德都谈过很长时间的重组建议:断臂求生。
结果他们老师希望天上掉馅饼,出现奇迹。
其实这个人,一开始挪用运营资金投资,就走上不归路了。他是属于没做好防守就开始进攻的人。而且人品太差,反复无常,言而无信,这种人不死天理难容。
而且我想他的企业利润并不能支撑这个新的投资项目产生的债务,即使这次不破产,也将10多年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境地,一旦资金平衡被打破,破产将是迟早的事情。
还是太贪婪,太着急,太自以为是。不知道自己吃了几碗饭。
感谢楼主的实际经验传播:)
在这里提几个问题:
1、债权团起诉,A公司彻底垮掉,这里的债权团是供应商还是投资人(债权人)?
2、文中的债权人,主要是银行还是当地政府,还是专业的投资公司?
3、从实际结果来看,这是不是属于典型的双输局面?
如果结果是双输局面,债权人和B,时候是不是都很后悔?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27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个方案不接受还是太贪了
同感
第一个方案其实比第二个更直接明了。的确是贪了,就想着忽悠一笔钱进来买小额股份,纯当做无邪贷款了。 wxmang 发表于 2012-4-27 16: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企业债务重组我做得比较多,但是没做过民营企业的,都是大国企。所以这方面经验不算多。可以类比的就是郑州 ...
过去30年的急剧发展,层出不穷的机会,让一大批不具备基本商业素质的人成为创业者,企业家。
中国未来的进步可能要直接体现在对这一批人的清洗上面。
这两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切的感受到私营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急于求成、浅尝辄止,以及手段上的无孔不入无法无天不择手段。 人贵自知
一个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的人
都认不清楚自己的本事,死得一点都不冤
wxmang 发表于 2012-4-27 16: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企业债务重组我做得比较多,但是没做过民营企业的,都是大国企。所以这方面经验不算多。可以类比的就是郑州 ...
五次反围剿至少可以一个三阶段的债务重组前奏。近现代史真是个大课堂。 然后203 发表于 2012-4-27 16: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过去30年的急剧发展,层出不穷的机会,让一大批不具备基本商业素质的人成为创业者,企业家。
中国未来的 ...
中国企业死掉90%以上都不是竞争导致的,都是自己找死。 乌金沙 发表于 2012-4-27 17: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五次反围剿至少可以一个三阶段的债务重组前奏。近现代史真是个大课堂。
那个不一样,企业做大了,竞争对手不干了,要打压。这个案例完全没有竞争对手的事情,是自己把自己整死的。 外行问一句,进场是什么意思?在进场之前70%的股权没有转让?投资人没出钱怎么恢复生产,介入公司管理? wxmang 发表于 2012-4-27 16: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企业债务重组我做得比较多,但是没做过民营企业的,都是大国企。所以这方面经验不算多。可以类比的就是郑州 ...
这个案子应该是最简单的债务重组,目的就是让企业活下去,债权人所有债权都能清偿,不涉及到员工安置、地方政绩、税收纠纷等问题。
我的任务是收账,尽可能避免起诉等方式解决,用最简单的方式收回全部资金。因为B手上最值钱的一块土地抵押在我们手上,所以我们实际上不会有什么损失。只是有些感慨,这么一个曾经非常不错的企业,就在B的手中完蛋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sammoy 发表于 2012-4-27 16: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楼主的实际经验传播:)
在这里提几个问题:
1、债权团起诉,A公司彻底垮掉,这里的债权团是供应商还 ...
1、是债权人;
2、银行
3、从实际效果来看,算双输。虽然我们没有损失,但浪费了很多时间;他则是从亿万家产瞬间一文不名。
4、我不后悔,只是惋惜,惋惜一个企业的完蛋和我自己的时间,并且检讨过程中的失误。 gwcore 发表于 2012-4-27 17: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外行问一句,进场是什么意思?在进场之前70%的股权没有转让?投资人没出钱怎么恢复生产,介入公司管理?
就是实际扔资金进来,资金进场后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我们退出的同时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当时的流动资金实际上主要是由供应商赊账支持的,也有些贷款和部分民间借款,还能慢慢转动。当供应商被激怒再也不支持B的时候,他就完蛋了。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2-4-27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应该是个资金链断裂的例子。
B很像忙总说的那些被改制的人,当还有一丝希望都不会希望外人插进来。
投资 ...
新资金进场,都要干这些事情,我想忙总当年进场的时候首先应该也是做这些安排。
搞到最后,除了B和我,其他相关人等都想让他赶快死掉,然后分食A公司的资产。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12-4-27 19: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是实际扔资金进来,资金进场后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我们退出的同时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当时的流动资金 ...
感谢回复。
那么B宣布停止支付应付款,打算破产的动机又是什么? gwcore 发表于 2012-4-27 20:43
感谢回复。
那么B宣布停止支付应付款,打算破产的动机又是什么?
他想进一步赖账,认为凭自己就可以爬出来,忘了小命实际上握在供应商手里。 wxmang 发表于 2012-4-27 16: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企业债务重组我做得比较多,但是没做过民营企业的,都是大国企。所以这方面经验不算多。可以类比的就是郑州 ...
这人太搞笑了,现在想想。“靠微笑占领市场”:lol,对商业理解也太浅了。郑州还有个开“红高粱”烩面的货,也特别二球,丫准备做中国的麦当劳。:L
我自己的感受是,90年代乃河南人尤其是郑州人最膨胀的岁月。原因有下:
1.国企进入最后的高峰期,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郑州是97年之后,陆续歇菜。
2.北方市场经济有了一定发展,郑州作为中心地区,尤其是铁路老大牛叉,区位物流相对有优势,所以商业发展较快。
3.农村经历了80年代的增长,一大批啃国有经济骨头的或者确有才能的外地城市或郊县富裕者进入郑州。
4.国有经济被政府势力抽了不少血,官僚阶层开始崛起,部分官员的七大姑八大姨们有钱消费,小人得志般的神经过敏不可避免,奢侈花销渐成风气。
5.由于教育水平的落后,新崛起的郑州“上层人”十分地不那么“上层”,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加上无知,使他们十分地“无畏”,农村老大的作风很严重。
所以郑州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调来1000上海籍广州籍领导……
什么时候郑州人早上都吃上生煎馒头、烧麦而不是逍遥镇胡辣汤,说明希望来了。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12-4-27 1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案子应该是最简单的债务重组,目的就是让企业活下去,债权人所有债权都能清偿,不涉及到员工安置、地 ...
他的问题就是企图担起超出其能力的担子,采用10个瓶子七个盖子模式运营。在经济扩张阶段,是有可能成功的,但是在经济收缩期必死无疑。德隆,亚细亚都是这样的下场。 slyypp 发表于 2012-4-27 21: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人太搞笑了,现在想想。“靠微笑占领市场”,对商业理解也太浅了。郑州还有个开“红高粱”烩面的货 ...
红高粱那个乔赢我也认识,有理想,胆子大,但是没有控制系统的执行能力。 wxmang 发表于 2012-4-27 2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红高粱那个乔赢我也认识,有理想,胆子大,但是没有控制系统的执行能力。
有才、有德的职业经理人难找。。。 showpen 发表于 2012-4-27 22: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才、有德的职业经理人难找。。。
我想主要还是训练不够,如果他当时真的去麦当劳训练半年,就不至于这么无知,失败到监狱里面去了。 wxmang 发表于 2012-4-27 2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红高粱那个乔赢我也认识,有理想,胆子大,但是没有控制系统的执行能力。
那个时候的企业家都是靠胆大才出来搞企业,并发展壮大的。可惜最后大多数也死在胆大上了。 wxmang 发表于 2012-4-27 2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红高粱那个乔赢我也认识,有理想,胆子大,但是没有控制系统的执行能力。
那个家伙最近又出道了。把红高粱烩面做成方便面一样,去年卖的很火,我在郑州的世纪联华买过两箱。结果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没得卖了。有一次我偶然听广播,这家伙还出来做广告,说卖的太火了,没货了,现在正在开新工厂扩大产能。不知真假。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12-4-27 2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想进一步赖账,认为凭自己就可以爬出来,忘了小命实际上握在供应商手里。
非常感谢,您教会了我很多,顶 湖畔 发表于 2012-4-27 2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时候的企业家都是靠胆大才出来搞企业,并发展壮大的。可惜最后大多数也死在胆大上了。
美国也是一样的,能够活下来的不但要胆大心细,还要知道进退。 slyypp 发表于 2012-4-27 23: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家伙最近又出道了。把红高粱烩面做成方便面一样,去年卖的很火,我在郑州的世纪联华买过两箱。结果后 ...
我觉得他如果不改掉喜欢吹牛的习惯,一定重蹈覆辙。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