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世功:2011年法理学课程大纲
<法理学:法治国的基础与技艺》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2011年)
授课教师强世功教授
(jiangsg@pku.edu.cn)
一、课程描述:
本课程围绕主权与法治的问题,结合美国宪法与中国宪法中的重大案例,讨论现代法治国家面临的基本问题。一方面训练学生阅读判例和文献的能力,由此掌握法律分析和推理基本能力,培养法律人思维;二是通过对这些判例和文献的阅读和相关问题的讨论,全面把握并思考法理学的主权概念,以及主权在现代国家中面临的问题,培养政治家的政治视野。
二、授课方法:
1、个人阅读:课程大纲所列文献为每个人必须阅读的文献,其中黑体字标示的案例和文献,每个人必须提交案例摘要和读书报告,没有用黑体标示的部分可以不做读书报告,有兴趣和余力的同学可以提交读书报告。
作业需要提交到网上: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网站(论坛)
http://jus.pku.edu.cn/bbs/thread.php?fid=40
需要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注册,课程板块的密码问助教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10组,根据课程进程由助教组织小组讨论。
3、模拟法庭:为了深化学生的法律推理能力和表达、论辩的能力,组织三次模拟法庭。具体要求已经写在每个模拟法庭的内容和要求中。请助教注意提前组织大家讨论,并作法庭辩论的准备。参加第一次模拟法庭辩论小组的组长,需要提前组织本组的同学阅读案例,并提前准备法庭辩论的材料,双方需要提前一周将自己的上诉或者答辩材料提交对方
三、课堂纪律和考试:
1、每个学生按照课程进度须课前向助教提交“案例摘要”和“读书报告”,由助教根据提交的内容讨论情况给出平时成绩。
2、考试成绩包括两部分:平时成绩40分,由助教根据提交作业、参与模拟法庭的表现给出成绩。
3、期末开卷考试占60分,写一篇小作业。
四、课程参考资料:
美国宪法(中英文对照);
中国宪法(1982年);
香港基本法(1990年包括人大释法的内容)
涉及到美国宪法案例,如果要了解相关的历史和问题,可以参考王希:《原则与妥协》和布莱斯特等:《宪法的决策过程》(上、下)
五、授课内容大纲(案例和文献可能根据情况有所调整):
专题一 法理学、法律职业与法治国
第1讲:法律是什么?
1、 法理学在西方的转型:
2、 法律是什么的立法视角: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
3、 法律是什么的司法视界: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
4、 法律人:大陆法与普通法
第2讲:法律职业:理性与激情:
1、 霍姆斯:“男孩想要的东西”,《霍姆斯读本》
2、 霍姆斯:“法律的道路”,《霍姆斯读本》
3、 霍姆斯:“法律职业”、“以律师为业”,《霍姆斯读本》
4、 霍姆斯:“法学院的功用”、“大学的功用”,《霍姆斯读本》
5、 霍布斯:《利维坦》第六章,第十一章。
6、 科耶夫:《黑格尔导读》,代序
7、强世功:“法律共同体宣言”
第3讲 法律职业:法律人-政治家
1、 韦伯:“政治作为一种志业”,《韦伯作品集》(I)
2、 克罗曼:《律师的律师》,第一章
3、 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第一章
第4讲 主权与法治国
1、霍布斯:《利维坦》,第十七、十八、二十一、二十六和二十九章。
2、施密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第三、四、五、六节。
第5讲 现代主权秩序的形成:民族国家与帝国
1、 施米特:《陆地与海洋》(1-100页)。
2、 科耶夫:“法国国事纲要”,《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
3、 强世功:碳政治:全球化时代的战略抉择
4、 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第七章。
5、 强世功:“当代‘和谐世界’之路:从中非关系看‘第三世界共享发展计划’”。
※第一次小组讨论:助教需要组织本组同学讨论一次本专题的内容;
专题二:现代法治国中的主权问题
第6课 主权与司法审查:
马伯里案
1、Marbury vs. Madison(1803)
2、Eakin v. Raub(1825)
3、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第78篇
齐玉苓案与河南种子案:
1、 黄松有: “宪法司法化及其意义:从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的一个《批复》谈起”,《人民法院报》。
2、 宋春雨 :“ 齐玉苓案宪法适用的法理思考”,人民法院报2001.8.13
3、 河南种子案判决书以及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的文件
4、 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第二、三、四章
5、陈端洪 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中外法学2008.2
6、赵晓力:“司法过程与民主过程”
第7课
※第一次 模拟法庭:吴嘉玲案
第一组 vs. 第二组
第三组 vs. 第四组
要求:
1、 全班同学需要熟读吴嘉玲案的终审判决书,并撰写案例摘要。
2、 全班同学需熟悉香港基本法的有关条款,仔细阅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的解释及其说明。
3、 法庭辩论双方需要阅读该案的初审、上诉审判决书(英文),以便形成自己的观点。
4、 参考文献:
强世功:“和平革命中的司法管辖权之争”,《中外法学》(第8组)
强世功:“司法主权之争”,《清华法学》(第8组)
5、 注意:不要受判决书书写次序和逻辑的影响,要从辩护人的角度理解问题,把整个案件分拆,重新组装。
6、 法庭辩论的双方要精心准备案例,掌握自己和对方的推理逻辑,每一个方出庭5人。
7、 法庭辩论双方需要参考判决书形成自己的辩护意见;在阐述相关大×法官的法律推理和法理原则之外,可以超越判决书的内容,加入自己的观点进行发挥。
第8课 主权的法律建构:单一制、联邦制与一国两制
必读文献:
1、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第15-16篇;第37-39篇。
2、 塔利:《陌生的多样性》,第三章
3、 赵晓力:“以共和反对民主”,《清华法学》,2010年6期
4、 甘阳:“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
5、 强世功:“文本、结构与立法原意:‘人大释法’的技艺”。
6、 强世功:《中国香港》,第七、八、九章。
第9节 联邦主义:美国宪法中的商业条款
※第二次模拟法庭:United States v. Lopez (1995)
第五组 vs. 第六组
第七组 vs. 第八组
要求:
1、 熟读案例,全班每个同学都需要提交案件摘要(Brief),助教指导学生撰写案件摘要,并组织本组同学讨论案件的内容,以准备参加模拟法庭。
2、 全班同学需要熟悉McCulloch v Maryland(1819),Gibbons v. Ogden (1824) 案例,并提交案例摘要,以了解美国宪法中联邦与州的关系的争论核心。
3、 法庭辩论的双方需熟悉美国宪法中商业条款(或贸易权力)的发展历史:
参考书:
《美国宪法的决策过程》(上),P.445-592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P.115-192
4、 法庭辩论的双方要精心准备案例,掌握自己和对方的推理逻辑,每一个方出庭5人。
5、 法庭辩论双方需要参考判决书形成自己的辩护意见;在阐述相关大×法官的法律推理和法理原则之外,可以超越判决书的内容,加入自己的观点进行发挥。
第10讲 谁是主权者:民族与人民
Dred Scottv. Sandford (1857)
1、 Civil Right Cases(1883)
2、 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1954)
3、 Regentsof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v. Bakke(1978)
4、 Lochner v. New York(1905)
5、 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第九章
6、 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卷导言、第六、七、八章。
7、哈贝马斯:“作为程序的人民主权”,《在事实与规范之间》附录
第11节 主权的文化构造:国家认同与文化象征
1、Taxes v. Johnson(1989)
2、卢梭:《社会契约论》、第四卷第八章
3、哈贝马斯:“公民身份与民族认同”,《在事实与规范之间》附录
4、强世功:“言论自由与公民宗教”,《清华法学》,2009年1期
5、强世功:《中国香港》,第一、二、三章(第4组)
※第二次小组讨论:助教需要组织本组同学讨论一次本专题的内容
专题三:法治国及其超越
第12讲 灵魂秩序与法治秩序(上):
柏拉图:《理想国》,第四卷、第六卷、第七卷
第13讲 灵魂秩序与法治秩序(下)
1、柏拉图:《理想国》,第八卷
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 第二部分,第七-八章;
3、罗伯斯皮尔:“关于政治道德的各项原则”,《革命的法制和审判》。
4、朱熹注:《大学》
5、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
第14讲 法治与公民不服从
※第三次模拟法庭:苏格拉底审判
第九组 vs. 第十组
要求:
1、 熟读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吴飞译,华夏版)正文部分,法庭辩论同学最好看一下注疏部分,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提前看一下《斐多》篇。
2、 每个同学都需要提交读书报告,并准备观摩模拟审判。
第15 讲 法治国的精神基础
1、 柏拉图:《斐多》,杨绛译,辽宁人民。
2、 林肯:“葛底斯堡的演说”(1863)
3、 朱熹注:《中庸》。
4、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纪念张思德”,“愚公移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