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1-中产的焦虑
本帖最后由 jerry200899 于 2016-9-9 16:20 编辑这篇文字是前几天一个群里讨论偶感而发,不在计划内的。最近这大半年帝都、魔都房价狂涨,乃至为此离婚的大把,据说魔都限号呢,为此呢,各群刷屏的大把,总之是各种忧虑。然后聊了很多,在此整理下,抛砖引玉。
这些年所谓城市中产大概是心理最不安得一群,房子、票子、孩子哪样不操碎心。尤其是一二线大城市的80后群体,三四线的民营企业主们,在微信、微博刷屏的主力人群,空气污染啦、美国竞选啦、土耳其军变啊总之什么事情都觉得不对,惶惶不可终日,移民的也感觉不好,好像世界这么大就没有一个舒心的地方。总体感觉就是对未来的迷茫。那么面对未来怎么办?踏实的搬钻干活,你就是一个普通人。
首先所谓的中产怎么来的,《光荣与梦想》基本上把美国中产产生的社会图景描绘出来了,中产阶级和纺锤型社会的概念是战后美欧出现的,中产崛起也是那个时候,英国的NHS是战后出现的,现在已经是英国人引以为豪的体系。欧洲的高福利社会也是战后痛定思痛形成的,北欧小国寡民基本搞成社会主义了,法德从废墟中重建,煤钢联合体进而奠定今天欧盟基础。美国战后退伍军人推动消费革命,郊区中产阶级社区出现,州际高速公路体系建成,好房好车就生孩子吗,接着婴儿潮一代、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光荣与梦想的时代,终于从股指上把1929年那个顶盖掉然后就是一路高歌。60年代战后出生的一代在红色革命也上过街,在欧洲这帮主力现在好多是政坛的中坚,总体上形成所谓现在为止的政治正确观念,欧洲的白左,美国的所谓政治正确红线都是60年代之后形成,对应的70年代美国在全球退缩,小球推大球,尼克松冲击等等。这是地球的一半,另外一半呢,一战之后苏联横空出世,过程的血雨腥风不说,列宁斯大林第一代人建国时候俄国是个农业国,到53年斯大林死的时候,苏联已经是世界唯二的权力中心和工业强国了。战后从一个国家打出一串社会主义阵营,然后和美国一起推动亚非的殖民地造反,在70年代苏联是越混越壮,如日中天时候是勃列日涅夫时代,他们第二代人(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是同时代的算一代人)。在苏联的巨大压力之下,两次世界大战人头滚滚深刻教训面前,在60年代席卷西方的革命红潮中,当年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都是一代青年的偶像,毛的小红书席卷半个地球算是真正的软实力输出。面对这样的竞争,从20年代开始西方顶层的那帮人把切蛋糕的刀向自己那边偏了点,一轮轮撼动统治根基的革命一轮轮把分配蛋糕向中下层分,于是金字塔的下层逐渐减少中产逐渐扩大,中产阶级崛起。70年代美国稳住阵脚,把军事研究技术释放出来,启动IT革命,硅谷大佬都是那个年代出现的,乔大神、比神童都是一个年代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还有80年代英国撒切尔、美国里根启动新自由主义改革,90年代苏联在第三代人手上轰然解体,美国赫然成为全球老大,美国治下的和平来临,美国秩序推动全球化突飞猛进,苏联那边的土围子拆掉,一下子释放巨量的资源,美国在苏联解体之后,军力独步全球,美元、美军、美媒三位一体塑造的灯塔神话照亮全球,照亮全球向往美国中产的心。问题悄然埋下的是,没有了生死存亡的威胁,顶层统治阶层当然犯不着自己切自己蛋糕,所以从90年代开始新自由主义思潮席卷全球时候,美国的对内分配急剧向顶层倾斜,产业链向不发达国家转移,抓微笑曲线的两头,产业链低端国家挣了钱回流美国支持美国资本市场,美国核心的金融资本依靠铸币税就能躺着挣钱,没有限制的资本自然扩张自己利益,欧美的中产被抛弃了,全球化过程中的工作机会转移到更便宜的国家,依靠复杂的税制等等分配体系,中产们在全球化浪潮中除了享受低价的全球涌进来的货物之外,分配份额在下降,
“从长期历史情况来看,最富0.1%的财富占比最能体现严重不平等的历史性回归。2012年,最富0.1%的阶层占社会总财富的比重已经达到1929年的水平。转折点出现在1978年。”“ 78年之后,财富的集中主要是最富1%的财富占比的增长,从10%到1%的阶层的财富占比甚至出现了下降。”
所以2008年的危机是美国分配体系的危机,中产的消费能力已经撑不起原来体系,问题是2008至今看上去危机过去,美股指数甚至超越危机高点
这轮全球化中国是这轮最大赢家,当年谁都没料到。我们国内跟随这一轮全球化,江朱时代我们稳住了国内,顶住了苏联解体的巨大冲击,全面融入美国全球化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江朱是要上神坛的。
从大的脉络来说,中国的所谓中产,到现在也没有准确定义,基本上是改开后产生的,应该没有问题,90年代尤其是2000年后才在媒体上出现,90年代流行过小资,现在小资是骂人的话。说明什么呢,中国的城市小资中产人群出现也就是20年历史而已,仅仅是改开一代人。
说完这些缘起,咱们再来说说“中产的焦虑”,中产就是一个中间层,夹心层,注定了想向上提升自己阶层,害怕掉到下层,嫌人穷恨人富。当然这是人性,没啥说的。现在中产焦虑的就是害怕掉阶层,害怕好日子过不下去,微信微博正好是这帮人主力,所以看着就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写的有点少,支持一下 所谓中产是个夹心层,能看到上面也能看到下面,可上可下,心思活泛。 ssscycg01 发表于 2016-9-8 2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的有点少,支持一下
还没有写完 本帖最后由 我不吃青椒 于 2016-9-9 11:10 编辑
中产是伴随城市化而出现的。以往各国的经验是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而壮大。中产就是受过良好职业教育能够依托城镇发展而获得稳定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人。之所以叫城镇化就是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集中工业化。如果看上世纪90年代的欧美电影可以看到很多故事是发生在工业发达的小镇上的。中产就是在当地工业化体系中有很高的专业素养,有稳定收入的人。
以往的观点认为中产旺盛的需求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的中产少所以动力不足。但是08危机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危机状态下的经济并不是由这个生搬硬套的中产概念提供的。而按照年龄来看08年的时候中国80后处于18-28岁之间,并没有成为社会主流。也就是说中国80后中产阶级这个概念根本就不存在。再回头看08年以后的大趋势,人类工业化发展到中国10亿级别人口要全面进入,就已经到头了。现在是靠消灭其他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能力来换取部分国家和地区继续工业化,新殖民地战争处于爆发边缘。
传统战争25万发子弹打死一个人的模式只能打类似一战的血腥战争。适应不了极端主义+核大国参与博弈的殖民地战争。从叙利亚战局看,突击步枪不如狙击步枪,狙击步枪不如火炮,火炮不如大疆+火炮,大疆+火炮不如大疆+炸弹卡车,大疆+炸弹卡车不如战略轰炸机丢燃料空气炸弹。最终——航空兵全天候打时间敏感目标+传感器陆军清缴治安部队在地面重建政治权利,才是王道。而无论是隐身空军还是传感器陆军,都不是靠分散布局的城镇化和县域经济能够支撑的。所以传统中产阶级瓦解势在必然,并且也很难回到从前。
西方中产阶级的所谓优越生活,是建立在战后,西方国家利用军产复合体和工业剪刀差,剥削其他国家和人民的产物。也是对本国占据国家工业体系部分资源的人口进行政治赎买。随着危机深入,工业剪刀差的迅速消失,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用资源赎买的人口必然减少。也是由于信息化发展,对广大底层劳动者使用信息而非实物进行更广泛的赎买就变的可能了。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6-9-9 1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产是伴随城市化而出现的。以往各国的经验是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而壮大。中产就是受过良好职业教育能够 ...
不完全是,看我最新写的一段,西方中产崛起是顶层1%的被迫让利,1978年到现在美国1%的人财富增加,10%的都下降。1%财富从1920年代下降,现在财富分配份额已经超过1929年了 ssscycg01 发表于 2016-9-8 2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的有点少,支持一下
从门户点进来,不对,帖子已经修改了 20年后就没什么中产的概念了,就是5%的富人和95%的穷人,图钉社会。 jerry200899 发表于 2016-9-8 23: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完全是,看我最新写的一段,西方中产崛起是顶层1%的被迫让利,1978年到现在美国1%的人财富增加,10%的都 ...
如果这个情况不解决,那我们就可以看现代版的出埃及记了。 这一代熬过去就好了,以后只分平民和贵族 再来一次全球危机的话,恐怕大众就要愤怒得寻找“谁是我们不幸的根源了”,上次这么干的时候...... 美国就是榜样,以后都是1%与99%,没有中间。 jerry200899 发表于 2016-9-9 12: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完全是,看我最新写的一段,西方中产崛起是顶层1%的被迫让利,1978年到现在美国1%的人财富增加,10%的都 ...
用了“被迫”,就不要在用“让”了。这样用类似于,“强迫性捐赠”这种逻辑矛盾。
按照你给出的时间段,以往中产阶级的涨落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周期很吻合,也就是我们在判断未来中产阶级生存状态的时候,前提已经设在了08危机这个时间点上。
如果没有房贷车贷,孩子上学费用已经凑足,学校已经选好,吃喝不愁家中存款略有结余,收入稳定,中产危机还存在么?答案是不存在。换句话说,经济危机来的如此突然,以至于自以为中产了的人们并没有做好对抗危机的充分准备。或者说,表面上的中产事实上的贫民在潮水退去后白花花的站在了海滩上。
不如视野放宽一些,比如——本轮经济危机度过后中产阶级还会复兴么? 本帖最后由 niubuqun 于 2016-9-12 01:17 编辑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6-9-11 14:23
用了“被迫”,就不要在用“让”了。这样用类似于,“强迫性捐赠”这种逻辑矛盾。
按照你给出的时 ...
本轮危机后,中产还有没有,看情况。不过我是同意这种说法的,中产数量在减少,以后也会越来越少。最终何时消失,看技术进步吧。 本帖最后由 jerry200899 于 2016-9-12 09:54 编辑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中产之伤
可能是系统设置,编辑原文总有点问题,所以回复在后。
上文的尾巴说到中国中产,继续分析一下。中产的组成很复杂,在农民工之上、身价百亿之内的基本都是,这个人群特点没有真正的大体是民营企业主、港台外企员工、公务员和国企的中层(司局级以下)、事业单位职工(学校、医院等等)、包括富裕地区的村干部(谁说村长不是干部?)、富裕地区的农民等等。http://www.sychaguan.com/home.php?mod=space&uid=2846&do=blog&view=me&from=space
“中国社会的阶层划分
1级:以在任委员、退休常委为代表,和2的区别在于,1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2没有。
2级: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部分大权贵、大富商、大银行家为代表。和3的区别在于,2能影响国家政策,3不能。
3级:以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主、一般权贵富商、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为代表。和4的区别在于,3能够影响一个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4不能。3以马云、马化腾等为体制外的顶峰,3其实是行业精英或地区体制精英。
1—3级是中国的上层社会,普通人非奇遇不能进。
4级: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生、名律师、高校校长、演艺明星、知名作家、中等企业主、小银行家之类为主。普通人通过奋斗最多能够达到这个层次。比如惠普谷歌大中国区总裁、跨商政的知名明星之类就是体制外本级的顶峰。4和5的区别在于,4和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5没有。
5级:以小企业主、普通处级副处级或实权科级干部、教授、中等职业经理人、大城市多套房地主、二三线明星、小有名气的医生、律师、工程师等。5和6的区别在于,5有自己的事业,6没有。
6级:以普通公务员、主流企业职员、高校青年教师、普通自由职业者、一般医生律师、一般工程师、大点的个体户等为主。名牌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多在这个层次。6和7的区别在于,6有一定的上升空间,7很难。
4—6级是中国的中层社会,分别是高、中、低端中产阶级,普通人通过努力,最后能够定格在第5级就算是很不错了。
7级: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人员、小个体户、城市底层土著、富裕农民之类为代表。7和8的区别在于,7能够在大中城市立足,8不能。
8级: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8和9的区别在于,8能够自食其力,9不能。
9级:以大城市底层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等为代表,以城市的基本生活标准要求,这些人在城市基本不能自食其力。
7—9级是中国社会的底层,是草根阶层。
”
这是当年自己记下来的,中层的组成现在看3-8级都在了,这几年打老虎那么厉害,实际第2级也不安全。 这个阶层。有点意思。顶 列宁早就有一个很精准的提法——工人贵族。
资本家的帮办、代言人,时刻以资产阶级预备军自居,对上用理性中立客观的脸孔来掩饰自己的艳羡与谄媚,对下用高贵冷艳的怜悯掩盖内心的鄙夷和不屑。当“package和bonus够高我就是资产阶级了”的泡沫膨胀到极致的时候,一个996就能提醒他们身为被剥削阶级的觉悟。 niubuqun 发表于 2016-9-11 20: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轮危机后,中产还有没有,看情况。不过我是同意这种说法的,中产数量在减少,以后也会越来越少。 ...
本轮危机过后,起源于老经济结构的,必然下去,未来什么社会结构不知道,由技术结构匹配,本坛讨论的图钉社会就是一种模式,从人数来说,恐怕是倒图钉社会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6-9-11 14: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了“被迫”,就不要在用“让”了。这样用类似于,“强迫性捐赠”这种逻辑矛盾。
按照你给出的时 ...
中产的涨落不是准备的问题,经济危机启动和如何度过乃至演变,中产进不了规则圈子,就是中产进不去1-2层,就是被剪羊毛的命,没啥说的。
关于中产的复兴,我后面会写,我本来架构是先写写中产是啥,怎么来的,现在的焦虑怎么回事。把这些理顺,基本结果呼之欲出。 恭喜各位无产阶级,你进入中产了…… 本帖最后由 我不吃青椒 于 2016-9-15 11:21 编辑
唯识无境 发表于 2016-9-14 02: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分析的不错,实际上转了一圈最后还是回到老马的基本矛盾上了.需要和供给,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的矛盾.
嗯,老马认为生产社会化之后是生产资料也社会化。现在是生产资料没有完全社会化也没有完全私有化。反倒是信息社会化走的比较远,本轮危机就是谁的市场信息成本最低,谁就能生存下来。否则拥有价值再高的生产资料也是个死。
各国比的就是完成信息社会化的进度。未来个人没有生产能力是混不下去的,机器人替代工人远没有信息技术替代白领来的凶猛。实际工业化人口可能比现在估计的要翻倍。 楼上信息化成本的比较论断很到位,受教了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6-9-15 1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老马认为生产社会化之后是生产资料也社会化。现在是生产资料没有完全社会化也没有完全私有化。反倒是 ...
这个点以前没想过,谢谢了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6-9-15 1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老马认为生产社会化之后是生产资料也社会化。现在是生产资料没有完全社会化也没有完全私有化。反倒是 ...
虚拟财产立法后,制造业的范畴实际上已经拓展,数据制造也是制造业,而且以目前社会的发展态势看,实物需求其实已经远远落后于实物生产。当新一代伴随着各种互联网产品成长的后代成为主流,实物制造将回归到基本衣食住行范畴(走入式衣柜鞋柜将成为历史),其他则主要体现为类似手机平板等虚拟连接端口或平台。所以未来“白领”会成为新时代的数据生产者,并伴随着VR等技术大肆扩张,全民程序员的日子不会久了。 勇敢的胸甲骑兵 发表于 2016-9-12 2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列宁早就有一个很精准的提法——工人贵族。
资本家的帮办、代言人,时刻以资产阶级预备军自居,对上用理性 ...
其实就是没有时刻提醒自己,我就是给人打工的这个定位。不过很多时候你说的这类工人贵族也是企业骨干。相当数量人也是基层踏实肯干,脱颖而出。 wild007 发表于 2016-9-19 09:09
虚拟财产立法后,制造业的范畴实际上已经拓展,数据制造也是制造业,而且以目前社会的发展态势看,实物需 ...
走入式衣柜是啥意思? 正常生活形态,一年5,6件衣服,2,3双鞋够了,现实却是几十上百都说少了,装修房子还要专门辟出一间两间来存放各种几乎从来不穿的衣和鞋。随着各种虚拟技术的开发,这类需求会开始萎缩,很多90后已经体现这一趋势,会花几千上万去打理虚拟人物的装束,却不会太在意自己本身的衣着。实际上如果虚拟XXOO技术获得突破,那么相关实物需求会迅速走向谷底,包括化妆品。其实如果经常接触京东淘宝的,都会发现真正想买的东西越来越少,包括家装等物品,随着各种虚拟光影的开发,这一市场也会完全逆转,最近那个曝光的冷战地下虚拟蓝天的豪宅就是一个很好的写照,好莱坞也有各种科幻片展现了这个前景,目前我们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实物饰件,以后可能都是一个3D幻灯机实现了(或许未来就是著名景点上放满了各种摄像头,实时传输景象到远方的各家住宅)。
所有这些其实都在表明实物对人心的刺激作用已经接近临界,实物需求在可见的未来甚至可能会迅速迎来反转,因为现在实际上很多人的奋斗目标都是各种金融票据,而这些实际上也都是虚拟的需求,因为哪怕到死,这些金融券也不会被兑现。人类未来的科技,可能或已经转向到更好地与虚拟世界进行对接,各种影音、远端传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正在营造一个童话般的未来美好世界,谁说MATRIX就是灰暗的?最近那部很红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其实就展现了中国版的MATRIX。 wild007 发表于 2016-9-20 08:35
正常生活形态,一年5,6件衣服,2,3双鞋够了,现实却是几十上百都说少了,装修房子还要专门辟出一间两间来 ...
谢谢你的展开,理解你的意思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