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凭栏2 发表于 2016-6-24 10:51:39

tnq 发表于 2016-6-15 22: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都要国家主导,考企业不行!

还是脚踏实地的慢慢来吧!

也有国内民企抢了奥巴生意,生生挖了一块,也是医用光学产品。奥巴产品线长,还有好多好东西。像楼主说的,这种特种需求,高温高世冲击振动啥的,需求量小,估计一时没人弄。

手不释卷 发表于 2016-6-24 15:51:42

十几年前协助公司选型,也就是在韦林与奥林巴斯之间选择
虽然联系了个国内的供应商(好像是西安的),但技术差太远,也就没有跟进了
因为讨厌日本所以后来怂恿公司选了韦林{:4_280:}
从大家回复看这一块现在比以前进步不少,只要我们在稳定发展,就应该有信心。只要有足够的需求,我们迟早赶上来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7-2 17:33:20

产业全体系包括原材料、设计、工艺、装备、联接装备的信息系统(芯片、传感器、控制系统)、维修在内的辅助配套等硬件能力,还有规划、组装、调试等软件能力,全部独立拥有很难,仅原材料就需要有10年以上的研究储备。

shark兄与飞机发动机打交道,可能知道我们的燃气轮机能力,重型机的后期保养都做不了,全部老外吃下,保养费用与生产费用几乎相等。

Redbee 发表于 2016-7-4 11:09:40

shark737ng 发表于 2016-6-15 2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可以套用列宁的一句话,十月革命的成功,是帝国主义强盗内讧的礼物。其实收购一些关键技术的时候, ...

毛泽东也说过类似的话,红色根据地存在的前提是军阀割据

shark737ng 发表于 2016-7-4 16:19:54

本帖最后由 shark737ng 于 2016-7-5 22:10 编辑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7-2 1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产业全体系包括原材料、设计、工艺、装备、联接装备的信息系统(芯片、传感器、控制系统)、维修在内的辅助 ...
商用发动机的大修,国内可以做拆装,也就是比较消耗劳动但是利润不高的部分,但是核心部件的修复,比如涡轮叶片的焊接修理,叶形修复以恢复性能,导向器的焊接,轴承的修复。需要送到国外。有两个原因吧,首先是技术差距,其次有些是标准壁垒,技术优势和标准壁垒人家是相辅相成的。大修一台CFM56发动机(完全修复损伤并恢复性能,我说的是一般性的损伤,不是突发机械失效的那种大面积破坏)的价格至少是100万美元。是新机器的1/10。我去国外参观过,连我这个根本不学冶金的外行都不准许参观涡轮叶片供应商的精密铸造车间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9-1 18:15:52

shark737ng 发表于 2016-7-4 1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商用发动机的大修,国内可以做拆装,也就是比较消耗劳动但是利润不高的部分,但是核心部件的修复,比如涡 ...

技术储备比我们厚太多,20年、30年、40年才能赶上。

他们怕我们看一眼就怀孕,回国生出个克隆近亲。听GE的人讲,Peebles基地里全是宝,外来人士进不了门,馋死我了。

shark737ng 发表于 2016-9-1 20:29:55

本帖最后由 shark737ng 于 2016-9-1 20:39 编辑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9-1 18: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技术储备比我们厚太多,20年、30年、40年才能赶上。

他们怕我们看一眼就怀孕,回国生出个克隆近亲。听 ...
这个基地我知道。参观也只能看到他们的试车台区域,实验室不让靠近。照相也得他们来给你合影。按照规律,如果一架飞机25年后要出现,配套的发动机技术现在就起步了.
去美国出差去的多的是发动机维修厂,反正就是能学就学。也学到了不少管理技术,哪怕人员排班,人为因素控制有用的我就记下,回去整理之后做一个PPT给大家演示。有点小得意。就跟珍珠港事件日本间谍吉川猛夫干的方式差不多。同对方聊天学习

韵儿小白 发表于 2016-9-2 07:14:53

shark737ng 发表于 2016-6-15 2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本上石油,航空航天,精密制造,汽车都用得到,而且是暴利,或者说抢钱,就跟医疗器械差不多。只是我觉 ...

请问汽车和复合材料加工的进步体现在哪里 能不能说说

韵儿小白 发表于 2016-9-2 07:16:30

趋趁 发表于 2016-6-15 2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做工业内窥镜研发的,深圳XXX。国内做这个的不多,这行业高端的产品确实是韦林与奥林巴斯的天下,但现在 ...

能不能具体讲讲现状?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9-2 12:19:55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6-9-2 12:22 编辑

shark737ng 发表于 2016-9-1 2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基地我知道。参观也只能看到他们的试车台区域,实验室不让靠近。照相也得他们来给你合影。按照规律, ...
能看的是不是测试起降的露天测试台?总装给不给看?

Peebles里面最牛的是陶瓷基复合材料实验室。

美国生产工厂的两个看点:

1,流程分工,不同于传统的工序分工,一个工人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全部熟悉,生产线在流动,工人也在流动。工序分工一个工人一个岗位,生产线在动,工人不动,用人多推高制造成本。

2,管理层级少,基本只有一级管理,没有很多的职能部门,非生产人员很少。

国内好一点的工厂基本实现。

shark737ng 发表于 2016-9-2 14:05:43

本帖最后由 shark737ng 于 2016-9-2 14:13 编辑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9-2 1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能看的是不是测试起降的露天测试台?总装给不给看?

Peebles里面最牛的是陶瓷基复合材料实验室。

    一部分陶瓷基材料已经开始使用在涡轮叶片上了。实验室里肯定还有更新的项目。肯定不会让看的。让看的只是车台,就是把发动机吊起来模拟航班运行环境测试,记录各类数据。这个和国内很多大修厂的差不多。当然正在测试军用引擎试车台或还在研制中的核心机试车台不让看。
   总装车间反正我们那会儿不让看。其实让看也没什么了,单元体的最后装配,外围附件的安装也没啥值得特别看的了。
美国作为现代工业国,我一个最大感受是在生产中,把人为因素或者人作为中心来控制是落到实处的。而不是书本上承认人为因素,实际管理真的有事又接受不了。这一点我们和这个老牌工业国差得很远。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9-2 20:05:38

shark737ng 发表于 2016-9-2 14: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部分陶瓷基材料已经开始使用在涡轮叶片上了。实验室里肯定还有更新的项目。肯定不会让看的。让看的 ...

嗯,GE90和C919发动机 LEAP-1C 上已经用了陶瓷基材料。

是否把人作为中心有前提,工人必须掌握相关知识。与几家美国工厂工人聊过,比我们的工人强,一般既懂自己做的事,也懂一些周边人做的事,不只是人手,还长人脑,我们的工人只是人手,岗位之外一问三不知。

shark737ng 发表于 2016-9-3 09:38:05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9-2 2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GE90和C919发动机 LEAP-1C 上已经用了陶瓷基材料。

是否把人作为中心有前提,工人必须掌握相关知识 ...

你可能跟我说的是两个事儿。我说的是生产管理彻底贯彻人为因素为中心,以可靠性为支撑。来衍生各个手段,人的知识是人为因素一部分。我国对于人为因素为中心的管理主要还是停留在事后管,没有把流程一开始的制定就围绕这个来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9-4 15:52:59

shark737ng 发表于 2016-9-3 0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可能跟我说的是两个事儿。我说的是生产管理彻底贯彻人为因素为中心,以可靠性为支撑。来衍生各个手段, ...

可能是一回事,美国是我们的师傅,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集中体现在柔性生产上。

柔性生产有三大系统,一是加工系统,任意顺序自动加工多种工件,自动更换工件、刀具、夹具;二是物流系统,可变节拍生产的物料自动识别、储存、输送和交换;三是控制管理系统,自动控制、作业协调、调度、检测。

自动化程度高,效率也高,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把人从生产线解放出来,转向控制、规划和维护,柔性生产的一大标志就是工人掌握生产线开关。

隔壁楼里说到小批量多批次生产,实际是产品分矩阵的单元生产,更要以人为中心。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从工具选型看中国制造2025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