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信息处理的社会心理学原理(七):信息爆炸下的认知(注意)力钝化
本帖最后由 西溪老槐 于 2016-5-29 19:00 编辑影响信息处理的社会心理学原理(七):信息爆炸下的认知(注意)力钝化
人的认知过程包含许多环节,本贴只谈“注意”环节。即在信息呈现出海量爆炸的状态下,人们对信息的注意力变得只指向信息表层这种钝化现象。这是一篇更加针对网络信息处理而言的。
人们认识活动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活动。类似完成任务一样,“有目标,要求,结果……”等等。每认知每一个目标,在内心会有“限时完成任务”的压力。即便是网上的随意浏览也同样存在,只是自我觉察相对模糊。适度压力有助于人们调动自身资源,保持对目标认知的持续和一致。这些资源的维度,可以分成感知时间、注意力分配、思维速度和理解深度等等。
人的实时心理资源供给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的扩展。比如,短时记忆的最上限量是七个比特(组块),一般的是五个。因此,这些资源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积”的关系。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时间,注意,理解深度就好比是一个立方的体积,它们分别是“长”“宽”“高”。真实的认知资源维度远不止这些。比喻是借用“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人,总想最高效地利用自身资源去更多地认知外部世界。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认知活动是受到大脑生理心理制约的,不可能在单位时间内无限制地扩展,而人们又想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认知诸多对象(目标)。
在非网络的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载体的原因,我们接受到的信息量的速度基本上与我们的认知能力相适应的。在虚拟社会的网络上则不同,信息可以随时随地、直接地、大量地、爆炸式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样的信息状态,就使得我们习惯于现实社会的认知模式不能适应。人们最初的反应是延长在网上的时间来适应,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
网络信息的爆炸是一个持续的,几何级增长状态,人们不可能长时间呆在网上。为了应对信息爆炸下认知任务压力的急剧增加,人们不得不潜意识地调整认知资源运用形式来适应这种变化。时间,到了人的生理极限,或者受人们其他活动的制约,是相对固定的,那么,调整的,只有注意和深度了。
前面说过,认知资源之间是一个“积”的关系,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增加,每个信息能分配到的注意量就会减少,思维的深度也就浅。信息量越大,注意分配越广,思维越浅。注意分配到一定极限,注意集中度就指向信息最表层的内容,如“标题”,如“人咬狗”,如“情绪化言语”,等等。注意力钝化形成。思维深度也就停留在信息最表层的层面。认知钝化就由此完成。这个过程是在潜意识状态下运作和完成的。
标题式信息,在网络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有名望的形式,这就是微博。也是“理性”人们钟情的。不是说人们不理性,不是说开发商有意为之,而是人们在信息爆炸下的认知钝化的必然需求。网络开发商只是顺应了这种需求。
有意者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实现多种信息控制和影响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其手法通常是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的网络空间,把各种不同的信息,一下子推到受众面前,达到一般人们认知能力承受的饱和状态之上。让前面六贴中所讨论的心理原理发挥各种效应。茶友们如果在网络上走得多了,会直接感知到。
符合贝叶斯统计规律的理性思维中的数量权重,与本贴主题在表面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两者的相差非常大,前者中招者的思维能力都比较强,分析有充分的时间,而后者中招者对信息的分析不得不蜻蜓点水。前者容易中招的是经验丰富者,后者则多为阅历浅,或者学习停滞者。不可同语。
破解此战法难度相对较高。主要以下方法:
一、网络受众对吸引眼球的标题信息要有高度的警惕性,要有“那些在市场叫卖最响的人,就是要把最坏的东西卖出去的人”的理念。
二、要有信息完整性的理念。标题信息可以作为寻找信息本体的线索,但是,决不能作为信息本体本身。对寻找不到信息本体的标题式信息要想到它们突然大量出现的异常,察觉到到发布者意图和社会意义。
三、社会管理机构的引导。信息爆炸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教育受众正确面对信息及其爆炸状态是社会管理者的责任。某一信息初始状态会是离散的,但是,信息传播会逐步聚集到某些“节点”上,社会管理者可以在这些节点上正本清源。对于那些只要经济利益,不顾社会责任的传播媒体,社会管理者应该立法,并且依法给予教育和制裁。
其手法通常是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的网络空间,把各种不同的信息,一下子推到受众面前,达到一般人们认知能力承受的饱和状态之上。
请教下, 这个就是微薄众多,信息分散,造成的认知障碍吗?但是微薄有个功能是可以选择你关注的人,从而选择你关注的信息,比一般网络界面相对来说要专注某个话题些。
有种感觉,各大论坛最近有衰落的趋势,被微薄和微信之类的挤压了市场。 tnq 发表于 2016-5-30 0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手法通常是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的网络空间,把各种不同的信息,一下子推到受众面前,达到一般人们认知能力 ...
电视、杂志、论坛、广播、微信、微博、门户网站、报纸,现代信息渠道太多太广了。
主动找的信息才有价值,被动接受的几乎是垃圾。昨天回帖需要找一个数据,找了半个小时毛也没有,概念很多,数据没有。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5-30 12: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电视、杂志、论坛、广播、微信、微博、门户网站、报纸,现代信息渠道太多太广了。
主动找的信息才有价 ...
个人禁止所有APP的推送功能,拒绝骚扰,要看的话我自己会找来看的。奇怪的是国内APP被推送的大量是垃圾与无聊信息(与我而言),浪费时间与精力。
还有吐槽一下搜狗等软件几乎几个月甚至1,2个月就提示更新,烦死了,只能把提示功能取消。
深有同感,当一个人主动被动的接受网络信息的爆炸,注重数量而不是深度会使人变笨的,而且长期注重七荤八素,分裂与负面的信息,人的精神状态与分析能力都会出现状况。多少人的写作能力比小学中学的水准退步?
退化到几乎无法组织成一篇文章:sleepy:
tnq 发表于 2016-5-30 0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手法通常是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的网络空间,把各种不同的信息,一下子推到受众面前,达到一般人们认知能力 ...
tnq:你好!
认知障碍,一般是指疾病性的,这类疾病既有生理性的,也有心理性的。
认知钝化,不是认知障碍。是人们面对海量信息涌来时的一种认知策略。当信息量减少后,人们的认知会自然恢复。而认知障碍则不会自行恢复。
微博的关注功能,在本质上是“人以群分”的体现。除非有从多的关注对象,让人的认知负担太大,超过承受能力,不得不采取钝化策略。关注功能起的作用,系列贴一“符合贝叶斯统计规律的“理性”思维”所述的更为接近。
微信,微博的兴起,就是信息大爆炸的的一个结果。是主贴所述的心理原理,在阅读者那里起作用的结果。
谢谢你的参与和讨论。非常感谢! 思炎 发表于 2016-6-1 1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深有同感,当一个人主动被动的接受网络信息的爆炸,注重数量而不是深度会使人变笨的,而且长期注重七荤八素 ...
思炎:你好!
所言及是。当这种认知钝化现象固化了,成为习惯了。就有一个认知异常的名词:浅阅读。
有一次,一位客户抱怨,这半年来部下和老搭档工作太不认真了。交待的事,办得不好,应付,有的干脆不办。我们介入后访问他的老搭档和部下,对他的评价竟然也是同样的:工作马不认真;请示后的指令是牛头不对马嘴;这次这样说,下次那样说。
由于是一比N,我们是围绕着客户展开了解和分析的。原来客户是爱狗者。当时网络关于狗的争论潮急浪高,他是其中的风云人物。由于处于见解交锋中心,涌到他这里的信息量非常巨大。短信,扫一眼算数,文章只看头和小标题。个把月下来,他就形成了这种认知钝化。
他的企业是经过ISO体系认证的。请示汇报多是报告形式。由于他形成了这种认知钝化,报告只看题目小标题,就算看完了整个报告,然后就下指令。可想他的老搭档的心里是千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部下哭倒在厕所里。
解决方法很简单,找了一份有一些时间,他指示过的报告,贴封住他的指示。然后,再次让他仔细看,再让他做出指示。再然后撕了封纸,让他对照两次批示。再指出原因。
这是一个少见的特例,很能说明当人长期处在这种认知钝化状态下,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都会下降。
谢谢思炎的参与和评论,非常感谢! 西溪老槐 发表于 2016-6-4 14: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思炎:你好!
所言及是。当这种认知钝化现象固化了,成为习惯了。就有一个认知异常的名词:浅阅读。
请教一下。现在手机、电脑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获取有效资讯和拒绝垃圾信息?
提供一下个人的实践案例。一种方法是每天定时上网,定时下网。 另一种方法是不上网,只看报。但是个人实践一段时间后,评估效果都不好。 青松夹道 发表于 2016-8-30 15: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一下。现在手机、电脑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获取有效资讯和拒绝垃圾信 ...
没有好的办法吧。三月份关注人机大战,找了很多文章看,那些文章讲半天对具体实现涉及不多。前不久脸书黑暗丛林开源,代码都下了,但每次一看就头疼。
问题应该修正为,既不花时间又能得到有效信息的方法有没有。我的答案是没有。 本帖最后由 tdyxssrs 于 2016-9-4 23:45 编辑
青松夹道 发表于 2016-8-30 15: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一下。现在手机、电脑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获取有效资讯和拒绝垃圾信 ...
我个人经验,专注(某个方向或主题),但获得信息还是散的,要自己提炼,互动反馈调整,总结并尽可能系统化。这样沉余信息还是很多,正确的反馈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关键还是自我提炼加工的环节。系统化,1借助已有的理论框架去填充,2模拟某个客观系统在思维中建模不停的去动态调整,可以训练一种思维方式和结构。这个别人是抢不走的,自己的财富而且还是不停的磨砺实践中检验过的,自己用着也放心。系统化2的方式非常辛苦,也不能保证一定有完全正确的结果,不过好处是专注的方向只要是相关的信息一出现,你就能知道别人在说什么,讲的是那部分,合理与否。
由点到线,由局部到整体;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积累很累人,前提还是自身需求和兴趣,不然坚持下来不容易。
青松夹道 发表于 2016-8-30 15: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一下。现在手机、电脑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获取有效资讯和拒绝垃圾信 ...
青松夹道:你好!
你的问题有这样几个,我分别回复如下:
一、当下信息爆炸的时候,个体获得的有效信息,有相当大的部分是依赖于第三方处理后的信息。对第三方处理能力的评估,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是提高有效信息获得概率的方法之一。
二、信息的“垃圾定义”,对不同的人(包括不同的第三方)来说,定义不同。在没有接触到信息之前,接受者很难对具体信息做出垃圾的定义。
三、信息传播渠道除了网络,报纸,手机,电脑之外,还有其他的渠道和载体,包括杂志,书箱,广播等等,更深刻的传播渠道是人与人的信息交流,面对面的交流。
四、提高信息辨别和处理能力,需要接受者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借助资源的强大。借助资源包括专家,数据库,智库等等。
五、避免落入信息陷阱,就个体而言,主要是认知过程不受到信息传播形态的影响。这七贴主要就是讲这个方面的内容。
我以自己对你问题,就这样自以为是的回复,不知道回答了你的问题,如果不妥请直说。前一段时间出了长差,回复迟了,请多多包涵! 西溪老槐 发表于 2016-10-23 13: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青松夹道:你好!
你的问题有这样几个,我分别回复如下:
槐叔好!终于又见到您了!看您的育儿心得、心理健康等帖子,收获颇多,并且打印出来不时的温习下!只是虽然时常观看,但碰到具体事情,仍是悲观厌世,不能真正做到忍受痛苦,为所当为。知道性格习性等主要由青少年时期形成,我已近而立之年,想要改正很有困难,但是想采取方法,弥补心里上的缺陷。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认知上的困难,不能专心于一处,似乎想要去明白世间道理,却对于诸如语言、食物、眼前的事物等简单的问题也是迷惑不已。不能认清自己,更不能理清在自己的现状下如何去改变自己。啰哩啰嗦一堆,语言上的不精确性不知道能否让槐叔您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这种事情虽然不应该依靠于他人,但是槐叔您在我的认知中是真正的心理状态圆满、又通达事件之理、真正做事情的长辈,麻烦您了槐叔。 断然 发表于 2016-10-23 19: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槐叔好!终于又见到您了!看您的育儿心得、心理健康等帖子,收获颇多,并且打印出来不时的温习下!只是虽 ...
你可以看看这个专栏,主要是讲方法论的。或许会有帮助。
https://zhuanlan.zhihu.com/gaia-agul-marxism 断然 发表于 2016-10-23 19: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槐叔好!终于又见到您了!看您的育儿心得、心理健康等帖子,收获颇多,并且打印出来不时的温习下!只是虽 ...
断然:你好!
已经在私信中看到你的留言了。看了你留言和帖子回复。我觉得,我们在私信那里聊比较好一些。也可以展开得多一些。
谢谢你的信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