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势往前走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6-5-23 21:48 编辑跟着大势往前走
葡萄呼吁开个帖,敞开讨论各种性质资本的利弊,顺便交流一下普通人能干什么。这种帖子不好写,讨论各种资本的利弊容易滑向五官争功,交流普通人能干什么容易变成鸡汤文,勉强交作业,胡扯一通,扯到哪里算哪里。
大势是集中,集中组织、军队和经济三大支柱,准备着和美国摊牌开打。
组织的集中不能多说,提供一个明显的观察点,大海从舞台上消失背后的削山头。
大海曾经的主政地200来厅官下课,行政体系瘫痪,现任主官什么事也干不成。
再看这位主官所在山头的其他干将,有的位高权轻,底下喽啰悉数下课;有的手下无人可用,却去了东北死地。
之后再有这一山头的后备军自我批评“娱乐化贵族化”。
山头被削得够呛,主将自然无法作为,只剩下在海子里空喊口号的份。
其他山头的故事隐晦,知道的就知道了,请不要说,不知道的也别问,不能讨论。
军队的集中不了解,管训分开、重组指挥体系、重新划分战区之类,“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就是准备开打。
经济的集中是强化央企国企,一手减法,供给侧卸包袱;一手加法,产业升级压任务。
拉高股市,把股民的钱忽悠出来之后关门打狗,上市公司套现和新公司上市。
稳定山头,给山头让利,某险资频频举牌,某投资平台收集银行股筹码,挖掘机已经储备好油料,只待重组、债转股、混改等开挖金矿。
稳定地方,给地方让利,扩大地方债规模,地方银行上市,重新划分央地财政分配,作用有限,不如地产党给力,最近又出来耍了一把。
给供给侧卸力,一带一路为产能找市场,还没有明确的操作方案,零敲碎打中。
整顿舆论,打击大V,清理NGO,防止造谣生事,给去产能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
产业升级补充弹药,列入自主开发的项目钱多,国际合作海外并购买买买,除了国家层面的交换,还要考验企业层面的整合能力。
收编快速成长民企,央企国企参股,巴巴系的风云涌动。
三大集中相互缠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个长期过程。策略是踩好集中和分散的跷跷板,为了平稳地集中,不得不容许分散,在平衡和妥协中朝着集中走,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必大呼小叫,退两步进三步很正常,这是山头利益平衡机制使然。
利益平衡不是临时博弈,而是提前博弈,从18届三中制造氛围开始,先进行取舍,建立各种应对预案,发生事情了根据预案快速操作,不行就推翻,推翻还不行就定点清除,所以必然有站队、有兑子,也必然出现刘青山张子善的情况,局中人自求多福吧。
解释一下刘张,没什么贪污受贿大劣迹,当时经费紧张,总司令提议“机关生产”,开个政府经商的口子,得到正式认可并推开,刘张经商补贴机关经费和福利,并没有揣自己兜里,被树为反面典型只是处在风口浪尖。
动物园的动物生活在笼子里,大势就是人的笼子,只能在笼子里折腾。大势来了,小老百姓不用考虑困难,也不用担心未来,跟着往前走,少犯错少付一点代价。
最需要杜绝的错误是瞎掺合政治。政治的事情,不知道的比知道的更重要,除非有亲历的老人毫无禁忌地讲解,听到一点风声摸到一点门道,都是大哥大模拟机,和智能手机差着一大截,自以为能掐会算,却只是街头算命先生胡扯,身处漩涡搏击风浪,却只是在洗衣机里游泳。
第二个要避免的错误是入错行。发达国家比我们强的行业,列入国家重大专项的行业,十三五100个重点项目,三项交叉,有前途的行业就有了。
第三个要避免的错误是妄想一步登天。职业生涯是长程考试,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做好,小学、中学、大学一站一站走,每一站都不会超过竞争者很多,但每一个台阶都开阔视野,锻炼更多的能力和潜力,综合起来,大学生比中小学生能力强。
特别说明以前讨论的一个话题,中国已经强大多了,为什么不给老百姓分配更多一点。中国是大国,虽然并非新闻联播中宣扬(更贴切的词是想象)的那样强,可一旦把资源集中起来,规模非常大,有能力向老大挑战,天然地被老大看成对手,所以路径只能是先强国后富民,产业升级完成,和老大平起平坐的那一天才会富民。在产业升级完成之前,别把分配性项目当回事,即使分配性项目喊得震天响,那都是震耳欲聋的沉默,最多是不饿死不病死的底线。
说一说企业。
央企
一,行政色彩浓重,部分央企高管是在为当官刷履历,守住摊子,不出乱子,过几年弄个国家部长、地方督抚当当,认真做好经营管理,提升效率的意愿不强。
方法: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外聘业务副总管业务,给任务,给待遇,还要给点权,董事长做好政委工作,配合业务人才干他的司令员工作。正在试点、铺开的董事会制度似乎要这么走,看后续。
二,重复建设严重,内部配套现象普遍,资源浪费很多。
方法:专业化精简,重复业务组建专业公司,类似电信业组建铁塔公司,比如某些重工类的央企都有自己的装
备子公司,可以利用国家大项目的时机进行整合;内部配套不经济且外部有配套商的业务,大大方方外包。
三,一堆小舢板捆成航母,大而不强,固定资产占比重,资金效率低下。
方法:分门别类,技术同质或市场同渠道捆成子公司,减少管理层级,最好打包上市,花股民的钱(别说手法黑,这是一片传销、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P2P等旁氏骗局都能遍地开花的神奇大地),拿不到上市名额,找产业链上的合资方,管理简单的业务还可以出售,比如三桶油的长距离油气运输管道,卖给养老基金。目的是减少大路货技术业务,现在有个新名词,叫“混改”,统统装进这个筐里,集团最终成为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用较少的自有资金统摄更多的资源,专注于技术上数一数二的业务和产融结合。
四,官员太多,打击士气。
方法:区分行政和业务,各走各的线,之后再精简,砍掉没有分管业务的副职,取消某些副科长、副处长、副部长行政岗位;提高一线业务人员待遇,业务骨干可以拿到科长待遇,科长可以拿到部长待遇,以此类推。
五,各种大企业病,小到论资排辈、户大出混鬼、裙带关系、职务腐败等,大到上面瞎指挥下面乱骂人、条条块块争资源等。
方法: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小处着手+小步快跑,把气氛吹起来,执行大项目的时候搂草打兔子,大刀阔斧+大步流星。
以上都是嘴炮,身临其境的操刀手才能开药方,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整体平衡感和尺度拿捏到位,在平衡和妥协中实现意图。
PS:
一,央企垄断经常被拿来说事,其他的不知道,扯一扯油价和电力。美国的油价看上去很低,实际上比中国高。美国通过大量海外驻军控制产油区,巨额军费由财政买单,综合起来,国民付出的代价更高。美国电力系统私营,电力公司相互割据,我的地盘不允许你来输配电,迫不得已搞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电力公司在地盘内建小电厂,依据用电量决定发电量,整个电网的效率比中国低。
二,这里不讨论地方国企,因为太复杂,一是地方文化差异,有的地方官本位严重,只为当官,不为运营,有的地方好一些,经营意识较强,真的在做保值增值;二是地方经济环境落差,2015年魔都国资总额15.9万亿,营收30100亿,利润3130亿,同比分别增长21.9%、7.1%和18.8%,分别占到全国地方国资的1/10、1/8和1/5,没有哪个省份能比得上。
穿马甲的“民企”
地方的官员和金融人士都知道本地谁是,外人可以这样判断,营收过百亿之后快速跃进的一般都是,高层外访团名单中的非央企都是。
穿上马甲,会得到金融支持,上市,银行贷款,有的还能拿到国开行贷款;技术和管理支持,军工订单认证严格,管理上的溢出效应明显;有的甚至得到政治资源支持。
功能必居其中之一:控制财政收入,防止地方做大;以市场经济面目打入国际市场,规避国家队嫌疑,成为海外并购支撑点;国家间勾兑的通道,万向官网就不打自招。
靠山稳当,一般闷声发大财,跳出来在媒体上张牙舞爪的都是神经病。但穿了马甲并不等于神功护体,后台失势,照样被分食,惨一点的,老板还会进去啃窝头。
民企
基本都有原罪,唯利是图,无法无天。
腐败官员跑不了。拔掉一个贪官带出一串企业,一个企业拜遍各衙门的码头,讲点技术含量的还会做做花活,简单粗暴的直接拿钱砸,福建一企业主自己讲的,9位数帝都砸上市。公关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一代门清,不让二代介入太多,富不过三代由此而来。
巧取豪夺跑不了,企业改制、地产党和上市堪称三大造富运动。
管理上毛病以前讨论过,不说了。
本来加了料,事情佐证观点,中国太复杂,难免以偏概全,更不想惹麻烦,都删了。
附录:破一破西方名企的神话
世上几乎没有完美的公司,西方知名外企也存在类似的弊病,程度不同而已。茶友万丛山在知名外企工作多年+参与过大项目,写过一个办公室政治系列帖子,暴露了各种狗血。
这里曝两个例子,先说阿尔斯通,再说西门子。
阿尔斯通公司是电力巨头(另一大业务交通基础设施设备),是世界上唯一涵盖了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地热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全部发电类型的发电设备供应商,在每一发电细分市场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组织架构清晰,管理流程规范,矩阵式项目管理体系强大,项目管理效率高,在时间、质量和成本这三个项目管理要素中完美平衡,但过去10多年一团乱麻:
1998年买断GE在阿尔斯通的15%股份,从GE—阿尔斯通更名为阿尔斯通;
2000年并购ABB的汽轮机发电业务,几乎被拖垮,2001年撑不下去了,把输配电业务卖给阿海珐,作价10欧元;
2004年几乎破产,西门子准备整体吃掉阿尔斯通,法国政府出资22亿欧元吃下20%股份,阿尔斯通得以活命,稍微好转就开始送钱,2009年回购阿海珐,吃下输配电业务中的输电部门,作价23亿欧元,配电业务转卖给施耐德;
2015年终于完蛋,电力电网业务被GE并购,作价97亿欧元。
原因是资本主义大锅饭,众多冗员把公司吃垮,管理层再折腾也无济于事,当初GE承诺不裁员,并购后立即裁员6500人,占10%,裁掉20%可能也不会影响运营。近几年法国政府为了放宽企业解聘员工的条件,一直尝试改革劳动法,试图以此激活企业,但民众反对,时时上演游行走秀。
西门子是超大型复合产业群企业,涉足能源、交通、医疗、电子等行业,员工40万,年营收1100亿美元,看上去挺美,2013年解聘还有4年任期的CEO Peter Loescher,内部混乱大白天下。
2007年西门子行贿丑闻曝光,Loescher临危受命;
2008年重组构架,10个业务部门重组为能源、工业和医疗三大行业集团,并开始一系列资产并购,家电卖给Bosch,收购诊疗公司NEO等等。
2010年刚刚走出丑闻,恰逢德国推出能源转型计划,可再生能源产生许多新兴业务,但西门子反应过慢,没有抓住机会,反而开始作死,2011年组建行业集团基础设施和城市业务,折腾3年,连清晰的智慧城市概念都没有推出,而整个集团的利润率开始落后竞争对手GE。
2013年营收和盈利双下降,Loescher被解聘,原财务官Joe Kaeser 走马上任。宫斗剧随之上演,Loescher要求董事长Gerhard Cromme一起辞职。
2014年架构重组,取消集团总部—行业集团sector—行业分支division—业务单元business unit的构架,恢复到10年前的老格局,集团总部直接领导行业分支,并把原有的16个分支改为10个,押注数字化,提出工业4.0概念。
2014年5月受法国政府邀请,参与阿尔斯通竞购,本来可以业务互换,一个成为交通巨头,一个成为电力巨头,但内乱自顾不暇,接不了烫手山芋。
这10年西门子表现糟糕,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首先是以Loescher和前能源集团CEOMichael Suess为代表的高层夸夸其谈,Loescher在默克制药和GE摸爬滚打过,能指挥几万人,但指挥不了几十万人,因为没有必备的技术和行业背景,只依靠管理数据进行决策,盲目设置财务高指标,在短期内不能盈利的业务就关停并转,被底下技术派的专家和领导团队骂为崽卖爷田,干掉了西门子的技术创新精神;
其次是各级领导水平不怎样,原基础设施和城市业务集团CEO Roland Busch在中国待过三年,掌管区区业务单元business unit中的区区东北亚汽车电子业务,最多也只能算个团长,摇身一变成了集团军司令,被德国媒体讽刺为,只是因为和Loescher一样喜欢打排球才得到这一职位;而原西门子中国公司CEO Richard Hausmann 2010年被总部召回,肩挑能源集团下属的智能电网分支,业绩平平,之后人间蒸发了。
最后是结构重组太频繁太剧烈,2014年构架走回老路,颇有点黔驴技穷的味道,而排球爱好者Roland Busch超级变身,居然成为集团总部管理委员会中的一员,最近又曝出降级续聘前CEO Loescher的新闻,人事倾轧不是一般的严重。
普通人跟着大势往前走,干些合适的事情,从中获益,我能想到的就是以下3点:
1、投资增值,具体只参与正规市场且适合普通人,股市、房市,其中房市的投资以后要比现在困难多了,要具体到城市地段了。
2、尽量靠近或转行进入未来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特别是高效率的;
3、投资以及教育下一代 1、广东几年干掉200厅官,以前不听号令干不成中央想干的事情是因,换这么多短期下面阳奉阴违也为以后创造了条件,干不成中央想干的好事恐怕县处级倒霉的更多
2、落马的200厅官大海的小弟应该只是一小部分
长期预测准大势才是本事,所谓跟着大势走很容易或必然被带到沟里
当年的刘青山张子善真的无辜?????
我觉得央企外聘管理人才不是好主意。我所见到的外边空降CEO的,有好结果的不多,一地鸡毛的更多。我觉得公安部近年的做法更合适:部长外调省委书记担任,常务副部长由内部提拔。大企业论资排辈恐怕无法避免。就算你有政策,以中国人的智慧也能想出对策。
打破条条块块倒是可以实现。说到条条块块争资源,讲个笑话。10年前的事了,有个央企下属的处级单位的一个科长,外号“1000块”,找他办事,哪怕是正常合理、工作范围内分内的事情,都要索要礼金1000块,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给钱就办,不给钱坚决不办。单位的一把手在大会上直接骂他,却拿他没有办法,因为他的“1000块”是仔细阅读文件后定的,不算受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用权力创收成了习惯(典型的就是公安机关抓嫖),各人都守着自己的条条块块不放手,造成了很多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资源整合就是一句空话。
至于国外大公司,有一些更狗血的还没敢写出来。说两个小的吧:
某公司请业主看冰球,包了一间包厢。先吃饭,吃完饭进包厢看球,边看边喝。业主有个前凸后翘的blondy, 一直腻在领导身边,开始还好,后来俩人都喝多了就当中亲热起来了(俩人都有家庭)。
我在某公司工作期间,碰到经济危机,某专业原有26人,裁员后只剩下5人:正副组长、专业总监的儿子+女友、某背景深厚的大美女blondy, 这些人我谁都扒拉不动,找H经理倒苦水。H经理非常的political, 说话很绕,但是大致意思我还是懂了:如果干不出活来,原因领导心知肚明,可能不会有啥事;但是如果因为干活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麻烦可能更大一些。 " 第二个要避免的错误是入错行。发达国家比我们强的行业,列入国家重大专项的行业,十三五100个重点项目,三项交叉,有前途的行业就有了。"
这些很关键,大家一起来说说这些行业吧,做点可行的
本帖最后由 海因杰 于 2016-5-24 09:18 编辑
不能点评,只能写给力。
这么说,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权威人士的经济政策变化,根本原因还是准备未来3年和美帝摊牌(可能性)?
欧盟的突然背约感觉很奇怪。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说是国家改革和未来设计的纲领性文件。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总结:
核心要改良马克思主义,本质要改变社会结构。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指导这个词很关键,并且用了坚持这个词,坚持的对象是指导性(不再强调个别理论)。意味和以往完全不同。往下看就知道了,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什么都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来说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说过的就不能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同时,根据需要找一大堆语录,什么事都说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说过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实践发展和创新,这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单独看这一段有点不同寻常的味道,结合这段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针。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
这两段并没有连在一起,但把意思连在一起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来放开讨论。
2.坚持指导,然后列出几项要坚持的,后面继续给出要把握的几点研究方向。这个很容易归纳了。
3.两个地方提到几代领导人,可以看出只把毛主席理论放在了哲学高度,其他人没有放入。然后归纳的认为几代都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探索。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说过,必须“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科学家,他撰写的《矛盾论》、《实践论》等哲学名篇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的许多调查研究名篇对我国社会作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是社会科学的经典之作。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江泽民同志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胡锦涛同志说:“应对激烈的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在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的同时增强我国的文化创造力、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思想。”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应该仔细读,一些细节言语很有意思,暗示性很强。由此猜想586任内要大改党章,国家机构也要大改。一般到了这样的讨论层次都是已经有了方向和框架后寻找理论罢了。 乌鸦 发表于 2016-5-24 1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说是国家改革和未来设计的纲领性文件。
在哲学社会科 ...
这个讲话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基本是亮了底牌。大家应该穷尽脑汁推导里面逻辑和可能路径。
至于现在那些被人追捧或贬低的各种细节政策,很多没必要深入研究,谁知道是铺垫还是目的呢,无法判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花谢!对着大师兄的文章,再次读刘鹤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给出的三点思考,感受很多。底线思维原以为是经济出问题,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死结;现在看,底线应该是台湾问题和中美之间的战争。国家鼓励去发达国家搞技术并购和寻求基础设施投资机会,这点从去年到今年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很多时候都是穿着民营企业的马甲在前面冲,见美的希望要约收购德国库卡。不过,我感觉,这个收购成不了。 清晰明了,谢谢大师兄好文。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认清大势很难,也没有那么强的能力加入进去。能做到工作和生活中脑子清楚不糊涂,情绪管好不偏执就谢天谢地了。 大师兄威武,加的料,放出来看看嘛。
就当是唐代的笔记小说,不加评论,不对号入座。
某年月日,某甲。。。
马灯 发表于 2016-5-25 0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花谢!对着大师兄的文章,再次读刘鹤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给出的三点思考,感受很多。底线思维原 ...
我觉得,提底线思维其实就是扩大“道”的两条“边线”,探寻并用足政策空间。
我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持悲观态度。现在能做的就是等。等国际形势的临界点。现在一带一路的努力,都是些零敲碎打,局势发生较大变化后,才可能前面有一片天。 大师兄,您认为地产的辉煌时期还有多久,什么信号可以认为地方政府开始摆脱土地财政? 李克强:央企管理层级由5-9层减至3-4层以下?(据说电联至少要取消一级)
前几天新闻联播提到了 然后203 发表于 2016-5-25 20: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提底线思维其实就是扩大“道”的两条“边线”,探寻并用足政策空间。
我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持 ...
赞同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悲观的判断,但认为董事长一系不会等,一方面要把社会上富余的资本引导到国外去买东西,一方面在国内练内功。现在国内资金太多,可投的地方太少,今年大概不会再放水了。
去海外买东西,最大的问题是,大家一拥而上,对并购的长期风险和实际的眼前操作的难度都没有很好的把握。这些都需要资本的理性,但国内的资本太缺这个了,不知道该怎么解。
刚看到美的要约收购库卡,用的投行居然是中信证券,用的律所居然是北京的一家律所。还没开始,就输了一半儿了。不禁叹口气。中国企业去海外买东西,这么多年了,也没点儿长进。 马灯 发表于 2016-5-26 15: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赞同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悲观的判断,但认为董事长一系不会等,一方面要把社会上富余的资本引导到国外去买 ...
政府推动的投资都是这个德性,在这个背景下的关键就在于操作者的水平了。
窃以为朝堂上的诸公对未来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并没有做好准备,现在投资海外的机会,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后面 的反复和拉锯 持久战才是要命的。
2015年以来的大手笔让我想起1930年以后的前苏联利用经济危机引进外国资本、技术这段历史。在这个期间,支撑苏联人民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狂热,付出代价的是苏联农业和矿业。 sky0007523 发表于 2016-5-23 2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普通人跟着大势往前走,干些合适的事情,从中获益,我能想到的就是以下3点:
1、投资增值,具体只参与正规 ...
在我们国家,炒股是赌博,愿赌服输吧。自己住,咬牙闭眼买一套,大家都当房奴我也当,房市投资没法讨论,地域、城市、区块差异极大。 万丛山 发表于 2016-5-24 0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央企外聘管理人才不是好主意。我所见到的外边空降CEO的,有好结果的不多,一地鸡毛的更多。我觉得公安 ...
CEO一职的空降兵没有人脉,生存率普遍非常低,可能不到20%,除非全才或超常发挥。业务副总是专才,外来和尚相对来容易上手。
如果干不出活来,原因领导心知肚明,可能不会有啥事;但是如果因为干活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麻烦可能更大一些。
这句经典。 海因杰 发表于 2016-5-24 09: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能点评,只能写给力。
这么说,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权威人士的经济政策变化,根本原因还是准备未来3年和美帝 ...
权威人士谈经济是战前决心书,供给侧去产能战斗打响。
是不是真的会摊牌开打不知道,开脑洞,准备10年,从新一届2012年算,2022年是关口。今年美国大选之后,中美交锋会更多,美国主动出招,中国被动应对。
没关注新闻,欧盟背了什么约?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6-5-27 23:39 编辑
马灯 发表于 2016-5-25 0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花谢!对着大师兄的文章,再次读刘鹤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给出的三点思考,感受很多。底线思维原 ...
成功的收购都是在幕后谈判,基本框架谈好吹点风,签字完成正式公布,看客才事前放风。
国际收购考验企业的真功夫:
1,24小时内获知信息,分析各方报价,给出自己的估值,做出决策,买还是不买。估值是核心。
2,48小时内做出资金方案,表达正式收购意向。融资是关键。
3,10个工作日内给出专业报价和并购方案。方案是关键。
4,一个月内做好公关,公关公司是关键。
5,并购是前戏,整合是高潮,3个月内接收,执行队伍是关键。 土匪王 发表于 2016-5-25 1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威武,加的料,放出来看看嘛。
就当是唐代的笔记小说,不加评论,不对号入座。
某年月日,某甲。。 ...
那就八卦一下。
某年某月,某人退伍回乡,进集体企业,几年后改制潮中买下来,转行,收获军工订单穿马甲,闷声发财平安无事,某年某师傅的儿子打上门,急得满头大汗,破费一点,不乱掺合,一带一路时入选外访团。 far8008 发表于 2016-5-26 08: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您认为地产的辉煌时期还有多久,什么信号可以认为地方政府开始摆脱土地财政?
仅个人看法,5-6年内不可能再整体辉煌,因为推动地产的钱其实是银行的钱,银行是国家的,而国家的重心是去产能和产业升级,不可能放任资金流入土地。
最近耍出来的地产党,更像地方“借用”民间资金托住经济,兼有地方和中央博弈的味道,中央可能要放大地方债口子了。 kuafusoft 发表于 2016-5-26 10: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李克强:央企管理层级由5-9层减至3-4层以下?(据说电联至少要取消一级)
前几天新闻联播提到了
3-4层?这么大能耐,怎么不把官员减到这个数目。
我见过少的,6层,员工-股长-科长-部长-子公司执行经营层-总部经营层。 本帖最后由 海因杰 于 2016-5-28 09:25 编辑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5-27 2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权威人士谈经济是战前决心书,供给侧去产能战斗打响。
是不是真的会摊牌开打不知道,开脑洞,准备10年 ...
就是欧洲会议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至于美国,美国防部长卡特25日在海军战争学院发表演说时,把美对中国的战略态势比喻成“宛如与前苏联持续近50年的冷战对峙”。
涵盖这一时期的新闻,我感觉运河文件和G7会议与之有关联,促使美日欧达成了一部分条件。
G7会议谈什么,不见新闻有什么报道。 far8008 发表于 2016-5-24 07: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第二个要避免的错误是入错行。发达国家比我们强的行业,列入国家重大专项的行业,十三五100个重点 ...
我觉得一个行业有发展不等于身处行业的个人有发展,这两者会有交叉,但也有不重叠的部分。 汗你写这里也不提醒下,拜读后细说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5-27 2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权威人士谈经济是战前决心书,供给侧去产能战斗打响。
是不是真的会摊牌开打不知道,开脑洞,准备10年 ...
猜不懂大势,说说眼前看得到的。
权威人士估计就是xi boss,文章逐条批小强,更像南北院斗争,
看看央行说放水很无奈,去询问美联储何时加息,更能验证这种南北斗争这两种压力的存在。
关于市场经济地位,也可能不是欧盟背约,简单的话非要复杂着说,而且漏洞较明显,
很可能当年双方故意搞的,愿本各方就是想搞个15年的短期合同先看看。
关于刘张,他们的后人发文章说是河北省a委斗争的牺牲品,想平反。
最后请问如果"准备着和美国摊牌开打"?万一输了怎么办? 猴哥对自动化驾驶什么看法?
这个也是十三五重点推的100个项目之一,只是就一句“推动驾驶自动化”,是在太干巴,感觉就是国家给几个政策,主要让民间自己玩。我有个机会可以向这个方向靠拢,兴趣是有的,但是自己没有这个眼光来判断,生怕掉进一个老旧的行业。 loyf 发表于 2016-5-30 10:16
猜不懂大势,说说眼前看得到的。
权威人士估计就是xi boss,文章逐条批小强,更像南北院斗争,
王沪宁
这里就犯了第一个忌讳了
当年卷进一些事,时候一个老朋友这样说,有些事知道了就是卷进去了。很多关键时候一些事随口说错了只要不涉及博弈,也就是纸上作业。而说对了呢,对了能得到什么,或者失去什么,这是很多普通人从来不去想的问题。之余现实中那些削尖脑袋想卷进去的人,各安天命就是。 葡萄 发表于 2016-5-30 19: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王沪宁
这里就犯了第一个忌讳了
谢谢葡萄的消息,虽然感觉王书记有点撑不起权威人士这么大的口气。
读了你这个帖子,感觉真是搞不清你们接近政治的人的生活方式,哈哈。
除了投机于政治,投机于经济不是更好?
看准了的事,能下注的市场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