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信息处理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六):人与事纠结中的自尊追求
影响信息处理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六):人与事纠结中的自尊追求自尊,即自我尊重,在百度中解释为: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的歧视,侮辱。在一般的心理咨询中是把自尊赋予“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的意义。
现实中的人们是不可能时时刻刻处在这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是在某一时刻,或者某一地方,某一事物做到这一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表现出对自我尊重的追求。
追求自我尊重与追求社会尊重是一个平衡的杠杆的关系。社会尊重不足的人,对自我尊重的需要就非常强烈。一个已经得到社会尊重的人,对自我尊重的需求程度相对比较低。比如,那些获得社会公认成果的大师们,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表现出……。说他们没有时间只是新闻工作者的聊谈,在他们的内心里,他们已经不需要通过生活中的种种“高一等”来满足自尊的需要了。
人们对社会尊重的认知,是一个很主观的感知过程。很难要求这个感知过程有客观标准和伦理道德制约。在当今机遇,条件,环境等等与成功有关因素不可能平衡分布(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的情况下,人们普遍地在主观上觉得社会尊重不足。
趋利避害是人性构成因素之一。人们经验中那些成功的内容在潜意识中常常是被当作“安慰剂”,而那些失败的经验,挫折的经历却时时处在社会交往中的“警戒中心”,以避免自己“踏进同一条河”。
因此,人们对自我尊重的追求是人们内在的,潜意识状态下的非常强烈的心理活动。它对人们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介入。主要表现在对事件事实与“事件所涉及的人”的动机判断,以及他人对自己这种判断进行评价的动机判断。
对事件的描述和判断是属于社会交往中事件的信息交流的内容,为什么这样描述,为什么这样判断,则是社会交往中的人际信息的内容。对“为什么这样描述?为什么这样判断?”的归因,则直接涉及到了自我尊重的范围。
于是,在自我尊重的强烈追求下,围绕事件的哪些信息不重要了,而关于当事人的信息(包括八卦信息),或者心理上的当事人“是不是得到自我尊重”的信息就会变得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死不认帐”,抬杠,“口服心不服”等等都可以找到自我尊重追求的影子。
一些优秀管理者在批评他人同时也给予表扬的心理原因:让被批评者的社会尊重追求与自我尊重追求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
事与人纠结中的自尊追求,是汉文化圈中非常突出的心理现象,许多社会学家给了一个“面子观”的标签。茶友们在生活中都可以体会得到。是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有意者是可以利用“人与事纠结中的自尊追求”来实现其目标——搅浑关于人的信息和关于事的信息的水。让不利于自己的事件信息处于停止流动和意义模糊状态,让自己希望的事件信息在传播者自尊追求的驱动下广泛传播。其主要有以下作法:
一、把事件的任何信息都赋予自我尊重的意义。使人们的不能有效地客观分析事件。
二、促使人们分析判断的结论过早公开表达。本来,人们认识事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分析判断是一个不断校正的过程,过早公开表达了这个过程中的某一时点上的认识,而由于这个时候的认识不成熟,一般都会让他人在后续的交流过程中延着早先提出者“为什么提出这个不成熟的看法”的动机及其人际因素方向进行思考。他人这种对动机的思考过程会反过来让过早公开表达者严重陷入“事与人纠结中的自尊追求”。讨论非常容易进入“事实不重要,尊重才重要”的怪圈。这在网络社区是非常容易印证的。
破解这种作法,最有效的对策是当有涉及动机的言论出现时,直接提出“人与事分离”的观点,把关于事实信息与关于人的动机的信息分开讨论,并且坚持“事实分析在先,动机分析在后”的分析规程。
“事与人纠结中的自尊追求”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理论上的解释有许多不同。从影响信息处理的角度上讲,此贴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一些。
外部越不受尊重导致内部越不和谐!内部越不和谐导致外部越得不到尊重。打破这种负反馈,寻找外部尊重,成就自我! 机遇、环境等是外在的,不可控,这些资源越差,取得成果的可能性越小,被尊重程度越轻,就越需要强化内在的素质和能力。强化素质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个撞得满头包的过程,免不了他人批评,不管善意还是恶意,被尊重程度更轻,似乎陷入死循环。
能不能真心接受有理有据的批评,是不是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天性,有的人天生虚怀若谷,有的人天生刚愎自用;二是认知,知道“面子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面对批评时目的性强,放在改正错误上。请槐叔解析。 这个系列文章很棒,赞 tnq 发表于 2016-5-14 10: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外部越不受尊重导致内部越不和谐!内部越不和谐导致外部越得不到尊重。打破这种负反馈,寻找外部尊重,成就 ...
tnq:你好!
要突破这种负面循环作用圈,从经验上讲,最好是外部与内部一起改变。在操作上,比如换一个单位,到另外一个城市,等等。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开始。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的。那么,只有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毕竟别人是根据你的行为做出相应的行为的。
那么,人的自卑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别人教会的。特别是小时候遇到挫折时,大人们的处理方式,评价言论等等教会自卑者如何看待自己的。
找出自己那些从小时候就形成看待自己的的理念,方式,是改变自己的开始。是最后走出这种负面循环圈的最好的道路。
有的时候,可以借助朋友们的帮助来认为自己。人,是在别人的评价中最终形成自我评价的。
谢谢你的参与和评论。非常感谢!
RE: 影响信息处理的社会心理学原理(六):人与事纠结中的自尊追求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5-15 14: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机遇、环境等是外在的,不可控,这些资源越差,取得成果的可能性越小,被尊重程度越轻,就越需要强化内在的 ...
玩钉耙的悟空:你好!
他人批评,要看是针对事,还是针对人,善意,还是恶意。对事,善意,一般不能看成是不尊重被批评者。如果被批评者认为被批评就是不尊重,一般是在认知上有一个偏差,把别人的评价作为判断自己工作生活好坏的唯一标准。
具有这种认知偏差的人,一般没有树立起自己的理想。他们所说的“理想”其实是志愿。重构理想体系,是校正这种认知偏差非常好的方法。
你说的天性,其实是从小被人教育而形成的如何看待自我的反应。如何教育,父母是第一责任人。
刚愎自用的人,其实内心是非常自卑的。正因为自卑,他们才需要强势来证明自己能,什么都能,不断地证明能。这是自尊心不足的一种表现。可以从他们小时候的家庭,学校,邻里等等成长环境中看到挫折对他们的负面影响。
挫折引起的自卑有两种行为表现,一是退缩。是我们最熟悉的。另一种就是这种强势,这种刚愎自用。
人们对批评的认知,其实指向两个内容,一是指向人,一是指向事。
如果批评的内容指向人,一般会引起我们自尊的反弹,这种情绪会干扰我们对事批评正确性的理解。哪怕在意识状态中,我们极力告诫自己要表现出接受批评样子,但是,在潜意识状态控制的语调,声色,手脚等等会表现出拒绝的样子。
如果批评的内容指向事,一般我们就会把注意力放在错误是如何形成上面,以及批评中传授的经验。自尊没有受到伤害。
当面对批评时,在告诫自己“面子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引向人的方向。会对批评的解读出现方向性的引导。如果批评者言语涵盖面没有很好的限定,被批评者很容易把对事的批评解读成对人的批评。比如,咋整的?这种言语,没有限定。可以指事,也可以指人。如果关注人,那么,就非常容易把这句话解读成是指人。
所以,批评者就事论事。被批评者专心关注批评的事。这样,就能很好的在批评过程中交流而得到双赢。
不知道,我对你的留言解读正确与否,就这样回复了。如果不对请指出。也请多多包涵。
谢谢你的参与和讨论。非常感谢!
niuph 发表于 2016-5-24 23: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系列文章很棒,赞
niuph:你好!
谢谢你的赞同和喜欢。希望帖子能给你新的视角。
非常感谢! 西溪老槐 发表于 2016-5-27 21: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玩钉耙的悟空:你好!
他人批评,要看是针对事,还是针对人,善意,还是恶意。对事,善意,一般不能看 ...
谢谢,谢谢槐叔详细解读,更深刻理解八字氛围“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重要性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