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的真实情况!
屠呦呦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网上新闻是这样报道的:在各种传说中,这个场景往往被描述为:在某一天的凌晨或者深夜,阅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屠呦呦被灵感击中——那本古方上说:“青蒿一握 ,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然而,真实的实验却是繁复而冗杂的。
阅读过屠 呦呦部分实验记录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她的实验设计还是非常严谨的。”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中,屠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 验,“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60℃,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 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
她还特别提示: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药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昨天和一个同事一起出差一路闲聊得知:青蒿在西南地区40年代已经在各大中医中普片使用,其母亲给他们讲小时候40年代的时候得痢疾,中医生就叫他们自己上山采青蒿浸水吃好的。
西南这个地方容易得痢疾,西南这个地方刚好有疗效好的青蒿,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均衡。
从这个信息得知,青蒿的研究或许没有那么传奇!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百度贴吧又翻出来一些东西,可能都是各个集体研究的结晶。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际提取的不是青蒿,是黄蒿。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所以浸水吃抗疟是讹传。 老土拨鼠 发表于 2016-5-10 1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实际提取的不是青蒿,是黄蒿。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所以浸水吃抗疟是讹传。
也就是说我同事妈妈说的是假的?
书名和现实中的名称可能不一致! 青蒿素发现用的是现代化学和医学方法,提取出青蒿素的植物其实是黄花蒿,按古方的用法其实治不了疟疾。至于为什么叫青蒿,那是有故事的。
另外,疟疾不是痢疾,疟疾是寄生虫病,痢疾是细菌感染,青蒿和青蒿素都治不了痢疾。 tnq 发表于 2016-5-10 12: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就是说我同事妈妈说的是假的?
书名和现实中的名称可能不一致!
对你同事妈妈的说法,我是这么看的:第一她肯定没有主观说谎意图,第二她对有效性的理解和现代医学差距一定非常大,第三她对幼年时期治疟疾的配方疗效记忆上肯定有误区。 老土拨鼠 发表于 2016-5-10 1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实际提取的不是青蒿,是黄蒿。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所以浸水吃抗疟是讹传。
中国叫青蒿,日本人命名为黄花蒿。专门有篇中文文章说过这事。 老山羊 发表于 2016-5-10 1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青蒿素发现用的是现代化学和医学方法,提取出青蒿素的植物其实是黄花蒿,按古方的用法其实治不了疟疾。至于 ...
文中可能词语有误 “痢疾”还是“疟疾”不太清楚,清楚的是乡下叫“打摆子”。查了下摆子是疟疾的俗称。
古代疟疾有治愈的例子没有,青嵩,常山这些中药是怎么被发现的 明明就是葛洪发现的
非要哥伦布然后印第安人才欢天喜地的发现了自己的生活了n年的大陆 本帖最后由 乡间小径 于 2016-5-30 00:32 编辑
老土拨鼠 发表于 2016-5-9 2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实际提取的不是青蒿,是黄蒿。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所以浸水吃抗疟是讹传。
这个论断模糊、歪曲了葛洪药方的真正价值。
细节是魔鬼、细节决定成败。其实葛洪的描述已经相当精确了。“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样定量的描述对于古人已是很难得。而且正是讲到了关键点。对于青蒿素的描述是几乎不溶于水。化学对水不溶的定义是小于0.01g/100g溶剂,葛洪所处的是东晋,那时候的升大约是200毫升,两升水大约是400mL,“几乎不溶于水”,意味着溶解度介于0.1g和0.01g/100mL之间,从青蒿素的结构也可以大致估计出它的溶解度在这个范围之中(总体弱极性,存在可以和水形成氢键的醚键、酯键和过氧键,说明它会有一点水溶性)。那样溶解的量会超过0.04g青蒿素。更何况青(黄)蒿中的其它成分的存在会增溶。水的用量也很关键,太少,浸渍绞汁量少;太多,浓度太低,杂质溶出增加,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大。另外,浸渍后绞取汁也很关键。浸渍会溶胀,绞榨会破坏青(黄)蒿的原有结构,使其有效成分大量进入水中,然后“尽服之”。绞汁后,大部分情况是悬浮液或乳浊液,而不是溶清液,有效成分的含量可能会超出理论溶解度。这个提取方法就是从现代眼光来看,也是比较科学的,简单而且有效。古人应该是经过了相当多的摸索才会有这么精确的一个结果。
单纯从学术角度分析,屠呦呦的实验设计其实并不那么严谨。如果一个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实验员,他的做法会是这样:1. 查阅、整理、分析古籍文献,并进行民间医学调查,按中医相生相克原理,应该在疟疾高发的南方地区寻找药方和植物。2. 筛选出经典药方中比较可行、可信度较高的方子。原原本本地重复操作,因为有大量感染疟疾的病人,而且是致命性的,应该考虑活体试验,看看有无效果(应该是有效的);3. 采用常规的提取技术和流程,看看是否有效,如果没有,就意味着要么提取的溶剂无法有效萃取(这个对于植提的可能性不大,植提常用的溶剂选择基本涵盖了所有可能性),要么是提取的过程中活性丧失(这方面的可能性最大);4. 不同处理温度的摸索。因为葛洪是冷提取的做法,应该将提取、浓缩温度一般要控制在40℃以下(如果控制浓缩温度的话,用乙醇、二氯甲烷、氯仿等当时常用的溶剂,不用乙醚也可以提取青蒿素的有效成分。40℃这个温度的选取不是随意的,而是自然界正常的环境温度的最高值)。这不是否定乙醚提取法的价值。青蒿素极性低,用乙醚、二氯甲烷等溶剂进行提取,可以降低某些有害杂质的溶出,有利于减小毒性和进一步提纯出单一化合物。
文革时候,那时的学术权威都靠边站了。所以可能文献检索分析、试验过程比较粗糙。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医经典,但都没有进行严格筛选重复,浓缩温度也没有进行有效控制。如果认真分析、试验古人的提取方法,不需要分离有效成分,绞汁后的水剂就可以直接应用于抗疟,那样青蒿素就会以中医的形式被迅速应用到抗疟中,当然这样的应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但对于救命的迫切需要来讲,应该是没问题。
当然,特殊的年代、特殊的背景和条件下,青蒿素能在那么差的条件下通过集体攻关取得突破,还是难能可贵的。
刚刚看到一个帖子,里面讲青蒿素的一些争议还是比较实在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62c35b0102w43n.html 乡间小径 发表于 2016-5-30 1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论断模糊、歪曲了葛洪药方的真正价值。
细节是魔鬼、细节决定成败。其实葛洪的描述已经相当精确了。 ...
有些土方法是有效的,这种方法不会出现在正经的医书中!
不可否认现代医学的进步,但是现在的进步有时候完全脱离了人民的生活!
即没有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又把人民群众隔离开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