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 "小白虾预测"工业4.0的先决条件
1,正义公平民主的法律先决条件,不要州官能造木仓百姓雕不出菜刀,也不能造出来就让人抢去还没法说理。
2,广泛的工业标准化统一
对,跟车同轨差不多意思,涵盖的太广,随技术进步拓展的
3,中高品质粉末纳米材料普及
不知道,我乱说的,不过你要是假冒伪劣盛行的话就等死吧
4,物流标准化统一,精确时间,精确定位
什么?砸了?碰了?变形了?在管子里卡住了?
5,金属打印普及
谁知道呢,听起来挺高端
6,个人加工中心普及,地域范围内无时差高度协同成区域的也可算做加工中心
活不能局限于某个人某个集体某个国家干,都能参与
7,工业通讯标准、网络通讯标准、接口标准、人机对话标准====统一且普及,总之就是让人跟人人跟机器顺畅沟通
4.0只能这样了,伪智能
8,公民普遍受教育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公民信用体系普遍公平公开建立
4.0,4.0只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了
9……,随时补充
丢了个土坷垃,欢迎拍砖,拒绝粗口:lol
本帖最后由 乌鸦 于 2016-4-18 18:12 编辑
消灭零回复。
工业4.0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法律再怎么公正也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
比特币那一套链条需要法律吗?
我认为工业4.0也好,大数据也好,最终发展结果,是走向消灭法律的。也就是说,法律是他们发展的拦路石。
规则替代法律,不遵守规则连玩的机会都没有。当规则普及到整个社会,那就不是玩的机会,而是生存机会消失与否的问题。那时需要的法律条目会越来越少。
有个例子不知是否恰当,人类社会起初是物物交换,后来交换频繁了,为了方便出现了交换等价物,直到最后货币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货币的功能越来越重要,但是走到今天,单纯的从互联网这个小社会层面来看,在上面各种数据信息出现了更便捷的交换,已经不需要货币来帮助完成了。而互联网社会,数据的价值似乎要脱离经济学中的概念属性,要用价值的哲学概念来定义,也就是数据交换的根本是为了获得满足感。当双方都获得了满足感,这个交换才能完成。现在各种很火的网红概念本质就是这样完成交换的。
那么现实中的货币,只能成为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一个桥梁了。
法律这东西,发展一直从简到繁,客观讲还会有一个从繁到简的阶段。 乌鸦 发表于 2016-4-18 18: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消灭零回复。
工业4.0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法律再怎么公正也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
说道消灭法律,突然想到一件事,就是为了的某种社会形态下,大数据可以帮助确立人的价值(未来)于是,你说的规则就是大数据算法中的一个变量,违反规则,与遵守规则就直接导致了个人价值的变化。就如同交通违法扣分影响信用度一类的行为一样。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乌鸦 发表于 2016-4-18 18:10
消灭零回复。
工业4.0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法律再怎么公正也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
确实,数字化社会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在减少“文科生”的应用范围,包括各种法务、文秘、采编、公关、财会等方面的工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我们一直挂在嘴边但现实似乎没有什么改变的管理人员。数字社会对管理学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用颠覆毫不夸张,马云就对“管理科学”嗤之以鼻。归根到底,基于人脉和人情,强调信息差异和人身控制的管理学都将式微,而这是目前最主流的人群之一(如以忙总为代表的人群),这也是TG金字塔管理体系的主体,未来的走向,这些人的取舍或许才是大数据战略成败的关键。 jilliopen 发表于 2016-4-18 2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道消灭法律,突然想到一件事,就是为了的某种社会形态下,大数据可以帮助确立人的价值(未来)于是,你 ...
消灭法律是想法是被两件事启发的,一个是去年接触做小额信贷的同学,他们的征信系统都是统一的,都是个人从前的那些记录,二是科技发展到今天都到了探求人们想什么的地步,那人还有什么秘密。有了违法的思想,可能早就被辨识系统发觉了。就像征信系统的模式如果扩展到整个生活,对一个存在坏苗头的人,提前就不带你玩了,那相当于被社会隔离了。
还有就是当下叫喊的各种版权立法,我觉得这不是好苗头。数据时代的三个特征,迅捷的流速、巨大的存储、超强的复制功能,决定了以数据价值为基础的立法不太可行。无论从任何角度探寻、定量数据的价值,只要把数据归于商品经济概念,都会违背数据社会的共享机制。那么要尊重数据价值,回报数据生产者,就要从价值的哲学概念上去挖掘了。我猜想未来会涉及到数据权力的各种细分,然后就是各种细分权力的相关交换,从而为生产者带来包括物质上的各种益处。 wild007 发表于 2016-4-18 2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数字化社会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在减少“文科生”的应用范围,包括各种法务、文秘、采编、公关、财 ...
我觉得对管理方面影响是巨大的。要说影响先得说的别的,最近我一直看分布式自治系统DAC和区块链方面的网络资料。做了点总结,
1.区块链技术,简要说就是用一个激励过程,激励人们共同完成一个存储行为。完成这个链条主要需要三个协同步骤,第一步建立交易比特币的市场,让人们有了热情为追逐比特币而参与到链条中。第二步除了交易能得到比特币,还可以运用电脑的算力去获得比特币,这就是挖矿过程。第三步所有参与交易和挖矿工作的人们就成为了一个个存储单元,存储的是比特币资产信息。比特币的名字有些抽象,总让人容易往货币方面想,这里我们可以把比特币想象成任何东西,哪怕想象成一棵大葱。
2.分布自治系统DAC,英文名字是这一堆Distribut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直接简要说,这DAC内涵就是上面比特币中的大众挖矿行为的运行模式。他也有几个特点:第一根据固定规则参与人自愿完成一种行为,比如,倒垃圾这个行为,为了自家干净每天我们都要把垃圾收集起来倒出去。第二不会因为某一个或几个参与人的随时退出,行为就此结束,这说明参与人具有自主性。(这里一定要明白行为和任务的区别)第三规则都是公开的,所有参与者在遵循规则下行动,谁也没有管理权限。第四总规则下允许子规则的存在。比如还是倒垃圾,几个邻居可以协商怎么互帮互助倒垃圾。第五是激励手段,上面的那个区块链链条就是依靠比特币的兑现去激励。(关于激励手段,我的看法是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所以激励可以综合理解为得到满足感。我认为满足感这个词在数据社会里很关键,是分析数据价值的核心。而价值定义有经济和哲学两方面的解释,恰恰满足感这个词出现在价值的哲学定义上。满足感是否就可以看作一项权力呢。这点以后再讨论吧。)
3.智能合约,简单意思就是一个存在约定条件的,能够根据条件自动执行的一个合约。当然还能延伸很多功能,这里略过。
上面这些综合在一起看,完全可以扩展互联网+的范围,就是把企业更多的生产环节搬到网上,通过DAC实现。现在互联网+的太单调,没有深挖。
直接简单说思路,实体企业可以在网络上成立虚拟股份公司,这个虚拟公司的内容可以包括分离出来的业务。延伸后就是,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成立这么一个虚拟公司。但这个公司必须存在数据(产品)流动环节。实体公司具有该虚拟公司的内容所有权,不持有股份。这股份分成一定份额后是给DAC的,当然DAC内有分配机制和淘汰机制,就像比特币挖矿分成一下。然后建立一个虚拟股份转让平台。大概模式就是这样,我说的很简单,但是在上述链条的那些环节中添加细节,这个模式就能运转起来。
说了这些,对应了你提到的管理权的问题,实体企业管理权递减未来是大势所趋。
PS.
数据社会三个重要特征决定了,任何产品都可以看作数据,流通环节等于数据流动,流动停滞的环节可以看作存储节点。
现在的互联网+的那些公司所做的,就是在流动环节和存储环节,尤其是现在多数都扑在流动环节上。比如那些外卖,还有中介性质的。
而数据社会初期首先被开发的都在在流量大的方向上,比如衣、食、住、行、医疗。而这些流量大的方向中最简单容易开发的就是流动环节。就跟刚发明了火车,生产、生活一下被提速了。开发目标就是解决流动中的阻碍部分。或者提升数据(产品)流速,或者让无序流动变得有序。
wild007 发表于 2016-4-18 2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确实,数字化社会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在减少“文科生”的应用范围,包括各种法务、文秘、采编、公关、财 ...
难道GE的工业互联网就不用管理?去了解下predix再来下这种武断的结论 韵儿小白 发表于 2016-4-19 00: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难道GE的工业互联网就不用管理?去了解下predix再来下这种武断的结论
不是说不要管理,而是管理岗位的需求会大幅锐减,传统的管理人员,目前可以看到的去向就是从政,只有政治还是劳心者的天堂。
现有的管理学状态讲来进去都是如何管人,西方管理学有更倾向于管事的倾向(但把人也看做事,即所谓理性人假设前提),但多数西方管理学都与中国水土不服。说白了,中国还停留在如何保证“避免政令不出中南海”、“令行禁止”的层面,其针对的主体都是人。
古今中外,对人的管理不外乎两种策略: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但由于产品溢出的效应,胡萝卜的效应在迅速降低,奖的功效已经越来越难以保证差距;同时大棒的威力也在迅速降低,80后或许是最后一代活在房产阴影下的人群,90后开始经济惩戒的威力就已经锐减,而仅靠铁面和严辞,效果并不可持续(fear always work越来越受人反感),且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好莱坞最近的两部动画指向非常明显)。
在这种局面下,互联网给了管理学另一条解决思路,即人作为参与者而非受控者加入到社会生产中,成为自我管理者,所有的人重点都是事,而事的解决,采用片段自匹配(甚至可以双盲匹配)。这其中,人的工作可能会出现非常多的“无用功”,参照模式就是人体的“受体-配体”体系(我已经举了非常多这个事物,仔细斟酌一下会发现这种模式已经相当普遍了),唯一需要保证的就是作无用功者的苦劳。这里面软件行业已经给出了一条解决思路,即软件工作者在没接到项目时都在服务外包机构“上班”,外包平台提供基本食宿,并随时发布企业开发项目需求,由平台上的人自组项目组去洽谈接单。
未来随着数据孤岛打通和人工智能推进,类似这种模式会逐步形成自己的规模,并取代现有的层级金字塔管理模式。一个极其可能的结果就是,随着税收的征收到人,连“企业”这种组织模式也将不复存在,社会由一大片自组自洽的“项目组”来完成绝大多数生产、流通和服务工作。 乌鸦 发表于 2016-4-18 2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对管理方面影响是巨大的。要说影响先得说的别的,最近我一直看分布式自治系统DAC和区块链方面的网络 ...
老兄确实总结得很到位,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就是工作和分配都是即时发生的,明面的规则会压缩潜规则的空间,连带的就是将不劳而获和少劳而获的端口给减少了很多。这对现在这些习惯于玩弄“人心”的管理者而言,不是好消息,但对于那些情商偏低智商偏高的人来说,却是一个好时代,整个社会为了人情纽带而付出的各种成本会大幅缩减。是的,以后你不用到处拍马屁,到处八面玲珑跑关系来提高生活水准了,合作更基于一种“同志”纽带(这个词被用坏了,想他的本来用意就可)。互联网和物联网使得各种分工合作以更快更高效的方式推进,人在其中优先考虑的不再是站队和免责,而是在限定规则范围内如何达到区域最优(你不优自然就轮到别人),而且投机的作用也大幅下降,因为一次成功并不会给你一劳永逸的收获。 wild007 发表于 2016-4-19 08: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说不要管理,而是管理岗位的需求会大幅锐减,传统的管理人员,目前可以看到的去向就是从政,只有政治 ...
这个概念已经存在10年了,美国叫众包,我们叫威客,我们还率先提出。百度知道就是一种非现金式的威客。网络上比较大的猪八戒威客,孙悟空威客什么什么的,已经存在很久了。这个东西是非常符合互联网思维的,理论上是先进的,是未来发展方向。较为短暂的、阶段性明显的工作,逐步放出来,应该是这个趋势。其实一定要说,Uber也可以看做是威客的异化。但更为重要的、连续性的工作,在这个平台上操作则需要克服的困难太多,目前还远远看不到头。另一方面,这个东西是反人性的,是将人不看做人、看做程式化的,完全违背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熟悉到信任的既有传统,到底有多好的前景,我看不清楚。
国内威客行业集中在比较低端的设计上,LOGO什么的。我认为主要原因一是保密的问题,一次性工作无法确保受雇者素质,不能交予更为深入、乃至核心的工作。简单的类似淘宝打分钻、皇冠制度是有漏洞的,可以刷,雇主受雇者互相打分相对于金额较大、重要程度较高的公司业务,风险偏高,参考值太低。相较之下长期雇佣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其次是整体效率并不见得如何高,因为通过投标存在重复劳动,众多投标者各自分头同时做同一个东西,浪费,竞标时候质量差不多的竞低价也不合理,而不投标的很可能会因为不合意而再次劳动,时间成本高。另外就是山寨横行,抄袭遍地,监管缺失,这个也是国情了。 本帖最后由 韵儿小白 于 2016-4-19 15:42 编辑
wild007 发表于 2016-4-19 08: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说不要管理,而是管理岗位的需求会大幅锐减,传统的管理人员,目前可以看到的去向就是从政,只有政治 ...
任何管理最后都是人心管理
至于“西方管理学有更倾向于管事的倾向”这可不是一张嘴一句话就能被你定义的
中国还停留在如何保证“避免政令不出中南海”、“令行禁止”。我国外带了几年,根据我观察了解和交流,大公司基层员工总体还行,中层管理扯皮踢皮球官僚主义一点不比中国低,GE波音哪个不是大公司病。
但多数西方管理学都与中国水土不服,那又怎么样?忙总的从中金公司看TG合资策略里讲,你大摩再牛逼又怎么样,没方风雷照样玩不转,不是我错了你是西方错了。
-----------------------------------------------------------------------------
另外,关于互联网一段,老兄能码着一段其实还是蛮佩服的,因为我码不出来,也看不大懂。
类似互联网的东西看了不少,但就和大数据人人都在说一样,到底怎么回事谁都说不清。
现代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远超你我想象。,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群小不点或者松散的组织构建的,而是数个巨型企业联合起来打群架构建的。
就如军队需要令行禁止如臂使指,按照你所说“自我管理”,这或许对某些行业可能有效(比如游戏公司)
在高精尖工业,精细化工,半导体等大工业中,我实在无法在短期内看到被单纯“互联网管理”取代的可能。
------------------------------------------------------------------------------------------------------------------------------------
当然我以上所说的不代表否认的互联网。互联网管理的确会在大企业中发挥作用,但是资金的投入,技术的投入绝非一般人一般国家搞得起,绝不是一般企业一般国家目前有实力支撑的。
例如GE大价钱搞得工业互联网predix(全美只有他能玩得转),忙总前段时间提到智能化工厂(中国是唯二实际开始使用)央企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主要集中在军工)。这玩儿意目前除了TG MD其他国家洗洗睡吧。
至于其他民间的你们爱怎么玩怎么玩,大多数最后都是滚雷英雄,过个10年20年真搞出点什么有价值的正规军来收编。(就像蚂蚁金服被剥离央企注资)
本帖最后由 韵儿小白 于 2016-4-19 15:45 编辑
wild007 发表于 2016-4-19 08: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说不要管理,而是管理岗位的需求会大幅锐减,传统的管理人员,目前可以看到的去向就是从政,只有政治 ...
另外关于数字化(互联网化)管理。我认为排除忽悠画大饼玩概念外,一个成功的所谓“数字化之管理”需要的金刚钻也更高。贴一段忙总的回复:
----------------------------------------------------------------------------------
研究所的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本来就是各种运营模式概念、模型和算法验证的中试平台,都是演示系统,说作坊都夸张了,就是PPT水平的自然延伸,无非是把纸面计划变成多媒体演示而已。与实际企业系统差距不可以道里计,甚至根本不是一个玩意。
我参加过这个过程,当年863搞132和北京机床数字化工厂项目,从实验室演示系统,到企业实体应用,相当于从海口攀登到珠穆朗玛峰这么艰难的过程,几乎参与的人都脱胎换骨一次或N次。
韵儿小白 发表于 2016-4-19 15: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任何管理最后都是人心管理
至于“西方管理学有更倾向于管事的倾向”这可不是一张嘴一句话就能被你定义 ...
军工领域我认同可能是最后一个不能轻易被互联网攻克的领域,但原因并非是能力和投入,而是信息限制问题,即所谓的国家安全问题。
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军工相关的国家严控领域究竟占了几成?而以目前国家倾力打通信息壁垒的努力看,大部分领域,至少上面看来,没有多少藏私的必要。原本政府垄断的领域,都会逐步放开,这从赢利性和非赢利性国企的划分,经营权与行政权分离,国资委转型等都有明确指向。那么剩下的,无非就是充分竞争,这个改开以后已经上演无数次,这次无非环境会公平一些,因为包括环保等方面的限制,参与者的下限是明显拉高了,那么兄台大可看看,今后这几年,混改实施后,拥有充分资源的赢利性国企大概能留下几家?
很多东西,将信息堡垒的那层窗户纸撕开后,往往就是一个笑话,后三十年,民企在有限放开的几个窗口前仆后继,打开了越来越广的局面,已经证明了实力,那么接下来一带一路已经打开新的窗口,就看国企能否经受住考验吧。
互联网提供的是一种新的管理解决思路,最终行不行,事实会作出其判断。而我是认为忙总的管理经验已经过时的,所以与老兄有意见分歧那是必然的,但抛开成见(先别说不可能),仔细看待这一新事物,相信老兄还是可以看出一些明显的优劣点的。 在磨刀的胖猫 发表于 2016-4-19 13: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概念已经存在10年了,美国叫众包,我们叫威客,我们还率先提出。百度知道就是一种非现金式的威客。网 ...
嗯,这种模式的先进性其实是显而易见的,而迟迟无法铺开,关键因素很简单,就是信息壁垒的问题,光一个行业内数据共享,试问国内有多少领域真的能实现?即便是一个简单的招投标,尚且各种潜规则、背后交易盛行,在信息壁垒大面积打通之前,众包也好,威客也好,能有多少成效可想而知。不过路总是要走的,而现在走这条路的曙光已经显现,因为我们身边数据共享的比例越来越高了,这得益于阿里和各种云平台的不懈努力。如果这还不够直观的话,那么我说一个例子:不知道何时开始,医院的检验单开始互信了,至少三甲医院间,不再有动辄让你重新检验一遍的行为,而这在2年前基本还是无法想象的。同时异地医保也开始破冰了,这个事关各地财政结算的事,2年前也是登天一般的存在,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难题也被解决了。
在信息壁垒和人工智能双向突破后,威客这种模式才能显现其价值,因为全民程序员的时代即将到来,在具体实际尝试前,软件模拟的试错会规避掉大量的成本,而数字建模的成本会在今后快速成为白菜价。 我觉得要想看清现在那些互联网公司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公司的运营模式,就一定要理解人类社会中物质的流动概念和数据社会中物质的流动概念的差异。
人类社会的物质流动的概念基本等同于物质(产品)的交换行为,而数据社会因为有了三个重要特征(尤其是流速和复制),使得流动概念的范畴一下变广了。其中不仅包括物质(数据)的交换,还包括交换前端的行为被强烈的凸显出来。举一个例子,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如果没有交换,那这个过程基本就没有意义,尤其是在流动概念上更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在数据社会需要交换的物质是数据,在迅捷的流速(看到更多)和强大复制功能下,即使没有发生数据交换,但前面这个过程积累的数据量也是超大的。就如我们在网上浏览商品,点击信息。这个前端过程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已经成了数据流动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
现在回到数据流动。我们可以把数据的流动简单看做水的流动,就会发现那些企业的本质运营模式了。还是举例子,
大数据交易中心现在办了不少,他现在的工作在数据流动的概念上相当什么?其实就相当一个收水费的、也像收流量费的移动运营商。是不是不利于数据共享?是的,大家都发觉到了,所以有些数据大佬叫喊交易环节不能直接交易数据,要有数据处理(分析挖掘)的过程,就是把数据加工后再卖。细细想下这像什么?不就像之前收水费,现在改卖桶装水了么。当然这也是个进步,但是,这些人现在总是提人工智能分析、数据公司,这就是要用工作能力垄断制造桶装水。而我们的未来是数据社会,不是数据工程,既然包含社会这两个字,那数据处理的过程比如要全民普及化,所以数据处理过程首先要工具简便化,第二是处理过程细分化,类似工业化细分一样。数据处理要得到相关性和因果性,啤酒和尿布这样的联系适合在改动成本不大的那些工作方向和环节上,涉及到现实生产产品,只依靠相关性来尝试解决,那改动成本会非常大,搞不好就是一个生产塌方。这时科学的因果性才是这些企业需要的,所以数据处理过程还有一批最重要的参与者就是该行业的有科学思维的普通技术人员,要把他们聚起来加进来。说的有点远了。
总之,这个交易中心现在的工作方向,对流动和存储有多少有利的方面呢?
我们再来看像猪八戒什么的,他们的运营呢,好处重点是让流动有序,其次是部分加速了流动。但也因为他的盈利建立在收水费的方向上,所以对这些好处又有了制约的方面,他们走了这个循环。
可以说,这些企业对数据社会的推动效率来看,他们甚至不如那些做外卖公司,百度、美团,饿了。
现在我们再来看比特币区块链这东西,依然依据上面的思路你会发现他的一个特征,就是他不仅催生了一个流动系统,但他的目的却是指向流动中制造出来的那一条船(存储),在激励制度下流量不仅越来越大,而且这个船也越来越强大。假如把上面那些企业的运营称为1.0,那比特币区块链模式就是2.0了。
这才是数据社会现阶段的要进入的较优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乌鸦 于 2016-4-20 00:32 编辑
所以现在所有人要寻找流动中的那些船。
流量和船是共生的。虽然能入选的人们在一个船上只有一点平均利益份额,但允许他可以在多只船上同时占有份额,那就是一笔巨大财富。这里的他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伙组队的人。就是007提到的那些有能力的人会暴富。
(这块我只是简单做个比喻)
我认为,DAC在整体贡献上是允许低效冗余存在的,也包括这个原因。
上面这个比喻还没有把船与金融、保险等等的合作连在一起呢。
另外,实体公司与DAC的合作,所担负的职责要比外包或合作,少的太多了。
==================================================
关于流动的认识不妨再延伸一下,
数据有那三个特征,那现实中什么时候会有这些特征呢?
那估计就是大家谈论的3D打印的到来了。
但是这个太远了,现在看全面普及化是遥遥无期。那我们不妨从当下的行业中找到流动模式与3D打印相似一些的行业。
我想到一个是服装加工制造业是比较类似的。
那么理论上讲,这个行业用两个DAC的环节(船)就能完成一个企业的建立了。一个设计,一个生产。那主体公司所做的不过就是数据处理,主要是提前预测方向,然后调配原材料了。于是,一个数据化公司就成立了。
乌鸦 发表于 2016-4-18 18: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消灭零回复。
工业4.0需要什么样的法律?法律再怎么公正也是统治阶级意识的体现。
规则就是法律,不同称谓罢了。 wild007 发表于 2016-4-19 16: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这种模式的先进性其实是显而易见的,而迟迟无法铺开,关键因素很简单,就是信息壁垒的问题,光一个行 ...
我可以给你,但你不能抢。互联网之于工业寡头,就是这个角色。 本帖最后由 韵儿小白 于 2016-4-20 08:45 编辑
wild007 发表于 2016-4-19 16: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军工领域我认同可能是最后一个不能轻易被互联网攻克的领域,但原因并非是能力和投入,而是信息限制问题, ...
你并没有认真看懂我说的。
1.“军工领域我认同可能是最后一个不能轻易被互联网攻克的领域”,恰恰相反现在中国真正应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就是军工领域+央企高端制造业。因为只有他们有资金有实力能真正玩得起真正工业互联网。
2.金融的关键是风控,难道把金融搬上互联网阿猫阿狗就能玩得转风控?看看现在一地鸡毛就知道。同理在任何行业都一样,别把互联网神话。
3.我强调的是运用在大工业范畴内,互联网管理 互联网工业的技术门槛资金门槛非常之高(航空,航天,核电,精细化工,精密制造,半导体,通讯,轨道交通,高端机床等)不是万众创新全民创业就可以真正搞定的,而你完全回避了我的问题。
--------------------------------------------------------------------------------------------------------------------
也只有搞定这些方面,才能真正对中国产业升级形成帮助,也是产业升级唯一路径
不是说你虚拟一下,互联网一下,一碗面一件衣服一双鞋子就高档点,一个软件程序就牛逼点,你互联网一下,就能避开原行业中所需要的金刚钻。这没法根本性改变中国在国际食物链的地位。(就算不提前面那些行业,举例车辆工程的底盘调校,再牛逼的底盘结构什么双叉臂多连杆,你不行就是不行,人家德国法国最简单的扭力杆麦弗逊照样超神。)
当然,我自然是持开放态度。从国外回来我也惊异于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之迅速。这些非核心行业,来个万众创新摸索下也是必要的,多多少少也能发生改变,量变产生质变。
韵儿小白 发表于 2016-4-20 08: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并没有认真看懂我说的。
1.“军工领域我认同可能是最后一个不能轻易被互联网攻克的领域”,恰恰相反现 ...
侧重点的不同罢了,我知道看过高精尖的一般看不上民企,因为就技术密度而言,民企的水准相差不是一星半点,这个并无疑问。但是真正把工业化渗透进民众生活的,却恰恰都是民企,这个相信兄台也不会有异议。
从分工上说,高精尖和国企主力解决的是国民经济的骨架问题,老兄认为只有军工+央企能玩工业互联网,这个并没有问题,但光解决骨架不解决血肉,综合国力依然无力。况且目前可见的情况的是,除了军工+部分央企尚能发力,其他国企却举步维艰,除了象华为这种民转国的,老牌子国企官僚横行,只懂摘桃子,不懂开拓进取,积弊已深,可以说连骨骼问题都还远没解决。以这样的梯队去赢取一带一路战略,有几成胜算相信都可以有个判断。
TG一贯问题就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这一方面是界限不清,国企手伸太长,自己无能还不准民企出头;另一方面是民企无节操,因为对TG信任早已跌到冰点,极其追求短平快,捞一票走人。可以说这是改开后,TG过度透支公信力的一种反噬。现在无论怎么走,补上公信力这个债都是无法逃避的。幸好现在TG在上升期,正可以顺水推舟解决这个,因此别看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一片乱象,但是只要能解决放水进小微或激活僵尸国企的任务,TG还是会兜底,所以也别这么早断言必死之类的,利润对互联网企业都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流量的质量,老兄包括忙总最终需要悟透的是这个。 wild007 发表于 2016-4-20 0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侧重点的不同罢了,我知道看过高精尖的一般看不上民企,因为就技术密度而言,民企的水准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
没有进入门槛的东西最终只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解决就业而已。 产业升级要进入智能机器时代,科技发展使得智能机器替代人类的大部分行为劳动和部分思维劳动已经开始成为现实,这样必然推动普通概念下的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一方面智能机器替代或解放人类的劳动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剩余劳动力的解决措施就成了大问题,这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要去面对的。而数据社会的到来,使得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成为可能。这部分劳动力是具备思维能力而且涉及到各行业专业的人员,所以可以用思维储备这个词来概括命名此群体。依据上文所述,那这部分思维储备在数据社会中需要被分配到一个合适的劳动环节,就是数据处理这个生产环节,并对应到数据因果性的探索中,这种数据社会的劳动力就多了一个名字——数据工人。
国家要做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让数据工具应用简洁化,就类似从前做网站和现在做网站的简洁过程。另一方面就是数据处理生产过程细分。说道这里我们不妨回想现在的以所谓数据科学家为核心的那些各种数据公司,或以人工智能处理的数据公司,尤其是国外进来的,他们在短期内会推动数据社会发展,但从长期看,他们会剥夺消减思维储备在数据社会的工作权力。尤其是现在,数据分析开始走向数据科学家了,而不是在研究如何把数据处理做成一种技能推广给社会大众。这就是数据工程意识和数据社会意识的区别。我有航天专家、科学家,他们从事的是工程,但我们从没有把这个工作活动产生的效益叫做航天社会的。
我的理解,对数据社会这个概念的认识是把其对应在人类社会概念上的,因为从数据和人类这两个名词的角度出发,他们两个都属于物质范畴,或者说数据这个词更趋向于物质范畴。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中的农业和工业两个词,应该属于模式状态范畴,所以现在的互联网社会的概念与这二者更合适对应。而互联网社会和网络社会,以及数据社会和数字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后者概念的范围更大、描述的也更笼统。于是,现在可以简单划分出两种类型了,一种是人类社会和数据社会,另一种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互联网社会。
写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把上几个段落说的和现在说的结合在一起了。再来看看这些概念,
数据社会、流速、存储、复制、流动、流量、船、区块链、数据处理、数据工人……还真不少。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的切入点是未来社会普通人的机会在哪儿,结果绕了一大通才算找到点结果。看看结果还真应了一句老话“任何时代都是技不压身”。
对了,关于数据价值,上面重点提到的是数据交换行为包含的价值,就是满足感(其实物质刺激和奖励也在满足感范畴中)。另外数据价值中还包括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流动。简单说即使无法予以满足感的数据,只要他是流动的那他就具有了价值。记得船这个概念吧,有流动才会有船,船是那个要实现的功能,功能是有价值的,所以流动的数据无论是否具有交换价值(满足感),但因为他们的流动实现并助力了这个功能,于是他们就被附加了部分价值。这里说的很绕,举个例子吧,转载和点击是满足感极低或没有满足感的,如果在激励制度下,用一个个客户端完成多人参与的大量转载点击行为,依据这个流动就能设计出与转载点击行为毫不相干的很多功能。例如广告、例如区块链的存储特征。
因为有的段落是复制我曾经的发言,所以在这儿统一了下字体,字体有点大了。
mach 发表于 2016-4-20 11: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进入门槛的东西最终只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解决就业而已。
数字社会,利润不重要,甚至以后分配、税收定位到个人后,全面放弃利润也不是什么问题(话说那时候连传统意义的货币都不存在了,还说什么利润)。就目前看,有效流量才是未来真正的“钱”,分配端根据流量即时结算,并根据时间跨度自动追加或扣除(数字货币)。
至于老兄说的技术门槛,应用科技和基础科技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现在的人过于强调基础科技的作用,但就可见的未来来说,科技服务于人还是没有啥疑义的,那么作为和人直接相关的应用科技,地位怎么可能低于基础科技?高精尖的地位被过分夸大了而已,比如苏联在高精尖上与美国不相伯仲,但是应用科技一地鸡毛,导致一朝翻船。以后类似于高铁、苹果这种应用科技整合出来的“高科技”才是社会科学的主流,而基础科学的进展,随着投入产出的费效比越来越低,未必能持续多久。美国人真的敢开启新的冷战竞争,点“未来科技”?至少我还是存疑的(看最近华裔警官案件的结果大概就能管中窥豹,看看老米会不会给予华裔更高的地位)。 刚才看了篇文章,《如何用区块链构建一个价值流通网络》
链接地址
设计逻辑跟我上面思考推导差不多。他后面关于价值流通网络的概念,我是明白他含义的意思,但关于TCP/IP、HTTP/FTP等基础协议涉及技术的我看不懂了。
对了,这几天零星读了关于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的资料,大概归纳了一下其中的本质逻辑,就是机器学习在学什么,我认为,机器在学习的就是反复挖掘提炼数据类型,很新颖。我对这方面有兴趣硬着头皮读下去,是因为我非常想弄明白他的算法本质含义。
下面是简单总结,烦劳专业的茶友帮忙纠正下错误,
神经网络的本质就是,
第一步把数据归类然后放入不同神经元个体,而其中归类方法一定有第二阶归类甚至第三或第N阶归类,这个意思就是数据类型的概念范围不断扩大,至于能到那个阶层,这是一个科学理论探索的过程。
第二步是数据拼接。比如在识别图片或者其他什么的时候,先采集其数据,然后对比之前存储在神经元中的数据,是否类型相同。当然这个对比也包括第一步提到的N阶对比,如果需要的化,最后给出答案。第二步数据拼接的高级模式就是从图片中找数据类型然后装入类型对应的神经元,一层层的直到N层,还有层与层之间的组合类型判断,这时对图片的判断结果就出来了。这里的难度在于数据类型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也是所以说是学习步骤,就是无论是对比还是按类型装入,只要在某环节结果不符合就会返回一个否定信号,这个信号以及特征会被记住,然后在重新开始上面的第一和第二步。而记住的那个信号的数据特征会被保存归为未知类,这样越‘学习’那么未知类的数据量就越大,最后他们之中一定会归纳出新的数据类型。一直不断循环。
上面的逻辑叙述肯定有不严谨的地方。 忘了问题了,手机打字吧。
还是那文章价值流通网络的步骤,里面的价值交换网关,怎么理解这个概念?起到的作用是啥? wild007 发表于 2016-4-20 0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侧重点的不同罢了,我知道看过高精尖的一般看不上民企,因为就技术密度而言,民企的水准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
恩 总之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故步自封总有办法。多折腾总有好处 本帖最后由 乌鸦2 于 2016-4-21 07:47 编辑
有趣的发现,神经元归类的最终结果是太极图。也就是世界万物能归纳为两种数据类型。
举个例子:
有N个类型的盒子。
从这些盒子中抽取有具有相似点的盒子组成盒子群,暂时把他叫盒子云吧。那么盒子云的最大数量是N-1个。
用这个方式继续抽取,直到抽取到最后一层盒子云,这时就会剩下两个大的盒子云。也就是把从前的盒子一分为二了。盒子云的个数就等于2。也就是从盒子中抽取盒子云的最大个数是N-1,最小个数是2。
当把这两个盒子云组合在一起并用黑白颜色加以区分的化话,这个图形就类似太极图了。
我们把盒子用神经元来替换,这时人脑就等同于处理数据类型的机器。
还记得阿尔法狗的清空数据功能吧,他可以清空数据,但是其中的数据类型特征被保存了。于是他学习的越多,那掌握的数据类型越多,数据本身的重要性反而下降了。
两种数据类型这个模式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是很好理解的,就是两个极端,比如,死和生,上和下,日出和日落。而我们文明的思维中同一极端是能够相互替代的,如,说道损落时很多跟死关联在一起了,这时把他们就放在同一类型了。 乌鸦2 发表于 2016-4-20 2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忘了问题了,手机打字吧。
还是那文章价值流通网络的步骤,里面的价值交换网关,怎么理解这个概念?起到的 ...
看了一下,个人理解就是给双方交换的信息打上一个标签,价值**元。 乌鸦 发表于 2016-4-20 2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刚才看了篇文章,《如何用区块链构建一个价值流通网络》
链接地址
巴比特这个网站貌似不错的样子,以前没有听说过,是什么圈子的人建立的? 海因杰 发表于 2016-4-21 10:06
巴比特这个网站貌似不错的样子,以前没有听说过,是什么圈子的人建立的?
玩比特币的。现在研究区块链了,但也推比特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