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得真好。经历多了,越能体会”一切都是辩证的,一切都是变化的“。
毛主席就是厉害,无法想象的厉 ...
回头看毛主席年轻时候写的 贯通大本大源,其人思考力之强,穿透力之深,粗旷活泼恢弘,绝不是迂腐读书人能想象的,几乎可以用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来形容了。
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接触马克思主义。 然后203 发表于 2016-4-17 2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头看毛主席年轻时候写的 贯通大本大源,其人思考力之强,穿透力之深,粗旷活泼恢弘,绝不是迂腐读书人能 ...
受王阳明、曾国藩的影响。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4-18 2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受王阳明、曾国藩的影响。
船山学派的弟子,受的影响那是相当深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4-13 14: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书时随手写在书上的文字辑录而成,文笔退化严重,希望基本达意。
《孙子》和《老子》谁先谁后,学界 ...
九十年代初郭店楚简出土后,孙子老子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大师兄消息落后了。
法家和儒家的关系,还有荀子在其中,当时儒家不仅仅是孟子一家。我觉滴法家和儒家还是有继承关系的,双方其实都是针对社会秩序,不过是儒家用礼,法家用刑。
看wg时期的一些儒法斗争的书,挺有意思,比如吴起也归入法家,这当然问题不大,吴也当得起,可是吴起也是儒家弟子,这就有趣了。 将进酒 发表于 2016-4-27 09: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九十年代初郭店楚简出土后,孙子老子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大师兄消息落后了。
法家和儒家的关系,还有 ...
没看过郭店楚简方面的文章,请进酒兄说一说,谢谢。
各家并不泾渭分明,儒法也有一些相通:
1,韩非子的“法”是 官吏控制老百姓的手段和制度,让老百姓“耕”和“战”,孔子说政治是”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耕是足食,战是足兵,只不过孔子把人与人之间的信放在第一重要,韩非子则认人心不大靠得住,不如靠法律制度。
2,孔子讲”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女子不是普通的女性,小人也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小人,而是与权力非常接近的后宫、倡优侏儒等,韩非子有《八奸》篇,防止政权从内部被腐蚀、篡夺。
3,礼原来指分三六九等,不得越位造次,与法家设官分职,不得越权勾结相通,后来被解读成道德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4-27 16: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看过郭店楚简方面的文章,请进酒兄说一说,谢谢。
各家并不泾渭分明,儒法也有一些相通:
大师兄客气了,摘要个郭店楚简的文章一九九八年五月,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郭店楚墓竹简》,公布了除遗简以外的全部竹简图版以及七百零三枚竹简的释文、注释。其中有楚简《老子》、楚简《儒书》、楚简《语丛》,凡十八篇。楚简《老子》大部分文字见于今本
《老子》,其中简长32.3厘米的39枚竹简其文字多见于今本《老子》,被称之为“老子甲”;简长30.6厘米的18枚竹简其文字也多见于今本《老子》,被称之为“老子乙”;简长26.5厘米的28枚竹简有14枚其文字多见于今本《老子》,被称之为“老子丙”;简长26.5厘米的另14枚竹简其文字不见于今本《老子》,被称之为“太一生水”》楚简《儒书》,除《缁衣》篇曾见于《礼记》、《五行》篇曾见于七十年代初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外,其余八篇均为先秦儒家佚书。楚简《语丛》是四组长度不到20厘米的短简,所书写的多为类似格言的文句。依简长以及编连线距离的差异,分为语丛一、语丛二、语丛三、语丛四。
1、改写中国哲学史、中国学术史
郭店楚简面世,为我们提供了有关先秦学术思想的许多新知识。“ ‘五四’以来,特别是‘疑古派’所提出的许多观点,现在都需要重新认识,甚至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需要重新定位。”(杜维明语)在以往的中国哲学史中,由于对老子其人其书的怀疑,讲“中国哲学思想的产
生和发展”时,老子和《老子》一书是被排除在外的。一般哲学著作都把老子和庄子并在一起,放在墨子和孟子之后。而且认为老子和《老子》一书,有明显地反儒倾向。郭店楚简告诉我们,上述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楚简《老子》写在长短不同的三组竹简上,约2051字,是相对独立的三篇反映道家学术思想的论文。简长32.3厘米的“老子甲”,论述以道佐人主治国(约1086字)。其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19章,66章,46章的中段和下段,30章的上段和中段,15章,64章的下段,37章,63章,2章,32章,25章、5章的中段,16章的上段,64章的上段,56章,57章,55章,44章,40章,9章。简长30.6厘米的“老子乙”,以为道、守道为中心“言道家之用”(约
390字)。其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59章,48章的上段,20的上段,13章,41章,52章的中段,45章,54章。简长26.5厘米的“老子丙”、“太一生水”,论述道和守道(约575字)。其中“老子丙”的文字分别见于今本《老子》17章,18章,35章,31章的中段和下段,64章的下段。
根据考古学专家认定,出土郭店楚简的荆门郭店一号墓的下葬时间不会晚于公元前300年,简文的著作时间,当然早于公元前四世纪末,或者更早。孔子生活的时间是公元前551-479年,子思生活的时间是公元前483-402年,孟子生活的时间是公元前390-305年。《孟子》七篇乃孟子晚年所撰,因此,郭店楚简各书,都应早于《孟子》的写成。楚简《老子》甲、乙篇,写定的时间也许更早。
楚简《老子》甲、乙篇的哲学倾向,明显的不同于今本《老子》。楚简《老子》Al: 1-24: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 弃虑,民复季子。
今本《老子》相应的文字在第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 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亡有。
楚简《老子》甲要绝弃的是机谋和巧言、自以为是的“有为”和私心忧虑,并不是儒家的圣、智、仁 、义。郭店楚简出土以前,因今本《老子》提倡绝弃仁 、义,使一些学者认为老子对儒家是持批判态度的,上述所引今本《老子》的文字,是对儒家、墨家和孟子学派的仁 、义学说的驳论。并以此为论据,提出《老子》晚于《论语》、《墨子》甚至《孟子》一说。其理由就是《论语》、《墨子》、《孟子》提倡仁 、义,而《老子》反对仁 、义。郭店楚简提供的新知识告诉我们,司马迁所说“老子修道德”、“老莱子……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史记*老子列传》)、“孔子之所言事,于周老子,……丁楚老莱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并非妄言,乃是历史事实。中国学术史上的道家、儒家均兴起于春秋晚期。道家、儒家在春秋晚期是互补的。老子、老莱子与孔子共同书写了中国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辉煌篇
章,是世界文明史上“轴心时代”的三位中国伟大思想家。
中国历史有外儒内法、明儒暗法的说法,觉得倒还贴切。在政治实践中恐怕没有现在说的这么泾渭分明,至少初期是这样吧。直到明律大清律,还是法网森严的感觉。问题是儒家日益势大和僵化之后,儒生官员们执行上总有所谓春秋断狱的逼格意识,也是越到后期越严重。
两家相通肯定有,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法家们都是儒家教育出来的,这个挺意味深长的。 将进酒 发表于 2016-4-27 18: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客气了,摘要个郭店楚简的文章
中国历史有外儒内法、明儒暗法的说法,觉得倒还贴切。在政治实践中 ...
谢谢,谢谢进酒兄。是不是摘错了文字?引文没有讲孙子和老子的关系 。
儒法兼用,小团体儒家的人情礼仪多一点,连嬴政都听劝赡养老妈,大团体法家的刑德二柄多一点。儒家的以礼治国不灵,法家的以国治国(法术势)灵一点。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4-27 19: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谢谢进酒兄。是不是摘错了文字?引文没有讲孙子和老子的关系 。
儒法兼用,小团体儒家的人情礼仪 ...
孙子和老子,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一般来讲,是把孙子兵法视为老子哲学思想在军事上的具体运用。但没有证据说,孙子读过老子,十三篇中倒是有很多脉络暗合老子罢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4-27 19: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谢谢进酒兄。是不是摘错了文字?引文没有讲孙子和老子的关系 。
儒法兼用,小团体儒家的人情礼仪 ...
另外,灰常有意思的是,历代有成就的政治家,哪怕是公认的儒家,wg时也被归类到法家阵营。而这些人,也确实在当时有儒生指责。
好像越到后来,儒家就越离实务越远。是不是可以说,只要儒家们接触到政治实务,如果想有番作为,好像难免要被时儒视为异类,这风气貌似宋时开始。 将进酒 发表于 2016-4-27 19: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孙子和老子,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一般来讲,是把孙子兵法视为老子哲学思想在军事上的具体运用。但没有证 ...
嗯,把孙子看成老子哲学在军事上的运用,似乎也成立,没有反驳的证据。
“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的区别,”修身齐家“讲”义“,清流派,一旦走上实岗,成为实务派,道德文章不管用,“治国平天下”操作必须以”利“为核心,如果动了清流派的利益,不只是异类了,是叛徒、败类,张居正的下场。 本帖最后由 将进酒 于 2016-4-27 21:56 编辑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4-27 2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把孙子看成老子哲学在军事上的运用,似乎也成立,没有反驳的证据。
“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 ...
关于郭店楚简的意义,多说一句。关键在于,民国之前,有关道儒墨法兵等等诸子百家的记述,没有太多异议,不过民国经过以顾颉刚为首的疑古派“大师”们以有罪推定为原则,全面推翻了史记记载,但证明他们这个论点的证据,被郭店楚简以及银雀山汉简等等建国后出土文物所证伪。既然如此,只有重新重视史记的记载了。
清流们比如中法战争张佩纶这样的,干了实务以后就暴露了草包本色,不务实之外还自视颇高。好像他还有个后代叫张爱玲,能在天倾国破的时候依然追求自身小生活的静好安稳,不愧清流世家。
这种儒家务虚化倾向直至完全凌空蹈虚,应该从宋开始,司马光上书治河,朝廷看这小伙不错干脆这活给你干了,但是马上有奏章指出:治河这种事让司马光干不是优待士大夫的做法不符合朝廷政策。从思想上北宋开始学者们自我麻痹,石介对于中原和边疆的概括:中国者中国也,四夷者四夷也。全无宋之前汉之质朴唐之恢弘。没有仔细研究过,总觉得,宋开始,儒生们开始追求的不是富国强兵,而是永恒的幸福安乐生活,而且他们自觉,正处在永恒的幸福安乐当中。
所以,儒家来说,从孔孟到董仲舒,有一变,从董仲舒到韩愈再到宋理学,又是一变了,不能完全当作一回事看。笼统的说儒家是什么样,肯定或者否定全部,必定有部分会是躺枪。
想到哪说到哪信马由缰了,太不系统,大师兄甭当真就当我是陪你聊天吧。{:4_268:} 将进酒 发表于 2016-4-27 2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于郭店楚简的意义,多说一句。关键在于,民国之前,有关道儒墨法兵等等诸子百家的记述,没有太多异议, ...
进酒兄客气,儒家脉络说得非常好,你有研究,我是业余票友,乱发联想:
1,民国以后西方学术方法进入中国,用西方眼光裁剪中国史料很时髦,忽视了中国一贯以来学术和历史相互参杂的传统。在中国,经典书目的作者一般都不是纯粹做学术研究,大多是权贵官僚,仅做学术上的对号入座太形而上学。
2,北宋经济文化繁荣,科技突飞猛进,政治也较为开明,确实是“中央之国”。现实的大国,却生出了思想上的小国心态,老子天下第一,其他人可有可无。做个不恰当的类比,西方一度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幸福快乐地民主、自由、终结历史,自己玩得很high。 将进酒 发表于 2016-4-27 2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于郭店楚简的意义,多说一句。关键在于,民国之前,有关道儒墨法兵等等诸子百家的记述,没有太多异议, ...
唐李氏有鲜卑血统,兼容是一定的。我对唐的印象初唐是盛世(从李渊到李隆基),之后一直很乱,以王朝统治者的角度看,宋的制度是有优越性的。宋之前科举是上升的手段之一,甚至不能算是必要条件,因为光靠科举是上不去的;而宋后科举是上升的唯一通道,加之打压武官,“书中自有黄金屋”一类造成读书入仕就成目的了。封建制度以帝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是从宋开始的,物极必反。
儒只论人,不论怪力乱神,自宋理学糅合了道佛后,孟子一类反成说教了。宋之前的儒由于不探讨终极问题,所以深度有限,适用范围也有限。宋理学后儒生做的是圣人文章,但内心信的道佛,说到底是儒边界太窄所致。《红楼梦》读书是手段,富贵才是目的,所以整本书的格调是宿命的,因果的。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4-28 1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唐李氏有鲜卑血统,兼容是一定的。我对唐的印象初唐是盛世(从李渊到李隆基),之后一直很乱,以王朝统治 ...
最后一句提醒我了,终身履行道德文章的牛人朱熹说过一句私房老实话,“千五百年之间......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圣贤理论和历史实践差距严重。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4-28 14: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进酒兄客气,儒家脉络说得非常好,你有研究,我是业余票友,乱发联想:
1,民国以后西方学术方法进入中 ...
大师兄说的我无地自容,我也是业余爱好者,实在当不得。
宋代文人士大夫开始的自闭倾向,和现在西方有点不同点是,西方确实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之后优裕的物质生活催生了自由主义圣母和好吃懒做。宋代是实际军政吃瘪之后在精神上寻求平衡,加之中原物质生活在30年和平以后极大丰富,这个倒是和欧美现状彷佛。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4-28 1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唐李氏有鲜卑血统,兼容是一定的。我对唐的印象初唐是盛世(从李渊到李隆基),之后一直很乱,以王朝统治 ...
所谓制度的优越性,所产生的结果却是猪一般肥硕但毫无自保能力的国家,这个制度就很成问题。评论一个制度的好坏,在于其是否适合是否适宜。并不是有某些类似文官制度和现代有共同点就是先进了。宋的科举制度比起唐代有利于底层士子,关键还是唐末军阀混战把从南北朝遗留下来的世家大户斩杀殆尽。这个淘汰世家大族的过程,从南北朝开始到隋开科举,直到唐末算是基本完成。但这个效果不是某个制度在某个时代被某个朝廷大力推行所致。没有五代军阀对世家的杀戮,宋代科举依旧是唐的形态,转变要缓慢的多了。
所谓终极问题,恕我直言,这种设定一个某某是先进的某某是落后的做法,不太合乎实际。就这个问题而言,儒家的终极问题探讨,是五经中易经的领域,孔子所做系传,对这个有非常精彩的论述,而且很符合儒家理论。
同样,作为西方哲学思想的源头,柏拉图苏格拉底们,相比孔子们,并没有更多的终极探讨。而后世西方哲学的发展,被称作是柏拉图的注解。反倒是有了终极彼岸的基督教之后,欧洲陷入了黑暗中世纪,需要剔除宗教的影响之后,才有了后世的文艺复兴,柏拉图们被发现了。而宋儒们,也恰恰在这个时候,钻进了孔子一直告诫的未知生焉知死的牛角尖。从而束缚了思想的活跃和发展。而且宋理学家们学习了佛道但又鄙弃佛道,从不承认佛道对他们的影响,人格上说,谁使用谁被坑。
换句话说,任何探讨终极问题的哲学,都有一神论的灵魂,也就是要有终极真理。除此终极真理皆是异教异端,这是终极真理的特性所决定的,是探讨终极问题的最后的必然发展逻辑。中国哲学思想从起源,就避开这个问题,认为这个世界是易,永远不变的是变。但宋儒背离了这个原则。 将进酒 发表于 2016-4-29 22: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谓制度的优越性,所产生的结果却是猪一般肥硕但毫无自保能力的国家,这个制度就很成问题。评论一个制度 ...
制度优越性,要以时代局限来看,论宋要以封建制度的角度看,狭隘的说是以统治阶层的角度看。陈志武写过一本书《金融的逻辑》,用19世纪后金融资本主义的角度批判中国历史,这是关公战秦琼。科举的观点,你说的有道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官员流动制、打压武官、明清改土归流、科举八股文为的都是巩固集权,宋还是有一定功劳的。
终极问题有唯一无矛盾的答案就不叫终极问题。例如活着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古今中外有无数文学著作在探讨这个问题,却不会有统一的答案,但并不妨碍探讨。“终极”一词的历史是:没有答案。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4-30 11: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制度优越性,要以时代局限来看,论宋要以封建制度的角度看,狭隘的说是以统治阶层的角度看。陈志武写过一 ...
你说的不错。政治制度有历史局限性,每一个制度或者说每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是解决某个问题,同时埋下下一个问题爆发的因子,然后就看后来者是否前者的能力魄力继续这一过程。但在宋代思想极端化后,这种变通的思维模式越来越失去市场,一直到鸦片战争。
终极问题本身你的答案不太贴切,比如活着为了什么,这种问题依旧在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的范畴。也就是依然是生的问题。不论孔子老子墨子,柏拉图还是苏格拉底,其思想都有原始性,原始性就含有包容性,比如在欧洲文艺复兴,要回到希腊罗马时代的思想源头(姑且不论是不是真的源头)重新发展一个思想路径。但这种原始性,并没有宋儒非要引入佛家那个终极问题的位置,不论是欧洲中世纪还是宋儒理学,一个天理一个天主,其实都走入了片面和僵化当中。所以所谓终极问题,不是孔子时代儒家的短板,后世理学其实成了小人儒。 将进酒 发表于 2016-4-29 2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说的我无地自容,我也是业余爱好者,实在当不得。
宋代文人士大夫开始的自闭倾向,和现在西方有 ...
假期翻了翻书,找到两篇说孙子在前、老子在后的文章,进酒兄有兴趣看看。
何炳棣的《有关〈孙子〉•〈老子〉的三篇考证》,李泽厚的《孙老韩合说》。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6-5-4 16: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假期翻了翻书,找到两篇说孙子在前、老子在后的文章,进酒兄有兴趣看看。
何炳棣的《有关〈孙子〉R ...
首先,老子的思想来源,给大师兄推荐本书,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我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有关最好说的最清楚的著作。像何、李的文章,很有点左道旁门的感觉。从思想脉络来说,如果说老子是孙子的影响,那几千年后有人也可以说战争论启发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逻辑。
其次,从历史记载的角度来讲,司马迁对于老子的记载,有三个说法,最主流的也是传统的就是老聃的。对于另外两个,老莱子和老儋,比起老聃的记载,明显要简要的多,司马迁是很负责的把当时流传的有关老子的几种说法都罗列出来,估计是没有官方的记载。但作为旁证,儒家的相关著作多提到孔子和老子,很难想象儒家弟子们为这个造假。这个旁证可以作为司马迁老聃说的注脚。但何李的老儋说,没有任何旁证了。
最后吧,何李的论文,对于史记记载,专门割取一部分采用,采用孙子的记载而否定老聃的记载,逻辑上就缺乏一致,很难取信于人,感觉很牵强。还不如顾颉刚们直接否定了所有,当然否定了所有之后又被考古证伪。成了个死结。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4-28 1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唐李氏有鲜卑血统,兼容是一定的。我对唐的印象初唐是盛世(从李渊到李隆基),之后一直很乱,以王朝统治 ...
儒学毕竟不是形而上学,宋明理学的革新到底有利有害难说得很。而且,士大夫的核心还就是儒家,佛道反而是调剂。你这么看大概是儒家的影响变小了。 将进酒 发表于 2016-5-6 18: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老子的思想来源,给大师兄推荐本书,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我认为这是目前为止有关最好说的最清楚的 ...
谢谢,谢谢,没时间看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了,进酒兄能不能写个读书笔记帖?
何李的说法有启发性,但无法证实。 大师兄好:形是潜在的势,势是表现出来的形,形和势的相互转化就看是不是触发。我读着怎么感觉下面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势是潜在的形,形是表现出来的势。不知道对不对。 本帖最后由 薄荷糖家族 于 2016-11-12 14:35 编辑
发重了。 薄荷糖家族 发表于 2016-11-12 09: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好:形是潜在的势,势是表现出来的形,形和势的相互转化就看是不是触发。我读着怎么感觉下面表达的意 ...
区分形、势看动和静,形是静止的,势是动态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