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得妙不可 发表于 2016-3-17 03:36:36

阿花狗对人类的优势恐怕并没有那么大

阿花狗已经具备人类最顶尖水平甚至更强的棋力是没有疑问的,但猪老认为4:1的比分未必就是人类和它的真实差距,这次比赛狗狗在几个方面还是占了不少便宜的:
首先是赛前的信息封锁,李世石只能看到狗狗三个月前的棋谱而看不到最新的棋谱,对对手的实力没有正确的预判。而人类比赛中研究对手的最新棋谱是必不可少的备战环节
其次是机器没有心理起伏的特点是前所未有的,而在人类的比赛中针对对手心理的挑战是争胜负的重要环节,李世石尤其是个中高手。这次面对机器相当于独门绝活被废
猪老预计:今后谷歌如果继续采取封锁棋谱的做法,那么人类棋手挑战狗狗将会越来越困难。但如果谷歌开放狗狗的对局,那么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人类高手必然会在与狗狗大量、反复的切磋中实现围棋理念的革命性提高。而且也会总结出对付没有心理起伏对手的独特经验。狗狗对人类高手的胜率将会在五五开上下徘徊……
因为围棋的未知领域远远超过象棋,所以人机大战的序幕其实才刚刚开始。之前是人类低估了机器,今后恐怕也不要低估人类。而在这一较量的进程中,千年传承的围棋将展现出怎样的新面目是最令人激动和期待的:victory:

伊贺双刀流 发表于 2016-3-17 08:02:59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谷哥赶紧开源阿尔法狗,不然百度没得抄。

aaagxf 发表于 2016-3-17 11:15:08

我觉得是老美现在 ,在超算上没啥优势,量子计算机好像也不咋样,就弄这么个东西来炒作一下。

summer 发表于 2016-3-17 11:38:38

本来就没有那么大,只是炒作的原因。
人工智能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笨锄儿 发表于 2016-3-17 11:50:06

一群工程师,花费n年时间,查完所有的围棋书、棋局,弄成程序,在几个小时内和一个人对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这种比赛看也不想看。

胖得妙不可 发表于 2016-3-17 12:01:36

这次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原来以为是人类强项的,比如感觉大局观这些,结果发现却是电脑的强项。原本以为是人类的弱项,比如复杂劫争死活对杀这些,结果却发现可能是机器的短板
其实最终还是应了古人的老话:多算胜少算不胜,何况无算乎
感觉大局观那些,其实正是人类在算力不足的情况下的简化处理,而机器以算力破解,当然就强过了人类。而复杂战斗那些东西,说明围棋的计算量远远超过了人类的估计(人类是自动忽略明显不行的变化的),机器不像人类那样善于简化,所以晕菜了

胖得妙不可 发表于 2016-3-17 12:03:11

笨锄儿 发表于 2016-3-17 1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群工程师,花费n年时间,查完所有的围棋书、棋局,弄成程序,在几个小时内和一个人对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

这是以前破解象棋的路子,所以那时可以很乐观滴说:围棋是人类最后的堡垒
阿花狗厉害在它的自我学习,团队中并没有围棋高手。而且新一代狗狗将完全舍弃人类棋谱从零开始

笨锄儿 发表于 2016-3-17 12:37:21

胖得妙不可 发表于 2016-3-17 1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以前破解象棋的路子,所以那时可以很乐观滴说:围棋是人类最后的堡垒
阿花狗厉害在它的自我学习,团 ...

不好意思,我先入为主了。刚才看了下alphago程序基本原理,大概了解了下。计算机是通过网络学习的模式来完成计算下棋的。简单说就是通过在当前局势下在网络上评估所有过往棋局,选择出胜率最大的一步。以前在看到自动翻译的时候也曾经见过工程师们的这种想法,基本原理相同。如果这样的话,的确是个难赢的对手。不过,我不认为这种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有什么质的的飞跃。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6-3-17 17:31:17

本帖最后由 loy_20002000 于 2016-3-17 17:40 编辑

网络上有两个围棋对弈的信息来源是可靠的,一个是邮电大学的刘知青,一个是facebook的田渊栋博士。前者的研究思路可以查看http://www.doc88.com/p-706555501247.html,后者可以看博士的知乎专栏。我以下的讨论基本源于二位提供的信息。

武宫正树让ZEN四子告负,而中国棋院的职业棋手在仔细研究后可以让ZEN九子并且取胜。这说明了对弈系统本身是存在无法修补的漏洞的。通过后两盘可以看到狗的弱点,楼主6#说明了。

这次李世石负于狗主要是三个因素导致的。1,信息的不对称。2,状态失衡。这两点其他帖子里论述过了,不说了。3,轻敌。第五局直播时陈盈说过王汝南两次提醒李世石要重视电脑,但李世石认为自己绝对不会输。

这次人机大战本质上机器不是人工智能,仅具备了智能的一个因素:自我学习。但它的学习是暴力计算式的概率学习,与哺乳动物的迁移能力不同,与人类的举一反三就更远了。如果没有后续的进一步人机测试可以肯定是IBM式的营销手段,仅此而已。深蓝的棋力并没有超越卡斯帕罗夫,两者的番战仅是战平而已,卡失利后要求再战IBM回绝了。从这次DeepMind玩的阴招来看,测试的成分少,忽悠做广告的成分大。

后两盘电脑出现极低级的错误,如果不是设计人员有意放水,那么可以肯定蒙特卡洛树算法下的围棋对弈系统很低级,并不像赛前传的那么神。电脑不会做劫材,刻意回避打劫,不会进行复杂死活计算,甚至会主动把变化走尽。第五局直播时刘知青的言语里有这么一个逻辑,设计思路上暴力计算局部死活会导致电脑大局观出现问题,用概率方式堆出大局观又会导致局部对杀错误,两者貌似是矛盾关系。就像李世石赛后接受采访说的,是他输了,不是人类输了。李世石五盘棋都在害怕,不清楚他究竟在怕什么。

我对未来的预测是,二十年内计算机都不可能完胜人类,除非出现革命性的方法。

目前尚不知道狗的深度,后两盘有放水的可能性。如果是真测试,这么做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仅是广告策略,那就难讲了。

————————————————————————

想了想,田博士的这篇文章可以作为这次人机大战的注解,虽然有些虚。全文转载如下。


最近有关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各种预测满天飞,作为圈内人,我来泼点冷水。

我们常说科技树科技树,这个比喻是非常贴切的,现代科技的基础理论并不复杂,做个摘要,大概二三十页也就够了,这些构成了树的主干,而基于基础理论的次级理论,和再次级理论,和各种应用,则构成了树的枝叶。科技树的每部分活力很不相同,有些枝繁叶茂颇有蓬勃生长的迹象,有些则枯萎凋零,无人问津。

科技发展的有趣之处在于,你永远无法知道,某一片枝叶会不会突变成为主干,某一曾起了极大作用的主干,会不会在将来十年内渐渐枯死不再发展。以前曾是通信领域支柱的信号处理,近年来其理论少有突破;而以前作为统计学枝叶的机器学习,现在则大行其道;而百年来几起几落的领域,也远远不止人工智能一家。

我是做计算机视觉的。回望过去的几年,想像一下2012年若是没有Alex Krizhevsky的软工背景和拼命实践,没有他导师Hinton要他博士论文开题的压力,就没有一篇正确率提高10个绝对百分点相当于十多年进步的论文,就没有2014年的突飞猛进,计算机视觉这一块就不会有革命性突破。适合的人,在适合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这些又有谁能预测到呢?如果我们错过了Alex,下一波热点会将我们的注意力带走,要再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至少还需要三五年乃至十年的时间。而将来呢?两三个关键人物在关键问题上的缺失,就可能拖后整个人类的进步几年,大牛一两次不够严谨的推理,就可能让整个组奔向错误的方向,为什么2045就一定是奇点到来的日子呢?

科技的突破,往往先由一两个人偶然点穿,而后大家蜂拥而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大量高质量的成果,成就大批牛人。就好像我们都在黑暗的地底到处打洞寻找出口,用力最多的方向常常碰上花岗岩再无法前行,却有一两个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打出了光亮,一声呼唤之后大家都来帮忙。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是这样,二十世纪中叶的分子生物学是这样,所以说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这个领域中去,越接近研究的中心,越是在领域里浸淫许久,越有独立思考能力,就越能培养敏锐的直觉,而不受周遭鼓噪,毕竟对于打洞而言,明白眼前岩石的纹路,比身后拉拉队的多少更重要。同样,与其预测人工智能最后要走向何方,还是亲自动手做更靠谱一点。用实践去体会细节,很多拍脑袋想出来的完美理论,用在实际问题上是完全不可行的,不仅不可行,而且一试就挂,一碰就死,一末了还埋怨说那么简单的纰漏,自己怎么早没想到。

我们要做的,不是当高谈阔论的事前事后评论,而是去当那一两个先行者。他们才是明白事实真相,才是真正改变历史轨迹的人。

历史的先行者们往往付出惨重的代价,但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一个好时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花狗对人类的优势恐怕并没有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