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江河 发表于 2012-4-9 23:56:34

一份暑期书单(附好友的评论)

本帖最后由 流江河 于 2012-4-9 23:58 编辑

一份暑期书单(附好友的评论)
(2008.06.15)
(注:这个是几年前写的,现在观念有些变化,对余英时、唐德刚、高尔泰已不再那样推崇了。懒得改书单了。)
Bob出题,让大家推荐能够“提高修养”的书。我读书,受益于罗翔。这里引好友四夕羊羽的话,“以书会友,天长地久”。 为了“抛砖引玉”,我在这里列一些书,但求引发爱书朋友,交流心得。
1. From dawn todecadence 500 years of western cultural life 1500 to the present, Barzun, Jacques.NewYork : Harper Collins, c2001.
国内译为:《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1500年至今》(世界知识,2002),写的是五百年来西方文化生活的演变史,作者巴森是欧洲文化史大师。余英时在一次南方周末暑假荐书时有推荐此书,这里抄几句他的评语:这是一位93岁高龄的博雅老人一生读书和反思的最后结晶,他面对着西方文化价值受到全面质疑的今天,提出了他个人的观察。此书深入浅出,大可雅俗共赏。它可以让我们窥测西方人文修养深厚的学人究竟是像什么样子。这部书令人百读不厌。
2. The glory and thedream: a narrative history of America, 1932-1972, WilliamManchester.Boston, Little, Brown
国内译为《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商务,1978-1979,海南/三环,2004)。这是美国的一部断代史,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对1932~1972年四十年间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给予了场景宏大又细致入微的描述,对美国如何摆脱困境、走出萧条,进而演变成一个超级大国的历程给予了介绍。本书出版后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该书那种新闻写作方式也开一代风气,影响了并继续影响着新闻人。
3. 《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余英时著,东大图书,1995。
余有另外一本,《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联经,1992),是余英时等十位中外知名的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探讨中国历史重要转折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活动,尤其是知识分子在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北京三联书店出过“余英时作品书系”,其中有一本《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三联,2005),编选了《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等书中的一些内容,谈了知识人、五四运动、胡适、陈寅恪、钱穆等。
余英时1950年到香港新亚书院师从钱穆读书,之后经钱穆推荐,到哈佛访问,并从杨联陞学。从哈佛毕业后,曾在哈佛、耶鲁、康奈尔任教,最后从普林斯顿退休。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achievement )。获奖后,他的弟子陆扬曾在南方周末上有介绍。香港翡翠台的杰出华人系列,2008年年初制作过一期余英时的访谈,(迅雷下载地址:mms://202.177.192.111/rthk/tv/2008010618.wmv)。在片尾,余英时提到Tomas Mann的一句话:“我在那里,那里就是德国”,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这可算是中国海外学人一种精神归属。
4. 《晚清七十年》,唐德刚(Tong, Te-kong),远流,1998;《中华民国史稿》,张玉法,联经,1998;《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陈永发,联经,2001。
吴大猷在做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时,聘请历史学者刘广京(在美)、张玉法及陈永发(中研院近史所)三人主持计划(三人都是中研院院士),并聘何炳棣、余英时、黄仁宇为顾问,出版了一部“中国近代史”著作。其出发点是“一部国人皆可读的、客观信实而分析深入的书,使国人皆知我国民族历史文化之发展,尤其近百数十年的迅速变迁之因果,希望这有助於我中华民族对自己有较深的认识”。1997年,三位作者分别成稿三册,总名为:《最近两百年中国史》,内分:上册,晚清篇,刘广京著;中册,民国篇(另名《中华民国史稿》),张玉法著;下册,中共篇(另名《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陈永发著。三册各单行出版。可惜的是,刘广京的晚清篇至今仍未出版,而斯人已逝。
唐德刚1943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曾在安徽学院史地系讲授《西洋通史》。1948年赴美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后在哥大、纽约市大任教,曾兼任哥大中文图书馆馆长及纽约市大首任亚洲学系主任,用他的话说,“为他人做嫁衣”。《晚清七十年》是唐德刚退休后撰写的,可以算他从事四十年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一个成果。在哥大时,唐德刚跟当时寓居纽约的胡适成为忘年交。胡适的夫人江冬秀曾对人说:“唐德刚是胡老师最好的学生。”唐德刚写过很好的学报文章,但学报文章那种枯燥的写作方式跟他的性情不合,所以在publish or perish的美国,就不甚得意了。
唐德刚评价鲁迅“骂人的尖刻是世无伦比的”,而他自己骂起人来也是“世无论比”的。唐德刚对国民党抱有同情而对共产党存在偏见,因此对共产党的批评刻薄偏狭而不遗余力。这使得他的文字不够纯净,《晚清七十年》中批评共产党的部分(尤其是第一册)大可跳开不读。唐德刚去世后,张玉法评价道:“唐先生不仅是一位史学家,他也写詩、写散文及小说。唐先生治史,不属学院派,他长于以通俗的比法写史。他的著作中,篇幅最大、读者最多的是《晚清七十年史》,从太平天国写到辛亥革命,以专题形式,讲完整的故事,纵论古今,评品中外,虽然有五册,一千两百页,但不知不觉就读完了,这不一定是历史迷人,而是唐先生的文笔迷人。”
这里推荐唐氏其他基本好读的书,如《袁氏当国》、《胡适杂忆》、《胡适口述自传》的脚注、《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夏志清在《胡适杂忆》(广西师大,2005)序中说,唐德刚“是当代中国别树一帜的散文家。他倒没有走胡适的老路,写一清如水的纯白话。德刚古文根柢深厚,加上天性诙谐,写起文章来,口无遮拦,气势极盛,读起来真是妙趣横生。”对唐德刚的书,我愿不遗余力地推荐。
5. 《20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所进行的观察》,邹谠(Tang Tsou)著,牛津大学,1994。
这是邹谠在不同时期的论文、访谈录、演讲稿编在一起的文集。作者被认为是对20世纪中国政治看得最远、看得最透的人。邹谠1951年从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退休。他的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上海人民,1997)一书对美国的政界和学界影响都很大,被誉为芝大出版社当年的最佳著作。1999年邹谠去世时,芝大特别下半旗致哀。他的其他一些书还有如China in cris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中国的危机》,合编)、Political leadership andsocial change at the local level in China, from 1850 to the present, University of Chicago,1979, Eds. Susan Mann Jones(《从1850年到今中国基层的政治领袖与社会变迁》)、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post-Mao reforms: a historicalperspective,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1986(《文化大革命与毛后改革》)。另外,邹谠是连战的导师。台湾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连战读书读得好,因此难免有些书生气和学究气。李欧梵评价连战:“在我心中,不管他的政绩如何,他还是个学者。后来由于历史的因缘际会变成政客,当上国民党的主席,不得不卷入选举的漩涡中。在这一方面,他才非所用,不仅比不上宋楚瑜,更是陈水扁的手下败将。他根本就不适合从事台湾的草根政治和群众运动,所以有人称他是公子哥儿......”
6. 《寻找家园》,高尔泰,花城,2004;《牛鬼蛇神录》,杨曦光(即杨小凯),牛津大学,1994。
前一段时间郑也夫刚刚推荐了这两本书,可以偷懒抄一段他的评语:这两本书合起来堪称中国版《古拉格群岛》(联合报,1974;群众,1982)。前书中的夹边沟劳改农场更像古拉格群岛,大批右派分子活活饿死在那里。“寂寞三清宫”一文极美。作者在1962—1966年独自住在敦煌三清宫中,在革命的年代中那是何等奇异的时空。敦煌积淀数千年的美学因素仿佛浓缩在那里,等待着一位叛逆的美学家融入其中。后书讲述了文革十年中湖南省监狱中的各色人等,一流的商人,高超的工程师,出色的数学教师,右翼的老共产党员,乃至大小盗贼,都在监狱相逢,真是一场盛会。最为悲哀的是很多一流人才没有挺过那个时代。我要我的研究生每人读一遍《牛鬼蛇神录》。
附:四夕羊羽的评论

1,英时先生本人著作,或是被他认可的书,都是值得留意的。我们的师兄老赵,毕业后去深圳工作,身在经济特区、享受现代节奏,却被文化沙漠困扰,不惜成本,让我这个小师弟,在北京替他淘书。我寄去的第一批书,就有三联为余先生出的文集若干,还有他在南周上撰文推荐的巴尔赞氏所著《从黎明到衰落》(世界知识,2002),记得那篇文章还提到一本《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著,商务,2000),也一并照单全收了。那次成功的担当“选手”的经历,给我的启示就是,如果程度相当的学友来咨询书事,把余先生请出来,是不会令人失望的,就算对余氏的关注所在不甚同情,也会为其炉火纯青的文笔倾倒。
      陆扬(云中君)对其师老师获奖的评论文章,就颇有余氏风格,让我想起余先生写他的老师钱穆,师兄严耕望的文章(分别是“一生为故国招魂”、“中国史学的朴实楷模”),都是相当的“得体”,或者用沪上的流行说法,“到位”,要写得文采斐然,其实不算什么,可要做到“得体”,却是相当不容易的。
      大陆出版余氏新书《追寻胡适历程》(广西师大,2004)时,某友来问如何,答曰“一个偶像写另一个偶像”,能不好看吗?而那本“久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允晨,2003,三联,2004),还没出大陆版,就已经引起学界相当严肃而热烈的追捧,我的广告语也更猛烈了:能亲历一部伟大著作的诞生,是人生的幸运!说这话时,我还没看到书,但心里很踏实,因为刚进校时,许倬云先生来校讲座,他就提到了“英时兄正在完成一部传世大作”,指的就是这书。
      “盲目崇拜”的高峰,在04年底,北大为“朱熹”一书召开了国内最高规格最强阵容的研讨会,会前几天,bbs上传闻余先生将亲临会场,让fans们兴奋不已,人山人海地翘首期待,那天正好要跟老曹去重庆出差,还是拎着行李去会场的。终于等到组织者出来辟谣,才赶紧掉头一路狂奔冲向校门,挥手打车急奔机场,还好一路通畅,有惊无险。后来才知道,那天的等待只可能是徒劳。因为余先生在19年前的不幸事件之后,就发誓不愿再踏上这片土地了。他在那部香港电视台的访谈中说:“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之后还说了一句,“为什么一定要在某个地方才叫中国,那里反而没有中国”——无论言者,还是闻者,都是伤感。
    关于余英时的话题,真是千头万绪,开了头就收不了尾。再讲一点,跟你有关。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最初接触余氏著作,是从我这里借去的那本《论士衡史》(上海文艺,1999),傅杰编的节选读本,在煌煌文集没有出版之前,是很好的启蒙读物,我自己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出于怀旧,毕业前,我找你把书要了回来,当时有个没说出口的心愿就是,到了上海一定留心帮你买一本。可惜,迄今没有碰到,不过,已经有更好的弥补了。先后在文庙淘到两本20年前出版的《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1987),这是余氏在大陆正式出版的第一本书,而且品相难得的近乎全新。买第二本时,我很明白,是为你准备的,见面时记得问我要。
2,《光荣与梦想》(商务,1978-1979),我看的是七十年代末商务出的董乐山等一帮世外高人合作的译本,而且是素雅古朴的初版四卷本,买到这书的经历,我曾经写过,“如今这部书已经不稀罕了,01年尚未重印前被我淘到旧版时,心里的狂喜是文字难以形容的。那时在杨浦区的五角场有个大型书市,整体质量不高,但里面有家店面不大的商务专柜,店长兼唯一的店员老范待人极为热情,对商务版图书十分熟悉,混得熟了就介绍我去汶水东路的仓库,在偌大书库的角落里,找到了压在最下面的这套书,连看仓库的老杨都很惊讶,不过他还是很守信的照例给我八折,四本下来竟然不到五块钱,骑车返回的路上,连风儿都觉得轻柔……”
      后来,在北大图书馆五楼的美国资料室,见到了部头很厚而且显然被很多人翻过的原版,但是我没有借去复印,因为担心自己不入流的英文,破坏了中译本留给我的韵味与念想。一般而言,我是愿意阅读原著的,不过这次例外,情愿固步自封做土包子,谢绝与外面精彩世界接轨。
      举个例子吧,是我和当时的室友老孔同学,一致认为全书最精彩的段落:杜鲁门因为罗斯福在任上去世,当上继位的总统,但这个显得笨拙的家伙不能服众,坐在最高位置上备受煎熬,终于机会来了,他成功的处理了当时最棘手头疼的全国罢工,得到了上下的肯定,这时的他,春风得意,走在白宫的路上,“能够听见自己的两个睾丸撞的咣当直响”,要形容一个男人的自信,这大概是最精彩的说法吧。
3,关于唐德刚,以及可与之相提并论的黄仁宇——他们都有着别具一格的特点,在海外主流史学界不甚得志,但在华人世界受到了极为热烈的认同。我不打算在这里做任何评论,因为自己对其史学风格、地位贡献的看法,屡有反复,尚无定论,姑且搁置不说。
      张玉法、陈永发二位的近代史著作,都是十分严谨踏实的史学著作,可因为涉及诸多敏感话题,臧否人物相当直接,几乎没有在大陆出版的可能,特别是“共产革命”一书,即使在北大图书馆,也只能馆内参考阅览,不能外借。我手头的复印本,得来费了些周折,不妨略记几笔。差不多就是两年前的这些天吧,硕士论文最终定稿的那个通宵之后,不想睡觉,先去湖边走走,之后又神使鬼差般,钻进图书馆,一大早,人不多,借出两卷本的《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联经,1998),还有邹谠去世后,弟子甘阳为其整理的文集《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2002),翻了一会,发觉本该守在门口的管理员,跑到书库那边聊天去了,脑中一个念头闪过,反正快毕业了,管他娘的,横竖横了,于是抱着书就冲出去,先回了一趟宿舍,把还在睡梦中的室友摇醒,“搞出来了,整一套吧”,兄弟反应过来,笑着冲我点头,“当然要了”,于是我又冲向复印店,快速高效的印好,就回图书馆“自首”去了。虽说证件压在那里,怎么都不能算偷,但肯定违反了校规,还造成了国有资产贬值。所幸,只是被训斥一通,写份检查了事,下不为例云云,没过多久,我那张借书卡,也就因为毕业注销了,临走前干了这一票,值了。其实,我本可以有体面方式的,因为老板的夫人是副馆长,不过我总想着,要到万不得已的关键时刻,才劳烦贵人相助,可惜,直到毕业,都没有动用这层关系,想想挺对不住自己的。
   后来看到大陆的党史学家杨奎松,对陈著的部分史实问题提出了质疑(详见杨的文集《开卷有疑:中国现代史读书札记》,江西人民,2007),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我想,陈著的贡献,不必苛求完美无瑕无懈可击,而自有深远的史学价值与意义所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问我借去看看,相信会认同我的这个判断。
4.邹谠先生的《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牛津大学,1994)一书,准确说,这部论文集里的“天安门”一文,称得上关于这一主题的至文,尽管写作时间在事件之后不久,能看到的资料远没有现在丰富,但他提出的分析框架以及核心理念,可以讲是颠扑不破的,道出了中国当代政治最核心的规律。
      不光是大处着眼,书中的许多细节,也看出这位长者知人论世的深邃。比如对某位学生“领袖”,邹提到这人在生死攸关的3号夜里,传话说赵某希望学生们能坚持到天亮,这条关系众多生命的所谓内部消息,事后自然难以对证。尽管作者对其真实性甚至动机都表示怀疑,依然恪守研究者的谨慎,正文中没有轻易下结论,但在脚注里评论道,“如果有她这样的朋友,你就不需要敌人了”。
      前些天的某个晚上,我又翻出那部同名的纪录片,重看了一遍,发现其中很多的解说词和观点,就是直接来自邹谠先生的著作。那天夜里,我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邹先生在文末,也引用了两句诗来说明心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八卦一下,邹谠的父亲,是国民党的创建元老邹鲁先生,那可是跟着孙中山、黄兴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啊。连战在芝大跟邹谠读政治学博士,做的论文题目是,研究五十年代大陆批判胡适的前因后果。
5,高尔泰和杨小凯,都是集天才与勤奋于一身的人物,而且命运极其坎坷,印证着老杜“文章憎命达”的说法。我第一次读到高的文章,是在“读书”上纪念常书鸿先生,很多惊心动魄的情节,被他看似随意平淡的文字说出来,有种别样的震撼,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看透世间沧桑的人,才能这样从容表达,不需修饰。后来正式出版的文集《寻找家园》(花城,2004),里面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删节,远不如网上的版本完整。
      初识杨小凯,是因为张五常文中屡次提到,对其学术天赋的赞赏、坎坷命运的惋惜、以及英年早逝的追忆。而看他本人的文章,一开始就读到的是长篇大论,而且写的很学院很规范的“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他和Sachs合写的),之后又是他与林毅夫“后发优势”还是“后发劣势”的持久论战,尽管是近于八股的paper,却能读到一颗赤子之心。在他去世之后,看到季卫东为他写的悼念文章,“尤忆天涯宪政谈”,结尾处,满怀深情地说道,不知小凯是否会在天国里,依然追问着,“中国向何处去”……,让我潸然泪下。

李寒秋 发表于 2012-4-10 01:27:06

除了唐德刚的几本书,基本上都没有读过。

《光荣与梦想》在高中时期读的,只记得几个片断了

流江河 发表于 2012-4-12 11:49:45

李寒秋 发表于 2012-4-10 01: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除了唐德刚的几本书,基本上都没有读过。

《光荣与梦想》在高中时期读的,只记得几个片断了

唐德刚的文笔很好,史识独到,美种不足的是,对共产党偏见太多,影响力文字的纯净。

砺剑 发表于 2012-4-12 15:28:32

我的有点偏理工科,请楼主参考:

【“玩”进科学院】

吴宝俊同学(笔名Neil)是一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80后在读博士。与其他博士生不同,此人极其“不务正业”:从小严重偏科、研究街机,可谓是各类电子游戏无不精通;升入中山大学后,此人演小品、组CS战队、谈恋爱、写诗、网上灌水,依然我行我素。但是,一个看似顽劣的少年却在人生转折时历经艰辛,凭着顽强的斗志考入中科院。本书用幽默的自叙风格,讲述了一个80后艰辛而多彩的成长历程,书中内容感动人心、发人深思,值得在成长中的年轻人学习和借鉴。

【钱学森传:蚕丝(解密美国国防部档案,了解钱学森真实的一生)】


(美)张纯如

作者张纯如历时三年,向美国国家档案局、美国国防部等相关单位搜集了大量的历史绝密资料,查阅了相关的大学的档案、公开出版物和学术杂志中的大量文献记录,并实地访问上百位钱学森的同事、师长、学生、邻居、朋友以及他的儿子钱永刚,采用洗炼而故事性的笔法撰写而成,译文流畅,可读性强,给我们讲述了这位最严谨、最具科学精神的天才如史诗般传奇的一生。
张纯如(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曾担任美联社、《芝加哥论坛报》记者。著有《蚕丝──钱学森传》(1995)、《南京大屠杀》(1997)、《美国华裔史录》。
    《南京大屠杀》是首部向西方世界介绍南京大屠杀的英文专著,在全世界造成了震动,在世界范围引起了极大的凡响,曾经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十周之久,读书人书评称赞它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至今已经再版十余次,全球印刷近100万册。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于加州盖洛斯自己的车内以手枪自杀身亡。
张纯如在一生中共完成三本书,《洛杉矶时报》形容她是“最好的历史学家和人权斗士”,是“在美国成长的华裔青年模范”。

【集装箱改变世界】

集装箱有什么重要的地方吗?
一个冷冰冰的铝制或钢制大箱子,上面有很多的焊缝和铆钉,底部铺着木板,其中的一端有两扇巨大的门——标准的集装箱非常像一只马口铁罐头盒。
其实,它的价值不在于是什么,而在于怎样使用。在集装箱出现之前,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成衣绝对不会遍地开花。而在集装箱出现之后,货运变得如此便宜,以至于某件产品产自东半球,运至纽约销售,远比在纽约近郊生产该产品来得划算。中国也从此登上国际集装箱海运和世界工厂的舞台。
  本书从集装箱的发明史娓娓道来,将一个看似平凡的主题衍变成一个个非同寻常的有趣故事,展现了一项技术的进步足如何改变世界经济形态的。
【我是中小企业掌门人】
本书是铃木汽车的领导者铃木修的自传。在书中他讲述道:“我进入铃木公司已经50年,担任社长、董事长也有30年了。就任社长的1978年铃木的集团销售额是3232亿日元,现在超过了3兆亿日元,增长了差不多10倍。再来看看事业疆土,过去以国内市场为中心,向国外出口摩托车,现在铃木的触角已经伸入了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各地,在匈牙利也设置了摩托车、汽车生产基地。从销售额的构成来看,国内市场的占23%国外市场的占到77%。
  “所有这些,并不是说铃木成为了国际化大集团,这一点一点的成绩都是用每一滴汗水,在建设工厂、建立销售网络、市场开发的过程中凝结而成的。”

流江河 发表于 2012-4-12 21:10:58

砺剑 发表于 2012-4-12 15: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有点偏理工科,请楼主参考:

【“玩”进科学院】


谢谢推荐,开卷有益。

李寒秋 发表于 2012-4-14 22:11:57

流江河 发表于 2012-4-12 11:49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唐德刚的文笔很好,史识独到,美种不足的是,对共产党偏见太多,影响力文字的纯净。

唐对共产氏的识见胸襟似乎可以做一个标杆,低于此标杆的属于无药可医,等于或高于此标杆的属于久病成医。

老惰 发表于 2012-5-31 10:25:32

杨小凯的《牛鬼蛇神录》极好

newyorker 发表于 2012-7-14 11:13:27

老惰 发表于 2012-5-31 10: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杨小凯的《牛鬼蛇神录》极好

没有读完。

元宵 发表于 2012-7-14 12:50:31

前几年,《南方周末》都会在暑假前请学者为大学生开书单,偏重于人文方面,还是比较有价值的。

只可惜工作了,很多人读书都只能挑着捡着翻一下专业书籍,谁还有时间、有心境读这些书呢?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份暑期书单(附好友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