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文宣工作见闻——兼纪念茶馆二大
本帖最后由 dada2020 于 2015-11-2 13:25 编辑缘起:2013年10月茶馆一大,那时楼主还是Fo门中人,百无聊赖之际,借听《新闻联播》消磨时光;两年后“还俗”成为一名基层文宣工作者,入职不久喜逢思炎姐归来、茶友重聚,所以觉得不妨顺便写个工作小结,作为对二大的一个小小纪念。
一、概况
某街镇,人口规模约20万(含流动人口),年财政收入约20亿,在魔都郊区属中等水平。文化宣传方面,党委宣传系统开办有镇级机关报、杂志、网站,具体日常采编由其直属的文体服务中心新闻部承担。
刚入职的时候,同事开玩笑,说偶是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最大的好处是单位食堂有肉吃(以前上班场所只能吃素)。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自己确实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街镇新闻,居然也有好多杂七杂八的“业务”:比如,作为区里的“通讯站”,虽然我们不可能有自己的电视台,也没有广播,但没有不等于不做,摄像帅哥得时不时剪个小片子,向区台报送电视新闻、广播新闻。稿件采用情况,区里定期统计排名。
另外,这年头怎么可以少得了公众微信呢?“报纸+杂志+网站+电视+广播+微信”,真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然而部门专职工作人员,总共也就十来个,所以其实事情还是不少的。这十来人当中,老员工(十年左右)所占的比例,只有三分之一。其余最多也就来了两年,一半都是今年新进的。总体来说,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单位整体绩效考核,在区行业系统十几个街镇中历年都稳居前三,收入却是倒数,数一数二……这个好像原因比较复杂,据说以后会上调一点点;另一方面,本部门跟外单位打交道多,跳槽的机会相对也多。男同胞大多被区台调走当苦力,女同胞转到街镇其它单位的也不少;去公司、企业的应该也有,不常听说。不过总体而言,大多还是在乡下。
二、从“创新创业”到“说人话”
平时我们既要报道街镇本地的发展动态,也要向区里报新闻。两者的侧重点,还是有所区别的。本地领导比较看重关于“创新创业”、“城市拆违”、“社区自治”方面的内容,一般来说,这些稿件的风格比较官方、正式;而区台对我们基层通讯站的考核,最近则明显增加了跟“百姓生活”相关的要求,编导将其概括为三个字:“说人话”……先大致介绍下街镇的吧。
主题一:创新创业。不得不承认,上至中央、下到街镇的各级政府推“创新创业”看起来都是蛮拼的。我们这里乡下建了一个“创新创意产业园区”,虽然规模不是很大,入驻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知名的公司,但督抚大人居然还来视察过;从那以后,领导们一拨接着一拨莅临调研,行程基本都一样,可稿件总不能雷同,所以有时我们也有点发愁怎么写…… 事实证明,领导普遍重视的事情,还是有效果的。为了吸引创业投资,乡下往往会在离地铁站不远的地方建经济城,也会开通从科创园区到地铁站的专线大巴,有的还会免征场地租金。认识一个去郊区某地铁站附近某创业园开了个智能终端小公司的,据了解,园区服务确实比较热情,手续办得很快,还免收半年租金——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半年后还是要有考核的。这些创业型小微企业,平时晚上加班到十来点,周末继续上班,貌似并不少见——不过,跟宣传创新创业比起来,我们年过六旬的主编老师,似乎更乐意报道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据说,创新创业小公司最缺资金和人才。有次上级领导来调研开座谈会,有个貌似得过不少奖的公司老总,先是很不屑了一番国内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接着现场提要求,希望领导给他们公司拨款八位数,成立影视发展基金。领导答复道,这个钱有也不能直接给你,否则纪委那里没法交待\(^o^)/~随后,又建议他们企业经营者平时多关注政府优惠扶持政策,可以申请专项补贴、贷款什么的……至于人才,虽然也有听到有老板对领导诉苦,说乡下招聘不容易;不过楼主觉得,这世道最不缺的就是人,就看老板愿不愿意,不管这老板是国字头的还是民字头的。
主题二:城市拆违。离二大不远的地方,有个地铁站,走过去大概十多分钟。楼主那天从地铁站出来,看到马路对面的水果批发市场刷上了红色标语,说是要拆迁。这个当然完全理解,魔都市区地铁站周边,也算寸土寸金,这么好的地段搞去卖水果,实在浪费。其实就连我们基层乡下,近年也在大力进行“拆违”,小商小户私自搭建的小棚子啥的还是比较好处理的,然而有一些占地较多的小厂房、仓库、小物流公司,涉及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多方利益主体,似乎有些难度。听说有业主租给租户,业主拿到补偿跑路了,租户那边意见很大,还得重新谈……目前看来,“拆违”至少在一线城市是被作为“控制人口数量”、“盘活土地存量”的重要手段,希望后期的规划再利用尽量科学合理吧。
主题三:社区自治。有人说社区自治、村居自治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毕竟政府人力有限,管不了那么多;也有人认为,这是tg对基层的放弃。貌似都有道理……楼主只知道,郊区街镇也有一大片所谓的“中产阶层精英社区”,大多是近些年开发建造的高层公寓、小别墅,物业、环境都不错,业主整体素质相对较高,有些还自发定期举办“业主联谊大会”什么的。后来zf还把他们树为“社区自治”的先进典型报到上面——但是但是但是,一方面打造“精英自治”,另一方面又要在“精英自治”的成熟社区周边建造据说辐射很大的基站,引起业主们的上访投诉,现在还不知最后结果怎样——宣传的理念和现实的行为有差距,这点可以理解,只要不是反方向就好。
言归正题,社区管理方面,街镇前几年成立了专门协调、处理社区事务的办公室,由街镇副职分管,日常工作则由一名能力、口碑较好的比较年轻的干部负责。这块工作牵涉到的部门、条线比较多,麻烦事也多,据说那位负责人还顶住了hk某位大房地产商的压力,拒绝给他们的房子办理移交手续,因为后期质量太差,下水管什么的问题多多——貌似hk那边已经来闹过几次,叫嚣要起诉政府——基层社区管理者真不容易,鸡毛蒜皮的事情也就算了,还得跟傲慢无良的hk奸商战斗……
三、官微“去新闻”,遭遇自媒体
如果说,在商业门户网站面前,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只是受到冲击而已;那么,微信、微博新媒体领域,官媒遇到的挑战更大、问题更多。人力物力不足是一方面,版面分配、内容选编估计是最难迈的坎。比如,每天《新闻联播》大大小小可以有20多条新闻,但是微信呢,一次能有个三四条,就已经占去了整个手机屏幕的一半(楼主手机不到5寸)……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小的“版面”,七长老每人一条都不够,怎么办呢?至于《人民日报》那样厚厚一摞子,更麻烦。某种意义而言,微信表面上需要语言、内容上的“接地气”,实际上还意外触及到传媒党媒“版面资源分配”这一要害。难以解决,只好绕道而行……所以,上至《人民日报》,下至基层街镇,传统媒体的官方微信所推送的信息,时政类新闻反而很少,要怪只能怪手机屏幕小,放不下太多领导和会议~~~~(>_<)~~~~注意到,《人民日报》的官微,一大半都是心灵鸡汤(有些主页下方链接有纸媒的电子版,问题一般读者很少注意到并点击);个么基层搞些“撸串”、“美食”啥的,也情有可原吧。我们区台的官微,内容比较偏生活,图文效果不错,有次听人感慨道:微信好看得都忘了他们是做新闻的了。
官媒最为人诟病的,是枯燥、八股、假大空;官微“去新闻”,固然利于接地气,但同时也淡化甚至消解了“形势政策风向标”这一特色功能;跟来势汹汹的自媒体相比,确实需要奋起直追。惭愧地说,我们街镇就有市民开设了自媒体,主要提供生活服务类信息,是本街镇最有人气的公众号,阅读量远远超过本街镇任何一家官方单位的微信,区级官微中做得相当好的(全市排名前列)阅读量也不过如此。据了解,那位自媒体的经营者,以前开设有本地生活服务网站,后来又做微信,算起来在这一行也有十来年的积累,并不是靠搏眼球成功的。看来,不管什么时候,都没有成就可以一蹴而就,也没有收获可以不劳而获。
从纸媒到网站,再到微博、微信,没人能预见下一个“风口”在哪里;正如同二大之后,我们也不知下次聚会是何时。既然无法预知未来,那就多珍惜现在的机缘吧,安心行路,好好喝茶\(^o^)/~
(胡言乱语,谢绝转载)
自坐沙发 官媒微信既接地气又有引导作用不容易。楼主妹妹提到的自媒体很有意思。 最近注意到有些微信帖子里面带语音内容,感觉还不错,短小精炼,信息传递也很有效。未来也许会比较有前途,毕竟用耳朵接收信息是最方便的。 二大聚会时,看见dada楼主一直在忙前忙后的接待,真是个勤快的MM! 好久没有看到dada妹妹发帖了!原来找到新工作忙起来了,恭喜下! 额,你就是在葡萄那一桌,美貌与善良能干并存的那一位吗:L 终于把人和ID对应上了,忒贤惠能干了{:4_255:} dada妹妹早上好!
仰慕已久,二大相见,了此心愿!聚会之后才发现,我只是众多仰慕者之一O(∩_∩)O哈哈哈~ silversky 发表于 2015-10-26 0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官媒微信既接地气又有引导作用不容易。楼主妹妹提到的自媒体很有意思。
现在我们这里官媒搞活动,还得请人家自媒体打广告;P 现在广告牌的广告少了 赞,贴地气,朴实而又不失生动,嘿嘿。 十里铺 发表于 2015-10-26 08: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近注意到有些微信帖子里面带语音内容,感觉还不错,短小精炼,信息传递也很有效。未来也许会比较有前途, ...
那个罗胖子走的就是这个路 我就是羡慕思炎姐姐假期真多。2年回去一次,而且每次能呆一个月:lol 支持楼主原创! 纯为捞分的以吃货的态度感兴趣单位食堂有肉吃有没有补贴? 很接地气,撒花。关于自媒体,官家只是抢占这个通道,在体制内要真做得风生水起很难,除非像上海发布那样有强大的资源策应,否则还是和官方纸媒一样。 DADA直播《新闻联播》后,做文宣肯定是信手拈来:lol
没能参加,可论坛到处搜寻你们二大小记感觉很熟悉。 tedd 发表于 2015-10-29 0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接地气,撒花。关于自媒体,官家只是抢占这个通道,在体制内要真做得风生水起很难,除非像上海发布那样有 ...
唉,说多了都是泪,我们还跟自媒体签约,花钱请人家打广告:dizzy: emiT 发表于 2015-10-29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DADA直播《新闻联播》后,做文宣肯定是信手拈来
没能参加,可论坛到处搜寻你们二大小记感觉很熟悉。
根本不一样的:dizzy:我们老师要求 小而具体;楼主被毙了好几次选题才慢慢适应:L
会场没碰到emiT,论坛见了也亲切。。 dada2020 发表于 2015-10-29 1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根本不一样的我们老师要求 小而具体;楼主被毙了好几次选题才慢慢适应
会场没碰到emiT,论坛 ...
哈哈,我可是戴有“一大勋章”的男人··· 娓娓道来,颇见功力。楼主厉害。
能问问是如何练就的么? dada2020 发表于 2015-10-29 1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根本不一样的我们老师要求 小而具体;楼主被毙了好几次选题才慢慢适应
会场没碰到emiT,论坛 ...
王外马甲的文章,是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反应大的时代背景的典范。 dada2020 发表于 2015-10-26 0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我们这里官媒搞活动,还得请人家自媒体打广告
上海基层的文宣还是很能与时俱进的,前几天一个广告公司的朋友说有个街道的大妈,大妈,大妈级的类似科长层级的干部来谈业务,对新媒体如数家珍,感觉比很多业内人士都能忽悠,想法也是一套一套的,关键是预算也是刚刚的。 本帖最后由 dada2020 于 2015-11-2 16:55 编辑
tedd 发表于 2015-11-2 1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海基层的文宣还是很能与时俱进的,前几天一个广告公司的朋友说有个街道的大妈,大妈,大妈级的类似科长 ...
偶们整个单位的年度预算,包括文化、体育部门,也只占本街镇全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多点:shutup:
千万别小看大妈!原单位返聘的科级退休大妈,据说年轻时还是帝都警备司令部的;平时数她最喜欢发微信:L单位的公众号,老大都不说啥,就她指示多::dizzy::dizzy::dizzy:
本地自媒体,周末照样推送信息,还是晚上十一点。老板是学计算机的,现在辞职一心弄这个,前不久还开拓业务,卖土特产;另一个常看的订阅号,早上六点多就更新……这些都是商业性质,多劳多得,拼速度、拼亲民,恐怕是拼不过的:shutup: 请妹妹原谅,啥也讲不出,只能捞分走人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5-10-28 22: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纯为捞分的以吃货的态度感兴趣单位食堂有肉吃有没有补贴?
又有很长时间木有见面了,十五中兄好。 leo_xhf 发表于 2015-11-17 05: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又有很长时间木有见面了,十五中兄好。
狮座见面没有捞分好玩! 赞一个,捞分 sinda0031 发表于 2015-12-24 23: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赞一个,捞分
楼主继续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