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地主欺压农民的血腥记录(美国记者实地调查
旧社会地主欺压农民的血腥记录(美国记者实地调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d93d5301011rxx.html
以下文字摘自[美]韩丁:《翻身》,北京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一部“种下仇恨”
(《翻身》是美国记者韩丁(William Hinton)在20世纪40年代,亲自到山西上党地区,对当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后所做的记录。)
“有一个张庄农民家的小孩刚刚才六岁,闹灾那年偷摘了他爹东家树上的几把叶子。地主抓住了这个孩子,用大棍打得他混身青紫,并且罚了他爹二十五块银元,相当于他整整一年的收人。为了熬过冬天,他只好去向亲戚借钱,直至十年以后,这笔债还没有还清。”——56页
“有个太行山的农民,因为地主强奸他老婆而动手打了那个地主,就被拴住头发吊起来毒打,直到头皮从脑顶上撕裂,人栽到地上,流血过多而死。”——57页
“如果拖欠了地租,或者还不起利钱,那么地主对他们也毫不客气。那时候,地主就来佃户家里通租。逼不出来,就把佃户逐出那块土地或赶出房屋。要是这个农民抗拒,他就要挨地主或其狗腿子的毒打。”——56页
“在一九四二—一九四三年的灾荒期间,郭春旺对佃户们毫不留情。苗家弟兄每年向他交纳租子。一九四二年他们打下的粮食还不够自己糊日,可是郭春旺硬要他们把租子交齐。他们想拿自己的一部分土地抵租,但被他一口拒绝了。为了交齐租子,他们被迫向别人借粮。租子还清以后,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充饥,兄弟两个不到开春都饿死了。郭春旺另一家债户裴虎文的母亲,还够了他的三块钱后,没过多久也饿死了。还有一个叫黑胖的农民,把粮食、衣服和家具都给了郭春旺抵债。
灾荒最严重的时候,饿殍遍野,郭春旺把一切能征收的欠租都催上来,困积在自家墓地的墓穴里,等待机会粜售高价。很多粮食因为储存过久而霉烂掉了。”——35-36页
“他(地主申金河)把一部分钱换成银元埋在后院。剩下的钱以很高的利息借给那些急于用钱的农民,月息高达百分之五十,这样不出三个月就能收回一倍或两倍于本钱的利钱。那些还不起债的人就把土地典给他,没有土地的就得拿牲口、大车、农具来抵偿。”——31页
“申金河在村子里很有势力……他掠夺人家的土地和房屋时,心狠手辣。韩生老汉在村东头有三亩上好的地,有一回因有急难向申金河借了二十六块钱,三年以后,连本带利的数目就很大了。老汉多次归还,就是还不清这笔债。于是申金河就把他那三亩好地连同刚打下的庄稼都霸占过来了。他不要谷子,就把地里的谷苗全都用犁桐了,秋后重新种上麦子。韩生老汉却落得无以为生了。”——33页
“中农师四孩向申金河主持的“北老社”借了二百五十块钱,过了两年,师四孩无力还债,结果把他的三十六亩地、十一间房屋、①驴子和大车全都丢得一干二净。全家老少,其中包括几个幼小的孩子,都被赶到露天地里。幸亏师四孩交了几个真心朋友,自己又会一手木匠活,所以总算还能有房住,有活做,一家人才没有饿死。
师四孩家的那些土地,在落入申金河手里以前已经种上了庄稼。幼嫩的谷苗正破上而出,地里也锄过一遍了。申金河打算卖掉这块地,可是因为要价太高,没人能买得起。他宁愿让杂草荒了谷苗,就是不许师四孩种地,硬是毁了这一季收成。”——33-34页
“一个姓申的贫农为了给害病的老婆抓药,向申金河借了八块钱。他把儿子申发良抵押给申金河干活,并且订下了七年契约。七年过去以后,由于疾病、工具损耗和巾金河公然的欺诈,申发良比最初还多欠了几倍的债。他只好扒掉自己的一部分房子,卖了木料赎身。”——34页
“下面是申发良给我讲述的关于他本人的遭遇。这孩子为了抵偿他爹欠下的八块钱,给申金河足足扛了七年活:
刚给申金河千活的那年,我才十四岁。就这样也得在屋内屋外干粗活。我人小,挑不动满桶水,也得上井,只好半桶半桶地挑。我在申金河家做了那些年工,肚皮没有填饱过一回,一年到头光挨饿。人家每夭吃干的、喝稠的,只给我吃小米稀扬,清得连米粒都能数出来。我害过两回病,是累病的。我只觉得虚凉,穿的、吃的都缓和不了身子。我得了病,当然干不成活儿,地主就恼火了。他叫两个人来把我弄回家去,这样我就是病了也不用吃他家的饭了。还要我爹给替我做活的雇工掏工钱。我得病受罪,他家半点不管,花销全是我自家出的。
不论我出多大力气干活,欠下他的那笔债也休想还清。在那里干了几年,原先八块多的债反倒成了三十多块。我对他说:“给你干活是白贴工,越干债越多,不如叫我走了强。”可是人家不让走。字据上写的是七年,拿这就把我拴住了……只要我使坏一件工具,他就逼我赔高价。那年早季长,地特别硬,他催着快些锄,我一发慌,将锄把折断了。他一见就恼了,把我的工钱扣掉了好几块,足足够买两根锄把的。其实坏的那根也不是不能使,我还一直使了好长时间嘛。到年底我拿的工钱还不够买条裤子的。
……
每到年关,申金河枕从我工钱里打克扣。有些工具,他说是我使坏了,要扣;我害病缺工,要扣。七扣八扣,剩下的还顶不了利钱,结果都是他的了,我连半点也剩不下。七年过后,无可奈何,只好扒了我那两间房子,卖了木料、砖瓦,这才给他还清。
打这以后,我又到王来顺家千活。我寻思别家兴许待人厚道些。哪知天下老鸦一般黑,没过两天,我就发现来顺家一也不比金河家强。那年闹荒,我又被迫把剩下的房子卖给了申金河。不想钱到手迟了一步,没能救我老婆的命。她熬不住饥,病情加深,不上几天就咽了气。卖房那点钱也不中大事,埋人花去一些,剩下的买了小米。可是这点小米还是不够活命,一家人只好进山去挖野菜。在那个年头,我们只能吃山葱野菜,啃草根树皮渡荒。”——41-42页
“多少年来,佃户和长工们稍稍表示一下反杭,就要遭到残酷的镇压,因此,如果要向地主的权力发起进攻,农民便深为犹豫,这几乎成了本能。在地主阶级统治的两千年内,一次又一次的反叛都被镇压下去了。率众起义的首领们,不是被收买,就是被砍头,他们的迫随者则被活活地剁成肉块、烧死、剥皮,或活埋。太行地区的地主曾经得意地向一些外国来访者们出示过他们用人皮制成的物品。”——59-60页
“因此人们不难理解,只有当农民被逼得忍无可忍时,他们才会行动起来。不过,一旦行动起来,他们就要走向残忍和暴力的极端。他们如果要动手,就要往死里打,因为普通的常识和几千年的痛苦教训都告诉他们,如果不是这样,他们的敌人早晚要卷土重来,杀死他们。”——60页
韩丁,原名威廉·辛顿(Willam Hinton),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雷丁镇人。1948年,执教于北方大学的韩丁,以观察员身份随同学校土改工作队首次来到山西省潞城县张庄村(今属长治市郊区东厂镇)亲历半年土改,深入考察,写出了著名的《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一书。自此,韩丁视张庄为“第二故乡”,常有往来,同张庄人建立了极其深厚的感情。
到北方大学任教
1947年,联合国救济善后总署捐赠一批拖拉机给中国,并且招收志愿工人使用这些农机,韩丁应召作为拖拉机技师第三次来到中国,被派到东北工作。他不满于国民党的腐败,又自愿来到共产党所领导的河北解放区。随即在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地区负责一项发展计划。同年秋天,联合国在全世界结束了农机救援的工作,把志工解散送回美国。韩丁决定留在中国,一如既往地为培训中国第一代农机人员、为恢复生产和解放区建设倾心竭力地工作。但是农机没有燃料,无法使用,韩丁只好离开农村的工作。当时,应在山西长治附近(潞城)成立不久的北方大学的邀请,他到校教授英文。
北方大学是晋冀鲁豫边区的文化教育中心,于1946年1月在邢台正式成立。这年8月,蒋介石企图从郑州、石家庄南北两面进攻解放区,打通平汉线。边区政府为了使学校有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免遭战火,决定迁移校址。1946年10月,由邢台迁来山西潞城,校部设在第五区高家庄天主教堂。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经过一段大张旗鼓的宣传发动,1948年1月,太行三地委(长治地委前身)集中各县县区干部到鹿家庄整党。整党结束后,中共潞城县委根据《土地法大纲》精神,重新部署土改工作,并于2月份派出土改工作队,首先深入11个基点村开展工作。五区的张庄就是基点村之一。当时,北方大学的教职工组成一个到张庄村的土地改革工作队,韩丁不假思索地找到校长范文澜,提出参加土改工作的请求。几天之后,学校正式批准他以观察员身份到张庄村参加土改。张庄离高家庄只有3里地,校长要求他每个星期仍要回校教上几堂英文课。为了工作方便,学校派了一名叫戚云的女教员给他当翻译。
深入张庄村参加土改
韩丁被火热的土地革命深深吸引。后来,他在著《翻身》一书时,回顾起当年的情况,曾这样写道:“我刚刚安顿下来教书,教职员和学员就有一半离开了学校去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几百名参加土改的大学工作人员和几百名本地的县区干部混编成工作队,分赴这一带的各基点村。”“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一时刻,是我一生中最想看到,最想投身的时刻。”
1948年初春,尽管身边不远处南北横亘的巍巍太行山依旧肃穆在严寒的光秃之中,但韩丁却满面春风地跟着土改工作队的其他教职工,风尘仆仆一起来到张庄,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火热的土改运动中。在后来的英文表述中,韩丁把“张”字拆开,将张庄称为“长弓村”(LongBowVillage)。
韩丁踏进的第一家就是王金红的爷爷王文斌家。在太行山寒冷的早春,韩丁发现王金红家连一扇门也没有,一眼望去床上只铺了干草。王金红当时只有5岁。在此之后的6个月中,韩丁亲历了张庄的贫农和下中农生活困苦的状况,和他们对土地改革的支持。他和其他干部一样,白天同农民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参加土地工作会议。他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韩丁面对严酷的斗争风雨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坚定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与张庄农民朝夕相处,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记录了该地区土改时期大量翔实的资料。同时,与张庄人结下了深厚的兄弟般的情谊。
韩丁在他1000页的笔记中详细地记下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而且还如实地写下在土改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干部所犯的错误,重要的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张庄的人如何解决了这些问题和纠正了错误,达到最后成功。韩丁在书中不但肯定了土地改革带来的变化,也披露了存在的问题。1947年的前后,同样的土改运动在中国广大农村进行着,土地改革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从经济基础的根上拔了起来,在这场群众运动中,农民翻了身,这就是为什么韩丁将张庄土地改革的经验写成书出版后,在世界各国引起如此大的震撼和影响的原因。
据《翻身》中记述,韩丁是1948年3月6日(农历正月廿六)进村,8月24日(农历七月二十)离开,在张庄住了半年时间,经历了土改和整党运动的全过程。需说明的是,前一年11月,解放军攻克石家庄,一举消灭国民党军队5万余人,把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1948年5月4日,北方大学从高家庄撤离向新校址转移。按通常情况,韩丁和其他参加土改的师生一样,都得回校一同转移。可是韩丁却请求继续留下来参加完土改再走。范文澜校长同意他的请求,让他和戚云留下,还给他们增派了一名叫谢虹的英语教员协助工作……
回国后历遭磨难仍勤于写作
韩丁告别张庄后,背了20多斤重的资料,徒步翻过了太行山,东下华北平原,尔后,将太太史克、女儿卡玛留在北京,漂洋过海……当1953年返回美国时,他被麦卡锡主义反共势力冠以“叛国者”的罪名,所带的资料被美国海关全部没收,扣压在参议委员会国内安全委员会。他本人也被置于严密监视之下,特工人员记录他的行踪,偷听他的电话,限制他的活动。整整16个年头,他因护照被吊销而不能再回到中国。他被拒之于大部分带有技术和知识性质的工作之外,只能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当修理工。最后仅能靠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土地上务农为生。他种玉米、大豆、小麦、苜蓿草,一干又是15年。韩丁不畏艰难险阻,无论干什么,当汽车修理工,自谋职业,还是干脆失业,都不屈不挠地坚持战斗。他多次发表演讲,进行笔耕,宣传中国人民的革命成就,揭露谴责“麦卡锡主义”。仅在回到美国的头一年里,他就发表了300多场演讲。他为那些资料打了好几年官司,几乎倾家荡产,经过长期斗争,最终胜诉,先后从美国海关和参议院国内安全委员会那里把资料追了回来。韩丁说他与这些人对抗的信心来自他在各地演讲时群众对他的支持。
韩丁经过长时期的构思,一边种地一边写作,于1966年由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出版了《翻身》一书,这已经距他收集材料长达18年之久了。可见,韩丁的《翻身》这本书从资料收集到编著出版,颇费周折,相当不容易,作者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
韩丁本人将《翻身》这部长篇纪实文学称为“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他在前言中写道:“试图通过张庄这个缩影,揭示中国伟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本质。这场大革命在20世纪上半叶改造了中国,它所迸发出来的巨大的政治、社会力量,不断地震撼着中国以至于全世界。”韩丁认为,“张庄的历史对今天现实生活的意义,是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的。故事是围绕土地问题展开的,不了解土地问题,就不能了解中国革命,而不了解中国革命,也就不能了解今日的世界。”
《翻身》是美国大学相关专业的必修之书
此书出版后很快引起强烈反响。《纽约时报》书评称:“这是一部非同一般的关于中国革命的书卷……它向我们展现了新生的共产党政权建立过程中一个村庄生动、撼人的故事。Hinton先生为我们了解共产党取得政权前夜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做出了有价值的、在某种意义上独一无二的贡献。”最初几年内,在美国国内销量超过20万册,国外30万册。后来被译成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中文、孟加拉文等10种语言出版。周恩来总理看到英文版《翻身》后非常高兴,批示抓紧时间出版中文版。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大卫·哈利﹙David·Hare﹚将《翻身》改编为话剧搬上舞台,先在伦敦后在世界各地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翻身》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是美国大学中国历史、政治、人类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书。并在世界许多国家广为流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90年,山西电视台将《翻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搬上荧屏。
韩丁回国后,曾任美中人民友好协会第一任主席,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顾问。1971年后多次访华,曾与周恩来总理亲切会见。中文本《翻身》一书,就是遵照周总理指示译出的。1980年版本的《翻身》一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全书洋洋50余万字,作为写作素材,至少得大于它的几倍几十倍。一个外国人,不懂汉语,一点一滴都要靠翻译译出,然后笔录下来,可想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啊!全书共分7部,前2部介绍张庄的历史,后5部介绍工作队进驻张庄后所了解的情况以及领导那里的农民所进行的斗争。作者在书中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伟大的土改和整党运动,生动地记录了张庄人民打碎封建枷锁,获得翻身解放的曲折过程。《翻身》一书,可以说是中国北方农村土地改革的一个缩影。
《翻身》一书中对土地改革的一段评论,曾被《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引用。引用的原文是:一位美国人评论说:“新发布的《土地法大纲》在1946年至1950年中国内战期间,恰如林肯的《黑奴解放宣言》在1861年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
1966年韩丁在《翻身》的序中说到,《翻身》虽然拖延了18年才出版,但是它并没有过时。此话不假,直到新世纪之初,还得到了印证。韩丁2004年过世后,有一篇在印度每月评论中纪念韩丁的文章里,作者这样写着:“韩丁写的《翻身》出版已经有38年了,但是这本书到今天还是及时的。印度倒退的农业仍然笼罩了印度的社会和经济,印度的人民到今天还没有翻身。”
《翻身》自1966年出版后,张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立即引起许多外国人的关注,该书也成了当时世界了解中国农村的一个窗口。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72/85037/85038/7050346.html 韩丁:翻身.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5987797.html?from=like 这个论坛有些人的境界,还远不如旧时代士绅家庭出身、父亲被枪决的金庸。推荐看他的自传体小说《月云》。
看到那些洋洋得意于所谓自己这个被打倒的地主子弟过的比贫农子弟强的话语,齿冷之余,冷笑不已。
这个帖子...微妙...会在多短的时间内沉下去呢.. 大成至圣魏忠贤 发表于 2012-3-31 2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论坛有些人的境界,还远不如旧时代士绅家庭出身、父亲被枪决的金庸。推荐看他的自传体小说《月云》。
...
确实 顶起来。不说话 本帖最后由 dige123 于 2012-4-1 00:46 编辑
坛子里的很多人对现在世风低下有些灰心。
在寻找解决的办法,就是世家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有成效。
不过需要很长时间的资本和物质支持。
资本和物质从哪里来的?
这个问题被回避了。 大成至圣魏忠贤 发表于 2012-3-31 2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论坛有些人的境界,还远不如旧时代士绅家庭出身、父亲被枪决的金庸。推荐看他的自传体小说《月云》。
...
我奇怪的是当年恨不得人人都是贫下中农,现在又似乎人人都和黑五类拉上关系。 洗心 发表于 2012-4-1 0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奇怪的是当年恨不得人人都是贫下中农,现在又似乎人人都和黑五类拉上关系。
当年是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先进!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摒弃不合理的剥削制度,为了使大家有一个合理的竞争环境下,大家都能勤劳致富;而不是说过去越穷的人,代表先进的一面。过去的某些方面做的过左。
在过去那种越穷越代表先进的思潮情况下,当然大家都想把自己变成革命群众-贫下中农啦!
而农村中过去的穷汉,有不少人是农村的二流子,无业流氓者,根本不能代表所谓的革命先进一面,他们的穷困是自身的懒惰和恶习造成的,这与那些因为沉重剥削造成的贫困是不一样的,而过去对待这些都过于简单化。反过来说,对当时农村相对的富裕阶层,小地主,富农等人的处理也是过于简单化,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为富不仁的地主是有的,但是当时相对富裕的小地主和富农,很多并不是靠欺压其他农民发财致富,他们也没有那个势力和能力,很多人也是辛辛苦苦劳动干出来的,另一方面也与他们善于经营有关。金庸家里那种大地主情况就不一样,好一点的,对待农民剥削轻一点,差一点的就基本上可以在乡里横行霸道了。 rudymeddy 发表于 2012-4-1 08: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年是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先进!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摒弃不合理的剥削制 ...
而农村中过去的穷汉,有不少人是农村的二流子,无业流氓者,根本不能代表所谓的革命先进一面
-------------------------------------------------------------
你这句话和当年太祖的湖南考察中的某句话相悖 幸运的活力东东 发表于 2012-4-1 08:48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而农村中过去的穷汉,有不少人是农村的二流子,无业流氓者,根本不能代表所谓的革命先进一面
---------- ...
相悖?
难道你觉得我讲得不对?如果不对,请指出我错在那里。
难道那些因为好吃懒做,滥赌贫困的农村二流子也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一面,代表革命先进的一面?我不信,就是主席也不是神仙,他讲的也不可能都是对的。
我记得中央某位老干部写的一篇回忆录中提到当年在东北搞土改时,就曾经发现很多所谓“革命先进分子”是农村的二流子和无业流氓者,对此还进行过纠正。
看看:寻乌调查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169987/
寻乌调查编辑本段《寻乌调查》(http://baike.baidu.com/view/4253093.htm)
毛泽东1930年 5月所作的江西省寻乌县的农村经济调查报告。当时中国共产党已在江西、福建的边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为了认清中国农村和小城市的经济状况,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作了这个调查。
《调查》共有五章。前三章为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运输和商业状况,后两章是土地关系和土地革命情况。 《调查》详细叙述了寻乌的水陆运输、商品集散和流向,以及20多个行业的状况。
关于农村的土地关系和阶级关系,毛泽东指出,占全县人口百分之几的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地主中有大中小地主和“公共地主”之分。大地主和中地主是全县的权力中心。富农则有出租部分土地的“半地主性的富农”和专门靠高利贷剥削的富农。地主富农对农民的剥削形式,是地租和高利贷地租一般占收获量的50~60%,还有各种形式的附加剥削。农民经常是刚收获交完租就没有饭吃了。高利贷剥削更加严重,是富农及殷实中、小地主剥削贫农的一种最毒辣的方法。在地租、高利贷的剥削下,贫农往往不得不卖儿卖女。此外,农民还要忍受各种形式的捐税剥削。
《调查》叙述了土地革命中的分配土地,主要采取按人口平分方法。并注意到贫农提出的“平分土地”和“彻底废债”的口号,也是针对富农的。毛泽东说,弄清了富农问题,才提出了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在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革命中,对富农的土地要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否则就不能满足中农、特别是贫雇农对土地的需要。此外,
《调查》也为土地革命初期制定中国共产党对待商业资产阶级和争取城市贫民群众的策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海不扬波 发表于 2012-4-1 09: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看:寻乌调查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6169987/
毛主席写的文章我基本都看过,可对这篇调查报告,我一直持谨慎的怀疑态度,因为中国的幅员广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我也不敢说毛主席在江西湖南这些农村调查情况数据是否存疑。
但在我的家乡,放高利贷剥削农民的往往是城市流氓者和一些臭名昭著的大地主,本乡的大多数农人还是比较淳朴,乡村内的普通借贷在我家乡基本上都不是高利贷,比如解放前我的爷爷曾经就借贷给本村的一户贫农,口头约定两年归还,以他家的田地为抵押(他家的田地价值还没有借的钱多),借贷还是没有利息的,只还本金即可。 为地主“正名”的谬误所在
http://www.rmlt.com.cn/qikan/2011-10-09/30815.html
为地主“正名”的谬误所在2011-10-9 18:01:20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42期) 作者:罗平汉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工业化,都要完成土地改革,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只是土改的方式可能各不相同
近一段时期以来,在一些书籍、评论文章和网上贴文中出现不少为个别有代表性的地主(比如刘文彩)“正名”、“翻案”的声音,甚至称要对“土改运动”进行重新评价,争论激烈。
在这些声音中,主要观点有:一,对刘文彩等地主丑恶形象产生质疑,认为并非史实,实际上他们有的省吃俭用、为人厚道,有的热心教育、济困扶危;二,认为地主出租自由土地是正当精营活动,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问题,更不应该是犯罪行为;三,认为地主是农村精英,土改把土地分给“二流子”后,最终导致50年代末的大饥荒;四,称“土地改革”过于激进,应予重新评价,有的提出摘除地主阶级的封建主义帽子。
中共为什么要搞土改?1950年6月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指出:“共产党从来就为穷苦的劳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但共产党的观点从来就区别于那些慈善家的观点。土地改革的结果,是有利于穷苦的劳动农民,能够帮助农民解决一些穷困问题。但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救济穷苦农民,而是为了要使农村生产力从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之下获得解放,以便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工业化,就要完成土地改革,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只是土改的方式可能各不相同。
不能将反霸减租运动中对恶霸分子的斗争,等同于对地主的斗争
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地主阶层在农村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们大多受过教育,因此不仅承担着教化百姓的作用,而且承担着灾年救济百姓、修建公共桥梁等设施、解决乡邻矛盾的责任。他们中绝大多数是非常善良的。地主是否有善良者,其实这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人作为具体的社会个体,不论他出身于哪个阶级,既使是同一个阶级的人,个人品德与品行也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地主当然也不例外。
在中国大陆,举凡四十岁以上者,说起地主,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周扒皮、黄世仁、南霸天和刘文彩,这四个人曾是人们头脑中典型的地主形象。近些年来,社会上不时地传出刘文彩和南霸天原型(海南陵水县一个叫张鸿猷的地主)是热心公益的“大善人”,周扒皮(本名周春富)靠劳动致富,白毛女和黄世仁是“杜撰的形象”等议论。
其实,不论高玉宝笔下的周扒皮,还是歌剧《白毛女》中的黄世仁,歌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以及泥塑《收租院》中的刘文彩,都是艺术家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艺术是允许虚构的,艺术家塑造艺术形象时当然也要忠实于历史,但艺术创作可以进行合理的加工,也就是从艺术创作的原则上,允许将各种坏地主、恶霸地主的种种恶行集中在“周扒皮”、“南霸天”等人物身上加以体现,成为恶霸地主各种恶行之集大成者。虽然这些艺术形象或许可以找到具体的原型,但不论是《半夜鸡叫》的“周扒皮”,还是《红色娘子军》中“南霸天”,都不可与现实中的地主完全划等号的。
艺术作品塑造出的周扒皮、黄世仁、南霸天和刘文彩等地主形象,其实人们憎恨他们的,主要还不是其地主身份,而是他们欺压农民的恶霸面目,这四个人实际上是恶霸地主。恶霸是“指依靠或组成一种反动势力,称霸一方,为了私人的利益,经常用暴力和权势去欺压与掠夺人民,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之重大损失,查有实据者”。
对于地主,土改中主要是没收其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和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其他财产不予没收),以乡为单位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以使其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而“凡恶霸分子经人民告发后,由人民法庭判决处理。”各地在进行土地改革前,均开展了大规模反霸减租运动。反霸是为土改做准备,但反霸的对象是农村中的恶霸分子而非地主,对于地主,此阶段主要是开展减租减息。因此,不能将反霸减租运动中对恶霸分子的斗争,等同于对地主的斗争。
土改打倒地主阶级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1933年10月,毛泽东写作了《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对地主与富农分别作了这样的界定: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是收取地租,此外,或兼放债,或兼雇工,或兼营工商业。但对农民收取地租是地主剥削的主要方式。富农一般占有土地,但也有自己占有一部分土地,另租入一部分土地的。也有自己全无土地,全部土地都是租入的。富农一般都占有比较优裕的生产工具和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经常地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或大部。富农的剥削方式,主要是剥削雇佣劳动(请长工)。
可见,地主与富农其共同的特点是对农民进行剥削,但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是收取地租,富农则主要是雇工。既然地主占有土地的目的是为了收取地租,他自然不关心已出租的土地是否需要改良,也不会去关心租种土地的农民是否改进了生产工具和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土地所有制毫无疑问代表的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通过土地改革打倒地主阶级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
当然,革命要打倒的是地主这个阶级,要消灭的是其对农民的剥削,并将之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不是对其肉体消灭。不论是土地革命还是土地改革,对此一度没有很好的把握,都曾出现过肉体消灭恶霸地主的做法,这方面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对于这个问题,1948年初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曾指出:“地主作为一个阶级要消灭,作为个人要保护。”并解释说,消灭地主阶级是因为它代表的是反动的生产关系,“但废除地主阶级的私有权,并不等于连他的人也不要了。地主和旧式富农占农村人口十分之一,全国共有三千六百万人,这是社会的劳动力,是一种财富。”他强调:“我们对封建剥削要非常恨,但地主本人还是劳动力,经过改造过几年还有选举权。对地主要安置好,安置不好会出乱子,我们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可见,土改的目的在于废除封建土地关系,打倒地主阶级,并不是为了斗地主。
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主要是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进行的,人们常常将之与1950年代初国民党在台湾进行的土地改革进行比较,并由此而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陆没有采取和平的方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其实,在土地改革运动启动之初,中国共产党也曾打算通过发行土地公债等有偿办法,收归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在陕甘宁边区等地还进行过这样的尝试。但是,“五四指示”刚刚发布,全面内战即告爆发,客观环境要求加速解决解放区农民的土地问题。当时,国共决战的战场在农村,要争取的主要对象也都在农村,要赢得解放区广大农民对战争人力物力的支持,就必须迅速满足他们的土地要求。唯有如此,农民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包括将子弟送上前线来保卫解放区。
显然,再通过发行土地公债这类办法财力上是否能够负担暂且不论,仅从时间上也不可能短期完成。因此,就只能采取没收地主土地财产这种方式来进行土地改革。至于在土改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左”的偏差,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这方面已有相当多的论著作了分析,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导)
海不扬波 发表于 2012-4-1 1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地主“正名”的谬误所在
http://www.rmlt.com.cn/qikan/2011-10-09/30815.html
应该结合印度的例子来看,实际上现在印度的地主阶层占了全国耕地60%以上,各级政府加起来也不过2%多点,印度大部分人的情况可以参看那个神女的帖子,对比就很明显了。 海不扬波 发表于 2012-4-1 1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地主“正名”的谬误所在
http://www.rmlt.com.cn/qikan/2011-10-09/30815.html
这篇文章写的比较在理,我也是赞同消灭这样一个不合理剥削阶级。
只不过一直觉得那些偏激过左的做法非常不可取,有不少所谓的黑五类其实是错化的阶级成分,搞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了。而把贫穷当做革命光荣也不可取,把那些好吃懒惰滥赌的农村无业流氓者归入革命者队伍当中更是可笑,这些人应该是改造的对象。 rudymeddy 发表于 2012-4-1 09: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相悖?
难道你觉得我讲得不对?如果不对,请指出我错在那里。
难道那些因为好吃懒做,滥赌贫困的农村 ...
太祖是不是神仙,讲的对不对,已经发生的那段历史就在那里,没什么争论的必要。即就从工作方法而言,他当年是在做完详细的调查后写的报告,您的结论不知道是从何而来。讨论社会发展,纠着个例找论据的方法是错误的,这个列宁早就批判过了 rudymeddy 发表于 2012-4-1 09: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相悖?
难道你觉得我讲得不对?如果不对,请指出我错在那里。
难道那些因为好吃懒做,滥赌贫困的农村 ...
你说的也很对,革命队伍里有无赖和二流子很正常,但是是主流吗?比例占多少呢?以前的穷人大部分还是因为剥削才穷的吧,因为好吃懒做变穷的毕竟是少数吧?就好象我这样的房奴,难道我是因为好吃懒做才变成房奴的吗? 昨天晚上我死了 发表于 2012-4-1 1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说的也很对,革命队伍里有无赖和二流子很正常,但是是主流吗?比例占多少呢?以前的穷人大部分还是因为 ...
所以我也赞成推翻这样一个旧社会,建立一个平等的新社会。
我的祖父辈们虽然不是贫农,反而是富裕阶层,但是他们不少人也投入到革命当中,我外祖父不但自己是地下党员,解放后还把家里的商铺啥的都捐给国家,我曾祖母家大地主出生,起义后将所有家产都捐给国家。 rudymeddy 发表于 2012-4-1 09: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相悖?
难道你觉得我讲得不对?如果不对,请指出我错在那里。
难道那些因为好吃懒做,滥赌贫困的农村 ...
在农村好吃懒惰的是地主吧,无产者有钱来享受?不是地主也是地主恶霸的打手,享受地主剥削来的劳动果实为地主卖命。肚子都填不饱,哪个老实农民敢好吃懒做。
给地主阶级洗白真是可笑。某些地主可能背叛他的阶级,地主阶级却不可能背叛自己不压榨人民。
某位老干部的回忆录,为了黑毛,各种真相文80年代全都出来了,现在tg人士的各种回忆录都是遮遮掩掩,添油加醋,看看必须得留个心眼,哪有毛泽东认认真真做的调查可信。 加加林 发表于 2012-4-3 08: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农村好吃懒惰的是地主吧,无产者有钱来享受?不是地主也是地主恶霸的打手,享受地主剥削来的劳动果实为 ...
哈哈,你真是!
只能说你的社会经历太少了。旧社会里面,中国是绝对的贫困和相对的富裕,就是当年我们所说的地主,除那些大地主外,大部分被归为富农小地主之类的也只是相对的富裕,至于你说有地主好吃懒做,除了那些大地主们,那些中国农村的小地主和富农们还真找不出几个好吃懒做的。关键点就在于当时中国是个绝对贫困的社会,小地主和富农们也必须自己干活的,不比我们教科书里面说的贫农们干的少,干的轻松。
我的曾祖父家里按土地和财产算,至少是富农,干农活不比请来的短工干的少。
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想为啥地主们翻案,我一向认为旧社会那种不合理的剥削制度应该被摒弃,因为它妨碍了中国的进步,阻碍中国的发展。 rudymeddy 发表于 2012-4-3 08: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你真是!
只能说你的社会经历太少了。旧社会里面,中国是绝对的贫困和相对的富裕,就是当年我们所 ...
我是不喜欢论坛里的血统论,洋洋得意说地主子弟比贫农们多强,以前还同情那些被整的人。没想到文革因为血统被鄙视,觉得不公平,现在又拿这个血统论鄙视别人。真是忙总说的,谁也不是无辜了。 支持一把楼主。 rudymeddy 发表于 2012-4-3 08: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你真是!
只能说你的社会经历太少了。旧社会里面,中国是绝对的贫困和相对的富裕,就是当年我们所 ...
第一代地主省吃俭用,第二代可未必,只有把遗产制度土地私有合并在一起讨论才能对这个问题有所解答的。对贫民后代和地主后代而言,两者完全不是一个起跑点。另外以前农民穷的原因有一个是文化教育的问题,比如利滚利的一个简单的算术问题,现在好多大学生毕业的企业家都载跟头到里面,自己不知道利息出入有那么大。算盘年代农民根本不知道。 俺觉的不排除有善良的地主,就像奴隶社会也有善良的奴隶主,但是这不能说明奴隶社会是人们向往的美好社会,也不能漂白奴隶制的黑暗与无人性。 历史有其必然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