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可可西里“无人区”里的深湖人家
感动于可可西里的荒凉与神秘,也感慨于人的伟力。他们一家,其实也是在代表着人类,是在对地球上最高寒的陆地,对人类所能生存的极限条件,进行着顽强的挑战。离开的时候是早晨,我发现,才仁欧珠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 在长江源区,很多被渲染成“无人区”的地方,其实很早就有当地牧民定居。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2.jpg&mode=medium 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3.jpg&mode=medium 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4.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5.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6.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8.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7.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2815010-%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9.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10.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11.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14.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15.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12.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16.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13.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17.jpg&mode=mediumhttp://img.blshe.com/resserver.php?blogId=14632&resource=%E5%8F%AF%E5%8F%AF%E8%A5%BF%E9%87%8C_%2018.jpg&mode=medium可可西里冰河之旅:“无人区”里的深湖人家 ·文 图/税晓洁
夏天的时候,我们没有能够到可可西里深处的大湖错达日玛和多尔改错。从卫星图片上看,错达日玛形状酷似一个火山口。有学者认为是一个陨坑湖,深度达600米以上。
如果此说成立,那么,这应该就是华夏大地第一深湖。在全世界,也应该位居湖深前十名。
错达日玛东南,一山之隔,还有一个面积更大的湖——多尔改错,也称叶鲁苏湖,湖面海拔4688米,面积达142平方公里,是长江源区最大湖泊。大湖多尔改错,实际上也是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干流之一段。在湖的西端,楚玛尔河源之水蜿蜒汇入,流成这个南北宽5公里,东西长30公里大湖。之后,又从湖东口缓缓流出,恢复河流形态。这种河湖一体,在高原河流上并非个案,近有黄河上的扎陵湖、鄂陵湖,远处如雅鲁藏布江上的马泉湖。1896年,英国人韦尔伯曾溯楚玛尔河而上,到达过多尔改错一带,他当时认为湖西2公里就是楚玛尔河源头了。这自然与当年的认识水平有关。其实,真正的楚玛尔河源头还在多尔改错以西至少150公里处。这片可可西里深处的荒原,是全中国最高寒的地区之一。一般认为,这样的地方,人类无法生存,可可西里长期被视为“无人区”。夏季的行程中,我们以为此言不虚:离开青藏公路上的索南达杰保护站,从库塞湖、卓乃湖方向进入可可西里,一直斜插到楚玛尔河源区。这一路,除了我们,确实也没有看到一个人影。著名的藏羚羊,也没有看到多少。
我们最初的计划是到达源头之后,就沿楚玛尔河而下,好好看看地图上这两个神奇大湖。结果人算不如天算,刚进入河源区,就几乎每天陷车,弄得人苦不堪言。
地球之巅的可可西里大荒原,水系远比想象中要丰富而复杂。看起来平平整整的荒原,处处隐藏着烂泥滩,对于我们,就是一场场危机四伏的噩梦。
最后,我们的一台越野车,坏在了离青藏公路三、四百公里的地方,彻底不能动弹。自救成为首要任务,大湖之梦只能暂且搁置。能否走出生天,全看老天。
上苍保佑,另一台国产小陆风,竟然就那么生生把大猎豹拖了出来。同行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罗局长和赵站长均视为奇迹。侥幸逃生后,我们对此耿耿于怀。到了冬天,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春节,我们离开青藏公路,依旧是两台越野车,再次进入可可西里腹地。
2月23日一大早,我们从楚玛尔河大桥边离开青藏公路,踏上可可西里冰河之旅。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夏季恼人的水流,成为最好的道路。长江北源楚玛尔河,这时就是我们的高速公路。问题是是太过光滑,汽车不时跳起芭蕾。稍微操作过猛,就来一个360度的大转弯,虽然有点让人头晕,但这全景看得人也颇觉有趣。
前行不久,就见绵绵起伏的红色沙丘和狂风扬起的沙尘使人辨不清方向,有一种误进沙漠的感觉。天气很糟,漫天的大雪和狂风扬起的沙尘使人难辨方向,走着走着,冰河分为数股,难辨主流,只能沿着大致方向前进。
走到下午,尽管我们知道多尔改错湖就在附近,但直至天黑,还是在沙漠中艰难爬行。走着走着,我们觉得迷了路,便在一个背风的山丘旁就地宿营。
次日一大早,判定方向继续前进,在沙山间乱窜,几度陷车,根据GPS定位,多尔改错湖就在沙山的另一侧,但我们不时被几十米高的沙山挡住去路。
下午,终于进入多尔改错湖冰面,只见整个湖水已经成为一个超级大冰块,没有一点流体的水。我们停车爬到湖畔的一座沙山,转来转去,也只能看到湖的一角。老天开眼,给了我们一小时阳光,随着云团流转,巨大的冰湖给人的视觉感受非常强烈。在冰湖上继续飞车跳着芭蕾前进,太阳又躲到了厚厚的云层背后,周遭的一切都消失不见了,只剩下灰蒙蒙的雾,判断方向甚至也成为不大不小的问题。走着走着,前方出现巨大的冰墙,有一米多高,数公里长。考察队长杨勇说,这是因为湖水深度不一以及水流原因造成结冰期不同挤压而成的奇观。
走走停停,拍照,测量。渐渐的,新鲜劲过了,这三十公里长的大湖,走起来显得总是没完没了,让人感觉很沉闷。更糟糕的是,不知不觉中,两台车互相看不见了,队长杨勇打头的前车,对讲机里怎么喊也喊不到了。
依惯例先到湖西的河口再说,那是必经的汇合地。天气更加阴沉,冰天茫茫,前方冰湖和灰蒙蒙的天空交界处,只有一丝亮线。不知道过了多久,湖面消失,小河出现,对照地图和GPS,无疑已经走到楚玛尔河汇入口了,可是,还是不见队长杨勇他们头车的踪影。
老办法,爬到高山瞭望,一无所获,一片茫然。任凭对讲机怎么喊,也是没有动静。
越野车转来转去,总找不见车印。只有折返回头再去找。
沿着湖边的冰面边走边细看,寻找车辙,手里的对讲机不停狂喊,走着走着,终于喊答应了:“快来快来,我们正在帐篷里喝酥油茶哪……”
奇怪!这茫茫“无人区”里竟然还有酥油茶喝?这里难道还有牧民?果然,跟着对讲机的指引,我们在湖边一个背风的山沟里,看到了两顶帐篷和成群的牛羊。这是一个极为隐蔽的山拗,背风朝阳,白色的帐篷白色的羊群还有白色的湖面浑然一体,不到跟前,美国卫星都难以发现。
绕过一堆牛粪,我仔细打量:两顶用最普通的白布、几根木棍、几条绳索搭起来的帐篷,几乎就是全部。唯一的一点“现代”气息,就是帐篷外两块不大的太阳能版,据说能提供两个小时的照明。场景简陋到让人怀疑自己的眼睛。就凭这,竟能抵御可可西里的寒风?竟能在这地球上最高寒的陆地生存?白布帐篷里却是真的一点也不冷,帐篷里弥漫着淡淡的牛粪火味和浓浓的酥油香。一铁皮做的牛粪火炉烧得正旺,炉火上的铝皮锅里热气腾腾,一派温暖的家庭气氛。在这四季如冬的地方,严酷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一切都在自然而然的进行,进了帐篷,几乎没有什么客套,我们先喝起了香喷喷的酥油茶。
这是一个七口之家。主人叫扎嘎,56岁。他和夫人吉有5个孩子,最大的23岁,最小的8岁。一家人在这里养了100多只牦牛,500只羊。问他们何时来到这荒凉的“无人区”?扎嘎说,他从生下来就住在这里。爸爸的爸爸那会儿就在这里。为什么要住在这里?这里水草好啊,就是冬天,也能放牧。夏天,那就更好了。
扎嘎的老婆裹着厚重的羊皮袍子,满脸的褶子,就像可可西里地貌的缩写。50岁的年纪,看上去却有70岁的样子,高原严酷的环境,加上频繁生育,使她过早衰老。扎嘎的女儿是个哑巴,除了偶尔露出藏在头巾后面的纯真微笑,就是不停的干活。她喜欢照相,只要端起相机她都很配合,主动摆好姿势,即使在无人区的高原,严酷的环境也剥夺不了人类爱美的原始天性。给她照相你会产生一种感动,总想为她做点什么,但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
对于我们这些突然出现的远道来客,扎嘎一家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热情和好奇,更多的是从容和淡定,我们想,这大约是长期在缺乏同人群交往联系的环境中生活,不需要太多的交际能力吧。
这一天,他们显然更关心新出生的小羊羔。他们对待这个小生命,就像对待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牛羊对于他们,不仅仅是食物和财富。更是他们的光荣和梦想。对于他们,一切都似乎都显得淡然而平常,该吃吃,该喝喝。只是在我们离开时,扎嘎怕我们迷路,坚持让17岁的老三才仁欧珠带路,这孩子送着送着,一直把我们送到了山顶,才算放心,让我们大为感慨。感动于可可西里的荒凉与神秘,也感慨于人的伟力。他们一家,其实也是在代表着人类,是在对地球上最高寒的陆地,对人类所能生存的极限条件,进行着顽强的挑战。离开的时候是早晨,我发现,才仁欧珠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
在长江源区,很多被渲染成“无人区”的地方,其实很早就有当地牧民定居。在各拉丹东雪山下的切苏美冰川下,我们就有过同样的遭遇。
也是一个七口之家,男主人是41岁的那那。他和47岁的妻子苏蒂有五个孩子,两个大女儿18岁的次央措姆和14岁的德兴旺姆以及16岁的大儿子才仁旺堆在家放牧,小女儿12岁卓玛观琼和小儿子9岁的尤拉在玛曲乡上学。这里的孩子,比内地的小学生享有更好的待遇,不但学杂费全免,书本费和部分伙食费都由政府承担。那那家有牛120头,羊700多只。在这里,牛的价格是每头2000元左右,羊300多元一只。
我们去的时候,那那热情地为我们腾出了一顶帐篷,他刚用牛羊换来了一台东风卡车和一台吉普车以及一辆摩托车。这里是他们的夏季牧场(gps实测北纬33度38分944,东经91度07分396,海拔5190米),冬季,他们就住在更靠近冰川的土木房子里。房子是1999年来自日喀则南木林县的6名工匠帮他们建造的,花了一万五千块钱,工钱是七头牛。那那告诉我们,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热勒,住在旁边另一条山沟的冰川下。
赶往正源中途,我们又看到好几顶帐篷。在一个冰川前陷车的时候,一个叫阿布的当地牧民走过来帮忙,告诉我们冰川的名字叫打鲁迪如冰川。走到更高处的长江正源姜古迪如冰川下,就在距冰舌一两公里的地方,也有两户牧民拉西和南扎以及南扎的弟弟各扎定居,并且是坚实的土屋。两家的大致情况为:南扎家7口人,有牛80头,羊300只;拉西家也是7口人,牛80头,羊200只。
冰川下的土房子,我们去的时候空无一人,当时他们在更下游的夏季牧场放牧;聊起来,他们说,暂时也还真不敢住,前不久,一只老熊竟然破门而入,跑进了屋子里折腾得一塌糊涂。后来,他们打死了一只熊,熊皮就挂在墙外,但还是有些害怕。一个月前,在通天河畔的曲麻莱县勒池村,我们还得知有人被熊吃掉,看来,野生动物多了以后,事情的另一面,也值得重视。物极必反。
近期,以环保为旗号,大量的牧民正在迁往城镇,格尔木市就建有成片这样的定居点。无法想象这些拿惯羊鞭的牧人,在城里怎么生活?而这些,与三峡移民一片悲伤煽情不同,媒体几乎失声,大约认为理所当然吧。可可西里据说要弄成真正的“无人区”, 甚至被渲染到人在那里踩一脚,也会破坏生态,连脚印都不能留的地步。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是感觉值得探讨。
楼主照片看不到啊,本来很期待的,看不到照片就连文章也没看了。等可以看照片一起把文章看了。 宋兵丙 发表于 2012-3-28 2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照片看不到啊,本来很期待的,看不到照片就连文章也没看了。等可以看照片一起把文章看了。
谢谢楼主的美文、美图。生活在如此自然环境中的人,十分让人佩服和感到神秘,他们的五官尤其是眼睛,有摄人心魄之感 这种生活太残酷了,哎! 楼主亲身亲历?文字看的很过瘾 人物照都拍的很好,透过眼神看到了灵魂,尤其是少年的 谢谢分享美图美文,这些藏民在那里真不容易,我看到这几张照片连灌木都没有。 宋兵丙 发表于 2012-4-8 16: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分享美图美文,这些藏民在那里真不容易,我看到这几张照片连灌木都没有。
好文好图。大概是前年的中国国家地理有个专题就是讲长江源头的。当时看到冰川尽头的牧民时相当的震撼--对人类的适应性及生存耐力。 心纯而眼凛,这些照片真好,那小羊在帐蓬里的感觉真好。
这么简单的小的帐蓬, 居然可以安居在可可西里,令人惊叹
拖出大猎豹的是不是江西产的陆风?是X6还是X8? 陆风x9. 好文好图, 心纯而眼凛!!! 当年组织过可可西里牦牛队的讲座,终身难忘 顶。。。。 楼主很有文采,那的确是个好地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