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5-4-23 07:18:46

未列入功勋名册之四:中关村的几栋楼









欧美的人比较介意的是13这个数字,中国人比较介意14这个数字,不过有那么一批留学欧美的中国人不太介意这个,他们住在中关村13、14、15这三栋楼。这三栋楼有个特点,你要是灯泡坏了下楼买一个回来换上,你可能会碰上好几个大师;你要是忘带钥匙需要找邻居帮忙撬锁的话,那很可能要找个院士。

当然也有吉利的,中关村以前有一栋88楼。曾经在这栋楼里有过两间房子的,那现在恐怕已经是院士了;如果你曾经在这88楼里住过集体宿舍,那现在也是教授了;如果是使出绝招说要霸占女厕所,那你就是陈景润。88楼已经不在了,地皮归了联想;13、14、15还在,但也在等待拆迁。

中关村以前叫“中官邨(村)”,就是穷太监的集体坟地。这块地被选中也很简单,便宜麻烦少,穷太监们有没有后代,不会从哪个角落里跳出一个灰孙子说这里埋着他的祖宗,死要死人钱。收养别人的孩子做后代的太监不是没有,郑和就是,李莲英好像也是,但是这种大太监不可能埋在这破地方。

刚刚有这三栋楼的时候,中关村一代据说还有狼;当然今天也有,只是品种换成了色狼。那时候中关村连公交站都没有,只有332设了一个临时站点,偶尔会停一下。中关村最早的一栋楼是原子能楼,也是比较早被拆的一个,这份遗产给了高能所,高能所现在在玉泉路研究生院边上,正负电子对撞机就在高能所地下,旁边一站地铁就是八宝山,有这些大神镇着,估计地下的小鬼阎王们不会来捣乱。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总理当年留下的遗产,是总理去世之前多次关注进度的项目。

原子能楼边上有几栋楼是给社会科学方面准备的,但是只有经济所来了又走了,这栋楼后来有个名字叫经济楼,作为几个所的青年职工宿舍运行了很长时间,现在的地址是院士活动中心的一部分。另外几栋楼是微生物所和天文台,现在也都是院士活动中心的一部分了。

为什么第一栋楼是原子能楼呢,因为第一个所是近代物理所,就是搞原子能的,当然核武器也算原子能的一部分。写到这里,网上以及各种记录片里往往说道毛泽东一直不重视核武器,这是标准的文科小白女编导的思路。毛泽东不重视核武器会在手底下只有20万美元外汇的时候拿出四分之一让钱三强买仪器?会把搞原子能的建成中科院第一个研究所?

比如15号楼里面,王淦昌和赵九章这两个两弹一星元勋就住对门。国民党特务要是能找对地方,一颗炸弹能杀害两个两弹一星元勋。要是1958年之前炸弹放到了13楼的话,那么很可能会严重拖延中国的原子弹的发展进程,因为三尊佛之一的郭永怀和搞定铀浓缩王承书就住这栋楼。如果哪个特务能够成功炸毁14楼的话,他一定会得到很多国家的嘉奖的,因为这栋楼里曾经有钱三强、赵忠尧、钱学森三个两弹一星元勋,那么中国的核武器和导弹事业受到的就不仅仅是重创了。

我把曾经住在这几栋楼人列一下,这个名单是抄的。十四楼曾先后住有 ★ 钱三强、何泽慧夫妇、 ☆ ★ 贝时璋、 ☆ ★ 赵忠尧、 ☆ ★ 童第周、 ★ 陈焕镛、 罗常培、 ★ 黄秉维, ★ 钱学森、 ☆ ★ 戴芳澜、 ★ 施汝为、 ☆ ★ 秉志、 ★ 陈世骧、 ☆ ★ 钱祟澍、 ★ 尹赞勋 ☆ ★ 邓叔群等人。十五楼有 ★ 王淦昌、 ★ 赵九章、 ★ 蔡邦华、 ★ 顾功叙、武汝扬、李善邦、 ★ 柳大纲、吕叔湘、陈宗器、 ★ 傅承义、 ★ 林镕、 陆之韦、 马溶之、 ★ 叶渚沛、 ★ 恽子强、 郑奠 等人。十三楼有熊庆来、 ★ 汪德昭、 ★ 张文裕、 ★ 刘崇乐、 ★ 秦仁昌、 杨嘉墀、 ★ 郭永怀、陆元九、屠善澄、 ★ 梁树权、 王承书、顾德欢、 郭慕孙、 顾准、林一等人

注: “ ☆ ” 指1949年前第一批中央研究院院士; “ ★ ” 指1949年后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即1955年、1957年的院士,

啥也不说了,大部分看完名单的可以拜拜祖师爷了吧。

这些人中,钱学森没怎么住,去了航天部大院。还有一个没写在这个名单上的是何祚庥。老何虽然是院士,但是和这些人并列还是不太合适。不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老何整天和这些大牛泡在一起,自己天分又不错,熏也熏成院士了。

这么多大牛,他们回国的时候还都是年轻人,那得给他们的孩子们办一个很牛的小学吧。这个小学开始的时候一点都不牛,在一个庙里,叫保福寺小学,后来在这个小学的基础上分出来三个小学,分别是中关村一二三小。其中这几栋楼后面是中关村二小。继承了保福寺小学应该是中关村一小,杨利伟的孩子以前就在这小学。

在这三栋楼里,还住着一个美国人,她是过程所第一任叶渚沛院士的夫人。现在很多家长拼命要把孩子生在国外或者香港,叶院士和他们恰成对照。叶渚沛1902年生在马尼拉,维基百科上还把他归为菲律宾人,菲律宾长期生活水平要高于中国,至少到叶院士回国之前都是这样。叶渚沛院士的夫人是美国人,嫁给叶渚沛改了个中国名字叫叶文茜。叶院士是31岁那年回国的,当时中国正在动荡时期。

叶院士和共产党关系很深,甚至可以说,叶渚沛有恩于TG,或者你说他是共谍都可以。大家都知道白求恩吧,白求恩带去延安的那些医疗器械有相当多是叶渚沛为白求恩买的,白求恩自己从加拿大带来丢了。叶渚沛当时在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任职,抗战的时候给延安捐过款,资助过去延安的年轻人,在自己家里掩护过共谍,皖南事变之后还秘密安排周恩来通过英国代办向国外通报真相。为此不得不出国,在美丽的水城威尼斯,娶了美丽的老婆美国人叶文茜,真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轰轰烈烈的爱情,在浪漫的地方发生浪漫的事情,前提是你得有叶院士走到哪里都不愁吃饭的本事。第二次回国之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济事务部工作。

“我的命运就是与新中国连在一起的。在美国,我感到我的工作只是给美国社会增添财富,不是我所追求的人生。不,我不后悔,……这是我人生必由之路。”
这段话是叶渚沛弥留之际回答子女对五十年代回国是否后悔的话。叶先生的长子是施耐德的中国副总裁,马亲王的顶头上司。


还是回到核武器这边来。这片小区之所以现在拆迁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何泽慧去世了。何泽慧去世之前,温家宝是每年必须来看至少一次。这个小区要拆迁也不是一二十年了,这之前拆不动而已。何泽慧家的书房一直保持钱三强去世时候的样子,至少从宣传图片上看是这样的。何泽慧老太太直到老年,那脑子也是好用得很,不信的话搜《大家》何泽慧。记者那点小心眼在老太太面前毫无用武之地。

之所以想到何泽慧,是因为这片地方第一个研究所是近代物理所,第二任所长是钱三强先生。那第一任所长是谁呢?吴有训。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吴有训颇有不平,这么大的事情,他一点也不知道,啥忙也没帮上。不过很快他也就释然了,自己学生干出来的嘛,那还有啥不平衡的

郑之蕃和熊庆来也住在这里。郑之蕃的第一个本科生是抗联将军冯仲云,第一个研究生是陈省身。冯仲云没有完成学业就投身革命,在东北抗联那百死一生的艰难十四年中坚持到了日本投降;陈省身集中于科研,终成一代大师,并把老师的女儿娶回了家里。陈省身的女婿是前香港科大的校长朱经武,是比较接近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之一。郑之蕃的妹夫则是柳亚子。

谈到熊庆来,就想到华罗庚。总有人拿华罗庚这个初中毕业生说话,说数学方面民科可以很强。那么告诉这些人,华罗庚在被熊庆来调到清华当图书管理员之后,一年半的时间学完了清华算学系四年的本科课程,并用英文撰写三篇论文。这算民科???

tropic 发表于 2015-4-23 08:14:46

教科书上的大牛们

在黄河故人的文章里颇为好玩的感觉

另外,图书馆管理员真是人才辈出啊!

{:4_255:}

桃生 发表于 2015-4-23 08:27:59

原子弹爆炸时,蒋先生也是高兴的,怎么会派特务来炸楼呢?
再说原子弹也不可能用在台湾身上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5-4-23 08:51:01

桃生 发表于 2015-4-23 08: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子弹爆炸时,蒋先生也是高兴的,怎么会派特务来炸楼呢?
再说原子弹也不可能用在台湾身上

切~.

现场与果粉一只合影。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5-4-23 11:54:41

88楼没住过,但经常去里面打公用电话和用公用场所,然后出来看到何院士在对街的楼院里做全民健身运动,在那甩步器上忽悠阿三。

白沙 发表于 2015-4-23 12:14:30

俺参加工作后第一个驻扎的地点叫保福村

xiewl66 发表于 2015-4-23 12:34:05

这此楼当时的是否有严格的保安制度?平常人应该不能进入吧!

amyxiao 发表于 2015-4-23 13:13:52

这几栋楼怎么有蓬莱仙岛的感觉。估计在那里打扫卫生也能熏成个教授。

summer 发表于 2015-4-23 15:18:05

13、14、15还在,但也在等待拆迁。

可惜要拆迁了,可惜呀,能不能保留下来呢?
虽然应该猜到可能性不大,帝都的地价高呀!

武当七瞎 发表于 2015-4-23 15:27:45

那个时候老蒋即使要轰炸也会选择中南海而不是选择这几栋楼吧,毕竟当时英雄尚未成名,谁也没眼光能看出将来这里会出这么多大牛元勋院士吧?

flysands 发表于 2015-4-23 17:40:45

刚看了 大家 采访何泽慧先生的那个片子,

那个楼,不该拆啊!

羽笛 发表于 2015-4-24 00:41:38

summer 发表于 2015-4-23 15: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3、14、15还在,但也在等待拆迁。

可惜要拆迁了,可惜呀,能不能保留下来呢?


如果能保留下来,象老欧洲名人的住居一样,里面修缮一下,外面立一个小牌子。让新住户签约:不进行大规模装修,应该会有人愿意居住、保护这些旧居。
这几个楼建筑标准很高,每一户的房子都很大,在中关村的中心地带,中关村的后代人来来往往路过的时候,都会心动,......。
{:4_264:}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5-4-24 07:54:57

羽笛 发表于 2015-4-24 00: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果能保留下来,象老欧洲名人的住居一样,里面修缮一下,外面立一个小牌子。让新住户签约:不进行大规模 ...

这几栋楼是差不多是最好的学区房了。房间面积大,地理位置好,附近小学中学大学基本都是最好的。

这几栋楼的房子非土豪买不起的,至于中国土豪的素质和遵守约定(比如不进行大规模改建),你对他们和土豪二代三代们有信心吗?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5-4-24 07:57:51

xiewl66 发表于 2015-4-23 1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此楼当时的是否有严格的保安制度?平常人应该不能进入吧!

没那么夸张。钱学森之所以早早搬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安保,所以这栋楼里没那么强。当然搞上两弹一星之后很多人都配了警卫员。

summer 发表于 2015-4-24 15:03:18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5-4-24 07: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几栋楼是差不多是最好的学区房了。房间面积大,地理位置好,附近小学中学大学基本都是最好的。

这几 ...

拆掉更可惜。

保留下来,让后人甚至是我们知道,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也作出了如此辉煌的事业,而我们还能抱怨什么呢,唯有更加努力了。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5-4-24 21:09:59

summer 发表于 2015-4-24 15: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拆掉更可惜。

保留下来,让后人甚至是我们知道,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也作出了如此辉煌的事业,而 ...

我原来的消息有误,这三栋楼不拆。

baiii 发表于 2015-4-25 09:45:36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5-4-24 2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原来的消息有误,这三栋楼不拆。

不拆太好了,可以做为一个景点了

withsy 发表于 2015-4-25 21:46:05

黄河故人 发表于 2015-4-24 2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原来的消息有误,这三栋楼不拆。

应该在楼上贴一个牌子,谁在这里住过

伊莎贝 发表于 2015-5-3 11:38:22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5-4-23 11:54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88楼没住过,但经常去里面打公用电话和用公用场所,然后出来看到何院士在对街的楼院里做全民健身运动,在那 ...

那里怎么有阿三?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5-5-3 11:44:20

伊莎贝 发表于 2015-5-2 16:38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里怎么有阿三?

阿三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6-11-20 15:14:05

经常会回来温故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未列入功勋名册之四:中关村的几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