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agh 发表于 2015-4-18 07:48:52

《国家与市场:全球经济的兴起》读书笔记

本帖最后由 iragh 于 2015-4-18 10:00 编辑

现在一带一路正如火如荼展开,我理解的一带一路就是中国推动的中国版全球化,是从打工角色向亚洲霸主转变(这里霸主国用的是《国家与市场》中的定义,更多是经济上的,而不是军事上的)。

       关于全球化,我看过最好的一本书就是《国家与市场》,它讲的是全球化的前世今生。我认为研究历史,有助于理解甚至预测中国在全球化之路上遇到的问题。

  这本书的优点是视角宏大,国家政策、农业、工业、金融、跨国公司等等全部囊括其中,但是书中却没有高深玄奥的名词和让大脑抽筋的理论,相反,这本书对全球化给出一个清晰而简单的框架,浅显易懂,可以当作政治经济学的入门读物。另外,书中对利益关系都是客观陈述、一针见血,基本没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粉饰,让屁股坐在中国这边的我没有什么抵触。

   这里我把我的读书笔记贴出来,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国家与市场:全球经济的兴起
作者:   (美)施瓦茨 著
      
本书的内容
第一部分 国家、农业与全球化
第一章 现代国家的兴起:从街头帮派到黑手党
16世纪的国家与市场
国家形成所受到的农业局限
从黑手党到国家:重商主义的国内工程
海外黑手党:国家建设的外在表现

第二章 国家、市场与国际不平等的起源
市场与空间性不平等的出现
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
世界体系理论的解释
不可知论者,抑或国家社会中心论
农业与分工
国际分工与空间性不平等
空间分散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
国际贸易:两种应对策略

第三章 经济周期与霸权周期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与霸权

第四章 工业革命与后发展
工业革命的国际起源
后发展:对错位威胁的回应
后发展的国际后果

第五章 农业出口商与劳动力需求
李嘉图式发展的机会与劳动力供给问题
全球农业生产区的兴起
爱尔兰农业的环带转移
农业生产区与劳动力问题
作为劳动力供给之最后手段的奴隶制:加勒比的糖
“隐藏的”奴隶制度?温带地区殖民地的韦克菲尔德主义
亚洲的热带地区:对自愿移民施压

第六章 农业引导型增长与边缘危机:李嘉图式成功,李嘉图式失败
温带农业与李嘉图式发展
美国的李嘉图式增长
温带新型农业国的李嘉图式出口
热带地区的李嘉图式出口
李嘉图策略的失败:世纪年代的危机
从农业到工业的李嘉图式发展

第七章 19世纪经济的崩溃:霸权的腐蚀
英国衰落?
英国霸权
英国霸权自下部的腐蚀:生产
英国霸权自上部的腐蚀:国际贸易与金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霸权的崩溃
两次大战之间的程式化模式
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债务结构
英国衰落的后果

第二部分 全球化的重现
第八章 萧条、美国国内政治与战后体系的基础
汽车:抑或新主导产业的分裂
美国工业化所造成的特有问题
从英国霸权到美国霸权
政治问题:美国的联盟建设
多边组织的崛起

第九章 国际货币、资本流动与国内政治
货币失序与资本流动的三个阶段
赢家与输家
当前的结构:回到未来

第十章 跨国公司: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老牌跨国公司
新式跨国公司
美国与欧洲
日本与美国(和欧洲)

第十一章 老农业边缘区的工业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
农业边缘区的后发展
拉美路径
东欧
东亚
客观评价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及其系统后果

第十二章 贸易、贸易保护制度与全球化的复兴
国家与战后贸易机制
关贸总协定下的农业
关贸总协定、保护制度与工业的全球分散
服务贸易与社会保障的削弱
与贸易相关的市场增长

第十三章 美国霸权:自下而上的衰落?
美式装配线的缺陷
在日本装配线上的改善
现在怎么办?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
自下而上,由上及下

第十四章 美国霸权:是自上而下的复兴,还是衰落?
债务、危机与霸权,第一回合:20世纪80年代
投资、危机与霸权,第二回合:20世纪90年代
在丹麦,有些东西糜烂了:1992—1993年的欧洲汇率机制危机

全球化:魅影危机

iragh 发表于 2015-4-19 13:52:52

《国家与市场:全球经济的兴起》导论


        全球化,是说形成全球市场。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不是新鲜事物,跟19世纪工业化时候的市场扩张没有区别。

        影响全球化的两个基本力量,全球化是国家与市场两个力量相互作用、互相博弈所形成的复杂利益格局。也就是所谓的政治经济学。
                市场:对于全球化,一个值得一提的规律是空间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包括技术扩散,运输成本,人员交通成本
                国家:国家力量属于政治,也就是国内国外的利益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利益诉求。
                       
        国家有凌驾于市场之上的力量,但是程度与国家的实力成正比,也就是说,实力强,则可以更多的管制市场,操控市场为己所用;如果实力弱,则对市场无能为力,或者与市场两败俱伤。当国家控制市场的能力走向衰弱的时候,市场就对全球经济活动拥有决定权。也就是此消彼长。
                                       
        1930s的大萧条是市场崩溃的后果,但是这带来来国家控制市场的法律权利和制度性权利。而1970s,凯恩斯主义出现导致来滞胀,于是国家控制力减弱,市场有了更大控制权。
       
        国家发展有两种基本策略
                ○ 李嘉图策略: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的。后发国家利用农业来积累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
                ○ 卡尔多策略:设法利用凡登效应--随着产出增加,规模报酬递增,技术水平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并形成最终的竞争优势。

        19世纪末,英国的竞争力随着美国和德国成功推行卡尔多工业化策略而告衰落。今天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越来越像19世纪末叶时的以证券(股票和债券)为基础的货币体系。唯一的主要差别没有了黄金的支撑,这让这个体系先天地有通胀的倾向。

peterhqi 发表于 2015-4-19 14:38:53

谢推荐 有空去看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与市场:全球经济的兴起》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