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yseesee 发表于 2015-3-12 12:15:03

读《文化和价值》有感


《文化和价值》是维特根斯坦的一部语录式哲学小册子,记录了1914年——1951年间的所思所想。内容包罗万千,有评论哲学活动,有涉及艺术和宗教,有对语言的领悟,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但有些论述比较长,总体读下来,感觉不吃力,究其原因就是句子短。其实,有些句子还是很难懂的,有些看起来缺乏逻辑性,第一句的论述与第二句的实例搭不上边,这是自我感觉,应该是境界未到所致。这是一本百来页的小书,但里面的妙言和格言比比皆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至今读起来,仍具有摄人肺腑的魅力。我花了近一个月时间,采用纸制和电子稿,不同翻译版本一起参照阅读的方式推进,每段语录都评论,并对精彩句子标红划线,以便来日再读。在评论过程中,发现有好些句子十分难懂,超出了自己理解能力范围,这里可能有翻译的原因,因为对照两个版本,同样是黄正东和唐少杰译的,可能是属于不同时期翻译的,明显感觉对同个句子翻译有差异,这也造成了理解的偏差。经过比较,我认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版相对好理解些。
一、谁是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是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之一,其人生跌宕起伏,绚丽精彩,小时与希特勒同在一个学校,一个是犹太人的杰出代表,一个是反犹太的杰出代表,学校有张照片显示这两个14岁的学生相隔一个而立;自愿进入兵营,当了一名低层的士兵,然后被俘了,写出了影响深远的《逻辑哲学论》;捐献全部财产给富人,认为“不应该给穷人太多的钱,否则就只会让他们更加堕落,而给富人钱就无所谓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有钱的生活”,捐完之后,去当乡村小学教师,教学由着自己性子来,被家人视为疯子,这让我想起大学实习时,阿希一定要在课堂上唱歌的段子,于是维特根斯坦与家长杠了起来,一怒之下离开了;去修道院当园丁助手,估计疯狂了一次,被其姐拉去设计房屋;最后,回归正途,当了剑桥教授,干腻了后,就辞职专心思考和写作了。
维特根斯坦自视很高,虽然师从罗素,但觉得能力水平已超越师父,记载称,“维特根斯坦拿他的《逻辑哲学论》到剑桥申请博士学位,答辩主持人是罗素和摩尔,随便聊了聊之后,罗素提问说,维特根斯坦一会说关于哲学没有什么可说的,一会又说能够有绝对真理,这是矛盾。维特根斯坦拍着他们的肩膀说:“别急,你们永远也搞不懂这一点的”。这样答辩就算结束了,罗素和摩尔一致同意通过答辩。”
其实从《文化和价值》中,可以隐约看到自傲的影子,其重要著作有《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等。对于其一生,我的理解维特根斯坦拥有如何任性的一生,背后的家族的实力是一个重要原因。史料记载,维特根斯坦家族是欧洲最显赫的豪门家族之一,与罗斯柴尔德家族齐名,是当时奥匈帝国的首富,产业遍及钢铁、铁路、轮胎、金融和建筑业,有着“钢铁帝国”之称。
总体来说,哲学或学术研究是闲人的游戏,是在物质无忧的情况下的一种高水准活动。清后期,有人提出溥仪可以当个哲学家,如德国康德,溥仪在满洲年号康德,被称为康德皇帝。但大部分闲人就是不行,这要靠资质和悟性。

二、《文化和价值》说了什么《文化与价值》内容包罗万象,良莠不分,“有的哲理精辟、掷地有声;有的真知灼见,令人回味良久;有的谬误之论,不值一驳;有的异常隐晦,使人不知所云;有的咬文嚼字,意义模棱两可,前后矛盾……”,这主要是其纯属写着玩,并未打算发表所致。
编这小书的人也有趣,第一语录为1914年,讲中国人说话的;第二语录直接跳到了1929年,跨了15年,有理由相信,第一句纯粹就是为了突出时间跨度长而已。
由于这本书涉及面太广,就抽几方面讲一下。
第一,艺术方面。维特根斯坦与尼采有点像,都喜欢孜孜不倦地把某个音乐家树为靶子,一会儿说他好,一会儿说他不好,尼采是格瓦拉,维特根斯坦是门德尔松。我的理解,艺术是相通的,在其作品中,也透露了一点,即达到顶级后的艺术,都是一种美的艺术。修辞家眼中的优美言词、音乐眼中的优美旋律,画家眼中优美风景和数学家眼中完美推理,他们一致认为美不胜收,都能感动得迈不开步子。在其关于艺术的见解中,有几点比较突出,一是艺术家不要奢望读者体验到其创作时的感情,读者也不会按作者所希望的那样来理解作品。通俗地说,读者从来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二是优秀的作品始于低劣,坏句子是好句子的胚胎,事物从来都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演化。三是“不要使你自己对那些只为你所理解的事物发生兴趣”,有多重理解,一种即不要拘泥于自己的小圈子或者内心世界,如置于艺术来说,艺术还是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不要弄些稀奇古怪的艺术形式,感觉与习王的讲话精神暗合。四是一种技艺即一种思维方式,作者举了个例子:当查理大帝老了时,他试图学习写作,但却是徒劳的,他与某个试图获得一种思维方式而失败的人相似。做熟不出,不熟不做,一定技艺的形成就代表了一种思维的固化,抓毒的,看什么人都像贩毒的。五是艺术表达时重复会产生力量,特别是在音乐中。在一首音乐作品中,常有重复的段落,运用得好,将产生惊人的力量,并很好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六是提出通过伟大的人物著作了解时代,认为“如果你想看到完整文化的史诗描写,就必须阅读这种文化的最伟大人物的著作,即阅读在只能预见这种文化衰亡的时期所写的著作,因为将来不会有人活着对它加以描写。”伟大人物的作品,可以描述出当时的现状和深层次的思想,当然晦涩难懂也属正常。
维特根斯坦对个别作家提出看法,认为培根善于把握全局,缺乏细节想象力;认为叔本华对其产生影响,但认为他人品有问题,说他“他从不探讨他的良知”;认为弗洛伊德写作水平高,但作品的思想及内容是经不起历史的考验的;认为世人对莎士比亚的评价是言过其实,“是出于误解或出于错误”;认为贝多芬是伟大的,这是唯一一个全程被表扬的人物,认为他具有伟大的内心,而且“这双灵敏的手创造了新的自然语言形式”。
第二,宗教方面。宗教是每个哲学家都绕不开的结,维特根斯坦对于宗教的看法,是矛盾的。作者认为一宗教是不幸人的归宿,“人们相信他们自己并不是不完美的,而是不幸的”,“笃信宗教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不幸的”。不完美的,会企图去改善自己,努力使自己完美;而不幸的人,会埋怨社会,埋怨自己,认为不公,于是去信教。二宗教只强调行动,不作解释,也解释不全。“宗教说:这样去做!——那样去想!但是宗教不能证明它们是合理的”,对于疑问的解释,“都存在着一个有根据的对立理由”。作者作了一个有趣的论述,“你这样做吧!——无论你对它多么反感”。往好的说,这是劝人做事明确的目的性,对于要做的事情不要有太多的纠缠;往差的说,这就是洗脑,只管执行,不要有思想。三在宗教中,存在两种事实,即诱惑的强大和本性的薄弱,要逗留宗教领域就要斗争。四宗教需要进步,要避免一切宗教仪式,认为仪式将会腐朽,只剩下精神的内核。新宗教将战胜旧宗教,旧宗教的神被新宗教视为魔鬼,确实“这些神事实上可能已经变成了魔鬼”。我的看法是,宗教是相通的,是有渊源的,如果作个比喻,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都住在天上,生活在人类的大脑里。五基督教只是一种历史的叙述,只是比较特殊,“你在这里听到了历史叙述,但决不能象对待其他的历史叙述一样来对待它!要使它在你的生活中占据不寻常的地位”,基督教就是将历史进行了升华,而且“没有基于历史真实之上”,但告诉别人,“现在去信仰吧!”。感觉作者挖了宗教的根。六宗教中存在着违背教义的言论,认为“保罗的宿命论教义只是邪恶的胡话,是违背宗教的”。但同时又认为宗教存在好的一面,说“舒伯特不信宗教,忧郁消沉”,说“只有宗教才有权毁灭无价值的东西,渗透到所有的冷僻角落”,说“宗教仿佛是大海最深处的平静的底部。无论在大海表面上有什么样的惊涛骇浪,这一底部仍保持着平静”,最后发出了“继续信仰吧!这毫无害处”的嚎叫。
此外,维特根斯坦对宗教信仰和迷信进行区分,认为一个是“由恐惧引起的,是一种伪科学。而另一个则是可信的”,个人认为迷信是由恐惧引起,而信仰是由希望引起的。
第三,人生方面。维特根斯坦是谈人生高手,好些真知灼见都在其谈人生时迸发出来,平时在写东西时,也常有引用。有人感觉哲学家对人生看得很透,但我觉得他们只是看得透而已,在日常行为上却笨如小孩,要不然,他也不会被乡村家长给唾弃了。在这本书中,有一句话,既是变人生,又很好地阐述了作者的真实思法,“我象一个骑在马上的拙劣骑手一样,骑在生活上。我之所以现在还未被抛下,仅仅归功于马的良好本性”。别人了解他,所以容忍他。

现摘录几段,谈人生的话语基本都是平实的,没有高深难懂:1、我也许说:假如我非得依靠梯子才能到达我要去的地方,我就会放弃去那儿的念头,因为我必须去的地方是我现在站立的地方。任何需要攀爬梯子才能获取的东西都不能引起我的兴趣。2、无论价值多少,那是他们将付给你的价钱。3、不要玩弄深埋在他人心底的东西。4、躺在成就上就象行进时躺在雪地里一样危险。你昏昏沉沉,在熟睡中死去。5、把一个人放到错误的环境以后,一切事情都将不正常,他在各方面将显得不健康。把它放回到适宜的环境以后,一切事物都将生机勃勃,显得很健康。但是,假如他不在适宜的环境怎么办?那末,他只好在世界面前尽量显得象个跛子。6、在哲学上,竞赛的获胜者是能够跑得最慢的人。或者:最后到达终点的人。7、除了本质以外,不要把他人的例子作为你的指南。8、我们也许会说,人与人之间的仇恨来自于我们自己与其他人关系的断绝。因为我们不能让别人看到我们的内心,而我们的内心里有不尽人意的地方。9、只有非常不幸的人才有怜悯别人的权力。10、一旦新的思想方式被建立起来,许多旧问题就会消失。
整个看下来,维特根斯坦给人感觉对人生是充满激情的,但又比较固执,做事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不善于妥协,与其罗素截然不同,记载,“有一次罗素在学术会议上对“几个傻瓜”保持礼貌,结果维特根斯坦义愤填膺,认为罗素没有当面告诉那几个傻瓜他们是多么愚蠢,是一种缺德的世故”。同时,他很自负,字面行间都会透出自己的不凡,但在临死前写的语录中,“上帝也许对我说:“根据你自己的嘴,我要来审判你。当你看到其他人的活动时,你自己的活动使你厌恶得发抖”,也许多多少少感觉到自己以前言行的不当之处。
维特根斯坦还对小孩教育,说出一段很有哲理的话,“当某人预言下一代人将接过这些问题、并着手加以解决时,这通常是一种渴望的思想,是一种谅解自己未能完成所应该完成的工作的方式。父亲希望儿子在他未能成功的领域里取得成功,从而使他留下的问题能最终得到解决。可是,他的儿子将面临新的问题。我的意思是:希望任务能够完成的愿望披上了预言下一代人将取得进展的假象”,对于教育下一代,不能有一厢情愿的做法,不能把自己的意愿或未完成的理想,交给下代,每代有每代的责任,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
当然,在维特根斯坦最著名的谈人生段子,没有出现在这本书里,即:凡是能够说的,都能说清楚;对于不能说的,我们保持沉默。这多少有点可惜。
总得来说,这本小书涉及了哲学,宗教、历史、科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美学,艺术、音乐、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我用三个大分类用来概括,虽然不能囊括全部,但基本已算勾画了很大一部分,可能不是很深入,以后有机会再接触,再领悟。

三、为什么读这本书在大学期间,曾有段时间潜心研究叔本华,买了好几本书,但没有一本是看完的,只挑几篇有名的看一下,然后跟别人去讨论。当时,隔壁寝室有个研究尼采的,人送外号裸鳖,只因有次强迫同窗为其拍裸照而名声鹊起。他比我正规得多,买了全套的尼采,鼻屎布满其常翻阅的页码,对尼采的思想有很深的理解。那段时间,我们就经常讨论,从名人逸事到思想见解,当然常以吵嘴收尾,最后以下楼买水果和解。
从那时起,就有个想法,要弄本哲学书,完整地看完,不管是谁的,当然越有名越好。毕业后,精挑了叔本华,并随带购入尼采,预备着大搞一场,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一遍。可是,心浮气燥之下,弄了没几天就丢弃一边,至今除前几页有鼻屎痕迹,大部分是崭新如故。
后来,在一次培训中,偶尔听到老师在台上讲人生,说,人一生,要读一本哲学书,完整地读一本哲学书。当时,脑子猛地被震,再次激起了要读哲学书的想法,于是又去买,弄了本《维科的哲学》,因为只感叔本华和尼采,一个太消极一个太极端,而维科符合潜心研究的需求,但又怕维科知识太庞杂看得不大懂,于是弄了解析本,据说这个解析本比维科写得更深入,更全面,也更通俗。入手后,才发现,连解析本也是难啃的骨头,没几天又被丢弃在一边。这样过了几年,只是心里一直放不下。于是,再次去寻找,终于来到了维特根斯坦的门前,一本小书,百来页,篇幅不长,内容丰富,关键是语录体,没有长篇大论,正好适合,于是立马购入,并开始系统性翻阅。对于这本书,前前后后看了三遍,第一遍看了一年,乱翻;第二遍看了半年,隔几天拿来看一下;第三遍就是这次,看得认真,作了注解和评论。当然,至今有些语句仍无法理解和掌握,不过至少已完整地看下来了。在今后的日子里,基本上也不会完整地看其哲学书了,因为觉得够了,哲学这个东西太虚,看多了无益。
在这里纠正一个看法,以前有人说,哲学书,要看那种经院式的,逻辑很强,绕来绕去,只要弄懂了这个,看其他就一如反掌。我认为不能这么做,那种书类似于神学,会把人的思维绕糊涂的,弄得跟浆糊一般,到时很难出来,是精神病人写给精神病人看的。还是实在点,通俗点好,因为一个作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而靠绕,靠形式创新取胜,那么说明这个作家自身就没什么货,是个装货。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有内容的,不大会重视形式;只有没内容的,才会对形式重视。

tnq 发表于 2015-3-12 12:36:27

写得太多,分几个提炼出来可能更利于读者阅读!

gentlsteve 发表于 2015-3-12 15:08:37

记得上学时听说此君有个故事:

写完《逻辑哲学论》后,此君认为所有的哲学问题都已经在书中解决了,于是归隐山林。若干年后,一日突然顿悟,想到有些哲学问题还没解决,故再次出山,写下若干著作。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3-12 15:13:54

维特根斯坦的著作看过《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前一个太自以为是,后一个太罗嗦。我一直搞不懂西方哲学的价值在哪里,马克思的理论没有列宁的改良最终也就是个理论而已。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没看之前期待很高,看过以后觉得没什么价值。尤其是波普尔的理论,简直就是马后炮,把科学发现的规律总结一番拿来炒冷饭说是自己发现的,把归纳法彻底否定以说明自己试错法的无比正确,与神棍没什么分别。罗素有一本小册子《数理逻辑导论》,把皮亚诺算术公理否定一番然后推出自己的逻辑哲学论,结果被哥德尔彻底否定。

假设真理空间是M,解释理论是T,而且T是M的真子集,T有T1、T2、……Tn等真子集而且彼此没有交集,哲学家做的事情就是当T1是错误的,那么T2是绝对正确的,当T2发现局限性时又抬出T3绝对正确的论调,直到Tn(n趋向正无穷)。

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等先贤的哲学是欧洲哲学的巅峰,个人感觉近两千年没什么进展,不过是在不断的老瓶装假酒。

lqyseesee 发表于 2015-3-12 15:16:39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3-12 15: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维特根斯坦的著作看过《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前一个太自以为是,后一个太罗嗦。我一直搞不懂西方哲学 ...

厉害,概况得真好,真深刻,向你学习。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5-3-12 16:24:36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3-11 2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维特根斯坦的著作看过《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前一个太自以为是,后一个太罗嗦。我一直搞不懂西方哲学 ...

由于 “所有哲学问题都已经解决并且不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西人即使陌生人一见面都马上互相探讨哲学的三个终极问题:1. Who are you?(你(泛指)是谁?) 2. Where are you come from? (你从哪来?)3. 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往哪去?)。不像咱中国人实诚,见面就问"喝了没?要不上哪搓一把?",真个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3-12 17:09:28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5-3-12 16: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由于 “所有哲学问题都已经解决并且不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西人即使陌生人一见面都马上互相探讨哲学的三个 ...

啊哈哈,有道理哦,不过呢……

A:吃了吗?
B:没吃呢。
A:老师,没吃怎么回答?
C:没吃回家吃去吧。
(《不见不散》)

我一个亲戚20年前一幕。
A:老刘呀,吃了吗?没吃来我家吃吧。(站在门口)
B:没呢,家里还有老人呢,我回家还得给他们做饭呢。
A:你全家一起来吃呀,别客气。
B:改天来,今天还要吃昨天的剩饭呢。
A:好好,改天一定来。
C:你咋这么不厚道,碗都洗了,剩饭都吃完了。
A:也就叫个意思,谁会真来呀。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5-3-13 15:23:59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3-11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啊哈哈,有道理哦,不过呢……

A:吃了吗?


loy兄对不住,俺不该歪楼的。神马帖子一歪就歪到吃上那是忙总在茶馆时的习惯,现今忙总已然为帝国杀猪不在了,咱就工业4.0新常态不歪楼,跟楼主学哲学不讲吃的事。不过loy兄的菜谱不知帖完没?(哎,还是惦记着吃。)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3-13 22:34:21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5-3-13 15: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loy兄对不住,俺不该歪楼的。神马帖子一歪就歪到吃上那是忙总在茶馆时的习惯,现今忙总已然为帝国杀猪不在 ...

哈哈,这样茶馆气氛才活跃嘛。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3-15 02:05:12

哲学的根本是人的超越,怎样超越日常生活并生活得更好。

生活的第一个问题是生死问题。

1,人知道自己注定会死的,动植物不知道,知道死亡使我们成为人,这就有了“人”。

2,死最个人化,不可替代,任何他者都替代不了,这就有了“我”。

3,死是不需要面对的,从来不与活共存,活着的时候,死不存在,死到来的时候,就没有活着,所以没什么好怕的,这就有了“活着”。

我怎么知道这些的,对不对?这就产生第二个问题,认知。

1,我是如何获得知识的?被告知的,学习得来的,经历得来的。

2,可不可靠,有多大的确定性?找些支持或者反驳的证据,也就是运用理性:建立事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一种排他性的特定关系,这种特定关系的观点被任何人都当成事实接受。

3,怎样扩展这些知识,有没有可能提升?扩展的前提是因为有边界,先要圈定这些知识的适用范围,只在圈内是正确的,这就产生了相对主义。质疑适用范围的条件,减少和改变这些约束条件这就产生了怀疑主义。突破原有的边界,就有了扩展和提升。

怎么去解释扩展和提升呢?这产生了第三个问题,理解。

理解的三个层次:

1,信息,事实提供的东西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初机制;
2,知识,反思收到的信息,根据重要性划分等级,并用总体原则整合起来;
3,智慧,把知识与选择(价值观)联系起来,根据已知的东西更好地生活。

所以哲学发展的后来与伦理学有一定的融合,冯友兰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成为人,并把人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3-15 15:47:55

哲学该怎么定义。罗素的定义是:介于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学问。毛泽东的定义是:世界上只有两种学问,一是自然斗争的学问,二是阶级斗争的学问,除此外再没有什么学问了,哲学则是两者的概括总结。虽然哲学是经常议论的词汇,但没有统一的定义。

丰子恺李叔同的哲学观是:物质、精神、宗教三阶梯。与此类似王国维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把求知的境界分为三层:看得远、能坚持、豁然开朗。《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以人格的完善作为最终的最求,《菜根谭》有“为人多病未为羞,一生无病是吾忧”亦如是。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结合随后的“庖丁解牛”说明知识与技能只是通向“道”的道路,不是最终的目的。神秀和尚认为觉行圆满需要“身为菩提木,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而惠能和尚认为“菩提本无木,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两者的方法论有差别,目的地是一致的。中国的哲学本质上是唯心的,审美也是唯心的。

欧美哲学本质上是逻辑学,所以逻辑学是哲学专业的必修课。正因为逻辑的重要,弗雷格才有用逻辑化的符号语言替代自然语言处理哲学问题的想法,罗素才会创立逻辑主义数学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才会衍生出逻辑实证主义。逻辑是不允许出现矛盾的,而人的解释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说明自己理论的正确必须否定前人的理论,结果弗雷格说康德不懂数学,罗素说皮亚诺算数公理可以无限外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文化和价值》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