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书诗十首
4年前在襄阳诸葛亮广场下一小书店淘得。品相已经不怎么好了。http://oi58.tinypic.com/ofdn3m.jpg
http://oi60.tinypic.com/10zn4e8.jpg
http://oi57.tinypic.com/4htypw.jpg
http://oi59.tinypic.com/29w8pzo.jpg
http://oi57.tinypic.com/d8ac1.jpg
http://oi59.tinypic.com/faa5o7.jpg
http://oi61.tinypic.com/9u0x3s.jpg
http://oi57.tinypic.com/2cr3nz6.jpg
http://oi62.tinypic.com/zvsnkz.jpg
http://oi58.tinypic.com/f523qh.jpg
http://oi57.tinypic.com/s5bxq8.jpg
向各位网友拜早年,恭祝羊年大吉,万事如意。
字如人。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曾淘到一些伍修权、黄克诚等的回忆录,都有作者送人时的题字签名(从品相上看,所送的人没有读过{:4_268:}),外出工作放在家里,搬家时被当成破烂扔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2-11 21: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新年快乐!
曾淘到一些伍修权、黄克诚等的回忆录,都有作者送人时的题字签名(从品相上看,所送的人没有 ...
刘项原来不读书嘛,哈哈
我手上的书也散了不少,挺可惜的,借用新凤霞老师的一句话,穷家破业,丢一把柴火就没烧的。
家乡条件非常差,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视野思路很受局限,即便现在到城市工作也能看出来这个印记,好多年收入几十万的人也是这个德行,不愿意长远投入,反倒在车子女人花天酒地上面乱花钱。
我常常想,如果国家的图书馆事业极大发展,很多人的命运轨迹都会不一样。我自己是很偶然的机会,受到《读者》转载的一篇国外文章的启发,在做人做事思路上稍微打开一些的。 本帖最后由 伊莎贝 于 2015-2-12 12:23 编辑
南无阿弥陀,这几个字很有特色
不知鲁迅为何没有写上佛 —这个字? 伊莎贝 发表于 2015-2-12 12: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南无阿弥陀,这几个字很有特色
不知鲁迅为何没有写上佛 —这个字?
五言诗,要对仗啦。
伊博羊年大顺! 然后203 发表于 2015-2-12 12: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五言诗,要对仗啦。
伊博羊年大顺!
没知识,我自罚 {:4_295:}
祝然后羊年大吉!
然后203 发表于 2015-2-12 1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刘项原来不读书嘛,哈哈
我手上的书也散了不少,挺可惜的,借用新凤霞老师的一句话,穷家破业,丢一把 ...
很多人批评《读者》是心灵鸡汤,但客观讲上面的很多文章都是有味道的,只是不太适合25岁以下的人阅读,例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那篇著名演讲“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十五年前我在旧书地摊买过将近50本左右的《读者》,一块钱一本,买了回去深夜里独自品读,现在想起来都回味无穷。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2-12 16: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人批评《读者》是心灵鸡汤,但客观讲上面的很多文章都是有味道的,只是不太适合25岁以下的人阅读,例 ...
在很多不发达地区,也只有这类畅销杂志能传播达到。
国家现在有钱了,完全可以按照乾隆时代的做法,在全国选十几个点,每个点建设一座国图或者北大图书馆规模的。也不需要全部财政拨款,可以接受规定版本的书籍捐赠,也可以接受定向捐款。
这类基础工作,好多年没人注意没人管了。地方各级图书馆要么闲置要么搞其他经营。 然后203 发表于 2015-2-12 17: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很多不发达地区,也只有这类畅销杂志能传播达到。
国家现在有钱了,完全可以按照乾隆时代的做法,在 ...
有一些图书馆基本成老年人专用了(报纸杂志比较多,同步更新),部分图书馆内部还有网吧,洗浴中心。10多年前去老家图书馆借书,藏书大多是80前的书籍,有些藏经阁的味道。自从接触网络以来就很少去图书馆(电子书资源丰富,每年去书店买四五次书)。
个人浅见乡镇地区(包括偏远地区)资源匮乏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很多家长与老师根本没有教育的意识,孩子也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大部分,并非绝对)。前不久听说西双版纳那边吧,有些地区比较富裕,男孩与女孩十三四岁就结婚了。高中一个同学来自偏远山寨,听她讲她的一个朋友已经有三个孩子(她那时候16岁)。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2-12 17: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一些图书馆基本成老年人专用了(报纸杂志比较多,同步更新),部分图书馆内部还有网吧,洗浴中心。10多 ...
所以,古人说的教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单靠法律,依法治国之类的,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靠空洞的核心价值观宣传也不可能。文教宣传这一大块缺失影响深远,不可不察啊。
为什么说缺失呢,主要是因为不符合新社会新经济形态下人们的需求,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不教而杀谓之虐。 本帖最后由 silversky 于 2015-2-12 20:22 编辑
然后203 发表于 2015-2-12 17: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很多不发达地区,也只有这类畅销杂志能传播达到。
国家现在有钱了,完全可以按照乾隆时代的做法,在 ...
国外的图书馆事业非常发达,一个城市有很多处图书馆分支。建设图书馆很重要的,实在没有实体图书馆,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图书馆也行啊。 然后203 发表于 2015-2-12 1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刘项原来不读书嘛,哈哈
我手上的书也散了不少,挺可惜的,借用新凤霞老师的一句话,穷家破业,丢一把 ...
真应了那副对联,“从来名士皆耽酒,自古英雄不读书”:P
古代门阀除了垄断官位、地位,诗书也是非常大的垄断财富,黔首哪里有书可读。
专业化社会了,不读书是没有前途的,这种意识会越来越强化的。
关键年龄读到几本好书,对人的帮助非常大。有个亲戚是领域内的国际大牛,发了好几篇《自然》,他说当时高考就靠着借到了几本参考书,没有这几本书,现在可能就只是个乡镇小干部。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2-12 16: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人批评《读者》是心灵鸡汤,但客观讲上面的很多文章都是有味道的,只是不太适合25岁以下的人阅读,例 ...
高中时同学间传看每期《读者》。
互联网技术大大促进了信息的普及,一搜就有,以前还订阅《中华读书周报》检索新书,扣扣索索买书乱看书。现在读书条件好了,有钱买书也懂得挑书,静心读书却更少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2-12 2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应了那副对联,“从来名士皆耽酒,自古英雄不读书”
古代门阀除了垄断官位、地位,诗书也是非常大 ...
仰视呀,不知道你的亲戚年纪多大,要是和杨小凯上下那真是天才了。
另外那几本书是什么书,他仔细说过吗? 然后203 发表于 2015-2-12 17: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很多不发达地区,也只有这类畅销杂志能传播达到。
国家现在有钱了,完全可以按照乾隆时代的做法,在 ...
去过两个县市级的图书馆,音像部人气最高,借影片看的人多,和读图时代有关系吧。
藏书大多通俗,而且类同,缺少专业和特色,所以有个好的馆长很重要。大学时掌管学生会的图书室,每年有一笔团委给的经费,我都拿来买自己喜欢看的书。:D
捐赠书可以从社区开始做起,曾建议过街道,没人干。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2-12 23: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仰视呀,不知道你的亲戚年纪多大,要是和杨小凯上下那真是天才了。
另外那几本书是什么书,他仔细说过 ...
比杨小凯小10多岁。他真的用功,走路都看书,我看到的撞电线杆就有2次。有次坐车时看书入迷过了点,他拿出国外的博士文凭,要求班车司机掉头把他送回去,那时国外博士非常稀罕,大概能抵个县团级干部吧,司机就把他送到家。
不知道什么书,过年时我问问他爸爸,是他爸爸找人借的。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2-12 2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比杨小凯小10多岁。他真的用功,走路都看书,我看到的撞电线杆就有2次。有次坐车时看书入迷过了点,他拿出 ...
那个年月的书,非常浓缩精悍,也许是因为物质贫乏带来的相对作用。
我小学时候开始就喜欢偷翻老师的 教学指导用书,有些内容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到中学,就省下每周5元零花钱买科普类旧书看。有的书买不到就去借,然后抄下来。
单凭教材内容,我觉得是不足以引起思维火花的。有些东西需要碰撞激发对比颠覆才能领悟得到。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2-12 2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去过两个县市级的图书馆,音像部人气最高,借影片看的人多,和读图时代有关系吧。
藏书大多通俗,而且 ...
忙总说一个爱读书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有一定的的精神世界和美学观念的人,不仅抗压力能力更强,也能自觉抵御很多社会上的不良影响。
现在有小孩了,我一直在思考要给孩子准备什么样的书。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2-12 16: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多人批评《读者》是心灵鸡汤,但客观讲上面的很多文章都是有味道的,只是不太适合25岁以下的人阅读,例 ...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我记得《读者文摘》办的很好,里面不少文章很不错。我对人们批评《读者》是心灵鸡汤无所谓,但如果拿出《读者文摘》来与现在的《读者》对比,就会发现风格确实差别很大。在改名《读者》后,初期也是可以的,后来渐渐就不行了,直到现在这个样子。《读者文摘》的文章经得起反复阅读,《读者》现在白给我都不要。从我个人而言,我非常惋惜《读者》到了这般境地。 然后203 发表于 2015-2-13 1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忙总说一个爱读书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有一定的的精神世界和美学观念的人,不仅抗压力能力更强 ...
现在看起来书很多,但适合给孩子的好书太少了。要找可能也得从网上去查过去出版一些较好的儿童读物。过去的老书有个特点,就是主题乐观进取、积极向上,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对于孩子来说,培养他们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性格,我觉得很重要。 冷酷到底 发表于 2015-2-13 14: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我记得《读者文摘》办的很好,里面不少文章很不错。我对人们批评《读者》是心 ...
有近10年没看过《读者》了,我读的《读者》大多是00年前的。
00年后不单《读者》,很多杂志都成注水猪肉。10年前常看的《电脑爱好者》《围棋天地》都是这样,现在价钱变贵,内容变水,而且不是一般的水。 然后203 发表于 2015-2-13 1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年月的书,非常浓缩精悍,也许是因为物质贫乏带来的相对作用。
我小学时候开始就喜欢偷翻老师的 教 ...
每周5元呀,比我幸福多了,我买书租书的钱都是早餐钱或是晚餐钱,有一段时间迷名著小说,一天只吃一餐,好几次在车站昏倒过去迎来众人围观。
那个年月的书确实有质量,还真不是相对作用,光看译作就可以部分说明。暴永宁翻译的《从一到无穷大》自然流畅,《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翻译了十年才最终完成(几乎是再创作了)。当然了,也不是说现在没好书,只是那年月好书的比例相对高一些。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2-13 15: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每周5元呀,比我幸福多了,我买书租书的钱都是早餐钱或是晚餐钱,有一段时间迷名著小说,一天只吃一餐,好 ...
5元包括来去的车费2元及其他杂费等,我有时候还能用这几块钱做点借贷的生意,不过同学都不富裕,本小利微,碰到坏账就周转不开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5-2-12 2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去过两个县市级的图书馆,音像部人气最高,借影片看的人多,和读图时代有关系吧。
藏书大多通俗,而且 ...
是这样的,县级和一些三级市的新华书店也是如此。这个和读者群体的容量也有很大关系。 这个楼层的讨论很不错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5-2-12 17: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一些图书馆基本成老年人专用了(报纸杂志比较多,同步更新),部分图书馆内部还有网吧,洗浴中心。10多 ...
感觉像红高粱。。。 冷酷到底 发表于 2015-2-13 14: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者》原名《读者文摘》。我记得《读者文摘》办的很好,里面不少文章很不错。我对人们批评《读者》是心 ...
我当年也看《读者文摘》,是国外作品的译文与文摘,的确有点心灵鸡汤 ,在改革开放初期算是吹进了小清新风。
不过我当年最爱看的是《收获》、《花城》与《中篇小说选刊》,有很多优秀文学作品,与港台连载小说,每次拿到饭也不吃,也要读完。 这些阅读,即便文章记不得了,但对我于文学的喜爱起了不小的影响。
然后203 发表于 2015-2-13 1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忙总说一个爱读书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有一定的的精神世界和美学观念的人,不仅抗压力能力更强 ...
突然想起来,你看看现在的《儿童文学》怎么样。《儿童文学》给我的印象很好。文章短小而质朴,非常不错,很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就是不知道现在的《儿童文学》是不是也变了。 思炎 发表于 2015-2-14 14: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当年也看《读者文摘》,是国外作品的译文与文摘,的确有点心灵鸡汤 ,在改革开放初期算是吹进了小清新风 ...
《收获》没有听说,《花城》和《中篇小说选刊》读过,确实不错。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很多杂志出了不少好文章、好作品,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等到现如今看看这些杂志的水准,真是惨不忍睹。每年出的杂志那么多,数量那么高,真正能让人喜欢阅读的居然寥寥无几。别说其它的,都白瞎了那么多好纸和墨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