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中国历史应该怎么学习——笨小孩系列
教材:http://www.pep.com.cn/czls/js/tbjx/dzkb/8s/201008/t20100827_809508.htm此教材适用于ie,google浏览器翻页缺失一、八年级历史上半学期的逻辑一个学科的学习,都要抓住他的逻辑。理解这个学科的脉络,也就是中心思想,就能很好的了解这门功课的知识点。为什么在这里,我把这个中心思想称为逻辑呢,因为跟随着这个脉络,抑或中心思想,我们在题目练习中,就能追溯出练习题的知识点,就能把知识点连串起来。
那么我们八年级的历史,即中国近代史,他的逻辑是什么呢?这里我们首先就要牢记,中国近代史的逻辑主轴就是救亡图存。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个,就能理解我们历史书上所说的各种片段,才能理解为啥他们是谁,做了什么,最后是什么结果。
救亡图存:救:拯救;亡:危亡;图:谋求;存:生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可以看到,从清末才开始有救亡图存的概念,这也是近代中国开始形成现代的民族观念的开始。
【出自】:清·王无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夫救亡图存,非仅恃一二才士所能为也;必使爱国思想,普及于最大多数之国民而后可
二、中国近代史上半年的三次救亡图存运动及第四次救亡图存运动的开始我们这半学期学习的就是在中国贫弱之后,仁人志士的三次救亡图存的运动,这三次运动无疑都失败了,发起这些运动的人或是集团,他们不是不聪明,也不是不努力,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今天,我们学习他们,就是要了解他们从什么时候,在哪些方面,做了什么努力,最后他们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我们三次的救亡图存运动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这三次救亡图存运动,洋务运动从1842——1894年,戊戌变法从1895——1910年,辛亥革命从1911——1921年,从时间上来看,他们是连续的,这是和政治的特点有关,一个时间段,只能有一个政治势力在台上,得到全部的资源去实现自己的救亡图存的意图。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这些政治人物以及他所代表的势力,只能实现一次机会,如果失败,就绝对不会再得到全国资源的支持,也就是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例如,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作为主持变法人物,但是失败后,在之后只能作为保皇党,再也没有博弈政治的地步。因此,我们的近代历史的脉络是清晰的,即从时间上,这三次运动基本没有重合,我们在学习后面的历史事件中,或是分析历史考试的题目时,当看到一个时间,我们就要分析这次事件是属于哪次救亡图存的事件,同一个事件不会出现脚踩两船的机会。所以同学们在学习这段历史时,一定要坚定这个概念。一个时代的结束,才能孕育下一个时代开始。
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这三次救亡运动的时间轴是不重合的。那么,我们学习每次救亡运动的就要像作文描述一件事情那样,了解其开始,经过(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意义,结局。我们学习每个历史的知识时,首先我们确定好属于哪个救亡图存事件之后,我们就要把这些知识进行归类,像一个个插页那样把他嵌入这次事件当中,这样做就能很好的了解这些知识。
(一)洋务运动1842,1861——1894年(因为涉及历史事件知识点书本上有,我在这里主要是讲一些穿针引线的东西)开端: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二次鸦片战争。人物: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口号(纲领):前期自强,后期求富。行动:自强,建设江南制造局(军工厂),福建船厂(军舰);求富,建设轮船招商局(运输),汉阳铁厂。失败:甲午中日战争,满清政府战败。花絮1:左宗棠平定新疆,设立行省。左宗棠收复新疆是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取得的一次成绩,一次胜利也大大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花絮2:天平天国的兴起及失败
我们可以从这个提纲看的,一个历史片段,就是围绕什么时候,哪些人,用什么样的口号,怎么做,他们成功没有,失败了的话,是什么原因。最后,这个事件是什么性质。
(二)戊戌变法(1895-1900)开端:中日马关条约。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口号:变法。行动:百日维新。失败:顽固派的反对,八国联军入侵。花絮1:义和团运动。顽固派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反抗帝国主义的蚕食,在镇压变法派后,只能挑动民间情绪和狂热对付洋人。但是,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这种反抗很快就消亡了。花絮2:戊戌六君子刑场慷慨附议。谭嗣同的毅然求死,说明了之后的变革,就是流血的变革,之后的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只能是流血的革命。
(三)辛亥革命(1901-1919)开端:辛丑条约。人物:孙中山。同盟会,作为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政党,避免了领袖人物的人亡政息和军阀的树倒猢狲散。这种力量比以前的政治人物更强大,影响中国也更加深远。纲领(而不是口号):······。中国政党的进化过程,伴随的是中国现代化的努力。在后面,我们将要详细分析政党的口号,也即纲领,这比之前的政治口号看得更远,动员也更广泛。结合世界民族解放潮流,政党的组织能力的强弱,或是行动能力的强弱,就是看他的基层建设能力。行动:武昌起义为代表的辛亥革命。成功:结束封建帝制,成立民主共和国。失败:被袁世凯窃取果实,中国陷入北洋军阀混战的十年。一战后,我国在巴黎和会外交遭到惨败。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5.4——至今)开端:五四运动,共产党的成立。纲领:···。行动:···。将在下学期的课上进行详细讲解。下学期课的主轴主要是围绕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两次合作和破裂的逻辑进行讲解。成功: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为什么说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三次救亡图存运动的开始南京条约,只是赔款和通商口岸,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只是想通过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到了马关条约,除了大量的白银外,还要允许日本在中国建厂,这说明了不但要直接抢你的钱,还要抢你的人力资源;而辛丑条约,则更是用关税作为抵押,失去关税意味着清王朝已经失去了造血能力,也就是失去了自我改变的能力。所以说,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马关条约,中国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中国彻底的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也正是因此,每次救亡图存运动,都发生在情况更进一步恶化之时,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分析,这件事处于哪个的历史片度中。
四、推动救亡图存运动的主要群体通过观察这四次救亡图存运动,我们可以发现,洋务运动的推动者,是满清的大臣们,比如恭亲王奕诉,这是中央的大臣,而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这是地方的巡抚,就是地方的大员,都是当时拿着最高权柄的那一群人,而这些身处高位的人,肯定是希望引进技术(即中国原来没有的东西)来改变国家。戊戌变法的推动者,是在北京读书的考生,是官员的预备队,清政府的统治基石,他所推动的是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到了辛亥革命,推动者则是地方上的地主阶级;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角又换成了无产阶级。也就是说,中国的变革,也是自上而下的变革。最上面的一层走不通了,然后是下一级接过棒子继续走。因此,我们在看到一个材料时,看到这个主人公的身份时,我们就能很容易的判断出他是处于什么时期,将要做什么,最后怎么样的概念,当书读到这里时,我们的历史就不会再是散乱的知识,而是一个很有逻辑的线索。
五、课题选摘(一)第六课“洋务运动”。 从下述文字材料说明为什么洋务运动的口号从“自强”渐渐转向了“求富”?
(图就不放了)
(二)第六、七、八、九课阐述这四次救亡图存运动,主政方在文教方面是如何推动变革,形成自己的政治集团的?
(三)请说出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至少六个,并说出这些企业是谁兴办,制造什么的?(轮船招商局,是航运运输业)
(四)第七课“戊戌变法”,分析下面维新派的政治主张,请说出这些内容哪些是属于政治方面、哪些属于工业、哪些属于文化教育方面、哪些属于军事方面?进一步思考,这些措施与洋务派的主张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五)第八课,“辛亥革命”。政党是目前政治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政党杜绝了以往政治群体地域性或是手段性的局限,使得在与北洋军阀的斗争中,不会出现了打败了,兵没了,地盘丢了,就一蹶不振的情况,最终取得了反对北洋军阀的胜利。请从下面材料分析,同盟会的组织形式是什么,远景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手段来实行这个目标?
(六)第十课,“五四运动”。通读下面的资料,分析这三个要求的逻辑关系,为什么中国人民的怒火会爆发?
(七)第十课,“五四运动”。请从下面材料分析,共产党的二大的革命纲领与国民党纲领的异同之处,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二大为国共第一次合作铺平了道路?
(八)第十课,“五四运动”。请从下面材料分析,共产党的组织形式是什么,远景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手段来实行这个目标?
记住两个关键字就行了:自上而下;救亡图存。
分析的很赞。 总结得不错{:4_279:},救亡图存抓到核心,现在要国强民富,又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开始了。 temptemple:你好!
看了你的主贴,觉得与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创立的一种教学有点接近,但是,又有一定的距离。
我家小子在学历史的时候,让他用"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法"来学习。效果一流地棒。其他的课目也用上了,学习效率比较高。
"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法",主要用图形、图象、表格来揭示历史事物现象,以及事件本质。在小子身上最大的好处是书读薄了,很方便识记和回忆。
也许你已经知道这个教学法。我推荐下,仅供你参考。希望你教学硕果累累。 西溪老槐 发表于 2014-12-16 1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emptemple:你好!
看了你的主贴,觉得与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创立的一种教学有点接近,但是,又有一 ...
学历史的时候,用"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法"来学习。
做个记号,谢谢分享 西溪老槐 发表于 2014-12-16 19: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emptemple:你好!
看了你的主贴,觉得与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创立的一种教学有点接近,但是,又有一 ...
这个倒是没有看过,我叫的初二娃,现在历史地理比较好了,地理这学期学的,对她已经不是问题,就是数学,怕是要失败了,她好像没有想象数学数量变化的能力一样。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5-3-15 16: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倒是没有看过,我叫的初二娃,现在历史地理比较好了,地理这学期学的,对她已经不是问题,就是数学, ...
temptemple:你好!
找一个瑞文量表测量一下,看看是在哪里出现问题了。最好是熟悉这个量表的人,在学生做的时候,同时在边上观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瑞文量表的中国化做得比较好的。网上也有这个资料。
心想事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