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传笔记•第二章】不死读书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4-10-15 01:42 编辑不死读书
太祖一生酷爱读书,经常洋为中用、古为中用,上帖讨论中有茶友说太祖会融会贯通,这是因为不死读书,身边有高人,并且读书和实践(社会活动)结合,在读书中开阔眼界,在实践中提高认识。
1911年春初到省城,1918年8月离开,在长沙待了约7年半,这是成长经历中第二次转折。在这里,结交一批志向相投的师友,打下深厚的学问基础,获得初步社会活动经验,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政治见解。
2年徘徊
1911年春(18岁),因成绩优异,随老师从县城来到省城求学,考入湘乡驻省中学。正值辛亥革命之前,革命党人在长沙活跃,因此接触到很多革命言论。长沙革命党人响应武昌起义,10月下旬成立湖南军政府,弃学。在校读书约半年。
在湖南新军中当了一名列兵,每月7元军饷多用来订阅报刊和购买书籍,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这个词(实际上是社会改良主义),和士兵讨论,给同学写信提出应该研究。清王朝退位后,退伍。当兵半年。
继续学业,以第一名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觉得学校课程有限,看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后更觉得不如自学,断然退学,只读了半年。
此后每天去省立图书馆看书,牛吃菜一样阅读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汉译书籍,又是一个半年。
5年半初长成
父亲不支持这种漫无目的读书,拒绝继续供给费用,1913年春(20岁)考入不收学费、伙食费、住宿费的第四师范(后合并到第一师范),1918年夏毕业,当了5年半师范生。
1,师友
老师中的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帮助非常大。
杨昌济自幼饱受传统文化熏陶,就读岳麓书院,喜程朱之学,赞同谭嗣同“以民为主”的政治思想,加入维新改良团体南学会,宣传新学新政,1903年留学日本,主攻教育学,6年学成后英国修学3年,专攻哲学、伦理学,游历德国、瑞士后归国,谢绝湖南都督谭延闿出任湖南教育司长的聘请,任教湖南诸学校5年,1918年6月受聘北大教授伦理学。影响最大的老师,太祖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徐特立出身贫困农民家庭,私塾6年,后一边劳动一边教私塾,1905年考入长沙一速成中学,毕业后任教长沙周南女校,办长沙平民夜校等私学,1910年赴日本考察教育,武昌起义后被选为湖南临时议会副议长,1913年出任长沙师范学校校长。“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备受太祖推崇,
黎锦熙出身书香门第,1905年考中最后一届秀才时年仅15岁,1906年受同盟会领导的湘赣萍浏醴旷工起义影响,在长沙成立德育会,遭清政府通缉,1907年考入北京铁路专修科,学校毁于火灾后返回湖南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毕业后从事教育,编撰小学教科书,主张废除八股等教育改革,1914年起任教湖南一师,1915年赴北京,受聘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辑员。太祖的亦师亦友。
学友中有蔡和森、李维汉、何叔衡、萧子升等人。后贴另作交待。
2,读书
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出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以1916年分界,前期注重传统典籍,后期以哲学、伦理学为重点,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时事。
研读经史子集,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各家,24史、《资治通鉴》、《昭明文选》、《韩昌黎全集》、《读史方舆纪要》、《近思录》、《四书集注》、《朱子语类》、《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日记》、本省县志等,曾给好友萧子升开列77种传统著作。
还经常到杨昌济好友刘人熙创办的船山学社(世人称王夫之“船山先生”,崇尚经世致用)听课,假期两次入岳麓书院寄读,横匾“实事求是”四个字在20多年后出现在延安党校大门口。
一师期间共花费160元左右,1/3用于订阅报刊和买书,带着字典、地图和笔记本读书,号称“时事通”。反对袁世凯称帝亲日高涨时,编印康有为、梁启超、汤化龙三人对时局的评论,在校内外广为分发。
读了《新青年》后,循着新文化运动,后期重点转向国外的伦理学,与改造国民、国家和社会联系在一起。 在蔡元培翻译自日文的《伦理学原理》中批注:“国家有变化,乃国家日新之机,社会进化所必要也。”,中国再造的办法是“由毁而成”,“盖毁旧宇宙而得新宇宙”,这可能是从大乱求大治的思想伏笔。求变的依据来个两个概念,“差别”和“抵抗”,后来的辩证法和矛盾普遍性理论与此相关。
面对事物,强调大处着眼,抓住根本,1917年8月给黎锦熙的信中开出救国药方:“今日变法,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今吾以大本原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也?”这个本原不是后来的革命,而是伦理道德建设。
3,社会活动
1917年暑假,与好友萧子升不带分文打秋风游学,历时一个多月游历湖南5个县,走路九百多里,途中结交农民、船工、财主、县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并写了笔记。1918年春,与蔡和森游学洞庭湖南岸和东岸,历时半个多月。调查研究作风的端倪。
1917年10月当选为学友会总务,实际主持工作,开展课余辩论会等活动,续办联系社会重要途径的工人夜校,用大白话写了《夜学招生广告》,托警察贴到街头,工人有惧怕警察心理只9人报名,后自己到宿舍区和贫民区发送,5天后100多人报名。这可能是第一次下层群众工作。
1918年4月14日成立新民学会,起草学会简章,重点强调个人修养,政治性比较模糊,3个月后写长信给蔡和森讨论学会活动,蔡和森的回信中说:“以清流即无望,···,吾辈不努力为之,尚让何人去做?”,还表示“三年之内,必使我辈团体,成为中国之重心点。”,新民学会的重点转到探求中国出路的大政治上。
看太祖的青年读书时期经历,感觉自己真是浪费了太多时间,太懒惰了! 在菊香书屋参观时,看主席在海子里满墻满壁几满床的书,只有敬仰和感叹。 這篇和任志剛寫的為什麼是毛澤東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毛主席在长沙一段,读书杂而乱,且数量巨大,俨然一个知识分子大咖。并且对西方著作也是抱有极大热情,数量多,研究深入。
相比同辈和同期的知识分子及从政者,毛主席在学养上,是一点不输那些留洋学生和饱读读书的名士。
土包子的印象和考语,不知从何而来? 小飕风风 发表于 2014-10-15 06: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太祖的青年读书时期经历,感觉自己真是浪费了太多时间,太懒惰了!
与时代有关,救亡图存主旋律下,心系社会的人探索国家出路,20来岁正是树立三观的时候,这时候与这些有有阅历、参与感的人朝夕相伴,自然而然受影响。
现在的主旋律是民族复兴,要国强民富,我们普通小老百姓,干不了国强的事,努力工作,正当地把自己搞富就可以了,不浪费时间胡扯空谈,在自己的工作方向上多干点事,多读点书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4-10-15 1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菊香书屋参观时,看主席在海子里满墻满壁几满床的书,只有敬仰和感叹。
临终之时还让人读书给他听,感叹。
稀里糊涂进过海子里一次,领了个低级别的通行证,到指定区域,还拍过一张照,可惜找不到了。 ilovechina 发表于 2014-10-15 1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這篇和任志剛寫的為什麼是毛澤東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这些内容,红色封面6册的中央文献版传记里都有 zilewang 发表于 2014-10-15 1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毛主席在长沙一段,读书杂而乱,且数量巨大,俨然一个知识分子大咖。并且对西方著作也是抱有极大热情,数量 ...
原来一直是共产国际的中国支部,留苏联吃面包的一派挥大旗,与这些人相比,太祖当然足够土。
在七大之后才真正开始独立,成为中国的TG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14 17: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临终之时还让人读书给他听,感叹。
稀里糊涂进过海子里一次,领了个低级别的通行证,到指定区域,还拍 ...
能在海子里拍照,那级别不低。当时在里面原大内总管的楼里住了一段,可以走动相当地方和任意在海子里划船,但就是不能拍照,也没有手机的说。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15 1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一直是共产国际的中国支部,留苏联吃面包的一派挥大旗,与这些人相比,太祖当然足够土。
在七大之 ...
在这一点上,毛主席有个与一般人很大的不同,即不以炫耀自己的知识来获取某种权力或威望,或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单论知识,毛主席要“掉书袋”,估计当时不光党内,就是全国的教授名流,也可一争长短。很显然,毛主席不此之图。
我第一次读《毛泽东传》时,看到长沙求知这一段,很震撼。一是量大且杂;二是,颠覆了毛主席小知识分子的定论,并且毛主席一生不以自己读书的量来晒优越。这一点,很多读了几天书的人,都免不了这个毛病。 小飕风风 发表于 2014-10-15 06: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太祖的青年读书时期经历,感觉自己真是浪费了太多时间,太懒惰了!
老师是谁很重要,兄台未必是真的懒惰。
毛主席是船山学派传人,这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求学经历。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4-10-15 14: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能在海子里拍照,那级别不低。当时在里面原大内总管的楼里住了一段,可以走动相当地方和任意在海子里划船 ...
奉召进宫,征得允许,就咔嚓了一张。
听说过可以划船和溜冰,还有电影放 zilewang 发表于 2014-10-15 15: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这一点上,毛主席有个与一般人很大的不同,即不以炫耀自己的知识来获取某种权力或威望,或者满足自己的 ...
光诗词就够所谓的名流、知识分子景仰了,更别说政治、军事。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4-10-15 10: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菊香书屋参观时,看主席在海子里满墻满壁几满床的书,只有敬仰和感叹。
对外开放么?
视界决定格局,立场决定观点。
混心系家国的圈子,高大上;社会活动接触底层,接地气,这般打通任督二脉,武功自然精进。
青年蔡和森的见识不在太祖之下,可惜在1931年就牺牲了,不然很可能双星闪耀 fightp 发表于 2014-10-15 01:42
对外开放么?
上个世纪(1.25)86时段开放过。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4-10-16 05: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个世纪(1.25)86时段开放过。
真是无缘啊...Orz....:dizzy: fightp 发表于 2014-10-15 14: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是无缘啊...Orz....
应该说,49年后中南海对公众开放是在耀邦任上从81-89。那么应为(1.5)86的说,亥,什么86没关系,相信以后会再开放的。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14 2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奉召进宫,征得允许,就咔嚓了一张。
听说过可以划船和溜冰,还有电影放
紫光阁一带?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4-10-16 1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紫光阁一带?
拎包,没那个资格在那里被召见,紫气照不到小虾米。
wuhan兄那边是不是西苑门内的东八所? 应该不是。 天山来客 发表于 2014-10-15 23: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青年蔡和森的见识不在太祖之下,可惜在1931年就牺牲了,不然很可能双星闪耀
蔡和森理论贡献很大,国内一大召开前后的1921年在法国组建党组织,1925时就提出农民武装运动,1927年五大和八七会议提议土地革命和发展武装,1929-1931年作为中共共产国际代表派驻莫斯科2年,回国后担任广东省委书记(太祖的秋收起义可是在湖南省委领导下进行的),从二大到六大一直是中央委员,比太祖资历更深,牺牲得太早,不好做假设。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17 12: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蔡和森理论贡献很大,国内一大召开前后的1921年在法国组建党组织,1925时就提出农民武装运动,1927年五大 ...
蔡和森有武装斗争的土,还有共产国际背景的洋,土洋通吃,不那么早牺牲,对TG的帮助更大,可惜了。
zilewang 发表于 2014-10-15 15: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这一点上,毛主席有个与一般人很大的不同,即不以炫耀自己的知识来获取某种权力或威望,或者满足自己的 ...
也有客观原因,别说“掉书袋”了,那时候,太祖讲个笑话,党内都没几个人听得懂。
1973年底,毛泽东再次重用邓小平,在政治局会上开玩笑:邓小平啊,你有没有个弟弟,叫邓小闲呀?邓小平说,没有。在场者大多不解其意,只有周恩来、叶剑英忍俊不禁,笑了.
gb2312 发表于 2014-10-20 12: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有客观原因,别说“掉书袋”了,那时候,太祖讲个笑话,党内都没几个人听得懂。
我党干部中,普遍读书不多。
留苏留洋的,大多出去的早,古书读的不多。忙着闹革命,西洋的东西也没学多少。
工农干部,武装斗争起家的,硬汉居多。
太祖的文章,从来都浅显易懂,不用太复杂的词。把文章写的通俗流畅,这是功力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15 1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与时代有关,救亡图存主旋律下,心系社会的人探索国家出路,20来岁正是树立三观的时候,这时候与这些有有 ...
"现在的主旋律是民族复兴,要国强民富,我们普通小老百姓,干不了国强的事,努力工作,正当地把自己搞富就可以了,不浪费时间胡扯空谈,在自己的工作方向上多干点事,多读点书"
这个说到我心里去了,我一直觉得,不管是在私企、外企还是国企干,或者是做公务员,只要尽心尽力工作,一点点一滴滴的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就是当前这个时代的小老百姓所能为祖国做的。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高了,国家自然富强,个人自然富裕。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15 1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与时代有关,救亡图存主旋律下,心系社会的人探索国家出路,20来岁正是树立三观的时候,这时候与这些有有 ...
受教了,努力中!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17 12: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蔡和森理论贡献很大,国内一大召开前后的1921年在法国组建党组织,1925时就提出农民武装运动,1927年五大 ...
整个早期的党内大佬里面,周恩来谁都不怕,只怕蔡和森,他视蔡和森为大哥,而蔡和森还劝住拦住了他第一次结婚的打算,否则后来的总理夫人就不是邓颖超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