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CCTV4在放钱穆一生,有几点感触,一个是钱穆没有上过大学(估计中学也没有上完,因为初中父亲去世 ...
读一下钱穆的《总统蒋公八秩华诞寿文》,就大开眼界什么叫骨气了。
没有贬低钱穆作为史学家的意思,《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先秦诸子系年》非常牛,只是说个实情。
另外,钱穆不是完全靠自学,曾师从吕思勉。 重读忙总《麻婆豆腐流程及质量标准》,很有启发。 是啊,忙总隐退2年了,很是想念,祝愿忙总身体健康。 天山来客 发表于 2014-10-17 22: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读一下钱穆的《总统蒋公八秩华诞寿文》,就大开眼界什么叫骨气了。
没有贬低钱穆作为史学家的意思,《 ...
钱穆受蒋介石知遇之恩(西南联大期间,蒋介石上门看望,并聘请为国府参议),在香港办新亚书院期间,经费困难,蒋介石赞助每月3000港币,才度过难关。所以钱穆感激蒋介石是人之常情。再说这人对气节看得很重,越是蒋介石穷途末路,他越要挺。
钱穆道德文章,比胡适、傅斯年,李济,梁思成等人好很多很多。不能因为钱穆骂TG是赤祸就觉得此人不行。
二毛 发表于 2014-10-20 1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钱穆受蒋介石知遇之恩(西南联大期间,蒋介石上门看望,并聘请为国府参议),在香港办新亚书院期间,经费 ...
蒋对胡适更是知遇之恩,甚至三顾茅庐,请胡适竞选总统。 二毛 发表于 2014-10-20 10: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钱穆受蒋介石知遇之恩(西南联大期间,蒋介石上门看望,并聘请为国府参议),在香港办新亚书院期间, ...
常凯申网罗钱穆,博个礼贤下士的名声,钱穆对常凯申感恩戴德,太正常了。
不管生前对TG什么态度,死后归葬大陆,拔高到多有骨气,多有道德,过了,钱穆就是个乱世中飘零的传统书生。 本帖最后由 思炎 于 2014-10-21 12:41 编辑
你是为何买书来读的呢?
欢迎总统分享,写写读钱穆心得。
”一会儿用文言文,一会儿用白话文“,是当年的一种特征,新旧交替,可以理解。 后来人模仿,就有点像做明清瓷器赝品,有苦劳价码也不高,矫情了点 {:4_280:}
由于最近时事热点,我也有点感慨想:要是钱穆在天有灵,看到他们最初创办的学校(后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现在的学生这样。。。。
思炎 发表于 2014-10-21 1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是为何买书来读的呢?
欢迎总统分享,写写读钱穆心得。
为什么买钱穆的书?
1. 忙总提到过钱穆的一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对忙总推荐的书感兴趣。
2.钱穆、陈寅恪这两位,目前在网上被炒得很火,我想读读他们的书,看看有啥能吸引人的文章。
后来想明白了,炒他们两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反TG。
钱穆自不必说,常凯申对他有知遇之恩,创办新亚书院时还有很多资助;陈寅恪呢,WG时被迫害致死。于是某些人自然是要借目前“悲情”的东风,对TG含沙射影一番。
另:某些人说香港岛、TW岛上的学者“学术自由”,“思想自由”,要我说就是个P。一个靠欧美财团豢养,一个靠KMT豢养,有个鬼的“自由”可谈。它们的“自由”就是骂TG。 杜鲁门 发表于 2014-10-21 16:29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什么买钱穆的书?
1. 忙总提到过钱穆的一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对忙总推荐的书感兴趣。
我若是不问,也不知总统在主题里想表达什么呢。 要不得,以后还是勇敢说出个人读后感的真实想法为好。。。不然有点像苏双兄闻一多贴那样 {:4_269:}
我其实对“国内炒民国风”不追踪,不太理解,总体感觉是很畸形返祖的现象。。。看书就看书,研究文化就研究,非要把文人拉到PG上( 文人死了都被绑架了)。 而一帮子小资却怀旧情怀泛滥,殊不知民国时期爷爷奶奶的照片都很美,拍照当然会留下最美的一面。几十年后,偶们的照片也许被后人认为很美{:soso_e112:}
文字也是如此,宋朝君主的文字也很美(也被无数人骂软弱无能),后人可欣赏文学造诣,难道这些人分裂,想要再走回去吗?。
在一个访谈中讲到印度很多地方的满街屎尿味,王蒙说当年的北京(民国)就是这样的,臭气熏天,吃不跑,扒车身手也有的一拼。真是距离产生美。。。
二毛 发表于 2014-10-15 09: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估计就算退休,能够讲的也不多。最近一篇文章很能说明官场的生态环境:
转帖:
为什么我一边读一边往忙总身上套呢?:L 思炎 发表于 2014-10-24 1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若是不问,也不知总统在主题里想表达什么呢。 要不得,以后还是勇敢说出个人读后感的真实想法为好。。 ...
很好理解,面上粉丝民国,里子唾弃TG。
只粉丝高富在帅、白富美,百姓生活不粉丝范围内,以老照片中处处光彩的北平为例(那时北平总人口约200万):
1,民国时城墙根、护城河两岸粪场(平地上晒大粪)以千计,北平被形容为臭气熏天,解放后的1949年8月TG颁布《城市存晒粪便处理办法》,用5个月的时间把城区粪场、粪坑内积存的61万吨粪便搬出了城,人均600斤
2,解放前上天安门不难,顺城墙根走上垃圾山,就上去了,TG在1949年3月下旬动员清理,90来天运走垃圾20万吨,人均200斤垃圾,到51年共清运垃圾60万吨。
3,民国时北平人均预期寿命35岁。
另一个粉民国的“证据”,大师星光灿烂,按这种逻辑,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百花齐放,从那以后,我们中国人都白活了,都是行尸走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