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30 02:05:57

【法国大革命之五】旧制度之公共舆论(10月5日更新)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4-10-5 03:17 编辑

【法国大革命之五】旧制度之公共舆论
18世纪的法国产生了公共舆论空间,具体表现为:
1,书籍数量膨胀,在1788年到达顶峰,这一记录保持25年之久。
2,报纸、期刊的数量和规模增加,1777年巴黎首次出现日报,大革命前大多数外省市镇都有了自己的报纸;1745年有期刊15份,1785年上升到82份。
3,学院增长,1710年有9个外省学院,1750年增加到24个,1789年至少有35个。学院有图书馆或阅览室,经常开展热点主题论文竞赛。
4,私人文学社团兴盛,1789年大约有50个左右,大多也有图书馆或阅览室,举行公共讲座和讨论时事。

读者群虽然扩大,但质量并不高:
1,大革命前,法国的文盲率仍高达63%。
2,大众读物仍是占星历书、神话故事书,1780年代外省销售的书籍中,60%仍是宗教书。
3,书籍昂贵,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1760年代,巴黎一本期刊的价格等于熟练工人半个月的工资;狄德罗《百科全书》第一版的价格等于工人22个月的工资,后来的廉价版等于4个月工资。
所以,真正有阅读、品味能力的人是受过长期教育且有钱的阶层,也就是贵族和资产阶级,这些上层人物才是公共舆论中的公众,而不是广大民众。他们用相同的术语讨论同样的问题,渐渐形成相似的品味。品味虽高,却不切实际,就像凡人小伙对着月亮爱上嫦娥,群情激奋的公共舆论注定是场悲剧。

大革命前的公共舆论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
一,政府控制公共舆论的政策摇摆不定
路易十四时期,所有的出版物都要经过审查,那些公开质疑、讨论正统秩序的书都被查禁,这样书只以手抄本流传,或者在国外印刷之后走私进法国(主要是荷兰)。
路易十四去世之后,审查制度松懈,先前受压制的大量著作开始发行流传,只要言论不过激,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狄德罗的《百科全书》更是在审查法官的保护之下才熬过了出版初期的生生死死。
路易十六统治之后,有些大臣认为反动言论已如洪水泛滥,铁腕审查重启,但先前数十年已经出版的著作却再难销毁,而且已经形成了侵蚀性,著作越是被查禁销毁越是热销,查禁名单成了热销榜单,政府失去了对言论的控制。
二,舆论已产生政治影响力,政府机构努力博取舆论好名声
高等法院一马当先,发行大量的法院裁决和决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那些谏诤书。严格来说,谏诤书是国王和法官之间的私人交流,高等法院的做法等于把政府内部的矛盾公告天下,试图在广大民众中树立主持正义的名声。
政府议事机构建立监控巴黎思想言论的间谍网,大臣们每天都听取警察总长的报告,以公共舆论的方向性为依据,为政策出台和个人的所作所为编造更为圆滑的借口。1771年启动司法改革时,司法大臣莫普就雇佣一批作家,反驳亲高等法院的言论,极力鼓吹改革的好处。路易十五否决了莫普的改革,原因是如果彻底打压外省高等法院,国王就成了公共舆论中的专制君主。路易十六一上台就罢免了莫普,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民心所向。
公共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衡量合法性的尺度,已能左右政府的政策和抉择,使公共事务变得更加反复无常和难以预料,加剧了本已根植在政府运作中的犹豫不定和优柔寡断。
三,启蒙与反启蒙共存
启蒙运动是一场批判运动,自封为哲学家的一小群启蒙人士用简单明白的方式(其实也不简单,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才能明白)讨论复杂艰深的问题,目的宣传和普及理性,消除过去留下来的大量无知、偏见和迷信,不再依赖宗教和传统看待世界,不在以权威的主宰判断事务,而应该以是否对人类有用、是否按理性运作作为判断标准,矛头直指教会和司法体系等不合理的正统秩序。
统治者们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博览群书,当然不会阻挠这种标准的传播。随着启蒙的进行,他们反而相信,对这些事务的自由讨论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并进一步鼓励公众接受必要的改革。
但另一方面,反启蒙也颇具影响力。巴黎的沙龙世界狭小而清高,新观念一波接着一波转瞬而逝,但在外省并没有多少影响力,外省最热销的书籍还是宗教书,耶稣会杂志被广泛传阅,在审查授权出版的神学书籍中,反哲学论调的比重与日俱增。
虽然上层社会的宗教热忱有了明显的衰退,但广大民众并没有因为启蒙运动而激进起来。事实上,1789年之前几乎没有人想过要革命,也没有革命的观念,连启蒙哲学家都没有这样的念头,改革才是共识。
四,支持改革,却不知道怎么改革
社会和体制改革日渐获得公众的支持,1780年政府废除刑讯逼供,1786-1787年公开一系列被认为错判的司法案子,司法改革是除了显贵会议之外最受人关注的议题。而舆论认为,如果只由专制主义政府主持改革,还不如不改革,但社会各阶层对专制主义的理解并不同。
专制主义最权威的界定来自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写于1748年。这部书的思想自相矛盾,一方面认为,君主制是根据法律设立的、由个人统治的政府,另一方面又说,个人统治所依据的不是法律,而是君主本人奇怪念头,是专制主义,在专制主义下,人们拥有的一切可随时被剥夺。
虽然思想离奇,但凭着这本18世纪最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曾是波尔多高等法院议长的孟德斯鸠赋予高级法庭一种特殊地位,高级法庭和贵族一起构成中间团体,居于统治者和民众中间,通过对抗王权,可以防止国王沦为专制君主。高等法院自然乐于接受这种中立者认定,因为这样的司法独立界定,法院可以在和国王的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公众的专制观念并不如此,专制被用来指任何形式的掌权者,特别是惹人讨厌的权力或权威,教士称主教为专制分子,纳税人抨击收税人为专制分子,甚至失恋的人把情人也看成专制者(现在法国的电影、小说中还有这种说法)。
以批判专制主义为能是日渐频繁(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乱喷一切对自己不利的“负面现象”有理),到了大革命前的1780年代,在民众眼中,政府以及官员成了专制主义的同义词。
这意味着旧制度已经失去大臣和民众的信任。

10月5日更新

五,对治理方式的信任开始动摇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中(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奥地利同盟之间的全球争霸战,主要是为了争夺殖民地,欧洲大陆的主要强国都参与其中),法国败给了英国,失去大部分北美殖民地,这首次动摇了公众对国家的信任。
但法国很快扳回一局。8年后爆发的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把七年战争的成本转嫁到北美殖民地,引起北美殖民地对英国的经济政策大为不满),法国支持北美殖民地打败了英国,挽回了民众的一些信心。
对公众信任更严重的破坏是谷物流通改革。法国本来有一套精心设计的农产品流通管制网络,保证民众买得起足够的面包,重农学派理论家在摇椅中挥着鹅毛笔轻飘飘地启蒙,管制就是专制,这一派虽然人数不多,却很得民心。1763-1764年政府放松了对谷物贸易的管制,恰巧粮食歉收,造成物价高涨,民众恐慌和暴乱迭起,基层治安机构的严厉打压也挽回不了饥民对国家的信任,所以谣言四起,大部分民众相信,这是国王和大臣的一个阴谋,目的是饿死民众。1770年重新加强对谷物流通的控制,但随后再次放松控制,这给民众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政府已经不知所措。最后,政府完全取消整个粮食控制体系,却再次被指责为专制主义。
1770年,财政大臣泰雷宣布国家部分破产。在有钱人眼中,国家又一次放弃了职责。
1771年,司法大臣莫普开始打压高等法院系统,高等法院相对沉寂了多年,但遗留下来的问题没有解决。在有权人眼中,有效制约政府专制的屏障消失了。
有钱人、有权人虽然没有完全的舆论主导权,却可以引导舆论,在在整个1770-80年代,无数匿名小册子和色情小报公开抨击、模仿和“创作”宫廷中的私人生活,轻浮不检点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遭人鄙夷,1785年发生的钻石项链事件再次败坏了她的名声(王后在这个事件中是受害者,没她什么事,有兴趣的茶友可以查一下),王室没有了往日的威严神圣,剩下的只是浮华奢靡和享乐。
而新继位的路易十六优柔寡断,既无力约束不得民心的王后,也无力控制野心勃勃的廷臣,以国王名义扩张自己权力的大臣们更加肆无忌惮,不断加重的税负又使人恨之入骨,公众(不是黔首小民,而是贵族和资产阶级,下同)已经对如何治理这个国家失去了兴趣,试图寻找更好的方式,保证政府的政策措施能更好地负起责任来。

六,国家主权观念和代议制的兴起
七年战争的失败带来了一种爱国主义话语,在这种话语中,正是不爱国的人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才导致战争失败,国家高于国王的政治实体这一概念逐渐兴起。
与这种新概念匹配的是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这本书至今仍以晦涩难懂而著称,但不妨碍在当时的热销。卢梭在书中认为,公意是政治共同体至高无上的主权权威,这深刻改变了公众对国家政治的看法。
1770年司法大臣莫普启动改革时,反莫普派和教士中的耶稣会集团自称是爱国者,他们借此暗示存在更广泛的国家利益,高等法院就是国家利益的代言人和捍卫者:通过高等法院和国王之间的制衡,就能保证国家及其财产免受专制权力的侵犯。这种暗示消解了莫普改革中针对高等法院的打压,却把舆论焦点转到谁代表国家主权上。在过去,国王和高等法院虽然持续冲突,但双方接受都不逾越那些约定俗成的界限,而现在,国王开始谴责这种制衡,公然宣称他本人拥有不可分割的主权,支持莫普的国王和莫普就成了国家利益的敌人。
代议制提上政治议程并非没有根据,三级会议制度从来没有离开公众视线。
1,早在1750年,重农学派的米拉波就倡议普及外省三级会议,监督地方政府,整个1760年代,重农学派的杂志一直在宣扬地方代议制的好处。
2,1749年开始新增第一个廿一税,一些地方高等法院也想通过建立三级会议让纳税公众放心,有得商量,政府会保护他们的利益;
3,1771年,某些高等法院提出通过三级会议制度实现国家代议制,他们认为,在全国最高议会没有建立前,高等法院代表公共利益;
4,1775年,有产者代议制议会计划出台,在外省、教区和地方3个层面建立由有产者组成的代议制议会,每一层级的议会都由下一级议会选出,但这一个计划并没有实施;
5,1778年,财政总监内克推行外省议会,协助督察官收税以及一般行政工作,建成2个外省议会后内克下台,但一直运作到1790年,这是国王第一次公开默认臣民在政府运作中有某种代表权。
这2个外省代议制议会中,成员都是由国王指派或任命的,没有一个是选举产生的,1/4是教士,1/4是贵族,1/2来自第三等级。虽然这样的构成比例有先例,但公众舆论仍然质问,教士是否不配享有1/4席位,贵族是否不应该拥有更多席位。应该采取什么形式的代议制、遵循什么程序、又谁来掌控等等,这些问题并没有共识,公众舆论积极向外寻找榜样。
恰在此时,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以代议制建立的美国向法国舆论证明,修修补补的做法不是改善之道,摒弃旧制度、建立新体制是完全的可能的。法国迫不及待地拥抱理论中存在的“伟大”事业,1787年的危机提供了一个改革的良机。
下一帖讲失败的改革。


wuhan15zhong 发表于 2014-9-30 02:45:56

先坐沙发。

leo_xhf 发表于 2014-9-30 09:47:44

再坐板凳

大文盲 发表于 2014-9-30 10:54:07

然后203 发表于 2014-9-30 22:54:31

这种不切实际空谈的风气对以后的偏激做法有没有影响呢?

我想正因为如此,才给了拿破仑机会。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30 23:41:33

然后203 发表于 2014-9-30 2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不切实际空谈的风气对以后的偏激做法有没有影响呢?

我想正因为如此,才给了拿破仑机会。

影响非常大,大革命中的各派用某种空谈争取民众支持,上台之后把其他各派推上断头台,几轮下来,大家都怕了,没完没了发展下去,没有人可以幸免,这个时候拿破仑出来喊了一嗓子,“大革命结束了”,法国又恢复了帝制。

derek 发表于 2014-10-1 10:01:05

给我的感觉是,法国大革命所有各方,整体上很不成熟,激情有余,认识不足,闹哄哄了一顿,从废除帝制始,到恢复帝制终,死了一大堆人,国家和民族也遭受了巨大损失。

跟中国改开前期宏观调控的大起大落一样,属于本事不到家的产物。

民主、自由、反对专制,这些词汇很容易让人热血沸腾,但真正做出一套好的来很难。于是在这些口号之下,往往就是一顿瞎折腾瞎破坏了事,想想真是讽刺。

derek 发表于 2014-10-1 18:58:20

有趣,最近新加坡郑永年发了一篇文章,叫做“激进政治及其结果”,似有呼应73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之意,还在里面写道:不用看类似法国大革命那样的激进政治,光看上个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激进政治,就足以看到巴拉巴拉巴了……挺逗的。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2 19:22:32

derek 发表于 2014-10-1 10: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给我的感觉是,法国大革命所有各方,整体上很不成熟,激情有余,认识不足,闹哄哄了一顿,从废除帝制始,到 ...

法国大革命没有自由、博爱,平等倒是有,从国王到贫民一视同仁,只要按个反革命的罪名,平等地上断头台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5 03:16:19

砍了一部分细节,更新在主题下。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4-10-9 18:47:19

这篇大赞,似乎最高法院和政府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9 22:51:14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4-10-9 18: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篇大赞,似乎最高法院和政府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

亮点是,法官的职位是买来的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4-10-11 12:13:48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9 22: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亮点是,法官的职位是买来的

{:4_280:},更好玩的是,法院充当着保民官的角色。好像是第八章里写的,当时看过记不清了。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12 23:02:03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4-10-11 1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更好玩的是,法院充当着保民官的角色。好像是第八章里写的,当时看过记不清了。

青椒兄记忆力非常好,《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二编的第四章,相当于全书第8章。

地方普通法庭独立于政府,国王无权免职、调动和升迁这些法官,只能通过把案件转移到另一法庭变通处理,表面上国王集权,有最终司法解释权,但管不过来,效率极低。

老实说,我没看懂这本书。

第一编似乎在说,大革命完成了什么:摧毁贵族统治的特权制度,建立以人人平等为基础的现代国家行政机构。

第二编、第三编似乎在说,大革命为什么只在法国爆发,而不是欧洲其他国家:因为文化启蒙。这个论断太过武断。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4-10-13 10:47:36

      “基督教之所以激起这样强烈的仇恨,并不是因为他是一种宗教,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政治制度;并非因为教士们自命要来治理来世的事务,而是因为他们是尘世的地主、领主、什一税征收者、行政官吏;并非因为教会不能在行将建立的新社会占有位置,而是因为教会在即将被粉碎的旧社会中占据了最高特权、最有优势的地位。”
       个人看法:启蒙运动带有很明显的反基督教特征。如果说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的灭亡是诸神的黄昏,那么启蒙运动则可以看作众神的回归。18世纪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工业化阶段,人类再次面临社会化大生产的问题,而上一次面临这样的问题还是希腊——罗马的奴隶制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国体在悄悄发生变化,而罗马时期的政体,似乎更适合于这样的生产力。基督教会占有大量社会资源却站着茅坑不拉屎的的现实越来越引起了各方面的不满。起初皇帝陛下认为民心可用,而到后来,皇帝陛下的总后台——教会贵族阶层倒台了,皇帝本人的位置也就保不住了。传承自古希腊哲学一脉此间借壳上市,这个壳就是“启蒙运动”,其结果就是法国大革命。
       18世纪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德意志的统一。而在谈论第二帝国的总参谋部和德意志陈旧的社会体系的时候大家似乎都忘了,早在此前的200年,普鲁士农民起义,最终打走了条顿骑士团,瓦解了神圣罗马帝国,容克们做了和法国大革命同样的事,只是这战火不是由资产阶级引起的,而是由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容克阶层引起,以农民起义方式呈现。
       而这样的事在各个主要工业国的工业化进程中都有不同形式的体现。只是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联系的更紧密一些。
       而在革命风起云涌的过程中,各国政府都在扮演另一个角色——传承者。如果把法国看作一个公司的话,皇帝就是董事长,御前会议就是董事会,宰相就是总经理,各行省长官是各项目经理。自宰相以下的行政组织就是政府。而股东,大革命以前是教会及依附于教会体制的贵族,大革命以后是资产阶级。现在,股东变了。董事长被拿掉了,董事会改组了,宰相改了个名字叫总理了,但公司的组织架构没变,这个组织架构就是“旧制度”。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10-13 12:30:29

我不吃青椒 发表于 2014-10-13 1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督教之所以激起这样强烈的仇恨,并不是因为他是一种宗教,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政治制度;并非因为教 ...

教会内部的耶稣会和冉森派内斗长达50多年,民众对整个教士群体都表示不屑,反对教士涉足政治事务。

大革命前的贵族是个开放群体,和资产阶级已经在融合,并不是完全对立。

我抓紧把这部分内容发上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国大革命之五】旧制度之公共舆论(10月5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