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16 23:08:05

【法国大革命之三】旧制度之行政体系危机

旧制度之行政体系危机
法国是君主制国家,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需要遵守一些基本法,但只要态度坚决,基本上能为所欲为,路易十四就无视王位继承法,把两个私生子放在王位继承序列中。
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这句话本来是说拥有铸币权的私人银行家滥发货币),但绝对的权力也产生最终的责任,国王是一切的最终责任人。一人之国不等于一人治国,国王必须依赖行政系统治理国家。

廷臣制度
廷臣类似于明朝的宰相和清朝的军机大臣。国王可以自主选择廷臣,但人选仅限于一个小群体,只能在传统贵族、职业外交家、行政官员和法官中挑选,要么是因为政绩突出,要么是因为人缘好。
这些人千辛万苦爬上权力顶峰,一朝大权在握,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去革自己的命,既不会质疑他们所支配的这个体系,也不会考虑对整个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廷臣制度最严重的问题是内斗,因为只有获得国王宠信才能荣登高位,每个廷臣一生都在努力维护国王对自己的宠信,同时限制国王对他人的信任,即使在只能依靠彻底改革才能挽救国家命运的时候,政府官员只关注自己的处境和功名禄位,不是齐心协力寻求解决方法,而是每个人都在尽力阻挠他人的政策。出台国家政策的议事会议剑拔弩张,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建议是在为国家着想;各部大臣向国王报告工作的私人会议尔虞我诈,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施加更多的个人影响。因为王后玛丽·安托万内特对路易十六的影响很大,廷臣们纷纷走起了夫人路线,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博取王后的支持上。
在这样一套行政体系中,只有国王个人的决断才能避免派系斗争和阴谋论,但坚定从来不是路易十六的个性。从登基到1781年,路易十六一直仰仗首席大臣莫勒帕Maurepas处理国家事务,在莫勒帕死后,派系斗争抬头,而且下台的一方并没有依照旧制被流放,而是在台下纠结党羽发动舆论战,试图有朝一日重掌大权。当卡隆受到路易十六的信任启动改革的时候,廷臣中的反对派布勒特伊Breteuil袖手旁观看笑话,已经下野的内克Necker则通过文字、沙龙、政治阴谋抨击卡隆的政策措施,最终卡隆下野,1788年内克重新就任财政总监。
在路易十六的统治下,廷臣制有民主无集中,集体负责制无迹可寻,政策朝令夕改,政府的威信和权威受损,无法应对巨大的考验。

中央议事机构
国王参加的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决策中心,从理论上说,这些会议应该成为一个既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的体系,但因为派系斗争,虽然出席会议的人员有重叠,结果却是几乎所有的问题都难以达成共识。
一,国务会议
国务会议类似于我国现在的常委会会议,秘密做出最高决策,尤其是外交决策。国王召集国务会议,被称为国务大臣的顾问出席,但名单不定,这些大臣可能是四大国务卿(内务卿、外务卿、陆军卿、海军卿),也可能不是。
虽然实行部门责任制,但因为争宠倾轧,落实会议决策的部门最高长官并不一定被召进这个最高会议,比如负责筹集资金的财政总监就没有稳固的出席资格,如果财政大臣同时不在场,权衡各种方案的资金只能靠国王一个人,而路易十六并没有魄力做到这一点。
二,诏书会议
诏书会议类似于我国现在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内政,所有重要部门的最高长官出席,包括四大国务卿、财政总监、司法大臣、各部部长等。
为了避免大臣们争得面红耳赤,路易十六利用一些小型委员会事先达成共识、做出决定,这些小型委员会类似于我国现在的各种领导小组。诏书会议沦为形式后,小型委员会圈子之外的大臣自感被疏远,越发坚定决心阻挠诏书会议的决定。1783年进行过一次整理财政的尝试,所有的开支账目提交财政委员会审核,但大臣不支持,最后不了了之。
三,枢密会议
枢密会议类似于我国现在的人大会议,这是最高行政仲裁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司法大臣主持,国王并不出席,所有大臣列席,核心成员是出身于律师或行政官员的30名国务委员,80位国王司法助理事先准备好各种仲裁任务,提交给国务委员进行审核。
司法助理的官位是明码标价购买而来,并无实权,等于国王的私人秘书,但他们的目的是在枢密会议上获得某位大臣的赏识,进而协助这位大臣拟定上奏国王的方针政策,以便日后脱颖而出,成为非宫廷出身的大臣。

地方体系
再也没有比法国更混乱的地方行政体系。
一,外省
外省(巴黎之外的地区被称为外省)政府是法国行政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致分为两类:
第一类由督察官领导。国王选派司法助理出任督察官,代表中央(国王)治理辖下的行政区,监督税收、公共劳务、公共卫生以及一般性行政工作。这种体系看似简单高效,实际上却非常低效,督察官遭遇的规避和抵抗层出不穷,原因有以下几个:
1,多头管理一位督察官要应付数位大臣,而大臣之间又常常是死对头,加上大臣轮班更替引发朝令夕改,传达到省的命令要么含糊不清,要么前后矛盾,督察官往往无所适从。
2,权威有限几乎没有一个督查官的辖区边界与军事、财政、司法和教会领地重合,特别是在维持地方治安上,督查官必须依靠一省掌握军队的总督。总督往往是亲王、公爵、贵族和宫廷显贵,与国王和大臣有私交,比督察官有更高的社会声望与高等法院交涉,所以每个督察官都要在辖区内遵守因地而异的司法惯例和习俗。
3,人手不足督察官管理的事务与日俱增,落实朝令夕改的新政策、批准微不足道的新措施,但督察官只能任命数名督察官代理人作为助手,来管理省级辖区下的地方行政区域。1784年的大省布列塔尼,只有10名文书和书记协助督察官,1775年的波尔多,只有10名税务官审计区内3000多个教区的收支情况。
第二类由督察官和地方三级会议共同治理,约占法国国土的1/3。
这些省区被称为三级会议地区,教士、贵族和第三等级(非教士非贵族的法国人,包括农民、工人、地主、手工业者和资产阶级)组成的省三级会议享有商议、批准省区内分摊税收的权力,这些省三级会议通常事先串联协商,在与中央的谈判中获得相对较轻的税收,另外,因为信誉良好,常常能代表当地政府获得比国王更为优惠的借贷,而大型省区的三级会议也承担修路、济贫、招募和安置士兵等公共事务。
三级会议的代表几乎不出自选举,大多数要么由国王任命,要么是当地权贵,虽然通常不阻挠督察官的工作,但却使地方行政体系错综复杂,特权、豁免权和特殊照顾比比皆是。
二,市镇 没有两个市镇有完全一样的组织方法和习俗。多数市镇有三级政府,一个市镇议会,一个议事会(权贵议会)以及一个政府,但这三个机构的名称、规模、构成和功能在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市镇的财政和官员任命受督察官控制,没有督察官的授权,市镇不能增税和举债;市镇机构有本级官员的推荐权,但督察官有最后的选择权。市镇官员的主要责任是收税、维持治安和军营管理,这都是吃力不讨好难得民心的工作,而且没有薪水,能干的人避之不及,督察官对地方推荐的人选又不能视而不见,结果是精英淘汰,大批庸官恶吏充斥其间。

警察系统
面对暗流涌动的社会,警力明显不足。
农村的唯一的警力是骑警,人数大约在4万多一点,薪水低、装备差,像撒胡椒面一样遍布整个法国;市镇的警力是巡警,人数同样不多,比如拥有15万居民的里昂只有84名巡警。这样的警力配备只能应付单个罪犯,对大规模冲突无能为力。
巴黎情况稍好,一位警察总监指挥3000名不同头衔的警官,但对于拥有6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也不算多。一旦情况失控,只能动用军队,巴黎警察总监通常调用驻军于此的3600人法兰西卫队,但骚乱爆发的时候,军队并不总在附近,而且行动迟缓。

小结
法国名义上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君主制国家,政令系统直接、明确,但实际上却是国中有国碎片化,政府上层因为派系斗争而朝令夕改,下层因为种种惯例而笨拙繁琐,摇摆不定、效率低下根植在这个体系的每一个层面,遭遇紧急状态时行动迟缓,遭遇反对意见时束手无策。
社会中的每一个群体都对现实不满,反对力量已经蓄势待发。
下一帖讲反对力量。

derek 发表于 2014-9-17 01:43:03

hoho!沙发!

伊贺双刀流 发表于 2014-9-17 08:42:13

大师兄好文,静候下文。

思炎 发表于 2014-9-17 10:29:10

看了这篇,个人第一联想到的是泰国,及泰国这些年的“民主革命”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17 12:29:25

derek 发表于 2014-9-17 0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oho!沙发!

法国现在的行政区划是这样的:

大区,相当于我国的省;大区下是省,相当于我国的地级市;省下是区,相当于我国的县;区下是选区,相当于我国原来的片(早已取消);选区下是市镇,相当于我国的乡镇。

某年一法国省政府代表团访问魔都,魔都一把手接待,真是不开眼,级别不对等。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17 12:30:51

伊贺双刀流 发表于 2014-9-17 08: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好文,静候下文。

这些内容索然无味,权当交代背景,下面的帖子可能喜闻乐见一些

ccaaatt 发表于 2014-9-17 16:07:29

听起来像是说明末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9-17 17:55:09

大师兄怎么从这么多资料把这些抽离出来的,赞啊。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9-17 17:59:38

法国在封建制度上一直采取的是加强中央,残破地方的做法,极少的官僚,臭名昭著的包税人制度。
在大革命前的很多改革可以看到,特别是那次金融灾难,法国的政客干的都是涸泽而渔的事,而且啥都敢干。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17 18:53:13

ccaaatt 发表于 2014-9-17 16: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听起来像是说明末

有点像,但还是不同。

这些像:万历皇帝不管政务,醉心于修道,官员出缺不补;高拱、徐阶、严嵩等辅臣内斗严重,特别是张居正死后被清算,10年新政一朝被废。

不同之处是:没有教会集团这类组织严密的反对力量,没有对抗皇权的高等法院系统。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17 18:59:22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9-17 17: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法国在封建制度上一直采取的是加强中央,残破地方的做法,极少的官僚,臭名昭著的包税人制度。
在大革命前 ...

路易十六野心很大,既想赢得民众的支持而维护自己的权威,也希望利用权力造福苍生,虽然早在1774年就有彻底改革的意图,但并不清楚到底应该怎么做,因为除了1786年检阅新建的瑟堡军港,足不出户的他并不了解法国的行政体系。

君主制的有效运转严重依赖国王的才干,但路易十六犹豫不坚决,手段也不强硬,眼睁睁看着国家崩溃。

专门有一帖讲1787-1788年的改革。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17 19:01:42

本帖最后由 玩钉耙的悟空 于 2014-9-17 19:18 编辑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9-17 1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师兄怎么从这么多资料把这些抽离出来的,赞啊。
国家治理能力不足一定是因为行政体系出了问题,看资料的时候特别留意了一下。

TG的体系的确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出了问题,一是不能及时呼应民间的诉求,一是僵化,有才+有德的精英不容易冒头。前一届班子在呼应民间诉求上有动作,医疗、社保等,新班子上来后延续,着手环境保护,但僵化的问题似乎还没有特别着墨。

ccaaatt 发表于 2014-9-18 08:22:38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17 18: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点像,但还是不同。

这些像:万历皇帝不管政务,醉心于修道,官员出缺不补;高拱、徐阶、严嵩等辅臣 ...
有个差强人意的候补,就是死缠烂打的清流(背后就是士绅儒生集团吧)。
这帮人应该谈不上组织严密,不过在给皇权加绊马索上很顽强,廷杖也挡不住。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18 12:23:13

ccaaatt 发表于 2014-9-18 08: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个差强人意的候补,就是死缠烂打的清流(背后就是士绅儒生集团吧)。
这帮人应该谈不上组织严密,不过 ...

清流为博名,教士集团和法院系统争权,下一帖细讲

temptemple 发表于 2014-9-20 10:31:00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17 18:59
路易十六野心很大,既想赢得民众的支持而维护自己的权威,也希望利用权力造福苍生,虽然早在1774年就有彻 ...

这样太浪漫,毫无行动力。

loy_20002000 发表于 2014-9-20 13:51:40

期待下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国大革命之三】旧制度之行政体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