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有感
最近读了严耕望先生的《治史三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肃然起敬。通过这本书,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坚强而纯净的“学术人”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这比任何史学研究方法都更重要。在作者的中学时代,已经是崇尚理工科,大学文科毕业,多半找不到合适职业。本来作者的理科成绩,一直为师友所看重,由于兴趣的原因,他却决然投靠历史系。他当时的想法是:天下没有勤奋的人会找不到饭吃,只不过物质生活有好有差而已。
并写道:“初出学校那几年,诚然有过近于断炊之虞。但总的来说,仍是生活得不错,实处我预料之外”
我觉得,作者在高中时代,就能明确自己的志向,真是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他清楚的知道,承载这个志向需要付出的代价,并能能一以贯之,这要大智慧和大毅力。若无此智慧和毅力,难免随波逐流,碌碌一生。
正如作者的老师钱穆先生对他说的:“近人求学多想走捷径,成大名。结果名是成了,学问却谈不上。比如五四运动时代的学生,现在都已成名,但问学术,有谁成熟了!第二批,清华研究院的学生,当日有名师指导,成绩很好,但三十几岁都当了教授,生活一舒适,就完了,真么能谈得上大成就!你如能以一生精力做一部书,这才切实,可以不朽!”
“你将来必然要成名,只是时间问题。希望你成名后,要自己把持得住,不要失去重心。如能埋头苦学,迟些成名最好。”
通读全文,作者可以说是没有辜负钱穆先生的希望的,作者写道:“例如我目前所写历史地理方面的问题,三十几年前就已开始准备,中间二十年毫无生气,几乎无人知道我在做这种工作。但一旦开始写作,就每年可出若干篇......”在《唐代交通图考》的序言中,说“付出三十七年之岁月”
也难怪钱穆先生在1973年写给他的信中会说:
大陆流亡海外学术界,二十余年来,真能潜心学术,有著作问世者,几乎无从屈指。唯老弟能淡泊自甘,寂寞自守,庶不使入有秦无人之叹。
陆象山说过:“今天下学者,惟有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此书读罢,才能明白朴实之途是什么样子的。
我不是搞学术的,但作为一个技术工作者,也是受益颇多。
{:4_247:}
欢迎来到茶馆,茶友一来就抗起自行车,分享好茶,也很朴实 {:soso_e179:}
不浮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耐得住烦恼,往一个方向深入下去,三五年有个小成,基础扎实,厚积薄发,做学问是这样,做技术也是这样。
和一个楼主的故事,李政道的哥哥李崇道,原本也是理工科强,抗战爆发后流落到广西,为了吃上饭当公费生,放弃原本的理工科,一个从没干过农活的公子哥考农学,试验课杀牛什么的,当了屠夫,把他老爸气死,最后也是非常有成就的,当过台湾的农委会主任。
取巧可能会一时得逞,但不会出精品,实力才是硬道理,投入才能做成经得起检验的事。 思炎 发表于 2014-9-14 07: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欢迎来到茶馆,茶友一来就抗起自行车,分享好茶,也很朴实
新人,请多关照:lol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9-14 08: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浮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耐得住烦恼,往一个方向深入下去,三五年有个小成,基础扎实,厚积薄发,做 ...
有道理,工作随时努力,生活虽遇而安,终究会有成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