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的流浪汉 发表于 2014-3-29 20:10:58

炒个09年的冷饭,当时对农村问题的看法还相当幼稚

        又没钱看帖了,这几天较比较忙,又没时间写新帖,只好炒冷饭。昨天看大师兄关于农村改革和城镇化的帖子,很有感触。想起09年自己也胡扯了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系列,于是就翻出来自己看看,感觉相当幼稚。但还是欣然贴出来,欢迎板砖,在板砖的同学,大虾们亦可不忘赏流浪汉几个小钱钱。看着那些题目很诱人,但却打不开的帖子,感觉是什么样子的?感同身受的朋友们请尽快把自己的每天三十块零花钱舍出来,钱花出去才是钱。

      以下是炒冷饭,未作任何修改,但绝对原创。


三农问题再思考之一:农民问题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即使已经进城买房定居,但仍然感觉是在流浪,因为我心系农村。     
中国有九亿农民,农民、农业、农村之三农问题的解决,就是中国问题的解决。农民富则中国富,农业强则中国强,建设新农村就是建设新中国!
      
中国的九亿农民,其实已被三十年改革浪潮冲击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青壮劳力,他们去建设城市,做着城里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拿着城里人不屑一顾的微薄工资;另一部分是老弱病残,他们留在家里,建设着农村。至此生发许多问题:农民工的归属感;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农村老人的养老医疗;以及更为重要的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未来定位。农民,在中国民间的词典里它是贬义词,它的比喻义是:二等公民。
      
农民工就像一群候鸟,定期南来北往的迁徙。他们在农村找不到归属感,那里似乎只有愚昧、落后和贫穷;城市也不接纳他们,甚至很多工厂连劳动合同都不签,欠了几年的薪水甚至要温总理亲自出面才讨得,更谈不上这样那样的保险了。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流浪汉。
      
农民问题的解决是三农问题解决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民问题的突破口在于解决“农民工”。
      
城市应该逐步吸收至少三亿农民工为市民,为他们敞开大门。
      
在笔者的理解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说到底就是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说到底就是如何减少农民,变农民为市民。因为,要实现现代化农业,提高生产效率,农村必定会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在没有计划好如何安置这些剩余劳动力之前,就大刀阔斧地搞集约型农业,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农民“下岗”,从而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动荡。任何一个国家在进入工业化之后,都面临一个“三农问题”, 而大多数国家都会选择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农业现代化之前逐步将一部分农民市民化。
      
如何接纳农民工是个问题。但只要下定决心,依然是可以解决。可在城市规划经济适用房时增加建设新市民小区,小区应具备必备的体育、医疗、文化设施,房价应控制在两千以内。农民工在购买这样的经适房时可由各自自酬首付,由政府担保获得住房贷款。入住一定期限后(如两年),应与老市民享受同等的居民福利。
     
政府应制定政策确保新市民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要求用人单位必须缴纳工人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不能让先富起来的工厂业主认为廉价劳动力是理所当然,这当然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
      
另外,还要注意新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可开设一些夜校,半工半读学校,组织小区内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宣传等。
      
农民工市民化理应成为趋势,但我们现在的政府正在做着南辕北辙的事情: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对于农民工来说这是抛弃以前一切,重新开始;对于政府来说,这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因为,农民工们返乡后所从创的业、所就的业必定还是他们原来所从事所善长的事,我不相信,在原上海广州生存困难的行业,到内地就能有多好的发展空间。而这对于整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又是一种倒退。
      
不要说这是为了产业梯队升级转移,梯队转移本身就存在问题,这等于严重的资源浪费,等于将整个中华大地全部污染了一遍,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应该高瞻远瞩,制定整个中国范围内的产业分部统筹规划,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建设,也避免了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
      
中国低端制造业向越南等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也应当引起重视。产业应没有高端低端之分,没有朝阳夕阳之分。关键是中国将有三亿农民要变成市民,能提供工作岗位的产业就是好产业,就应得保护起来,不至于使之向国外转移。
      
一部分农民进城后,农村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集约化处理了,比如农村住房、农田,都可以进行整合,提高利用率,国家再进行相应扶持,原来九亿人分的利润现在六亿人分,农村当然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
      
由此,留在农村的农民们亦可适时进行各项建设,如养老、医疗、教育等。比之那些进了城的“农民工”生活质量也不差。具体阐述,我会在《三农问题再思考之N》提及。

王庄的流浪汉 发表于 2014-3-29 20:12:15

自己的沙发自己坐。

                                                     三农问题再思考之二:农业问题

农业,是指以土地、水面、草场、山林为主要生产资料的产业群的总称。与其它产业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其生产过程受自然资源制约,具有天然的弱质性。二是产业链条中断,农业只指其中间的生产环节,产前、产后环节则不属农业范畴。

五十年代后,中国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加之改革开放后,二三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现在非常明显的二元社会特征:城市发展迅速,而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和一产农业的严重滞后在上个世纪并没有得到执政者应有的重视,因为工业、服务业发展所带来的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之短期效应,让他们以为,一产农业只能解决吃饭问题,而要想实现中国之强大、中华之复兴,必须依靠二三产工业、服务业。由于执政者的短视,导致中国城乡二元异常明显,产业结构严重不平衡。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欠帐太多,解决起来不是一般的困难。

进入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中国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比如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城市化进程,再比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赖三农问题的解决,而农业问题,又是三农问题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虽然问题棘手,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有专家认为,土地私有化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广东,在重庆已经在偿试土地流转,为土地私有化作准备。但土地是万万不能私有的,这不仅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国家社会性质不容突破,更重要的是,土地私有化会带来其它诸多社会问题,甚至社会重大动荡。

一旦土地私有,可以想象,短期内就会出现城里有钱人,资本家成批下乡买地的浩荡场面。地主这个群体又会出现。兼并、兼并、兼并,导致的结果是土地最后又到了少数人手里。任何认为只要农民不卖地就行的想法都是一厢情愿的,资本的逐利本性会怂恿他使出任何手段达到取得土地的目的。

另一方面,虽则农民们手里有了一笔也许他们这辈子见过的最多的钱。但他们普遍缺少理财的能力,失地农民缺少职业技能只能吃老本,知期内还好,十年,二十年,这批人会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土地私有不仅不能解决农业问题,而且会带来更多问题,是退步。土地问题的具体阐述笔者将在《三农问题再思考系列:土地问题》中专章进行。



那么,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哪里?笔者认为已被中国改革开放浪潮冲淡的集体所有制,再加上日韩解决农业问题之合作社模式,两者结合,才能突破中国农村发展的瓶颈,才是解决农业问题之正道。

土地不能私有,但其现有的所有权国有,使用权农户承包的体制又严重制约了土地的整合,影响了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必须走规模化道路,要实现规模化就必须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整合。如何整合才能既有利于农业发展又不会造成失地农户失去生存保障,这是我们当前解决农业问题过程中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集体所有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这种模式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公社模式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差别。此处集体所有指乡镇所有,农田、牧场、渔场、林地可在乡镇范围内整合,发展至一定规模条件后,可扩展至县市范围内整合。此种整合与重庆土地流转试点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排除外来资本的介入,也就是说,城市化进程,是让部分农民变市民,但要严防市民变“农民”(地主)。因为,在现阶段农业在三产之中的比重极小,城市资本进入会导致大量农民彻底失地,从而导致社会动荡。

少了外来资本的金融支持,就要求国家资本的非赢利性介入,国家应使用税收杠竿,促成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电力、生产公路建设的财政投入。减轻农业生产者的负担。具体阐述笔者将在《三农问题再思考系列:农村金融》中专章进行。


合作社模式,其实质是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和分配方式。一方面乡镇或县市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耕地使用权折合股份进行整合,统一规划,统一生产。另一方面,农户虽然失去了耕地的使用权,但依然享受合作社盈利的股份分红。这样就在确保了农户生存保障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规模化。

合作社应优先按排本地农户就业,并参照公司管理模式,建立管理、监督机构,重大决策民主投票决定。在扣除生产成本,预留发展资金之外,亦可考虑为合作社员工缴纳各项保险,其余盈利应全部分红到农户手中,确保农户利益。

此外,国家还应制定政策鼓励合作社由纯中间生产环节向农业的上下游产业延伸,增强合作社在种子、肥料、农机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对于城市资本的竞争力。由此逐步缩短城乡差距,减轻贫富分化。


建立在乡镇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农业合作社,能避免其它农业改革方式的弊端,不会引出新的社会问题,又能很好地对农业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异常突出的特定历史时期非常值得偿试的改革途径之一。

王庄的流浪汉 发表于 2014-3-29 20:14:47

                                                      三农问题再思考之三:土地改革


土地问题,一直是新农村建设当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如果农村土地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村其它问题的解决也只能流于表层,只有在土地的性质、归属、使用规划等等诸多问题明确定位之后,农村其它方面的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展开。

土地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容改变。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根本上决定了土地为国家所有,全民所有的性质。虽然,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缓慢,一党专政导致官僚腐败。于是,在人们的印象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所谓公有,就是大家都不要有;所谓国有,就是当官的想怎么有就怎么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原本属于人民的东西,现在成了经人民的乞求才有可能获得的施舍。于是,民怨四起,反感全民所有制、呼吁土地私有化的呼声日涨。

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造成这种不公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土地全民所有制的过错,而是国家政体对权力监督和约束的不力。解决问题之道也就不应是改变土地所有制,而是要加快政体改革,加强民主监督。

作为国之根本的土地,一旦私有化,将标志着中国由社会主义国家完全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诸多优越性将得不到发挥。改良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某些方面似乎确比处于社会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完善,但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从社会主义反回到资本主义未免太急功近利,在这个方面走回头路,必然是一个大的倒退。

排除城市资本介入的土地流转,晚流转不如早流转。
      
现有的土地包产到户的模式,严重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生产资料的浪费,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部分农民进城务工,家中田地疏于管理,甚至无人管理,出现抛荒现象,他们也有流转出土地使用权的要求。于是,土地流转形成农业规模化的要求日益迫切,许多地区已冲破种种障碍,先行一步。

合作社模式应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确保农户利益不被外来资本侵犯。土地流转的唯一目的应当是形成规模化农业,农户将所承包土地折合股份,统一交由合作社规模化经营,农户享有对合作社经营的监督权,以及对合作社经营所得的分配权。但部分地区(如江苏洪泽)的合作社为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将合作社嵌入企业管理,农户完全对土地经营失去发言权,只能以职工身份进入企业生产,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急功近利的,是值得警惕的。

笔者认为,土地流转无可厚非,但必须强调一点:流转过程中必须警惕城市资本的介入。城乡差距已然很大,而城市资本无利不早起,它的介入必定带着盈利目的,必定分享土地改革过程中的巨大利益,必定挤压农民的获益空间,必定造成更大的贫富差距。所以,土地流转必须排除城市资本,在此前提下的土地流转,晚流转不如早流转,不如现在就流转。

关于土地规模化整合过程中所需资金,笔者将在《三农问题再思考系列:农村金融》中专章进行。

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腾出小村落零散宅基地。
      
城市建设过程当中,二三线用地不是很紧张的城市普遍存在用地“吃皮不吃馅”的情况。路造到哪儿,商家们的建筑沿着路边啃一圈,而中间地带的使用率则不高,或闲置,或租作临时仓库,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避免这种错误再犯,不仅要对耕地、林地进行集约型规划,对于农村住宅用地也要进行集约型规划。

通过土地经营权在集体范围内的流转,使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以合作社的模式进行规模化经营,渐渐已获得人们的认同。国家财政应向水利、电力、生产公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重新规划和建设农村的河道、电网、和公路,使其适应合作社规模化经营的要求。

耕地的整合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但农村住宅用地的整合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今年两会期间代表所提搞农村房地产的建议并非一无是处,但农村房地产,不可引入市场模式,而应当是合作建房的模式。

小城镇可每年推出一批用地,以满足周边小村落中一批农户翻建新居的用地要求,但其新居的建设不由农户自建,而应当是合作建设新小区,由城镇政府非盈利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原农村住宅用地量化为货币折入城镇新小区建设成本,以此逐步将历史自然形成的小村落或退耕或还林,缓解或解决耕地和城市用地的紧张。同时也能避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教育、医疗、文化以及生活等设施的重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城乡二元。

当然,在新一轮的土地改革过程当中,还有许多其它细节问题,在形成规模农业之后,对于各类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行为,国家应加强监督,以避免形成城市工业发展过程中地区间恶性竞争的局面,避免对生态平衡造成威胁的局面。一如题中所说,行文实为乱侃,很有点空想的味道,但笔者希望能在网友们讨论过程当中,形成一些真正可以动手操作的东西。还是那句话,中国十四亿人,一人出一个主意,不管什么样的难题总有解决的时候。

2009-3-13



小郭3 发表于 2014-3-29 21:17:34

王庄的流浪汉 发表于 2014-3-29 2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农问题再思考之三:土地改革




感觉这些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快速扩张,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尽管持续十余年的一号文件一直关注的是三农问题,但是农村的整体情况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抛开城市周边的拆迁暴发地区),基层农村显示出破败光景。而随着农村土地的撂荒、无人管理一定成程度上威胁了中国的粮食安全,而这也是促使中央调整土地政策、农村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乱翻书nn 发表于 2014-3-29 22:12:21

至少你09年之前没在农村呆过

乱翻书nn 发表于 2014-3-29 22:19:37

小郭3 发表于 2014-3-29 2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觉这些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快速扩张,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尽管持续十余年 ...

低估兔子对农业(粮食)安全问题的考量了
真的忽视这个,怎么会10年前就爆出朱沙皇考察粮库被骗的事
兔子是个吃货,但——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吃货

王庄的流浪汉 发表于 2014-3-29 22:33:47

乱翻书nn 发表于 2014-3-29 22:12
至少你09年之前没在农村呆过

从哪儿看出我没在农村待过,我还真是生长在农村,只不过没有正儿八经种过地。

发表于 1970-1-1 08:00:00

玩钉耙的悟空 发表于 2014-3-30 22:52:25

王庄兄不是“流浪汉”,炒着饭在茶馆扛自行车{:4_279:}

中国人多地少,注定种植规模不大,除了东北、新疆,相当长时间内都没有条件规模种植,因为流转出来的农民没地方就业。

因为规模不大,所以收入水平低,增加收入只能靠非农收入,兼业或者外出打工。工业化才能提稳定的工作岗位,才可能在城镇安家落户,随着工业化提高,农村空心化,才有条件发展小规模种植,比如一户种30亩地,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征地和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只在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存在,农村不是搞建设的地方,搞建设是因为自用,而不是商业经营,资本进入农村只是为了囤地等待低价上涨,不但不值得鼓励,而且要警惕。

农村土地流转、适度集中的规模化种植,除了种植经济作物的某些成功特例外,种粮一定是和工业化节奏相匹配而分阶段进行。

candyhoo 发表于 2014-3-31 11:22:03

农村最好的出路是种好是种好地,看看现在的农村,不好好研究怎么种地,而是搞什么工业厂子和开发房地产,浪费多少耕地,出现过多少次群体事件

王庄的流浪汉 发表于 2014-3-31 13:47:43

本帖最后由 王庄的流浪汉 于 2014-3-31 14:16 编辑

candyhoo 发表于 2014-3-31 11:22 http://www.sychaguan.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农村最好的出路是种好是种好地,看看现在的农村,不好好研究怎么种地,而是搞什么工业厂子和开发房地产,浪 ...

农村如果只研究怎么种地,农民收入就可能无法大幅增加,因为一来土地就那么多,资源就那么多,产出也不可能成倍增加,价格方面又关乎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所以也不可能提价,靠政府运用税收杠杆搞工业反哺农业,估计也只能杯水车薪。
所以,既要保持农村稳定缩小城乡差距(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关乎社会稳定防农民起义,还关乎工业化工业生产产品的内销规模扩大,农民有钱了才有能力去消费工业产品,这个市场巨大),又要保证城市居民“菜篮子”价廉物美。个人认为,运用政策鼓励农村经济合作社介入农业上下游产业是一个不错的思路,相对城市资本而言,给予农村经济合作(农民的,城市资本禁止介入)免税或补贴以及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将化肥、种子、农机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运输、批发,这个利益链的利润让给广大农民。

为无为650815 发表于 2014-3-31 14:21:50

王庄的流浪汉 发表于 2014-3-31 13: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农村如果只研究怎么种地,农民收入就可能无法大幅增加,因为一来土地就那么多,资源就那么多,产出也不可 ...

想法很好。
可你忘了现在的状况已经是市场化为主体了,政府确实没有那个能力去左右你说的那些利益分配。种子、农药、化肥、农资等不是没有专营过,可实际情况怎么样了?
我认为李总理还是看到了中国现在的问题之所在,解决办法也有了,就是彻底的市场化,很多人说李太右了,太极端了,李说的法无禁即可为,很多基层干部都说真实行会乱套。我认为不然,既然已经右了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了,得利的人和阶层不愿意为此做出哪怕是一点点回报。面对这种状况,我也认为只能是矫枉才能过正,不然既得利益者不会反省,甚至连反思都不会,如此只能是骑自行车走在两边是深沟的大路上,那些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既得利益的骑车人,他们往右骑了三十多年,而且骑得盆满钵满,他们也认为只要继续往右骑下去就是天堂。那么法国大革命挂路灯也就是他们的天堂。
中国人好在有一部比较连续的历史的可以借鉴,自秦商鞅变法成功以来,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变法成功过的先例,就商鞅变法成功,那也是以商鞅自己拿命换来的,今之变法别说有人用命去换,哪怕有人为变法承担一丁点责任都不愿意吧?如此之变法能有成功的结果,世之未闻。
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鄙视既往,相信未来。一切都看老天爷给我们中华民族多少好运了。
胡说这么多,主要是今天看了新闻,菲律宾又在南海给中国添堵。俺以为,主要是中国海军在南海和印度洋上的表现让美国人很不屑,只有如此,美国人才会支持菲律宾找中国的难堪。武器不如人不要紧,如果自己内心早就臣服,那还是当奴隶吧。

未来五年 发表于 2014-3-31 14:25:12

建议楼主看看温铁军的《八次危机》!

王庄的流浪汉 发表于 2014-3-31 14:39:54

为无为650815 发表于 2014-3-31 14: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法很好。
可你忘了现在的状况已经是市场化为主体了,政府确实没有那个能力去左右你说的那些利益分配。 ...

我不相信市场是万能的,对把什么都扔给市场去解决的做法很担心。这届刚上台时曾提过铁路运输承包,想象不出哪天火车站承包掉了,春运时是什么情景。不知道现在这个计划进行到哪一步,听说个别地方货运已开始私营试点。想想就担心。

再者如果哪一个农业也全市场化了,那应该就是说土地私有了吧,那地主老财该又出现了吧,资本家们露出狰狞的笑大呼,我胡汉三又回来啦!

羽笛 发表于 2014-4-1 11:32:21

王庄的流浪汉 发表于 2014-3-29 2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农问题再思考之三:土地改革




有人想要的“土地私有化”是不是已经被本届常委刹车了?
{:4_264:}

宋兵丙 发表于 2014-4-1 21:26:24

王庄的流浪汉 发表于 2014-3-31 13: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农村如果只研究怎么种地,农民收入就可能无法大幅增加,因为一来土地就那么多,资源就那么多,产出也不 ...

我的看法也是一样的,只有走农业合作社这条路。等60年代的人干不动了,还是承包制那一套肯定玩完,年轻人谁还傻到在家种粮食。合作社的土地是集体所有,种粮户向集体承包。

投机客 发表于 2014-4-1 21:34:52

宋兵丙 发表于 2014-4-1 2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的看法也是一样的,只有走农业合作社这条路。等60年代的人干不动了,还是承包制那一套肯定玩完,年轻人 ...

现在包地的有很多了,尤其是郊区,包地种粮,农副产品,开农家院,搞旅游,见过几个搞得不错。

bfchen 发表于 2014-4-10 20:48:26

归根到底,现在能源供应,无法使那么多人成为工业人口,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是一个部分解决问题的办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炒个09年的冷饭,当时对农村问题的看法还相当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