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滞胀
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只会有长期的停滞,而不会有滞胀。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垄断取代竞争,垄断资本控制经济。这时,经济一旦遭遇危机,往往很长时间难以复苏。竞争刺激企业不断投资新技术新产品,从同行手中夺取市场,这就是复苏的起点。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复苏了。
停滞期,经济出现长期低迷,大批工人失业,没有饭吃,社会动荡。
这时,缓解社会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向海外扩张。这个方法,成王败寇,需要找软柿子捏,选错了对象往往万劫不复。不多说了。
方法之二是拆分垄断企业,调节贫富差距。这个违背资本的意志,而且弄不好会创造更可怕的官僚垄断资本主义——民间垄断资本被消灭,官僚垄断资本取而代之。搞这个药方,必须保证劳动人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药方是社会主义的第一步。
方法之三是国家消费,国家靠借债弥补民间消费的不足。问题是,国家迟早会还不上。无论国家有多少黄金国有资产,迟早都会成为民间的资产。国家不能破产,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开动印钞机——希腊那样只有财政权没有发钞权的国家除外。
价值符号多了就会通货膨胀,这是无需证明的。
于是,就有了滞胀。
滞胀是国家用通胀换就业的一种手段,类似“以空间换时间”,希望新产业升级早日到来。遗憾的是,如前所述,在垄断企业控制经济阶段,新产业升级是很难的。
在滞胀期,失业率和通胀此消彼长。
弗里德曼认为国家不干涉就不会有滞胀,这是没错的。不过,很显然,他没说如果国家不干预,失业率会有多高。
一个国家的就业率决定于社会顶层的消费能力和社会底层被剥削的严重程度。社会顶层需要消费100个单位的产品,每个劳动者能贡献10个单位产品,那么需要10个劳动者就业。如果每个劳动者能贡献20个单位的产品,那么只要5个劳动者就够了。
社会贫富差距越大,社会顶层总消费能力越差,每个劳动者贡献的产品越多。
换句话说,贫富差距越大的国家,停滞期失业人口越多。
同理,为了让这些工人就业,国家需要制造的消费越多,通胀的后遗症越严重。
争论进入不进入滞胀,没有任何意义,重要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程度的就业率,需要制造多么大的政府消费,导致多么严重的通胀。
进一步讲,并不是制造了通胀就可以一劳永逸。
由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社会资本分层,各个阶层的资本的利润率不同,通胀必然导致大批处于中下层的中小资本经营困难,逐步退出生产循环。这些退出生产循环的资本,如果没有被消灭的话,往往会投入土地或者金融市场。
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生产不断萎缩,金融和土地不断飙升的情况。
这样的局面不会持久,金融危机或者土地危机只是时间的问题。
此外,通胀也可以进入恶性。在贫富差距严重的国家,为达到能够忍受的就业率,需要通胀水平是非常高。当中小企业退出生产的时候,法币也逐渐退场。人们开始追求外币、金银、土地或者股票等资产,以求保值。这时,就出现物价越上涨,生产越萎缩,法币流通越快,范围越小的情况。
为了避免法币被淘汰,政府必然干预物价。虽然短期内政府可以干预物价,控制粮食等农产品,但是市场最终会使所有的产品的价格重新上涨到一个比较均衡的水平。农民无权涨粮价,但是他们可以选择不种粮——辛苦一年还赔钱,不如彻底撂荒。市场最终会让他们重新种粮,代价就是城市之中的一场饥荒。
一旦危机爆发,经济必然面临新的暴跌。这就是凯恩斯的药方失灵的时候。
这时,经济又回到原点。扩张、均贫富和滞胀,三选一。
不过,要做出选择的,已经是新任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了。前任领导人,此时往往选举失利,已经下野。
新任领导人如果不能在扩张中胜利,不能下决心触动社会顶层的利益,那么就只能祈求上天保佑新的产业升级早日到来。否则,新的危机也不会太远。 都在说滞涨,MS真的要来了 老安,别来无恙
页:
[1]